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活你的团队
7013900000029

第29章 赞美激励:最有效的良药(2)

那么人的心理需求究竟是什么呢? 较全面、有影响的研究要属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多种多样的, 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 归纳起来有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包括吃、喝、睡、性及其他生理机能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包括工作、身体、老年生活的安全保障, 要求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3) 群属需要, 也叫社交需要。指希望亲友、同事关系融洽, 希望自己归属到某个群体或集团, 成为其中一员, 有所依靠, 得到照顾;

(4) 尊重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个人品格、能力和成就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 得到社会的承认;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希望实现自我的理想和抱负,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智, 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尊重需要的满足程度形成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程度。

因此, 对他人的尊重和赞扬也许是微小的, 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巨大的。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从一班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平庸自卑, 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 特意安排她的同学对她改变看法, 对她表示喜爱和赞扬。于是, 从这天起这个姑娘周围充满了赞扬和热心的帮助。有人夸她, 有人说她心灵手巧, 有人送她礼物,有人每天与她一起回家?? 奇迹发生了, 一年以后, 这个原本默默无闻, 自卑感很强的姑娘变得活泼开朗, 有说有笑, 充满自信, 她的学习成绩和仪表风度和以前比也大有改善, 像是换了个人。

激励确实有这样的魅力, 只要你懂得一个人最需要什么。

技巧4:在公众场所表扬绩佳者

[经典回顾]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道理,一个不会表扬员工的管理者也不是一个好经理。称职的管理者会懂得何时去认可下属的工作,并会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

现实中一些新晋经理并不是对员工不认同,他们可能在心底里很欣赏员工的行为,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要想获得下属的尊重和理解,就要懂得去先理解和欣赏下属。在公众场所表扬你的下属,是一种激励的好方法。

[案例分析]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爱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

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

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我们府里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王爷听后,便大声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

王爷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

要使人们始终处于施展才干的最佳状态,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和奖励,没有比受到上司批评更能扼杀人们积极性的了。在下属情绪低落时,激励奖赏是非常重要的。

[巧手点金]

身为管理者,要经常在公众场所表扬那些表现突出的下属,以资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奋斗。一点小投资,可换来数倍的业绩,何乐而不为呢?

夸奖下属并不是随便说几句好听的话,就能奏效的。管理者要想恰到好处地去夸奖下属,应该把握好一些基本要求。

1.表扬要具体,用事实说话

这里所讲的事实,可以是下属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也可以是他们为完成任务、克服困难而付出的努力与心血。总之,只有言之有物、形象具体的表扬,才能让被表扬者信服,才能让被表扬者感觉到管理者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对自己的表现管理者也会尽收眼底,进而就会产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管理者在对下属进行表扬时,常常给人一种空泛而不着边际的感觉。比如,“某某人的工作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至于好在什么地方,下属无法得知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只感到调子很高,却无实际内容,十分空洞,而且下属甚至还会认为上司只是随便说说,并非自己的工作真的很出色。因此,这种言不由衷的表扬,是收不到实际效果的。

其实,管理者如果让表扬的内容更具体一些,其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比如,对某个有才干的下属,与其空洞地说他经验丰富,工作出色,不如说“在某件具体工作上,他的合理建议对解决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更合适。社会心理学家海伦曾用大量实验证明,表扬用语越具体,其有效性才越高。因为,表扬越具体,说明你对下属越了解,这样,对方才能感觉到你的表扬是诚实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做作。

2.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

人们通常都喜欢真诚,而讨厌虚假。因此,只有真诚的东西,才会被人所接受。表扬也不例外,管理者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去表扬,才能唤起下属的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和友谊感,从而愉快地接受表扬,并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去表现自己。

因此,在表扬下属时,管理者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和优点,应该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满怀热情与真诚地表示赞扬。只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扬,才能让被表扬者受到感染,才能激起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与干劲。如果表扬者只是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不错”之类的套话,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下属希望得到表扬,但这些表扬应当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当然作为管理者要做到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去表扬下属,就应在日常工作中和下属打成一片,时刻去了解关注他们的工作情况,只有去了解了相关情况,才能做到针对性的表扬。

技巧5:如实,恰如其分地赞美

[经典回顾]

赞美应该如实,恰如其分,经理不能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实,随意拔高。对那些确实值得表扬的下属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鼓励下属前进的作用。如果领导者表扬时随意把事实夸大,把七分成绩说成十分,把下属的简单想法拔高到完美化的境界,评价失实,也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其一,会使被表扬者产生盲目性自满情绪,误以为自己真有夸大的那么好,从而坠入孤芳自赏、不思进取的泥潭。

其二,会造成其他下属的逆反心理。因为,人们崇敬的是真正的模范,而不是人为拔高了的典型。对于名不副实的“模范”,下属会感到不服气甚至反感。

其三,容易助长人们“不务实,图虚名”的不良风气。

因此,对下属的表扬务必做到恰如其分,不可随意夸大。

[案例分析]

在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狗熊获得了摔跤冠军,猴子获得了攀登冠军,小鹿获得了跳远冠军。在大象与野猪的赛跑比赛中,大象跑到中间便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大象获得了最佳荣誉奖。

狮子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族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大象不忘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期望得到别人的喝彩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优秀的经理也应该尽可能地去承认表现好的下属,并给予每一个员工真诚的赞美。

[巧手点金]

赞美很难把握分寸:好的赞美甚至比好的批评更像一门艺术,而糟糕的赞美还不如不赞美。即使是好的赞美,如果过度,也会失去魅力。和一切会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赞美也存在安全用量,过量就会产生危险。每天摄入两个单位的酒精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每天两次赞美就过多了。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得到赞美,那他很快就会感觉不到任何兴奋感了;然而,如果赞美稍微减量,却会让人灰心沮丧。

除了数量,赞美的质量也很难准确把握。关于如何令赞美更加有效,管理人士通常会得到三条建议,但它们都很糟糕。第一条是,赞美必须当众进行。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建议。虽然赞美能否让“被赞美者”感觉更好一直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众赞美会让旁人都遭受到沉重的间接打击。

技巧6:鼓励员工犯“合理”错误

[经典回顾]

一个人只要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是安于现状,照抄照搬,而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这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反之,一个人在相当时期内不犯合理错误,安于现状,这比犯错误更可怕!

失败是一种风险,但只要你的失败比竞争对手小,你就胜利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软件公司的总经理在森林中碰见一只老虎。一个总经理换上跑鞋准备逃命。另一个总经理看着他说:“你想干什么?你跑得再快也跑不过老虎啊。”穿上跑鞋的那个总经理答道:“我知道,但我只须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一个公司,如果每一个员工都不犯合理错误,就不会有创新,就会死气沉沉。如果一个公司内的员工都谨小慎微、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那么这个公司离破产倒闭就不远了。一般来说,业绩出色的员工往往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的偏袒,而对于那些有失败、过失记录的员工来说,他们会在经理人员心中多少留有一些偏见。管理者的这种心态,对于企业员工激励而言是非常有害的,最终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员工之间对立的内部情绪就会产生,而管理者也许会成为组织中“众说纷纭”的焦点人物。

[案例分析]

日本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日本角荣公司的情报科长江山因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致使公司领导做了错误的决策,致使公司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这样的严重错误,在总经理主持的例会上,经理们对提供错误信息的情报科长江山却耿耿于怀,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有的提出撤换江山,有的提出改组情报科,有的提出让江山反省,给他立功赎罪的机会,最终总经理角荣采取了不以一事成败论英雄,给江山以立功赎罪的机会的做法,并对江山进行了长期、多次考察,终使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如果对贤才独重过失而不能赦免,宽恕,就会埋没贤才,世间也就没有什么贤才可用了。

一个人只要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是安于现状,照抄照搬,而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这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应该允许的,因而应该得到领导者的支持和谅解,反之,一个人在相当时期内不犯合理错误,正说明他一切照抄照搬,安于现状,没犯什么错误,也没什么功绩,这比犯错误更可怕!在现代领导活动中,应坚持不犯合理错误要罚,犯合理错误应支持的原则,一方面对那些没有犯错误也没有政绩的“太平官”敲起了警钟,另一方面可避免或减少有错误有缺点的开拓型人才落马。

对管理者来说,员工失败时你向你伸出的一只手,比他成功时你用两只手拍出的掌声更容易让他感动。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最难忘,雪中送炭者和落井下石者,团队成员出了错你去扛,你就是那雪中送炭者,否则你就是落井下石者,作为管理者,不存在中间状态。

[巧手点金]

怎样才能鼓励员工犯“合理”错误呢?

1.员工激励“不以成败定终身”。这将是对员工的莫大激励。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事实,但管理者给他下的结论如果是“他只会犯错误”或“他从来就没办过好事”,就不一定是事实。在员工激励中,以“一事之成败论英雄”为指导,去激励员工简直荒唐透顶,可以想象,“一败就弃之”,“有过就罚”,那么有创造才能的下属或社会贤才肯定会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2.管理者应学会“推功揽过”,勇担责任。员工出了问题,首先冷静检讨一下自已,如果完全是因为员工自已的疏忽,与员工单独会面,冷静地分析整件事情,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最后重申你的宗旨,团队的目标,要每一个成员全力以赴,冷静处理每一件事,而你则永远是他们的后盾。员工犯错,你也有间接责任,最好不要把你的判断失误归罪于员工的汇报不力,这等于你推卸责任,最理想的做法是,将责任肩负起来,然后再与员工一起研究犯错的前因后果,并鼓励员工以后多多与你磋商,也要让员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你承担完全责任时你的训斥他也会接受。员工信任你,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因为你的权力,而是因为你能够承担责任,有了祸自已去扛,员工出了问题有人替他挡驾,此时的关怀和宽容更会令成员感动,会激励成员对你的信任,激励出今后工作中更大的创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