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活你的团队
7013900000022

第22章 榜样激励:员工进步的标杆(2)

麦当劳的明星大赛,具体的规则是每个店要选出自己店中岗位的第一名,麦当劳员工的工作站大约分成十几个,在这些工作站中挑选出其中的10个,每个店的第一名将参加区域比赛,区域中的第一名再参加公司的比赛。整个比赛都是严格按照麦当劳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来评定的,公司中最资深的管理层成员作为裁判,他们秉公执法,代表整个公司站在前景的角度进行评估。竞赛期间,员工们都是早到晚走,积极训练,因为如果能够通过全明星大赛脱颖而出,那么他的个人成长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也奠定了他今后职业发展的基础。到发奖那一天,公司中最重量级的人物都要参加颁奖大会,所有的店长都期盼奇迹能出现在自己的店中。很多员工在得到这个奖励后,非常激动,其实奖金也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但由此而获得的荣誉非常大。

像麦当劳举行的全明星大赛这种竞争式激励,要做到位,规则要简单易行,要让员工积极的去参与,发奖的时候要给予相当的重视,奖励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只有做到这几个方面才能使这种竞赛式激励起到正真的效果。

[巧手点金]

榜样激励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树立不同层次的榜样。社会是复杂的,人的成长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树立榜样,不能搞“一花独放”,而应搞“群芳谱”。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榜样来激励和引路。比如,失足者需要“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榜样;苦闷榜徨者更需要“化忧愁为力量”的榜样;决心走自学道路的青年更钦佩那些自学成才,脱颖而出的典型等等。思想工作者应当善于树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榜样,让不同类型的人在盛开先进之花的“百花园”中,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的仿效的榜样,这样才能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2.要树立真实的榜样。榜样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因此,好榜样,不能虚构先进事迹,不能任意拔高,不能一好百好。如果榜样不真实,比没有榜样还要坏得多。因为把假的东西拿来作先进榜样,一 旦戳穿了西洋镜之后,人们对真的榜样也要怀疑三分了,这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到有处有还无。”因此,搞假榜样,除了会造成逆反心理外,是不会有任何益处的。

3.宣传榜样要近人情。树榜样是为了让人学,为了让人学,就要使人“能够学”。如果把榜样神化,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们就只好望而兴叹,可望不可及了。实际上先进典型也是有肉有血,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离不开 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并不是越完美越好,应以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起而仿效为度。我们必须明确,树立先进典型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而宣传榜样要近人情,才能达此目的。

4.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榜样。古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榜样,学其所长,正确对待其短,不能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既防止机械式地学习,形式主义的模仿,又防止因榜样有某些不足之处而否定榜样。

技巧3:以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榜样

[经典回顾]

以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榜样,往往激励效果明显,因为,员工对他们的心理差距小,较为了解其成功的过程,容易产生赶超的信心。

这些榜样可以是公司外部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存在于公司内部。比如,公司一共有三条流水线,总会有一条流水线无论在质量、产量或工期方面,都是第一,其他的两条生产线就可以树它为榜样;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一样的,比如某个部门的费用控制刚好是在企业标准费用95%之内,另外几个超标的部门就可以以之为导向。

[案例分析]

小刘初进松下的时候,公司规定了一个礼拜的见习期,见习完了之后,要写一篇报告。而小刘则是每天写一份报告,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手写二三十页,他用复写纸一式两份,一份是交给人事处,另一分交给见习单位的负责人。写报告的目的,倒不完全是为了表现写作才华,而是希望上司给自己一个回馈;同时,也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新进来的人,从第三方的角度给公司一些帮助。

一个礼拜下来之后,小刘觉得所学到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于是就单独申请,要求再见习。满了一个月后,他觉得还不够,又一口气实习了三个月。实习的收益非常好,几乎每一道工序他都动手实践过。

经过见习期和试用期,小刘成为正式员工。当时的人事处处长是一位日本先生,他号召员工都向小刘学习,学习他认真负责的精神。

两年以后,小刘当上了代理处长,这在松下是前所未有的,通常,员工到达这个职位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小刘身边那些一起进厂的人,看到他这么成功,就会反思:我也不比小刘差,刚进来的时候,我们差不了多少,为什么现在我还是一个专员,他却能做到那个职位?

[巧手点金]

榜样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树立一个好榜样,能够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策,能激起人们摹仿和追赶的愿望;可以丰富人的感情,端正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

用榜样进行激励,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重要。比如刘胡兰、张恩德、白求恩、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榜样,几十年来,他们成为一切为真理而奋斗,为四化而献身的人们的楷模,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奋进。

技巧4:用榜样事迹或个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经典回顾]

学习讨论榜样事迹,是将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通过讨论和互相学习,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心得,能够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起到激励的效果。

[案例分析]

有一家以销售为主导的企业,由于这家公司的产品本身质量好,加之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往往不需要销售人员怎么卖力推销,客户就带着现金来了。这样在公司内部就形成非常严重的官僚气息,客户不仅要看销售人员的脸色,还要看财务部的脸色,甚至,还要看接待小姐的脸色。

要知道客户是带钱过来的上帝,长此以往,企业必将失掉他们。于是,老总决心改变内部的这种状况。于是,他发出号令,号召全体员工向一线员工学习,看看他们是如何从早到晚辛勤工作的。

[巧手点金]

管理者在用榜样事迹或个人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时,需要主要以下一个方面:

1.事迹一定要真实,因彼此较了解

为了真正起到榜样激励的作用,宣传榜样的事迹一定要真实,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这就需要管理者平时多了解员工,否则,写出来的宣传材料就可能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不要一味地去吹棒、夸耀一个榜样,而是一定要写得真实。

2.多个宣传渠道

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多个渠道,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会比较有效。比如,可以张贴在大厅、走廓、公司网站;也可以刊登在内部刊物;在厂区广播或者制作成光碟;还可以写入公司简介、企业年鉴中等。

3.艰难曲折的事迹才有感召力

这是因为艰难曲折的事迹,首先能够引起员工的普遍关注;其次,能够激发大家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加的努力,打消心理障碍,树立没有不可超越的高度信念。

技巧5:请榜样人物做报告

?[经典回顾]

榜样人物,简单说来,就是在某个方面工作优秀的人,而非处处都优秀的完人。因此,选择榜样人物并非要有极其突出的事迹,哪怕是平凡的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

比别的员工的业绩高,也可以被树立为榜样。比如,采购部门里使成品库存成本降低、食堂里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事件,都可以请出幕后的管理者来介绍经验。

[案例分析]

1988年有一家在大陆投资时只有十多个人的港资企业,现在已发展成六千七百多人的规模。这家公司的生产部部长,拥有两个生产部,共三四千人。他是从工人做起,一步一步跟随企业的脚步发展到今天。但是,现在他已经感觉到很吃力了,如果按照他现有的能力发展下去,只会阻碍这个部门的发展。

但是,像他这样的人却适合去给新员工做培训,他将会非常有鼓动性。他可以发表如下的演讲:

各位,我们公司今天是六千七百人的规模,好像部长、经理的职位,都已经被占了;但是,在明年、后年的这个时候,也许我们的员工就有可能发展到一万人,那时会需要更多的经理。在座的各位,我们的经理,就有可能从你们当中产生。

就像我一样,我也是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起来的,努力到今天的……

[巧手点金]

定期举行的榜样人物报告会,可以以一个季度为周期,演讲人也不要太多,以三五个人为宜。演讲题目从具体之处入手,不要谈大而空的话题。

让每个人来讲他工作中特别优秀之处:一方面,对他来讲,是对他工作成果的认可,可以起到对他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他身边的同事也是一种激励。

除了采用常见的报告会的形式,还可以让榜样人物为新进员工做培训。

对新员工的培训应该包含很广泛的内容,不光是需要培训专员对公司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做介绍,还可以请来优秀的员工,就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项目向新员工介绍经验,这样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