书城童书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7024700000093

第93章 观测风云的气象卫星

气象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农业、渔业、畜牧业等生产,航空、航海、通信业务都需要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

在气象卫星上天之前,人们在地面设立气象站,用气球、火箭和无线电探空仪观测天气。气象站绝大多数分布在有人居住地区,海洋、高山、沙漠、两极等地区,气象站很稀少,气象观测资料不足,给准确地预报天气带来很大困难。

气象卫星的出现解决了这个困难。气象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和红外辐射计,可以拍摄云的图片,测量温度、湿度、风速等各种气象参数。它既能观测大面积以至全球范围的气象资料,又能测量离地面不同高度上的气象数据。

气象卫星通常采用两种轨道。一种是高度为700~1500千米的极地轨道,它可以观测到全球的气象状况,每隔12小时巡视地球一遍,对同一地区,每天最多观察两次;另一种是静止轨道。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始终停留在赤道某一点上空,能连续4小时监测卫星下方大片地区内的天气变化,卫星上的电视摄像每隔20分钟左右就拍摄一次云的图片。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一颗“风云1号”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一颗“风云2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1999年发射了一颗改进型“风云1号”气象卫星。

由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和印度的5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2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组成了世界气象卫星观测网。利用世界气象卫星观测网的资料,可以提前1个星期预报全球的气象变化。

自从1960年第一颗气象卫星上天以来,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从来没有漏报过,大大减少了太平洋沿岸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我国长江上游连降大雨,长江水位猛涨,要不要在荆江附近分洪,将关系到要淹掉荆江两岸60万亩良田和安排40万人搬迁的大事。后来,根据气象卫星提供的数据分析,认为未来几天天气即将放晴,可以不分洪,从而保住了60万亩良田,节约了数亿元的搬迁费用。

气象卫星还能监视森林火险。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发生特大火灾,就是靠气象卫星拍摄的图片来确定火场位置,迅速组织抢救扑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