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6952400000032

第32章 沉住气,胸有成竹,烧好新官上任“三把火”(1)

练好了内功,打牢了基础,具备了领导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就要开始正式走上领导岗位,执行领导的责任和使命了。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走上一个新的岗位,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堆生疏的事务,要相处的是许多陌生的面孔。如果不知深浅,不了解情况,急急忙忙地行动,风风火火地办事,就会使自己一上任就陷入被动,无法开展后续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领导上任之初,应当沉住气,静下心来,细心摸清公司的情况,熟悉公司的制度,了解员工的性格,以尽快适应公司的环境,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要认清自己所处的角色,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深入实际,扎实地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虚心听取下属的评议,不揽功,不诿过,给下属以干练、稳健、自信的印象,赢得下属的信任,为后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摸清情况做到胸有成竹

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常常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成就一番事业。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领导者事业的成功,必须从上任之初开始。

新领导上任要尽快摸清情况。新领导者往往是人地两生,要想打开局面,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了解情况要有重点,一开始主要是了解人员情况、组织机构编制情况。有的地方和单位问题很复杂,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工作关系千头万绪,要摸清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能得到一星半点的材料便以为成竹在胸。否则,处理起问题来就会碰壁。第二,了解情况切忌先入为主,偏听偏信。为把情况弄清楚,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和条件,对找上门来谈情况的同志要热情欢迎;对“冷眼”相看,有意回避的同志,也要主动去亲近他们,但不要去急于询问、了解实质性的问题。另外,听到有关人事方面的反映后,要绝对保密,切不可在私下里传播,更不可得言不察,信以为真,指名或不指名地公开批评和指责。否则,人事纠纷会使领导者一上任就陷入被动。

新领导上任要注意不要议论前任领导。新上任的领导者,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权力正确巧妙的运用来建立自己的威信,绝不可靠否定前任来抬高自己。一般来说,前任领导者的工作不管好坏,总会有一些贬低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任领导者自以为比前任高明,以救世主自居,那就会陷入可悲可笑的境地。因为你不可能断定你一定能打开局面,也保证不了工作中一定不出现失误。万一在某些方面重蹈前任的覆辙,岂不威信扫地?对于前任领导者的失误,要多从客观上找原因,注意吸取他的经验教训,不要指责和议论,要引导下属总结经验,一切向前看。

新领导者首次上任时,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声誉,给人们一个谦逊、崭新而又朝气蓬勃的领导者形象。做到谦虚、有信心、能自我约束以及热爱新单位。谦虚就是不要突出自己、不要炫耀自己,不讲大话、许空愿。有信心就是不能有怯阵表现,不能流露畏难情绪,不能有动摇,要显示自己的决心和魄力,坚定不移地去迎接新任务,使人们相信这是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乐观开朗、勇往直前的好领导。自我约束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要求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而要表明自己为政清廉的决心,努力实干的决心,欢迎批评监督的决心,使广大员工感到新领导有新的作风,一定会出现新气象。热爱新单位就要做到充分肯定新单位的工作成就和长处,充分肯定广大领导员工作出的贡献,表示自己愿意和大家一起通力合作的愿望,从而密切自己和新单位下属的感情。

新上任领导者应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论是发表就职演讲,还是即席讲话,都力求首演成功,给下属以干练、稳健、自信的印象,要言必行、行必果,为以后取得广大下属支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做到以上几点以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况尚未熟悉之前,一般不宜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打算,也不要随便评论前任领导者的长短,更不要随便指手画脚。对于下属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除十分明显或经过深思熟虑者外,对于没有十分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许诺。待到你把情况搞清楚后、胸中有数时再来决定问题,岂不更好!

新领导者上任后要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一项工作从部署到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的甚至需要几任领导者的连续努力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不能因领导者的变动而受到影响,不能因前后任的主张不一致而中断。新领导到任后,对原班子决定的,连续性较强的重要工作,如无特殊原因和重大失误,就应当接着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来。决不能对前任搞的那套,随心所欲,想改什么就改什么。中国有句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说的是西汉初年,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他认为萧何制订的政策、法令和制度都很合适,不需要作什么大的修改,所以就沿袭了下来。这说明曹参很有头脑,敢于实事求是。

当然,所谓“萧规曹随”也并非一点变动也没有。对于那些连续性不强,前任领导者又确实搞错了,或因形势的变化而不再适合的东西,也没有必要碍于前任领导者的面子而不改正。但要看准了再动手改,千万不能为了显示自己“高明”“有魄力”“不同凡响”而胡批乱改,那样会“图虚名而得实祸”。

新领导者上任后,不要以救世主的姿态包揽一切。到职之后,要有正常的工作秩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下级的作用,更不能存有私心,想借新上任之机,搞点“惊人之举”,故意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个别下属提出的要求,不能大包大揽,有求必应,否则就会陷入应接不暇的境地。结果,不但问题包办不了,先找你解决问题的对你有好感,后找你没解决问题的对你有意见。而且还破坏了分层管理的原则,有关部门的职责被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得不到保证,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领导者将会成为孤家寡人。

理顺上下关系,找准位置、摆正角色、站稳脚跟

新的领导者走马上任以后,一般都是雄心勃勃,想尽快干出一番事业来。这种雄心壮志是难能可贵的。那么,如何扮演好新角色,才能不负众望、开拓新局面呢?一般应该注意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1.找准自己的工作位置

新上任的领导者,有的原来在下一级班子中担任过正职;有的原来是副职,现在提升当了“一把手”;还有的过去是同级,甚至是下级,现在变成了上级。在新的领导班子里面,如果自己还停留在原来的领导习惯上,没有尽快调整角色,就容易经常“撞车”,被许多苦恼所困惑,难以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因此,新任领导者,无论是担任正职或副职,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角色,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从正职的角度看,要认认真真唱好主角:一是要学会“弹钢琴”。做到大事不独断,琐事不纠缠,难事不推诿,好事不抢先,工作不挑剔,失误不埋怨;二是要当好副职的表率,在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以诚相见,尊重副职,切不可时时处处摆出“老大”的架子,盛气凌人,更不能“一阔脸就变”,瞧不起成为自己副手的老同事、老上级;四是信任副职,放手让副职大胆去工作,真心支持副职,使其有职有权,充分发挥副职的作用。从副职的角度看,要一心一意当好“配角”,充分发挥同正职配合中政治上的维护作用;决策上的参谋作用;工作上的助手作用;团结上的伙伴作用。一是要独当一面,敢于负责,围绕全局,积极做好分管的工作;二是要主动配合正员工作,既要尊重正职,不能超越“一把手”发号施令,又要对正职负责,用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弥补“一把手”的不足,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三是要顾大局,识大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尤其是原来在下一级当过“一把手”的副职和在自己原来的老下级领导下工作的副职,更要注意调整角色习惯,真诚支持正职的工作。

2.正确对待名利地位

新的领导者上任后,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力。因而找的人多了;围着转的多了;提供“方便”的多了;唱“赞歌”的也多了。因此,新任领导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职务升了,但是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来自下属的呼声、意见、建议不屑一顾。如果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脱离下属,长此下去,必然会成为“光杆司令”的。

3.树立正确的成绩观

新的领导者一般都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有急于把工作搞上去的强烈愿望,这是难能可贵的特点。但是,有些同志刚上任,急切要出成绩,迫不及待地“放火”,急急忙忙地许愿,风风火火地办事,往往容易搞短期行为。所以,新任领导者在对待成绩问题上,要注意三忌:一忌急于求成。“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工作热情和想获得大家承认的动机是好的,但“三把火”该不该烧,什么时候烧适宜,都要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该烧则烧,不该烧绝不要赶时髦,勉强“烧火”。不然的话,就可能在这“三把火”中作出许多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给单位的利益造成损失,也容易导致自己“翻车”、“落马”。所以,新上任的领导者应迈开双脚,搞好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情况摸清楚,然后视事情的轻重缓急,决定如何处理,一步一个脚印地踢好“头三脚”。二忌短期行为。有些工作可以立竿见影,成果明显,有些工作则要打牢基础,积以时日才能见成果。新任领导者凡事要从单位的利益出发,既立足眼前,又着眼长远,特别是要多做打基础、增后劲、有利于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事,切勿搞“杀鸡取蛋”的短期行为。三忌眼高手低。新任领导者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有的总想“一鸣惊人”,不愿干实实在在的具体事。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只有深入实际,勤于实践,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才能得到下属的信任。下属是最实际的,他们最厌弃和反感那些“放空炮”、搞花架子的领导。下属是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观察了解和认识领导者的。因此,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可以说是对新任领导者的从政劝诫。

4.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官与旧事是领导者上任后普遍面临的问题,有的只讲创新,忽视对前任的继承性,往往为体现自己的新风格,在用人方面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工作方面“新官”不理旧事,另起炉灶。有的碍于前任领导的培养、提携或因前任已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以及其他原因,明知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萧规曹随”,不敢创新突破。这些都是不足取的。新任领导者在处理“新官”与旧事的问题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在继承前任的基础上创新。新任领导者对前任的工作成绩不能抹杀,而应给予充分肯定。在领导班子内部或下一级管理层直至一般下属中,都有一大批人熟悉前任领导,赞成或接受前任领导的一些思想观点,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在这点上不冷静,简单地否定前任的工作,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要尊重前任的劳动,把前任的基础作为开展工作进行新的决策的起点和依据,努力把旧的基础和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对前任的工作方案、长远规划乃至各种章法,要在全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坚持一切从实际和客观规律出发,对一些经过论证或实践检验属于不科学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要大胆地调整、纠正,避免不应有的失误。

5.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任领导者在新的岗位上开展工作,难免会有困难和失误。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逐步地成熟起来。一方面要敢闯敢干,敢打硬仗,勇于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要养成勤于总结的习惯,练好“内功”。每参加完一项大的专项工作或隔一段时间,要从具体事务中走出来,总结得失成败,不断提高自己,从而适应新领导岗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虚心听取周围下属的评议,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要经常反省,看自己是不是对工作积极认真,极端负责,是不是努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领导者只有以此来经常要求和检查自己,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开拓前进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和纠正各种错误思想。也只有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做好成功的首次亮相,开场博得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