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6计交际
6910300000030

第30章 难得糊涂

外愚内智藏而不露乃真聪明

您可以用眼色、语调或手势代替语言示意某人的不对。如果您直接说他不对,您想他能同意吗?绝对不会,因为您说话时就已经伤了他的自尊心。

这样做,他可能要报复您,但他绝不会改变自己的见解。您可以用柏拉图和康德的所有逻辑观点来说服他,但未必能使他改变主张,因为您伤了他的感情。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这样话开头:“我来给您证实一下”。这不好。这实际上等于说:“我比您聪明。我跟您一说准能让您改变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挑衅行为。它能使对方在您刚同他谈话时就反对您的意见。

即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您也难以改变别人的主张。何必自我难堪呢?如果您想论证些什么,您就要尽量使人不知道您的意图。说得巧妙点,不要让对方发觉您在试图说服他。

假如某人提出一个主张,你认为不对或确信是错误的,再好不过的方式是这样对他说:“我不同意您的意见,但我的看法可能也是错误的,我是经常犯错误的。如果我哪里说得不对,请您给予纠正。咱们共同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这是很有魔力的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反对这种说法。

倘若您勇于承认自己难免犯错误,就永远不会陷入窘境,也会使对方像您一样开诚布公,促使他承认自己也难免犯错误。假如您明明知道某人有错误,于是就直截了当地给他指出,那结果会怎样呢?C先生是纽约市的一个年轻律师,前不久,在联邦最高法院审理一宗涉及巨款和违法的重大案件时他出庭辩护。该律师发言时一名法官对他讲:“根据军舰制造厂限制条款,您的当事人应判6年刑,难道量刑不当吗?”C先生停下来,看了法官一眼,尔后开门见山地说:“尊敬的法官,这种条款是不存在的。”事后C先生说:“法院雅雀无声,室内温度好似降到了零下。我是对的,法官是错误的。于是我就向法官直言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可您想他能同意我的观点吗?不会的。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观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我觉得这次辩护发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成功,但就是没有说服法官。当我向这位著名学者指出其不对时,我已经是在犯一个大错。”只有很小一部分人的思想是符合逻辑的。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偏见、嫉妒、贪婪和高傲等。

人们一般是不愿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不管是否涉及宗教等原因。假如您喜欢对别人的不妥之处加以指责,那就请您每天早晨把哈维·鲁宾逊教授所著一书中的这段话读一遍:“我们有时会在没有受任何指责,没有什么心情不快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主张。要是有人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不对就会引起我们的不满和怨恨。我们经常对自己的信念是否对没有把握,当有人劝我们回心转意时,我们却又固执己见。显然,观念并不值钱,值钱的是我们受到威胁的自尊心……‘我的’这一不甚显要的字眼是人生和整个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懂得这一点就说明开始聪明了。该词无论同什么词搭配使用,对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同等意义。‘我的’午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或‘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我的’上帝。我们都喜欢继续相信我们早就以为正确的东西,如果有人怀疑我们的主张是否正确,我们当然感到不满,就会寻找能说明自己正确的理由,以坚持自己的主张。

因此,若想要人们同意您观点,请您遵守的准则是:“尊重他人的意见。任何时候都不要直截了当地说某人不对。”

藏起明白装糊涂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1944年2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什捷缅科早知道这位元帅对总参部的人报怀疑态度,思想上有个疙瘩,心想:“命令终归是命令,只能服从了。”等上了火车,吃晚饭时,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们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心里很舍不得和铁木辛哥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装憨相,过了铁元帅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以及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傻者绝非傻子,显得木讷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下面再介绍几例装傻术的妙用。望能举一反三。

(1)睁一眼,闭一眼,在交际活动中,单凭言语难以说服对方,可采用交际情境表义,有时给对方多一些思考、体验,常可产生言语不能达到的效应。法国有位农学家,在德国吃过土豆,很想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但他越是热心的宣传,别人越不相信。医生认为土豆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新点子。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了土地,并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装的国王的卫兵看守,并声称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这块地,挖掘它。但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全部撤走。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晚上都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这个推广土豆种植的主意获得成功就得益于情境的巧用。直言土豆好,人们不信;由皇家种植,国王卫兵看守,暗示的情境意义即:是贵重物品。由此诱发了人们占有的欲望,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就会完全接受了这种作物。这里交际情境的魅力,就在于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睁一眼,闭一眼,创造了一个使人接触土豆的契机,所以产生了可喜的效应。

(2)歪打正着出笑料。抗战期间,驻在距重庆50公里的北碚的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捐劳军文艺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在正式开演之前,先垫一段相声。老舍自告奋勇,并请梁实秋先生做搭挡。梁实秋有言在先:在演出时用折扇敲头的时候不能真打,只能点到为止。到上演的那一天,从走到台前,泥塑木雕地绷着脸肃然片刻,装着一副傻样,没有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笑成一片。他俩几乎只能在一阵阵的笑声之间进行对话,一逗一捧,诙谐幽默。当须用折扇敲的时候,不知老舍是一时的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背诺言,竟抡起大扇向梁实秋的头上敲去,梁实秋本能地把头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梁实秋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梁实秋连忙手掌向上,两手前伸,正好接住落下的眼镜,并保持那姿态久久不动。台下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相声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笑,老舍这一喜剧性的“歪打正着”,更让人如醉如痴。观众们以为这是他俩的绝活,连声高呼:“再来一回!”老舍,尤其是梁实秋心中有数:这“绝活”只能来一次!

(3)荒诞之中明事理。有时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和结论,从正面的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丙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馄饨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引人发笑。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4)明知故犯生幽默。某年6月,中央电视一台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决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制造歧义,违反逻辑事理,荒廖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老(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令人解颐的效果。

(5)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借的形式,幽默地表达潜在意图。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存在挑衅,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着同样的幽默效果。幽默有效地回敬着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答非所问讲究技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位先生,其实并没给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难得糊涂——别样的交际情怀

这里所说的糊涂,并非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混乱、不明事理的真糊涂,而是指在明事理、知变通的情况下,大事密于心、小事疏于表达的交际情怀。说大一点,也是一种明智、旷达的生活态度。

利害关头装“糊涂”一般来说,在涉及重大利益的紧要关头,应该据理力争,毫不留情。但有时对方凭借诸多优势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时,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大可不必针锋相对以硬碰硬,而不妨先让其发泄完毕之后,你再装出一副“不明白”的样子,请他再说一遍。这个时候,对方的气势就成了强弩之末了。这样,你再按“既定方针”办,必须是后劲十足,对方也不敢小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获得独立。英国伙同法、意、俄等国在洛桑与土耳其谈判企图继续奴役土耳其,迫使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当土耳其外长伊斯美提出本国条件时,一下子触怒了英国外相。他咆哮如雷,挥拳吼叫,极尽恫吓威胁之能事。伊期美作为小国代表,尽管其他列强也助纣为虐,他却装聋作哑、一声不吭。等英国外相喊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张开右手靠在耳边,把身子移向英国代表,十分温和地说道:“阁下,您刚才说什么呀?我还没听清楚呢!”英国代表碰了一颗软钉子,不得不有所收敛了。该例中伊外长的“糊涂”蓄势可谓是恰到好处。明摆着对方人多势众,妄图恃强凌弱。他若是一味地“舌战群儒”,甚至拍桌对骂,就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谈判也会不欢而散,对土耳其方面极为不利。伊斯美不失时机地“糊涂”一番,委实是谈判中的上策,既表现了自己有勇有谋,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可谓是一箭双雕。生活中:小事糊涂心自宽生活好比一锅大杂烩,什么滋味都有。如果一个人对生活中的物是人非过分挑剔,得饶人处不饶人,整天沉缅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这势必会给对方造成为人刻板的印象,同时也给自己埋下降烦恼的种子。因此,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不会拘泥于身边的细微小事。

得糊涂处且糊涂,既表现了大度,也得了人心。工作上:私利糊涂目标明在商品大潮惊涛拍岸的现代社会,有些人便事必言利,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干脆就不干。而一些淡泊名利、潜心钻研的人一度被某些人讥讽为“死脑筋”、“糊涂虫”。

殊不知正是在其他人都“精明”到家的情况下,一个人若能认定一个目标,保持他惯有的“糊涂”心态,也许就能在日后的时事变迁中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