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致富全书(智慧生存丛书)
6977600000055

第55章 科学严格的定价程序与常规

企业定价程序通常是:首先是确定定价目标,然后是要预测市场需求量,估计产品成本,分析竞争对手的反应,再就是选择定价策略方法和技巧,考虑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最后,制定最终价格。

1、选择与确定定价目标,应当遵循的原则

①可行性原则。任何一种定价目标的成功实现,都需要有相应的前提条件。

②变化性原则。企业对任何定价目标的选择都不能固定不变。而应根据市场状况、产品周期、生产成本等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

③全局性原则。企业定价的各种目标有时是互相矛盾的。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目标,需要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但这却与扩大市场占有率目标相违背,产品高价容易招致消费者的反感,不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针对各种互相矛盾的定价目标,企业应该树立全局的观点,从整个企业的利益出发,通盘考虑。

④风险性原则。企业在选择和确定定价目标时,既要坚持可行性原则,量力而行;又要树立风险性原则,勇于进取。企业定价总是面临不易完全准确把握的需求函数,不能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对策,整个定价环境往往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不能刻意求稳、缩手缩脚,不能等到弄清一切不确定因素或等到条件完全具备后才作决策,因为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不抓住时机,迅速决策,就会错失良机。

2、预测市场需求的步骤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紊,那么,一种产品的定价目标确定时,必须首先对这种目标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步骤可分为:

①确定市场上是否已经有了一个预期价格。市场预期价格的准确测定关系到企业定价的科学程度,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如果实际价格低于预期价格,企业的利益将受损失,甚至还会影响产品的销路和企业的信誉。如果实际价格高于预期价格,则可能限制产品的销路,甚至会导致产品因被顾客拒绝而销售失败的后果。

②估计不同价格下的销售量。它的目的在于确定各种售价和销量的均衡点以及最优价格。

3、正确的估计产品成本

一般来说,需求的企业定价确定了一个上限,而企业产品成本则规定了价格的下限。某种产品的价格应当包括所有的生产、分销和推销该产品的成本,还应包括生产经营和承担投资风险应该获取的正常利润。

4、准确分析竞争对手的动态并采取对策

企业在定价时,应该根据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价格和产品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了种情况:

①在企业与对手的产品差别不大时,企业就要让价格相互接近,否则就会失去顾客和市场。

②在对手的产品优于本企业的产品时,那就让价格相对于对手的产品价格低一些。

③在本企业的产品优于对手的产品,那就可以放心地把价格定得比竞争者的价格高。

要对竞争对手的反应采取及时,正确的对策,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和产品特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①企业可派技术等有关人员去比较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照竞争者的产品。

②设法获取竞争者的价目表和购买竞争者的产品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③询问消费者所认同的价格是怎样的价格和每一个竞争者的产品质量的感觉。

5、定价策略,方法和技巧

定价策略是指导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根据定价目标的要求以及与其他营销活动协调一致的需求,来制定出最为恰当的产品价格的战略性决策。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价格应遵循的方针,如实行高价还是低价等:二是对制定出的价格如何进行管理、为何对付竞争、如何调整价格等。定价策略着重解决的定价手段中的思维方式和战略问题,它是沟通企业定价目标和具体方法与技巧的桥梁。它一方面受定价目标的决定,另一方面又决定着定价方法和技巧的选择。

定价方法是确定产品价格的具体手段,是企业定价目标和定价策略的具体化,属战术范畴。定价方法受定价目标和定价策略的决定,但定价目标和策略只有通过具体的定价方法和技巧才能实现。企业常有的定价方法有成本定价法,需求定价法、竞争定价法等。

6、最终定价必须考虑与企业其他政策的协调

企业在制定最终价格前必须综合地、全面地考虑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计划,使定价政策同企业的其他政策协调一致。在定价过程中,要考虑的其他政策主要有:

A、产品政策。不同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不同阶段,对定价政策影响极大。企业在确定最终价格前,要全面考虑企业的产品政策,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措施、包装方法、厂牌商标的选择或改进政策,以及其他产品的定价政策等。

B、营销渠道选择策略。销售渠道的分配和经销商的选择也与定价关系密切。例如,如果向用户直接销售,产品价格可以最低;如果企业同时向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销售产品,则应根据不同对象销售职能和所需成本的差别,分别给予不同价格。

C、推销计划。它也是企业定价应考虑的因素。如果由零售商推广促销,则应给之以低价,如果由制造商直接负责广告促销活动,中间商无需另做广告时,则应以较高价格提供商品。

7、制定上最终价格

企业可根据定价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成本,需求和竞争因素,接着选择具体的定价策略、方法和技巧,然后再根据与其他政策的协调要求对价格进行修订之后,就可以制定出产品的最终价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