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6计用人
6909800000008

第8章 巧取豪夺(1)

你是伯乐,你应挖人

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即意味着人才的竞争。在领导的眼里,往往自己企业的人才不如其他企业的人才棒,总想方设法“挖为己用”,所以,给领导提醒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伯乐,你应挖人”,挖就应当机立断,多渠道挖人。

一个人才当他还处在“潜”人才阶段,是被及时发现还是得不到发现而自生自灭,是其成才路上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也是呼唤伯乐的时机。

闻名中外的著名企业家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始人张弼士,年轻时家里很穷,他发誓要养家糊口,于是就只身出来打天下。几经颠沛流离,孤身流落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城,在一家纸行里当小杂工。张弼士很快显露出自己的才华,把纸行的勤杂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纸行老板发现,张弼士决非池中之物,日后一定是个人才。于是他破例提拔张弼士做了账房先生。此时的张弼士如鱼得水,把纸行的账目搞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老板非常高兴,立即让他领导商务工作,并授予全权,同时还把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他。

张弼士从纸行的生意起家,开始向工商业界发展。后来创立了张裕酿酒厂,制造出了闻名中外的张裕葡萄酒。而他自己终于成为工商业界的大亨。又如: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人人皆知。台湾企业家王永庆效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当今台塑企业集团的首席顾问丁瑞铁先生。

丁瑞铁早年就读于日本著名的东京商科大学,台湾光复后,曾任省府和中国生产力中心董事兼副总经理。不久,转入大同公司任协理,在金融界颇有地位。

1964年,台化公司成立前夕,资金短缺,经已故中小企业董事长陈逢源介绍,王永庆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任大同公司协理,因而婉言谢绝了王永庆邀他到台塑的诚意。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人才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次盛情邀请丁瑞铁。在真诚的感动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于王永庆,决定赴台塑效力。丁瑞铁赴任后,创下了民营企业直接向国外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河,台化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目前,在丁瑞铁的鼎力相助下,台塑创下了台湾化纤纺织第一位,民营制造业第三位的成绩。

王永庆不仅寻求丁瑞铁之类的社会名才,就连街头市井的普通百姓也不放过,他甚至罗致了包青天的第43代子孙。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王永庆在纽约遇到了一个研究生化的中国人,直觉告诉他此人能有所作为,于是王永庆邀这个学生去台湾工作,这个学生没讲任何条件满口答应,王永庆见他面孔黑黑,又姓包,于是想起宋朝刚直不阿的包拯包青天。王永庆说:“我在感动之余,脱口而出,您很像包青天的后代。”这个学生说:“我是43代。”于是,这位秉性刚直的包家驹就成为台塑企业医学院的首席研究员。

挖别人墙脚

“挖墙脚”是现代企业抢夺人才的一种方法,但是有人会“挖”,挖起来神不知鬼不觉;有些人不会“挖”,挖起来笨手笨脚。

成功的企业的产品能够不断创新和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是与它们赢得了人才密不可分。为了拥有人才,一些企业除了招聘员工十分考究外,还不断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及专业知识提高。更高明的领导,则以巧妙的手法从其他企业挖掘人才,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自1957年中内功创建大荣企业以来,就十分重视用挖墙脚的办法取得人才,那些从工会、贸易公司挖请来的人都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见闻。他们的智慧配上中内功的新构想,促使企业迅速发展。

中内功挖墙脚首先是选中弟弟中内力领导的朋友;接着是在1962年,为了要创造新鲜食品的安全流通制度,而对神户青果公司的两名专家进行挖请;后来,又从贸易公司礼聘能力强的战略家;从工会挖请来有关劳工事务和会计方面的专家;接着又从三越公司企划处挖请了长冈等人。对于中内功挖墙脚求才的事,日本评论家在《中内功的研究》一文中说:“长冈在1974年时,担任野村昌平的董事长主任秘书,后来转到大荣任职。长冈虽然离开三越,但是,他和野村的友谊十分深厚,1975年,长冈和中内到东京,野村还邀请他们吃晚饭。”

由此可见,中内功深刻领会了孙子兵法的精华。

再举一个例子:

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家艾柯卡是汽车工程师,但他却是汽车推销员出身,在福特汽车公司干了32年,其中8年任领导。艾柯卡当上领导后,实行大胆的经营管理改革,在全公司上下推行新型汽车发展战略,使福特公司获得很大的发展。后来,亨利?福特出于嫉妒,决定排挤艾柯卡,并赶走了他。之后,艾柯卡被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聘任为公司的董事长和业务领导。

艾柯卡到任后立即招募“福特人”,不仅招聘了退休的福特公司的三名领导,而且挖走了在岗的300多名高初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艾柯卡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在迈阿密和拉斯维加斯进行多次交谈,终于将福特汽车公司主要骨干杰拉德?格林沃尔德拉进克莱斯勒公司出任财务主审官,以拯救公司的财务混乱局面。后来,在杰拉德?格林沃尔德的帮助下,艾柯卡又挖来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财务部的业务员罗伯特?米勒,他的主要工作是与400家谨慎的银行打交道;还挖请了福特汽车公司的两个能干的销售经理杰西?派克和杰克?吉尔斯,以及在福特汽车公司提任20多年的广告员巴隆?贝茨和福特汽车公司副领导里查德?多奇,而且通过多奇又带过来了一大批年轻的生产管理人员,被应聘到克莱斯勒公司的各生产制造部门,结果,福特汽车公司因人才的大量流失,业绩年年下降,竞争实力大大削弱。

挖怪才的策略

众所周知,怪才有怪脾气,要用怪才就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方法,这就要讲究方法策略了。

一个企业里面难免出现一些怪才,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台湾中钢公司创办初期,总裁赵耀东四处访寻人才,把台湾赫赫有名的建厂、建港、采购、贷款、管理等方面的各路人才都招揽到自己的麾下,从而使该公司发展迅速,事业蒸蒸日上。

例如,在赵耀东的诚聘名单里,排列第一的就是台湾财经界四怪之一,脾气又臭又坏的建厂高手刘曾适。刘曾适虽然脾气暴劣,但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素有“刘电脑”之称。当时,“刘电脑”在基隆和平岛台船公司任协理,为了将他争取到手,赵耀东八顾基隆没有结果,仍不死心,到第九次,“刘电脑”终于心软,应承了这位锲而不舍、真诚的赵老板。

再如,赵耀东网罗财经奇才陈世昌的办法也为世人称道。陈世昌具有“招财有方”的能力,他借钱的本身被赵耀东称为世界第一。可是,当要陈世昌出任中钢财务顾问时却被拒绝,一请二请不奏效,赵耀东干脆就跪在这个奇才的面前。陈世昌大惊,慌忙下跪还礼。

赵说:“你不肯应承,我就不起来。”

陈说:“何必强我所难。”

如此对跪了整整15分钟,这两位均已年近花甲的老人,终于握手大笑而起,陈世昌被赵耀东的真诚所打动,应允出山相助。赵耀东常说:“办申钢这样大的事业,最要紧的是选人才。”

赵耀东真诚求才的事广为相传。

不难看出赵耀东的挖人技巧,不仅有“三顾茅芦”之能事,更重要的是以真诚攻破怪才的最后防线,最终达到目的。

挖人大法

人才是一个企业中最宝贵的财产,作为领导怎样快速地拥有这份财产呢?终南捷径就是要挖其他企业的墙角,下面教你5个要诀,不妨一试。

(1)重金作诱饵;

(2)高位任他选;

(3)拉拢说服其朋友;

(4)满足合理的要求;

(5)解决他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