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eclipse
史铁生,18岁下乡,20岁就要靠轮椅生活,以后又有种种病患,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命若琴弦》是史铁生1985年的作品,里面讲的是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故事。为了生存,三弦琴几乎能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他们跋山涉水,延续着似乎并没有多少希望的生命和生活,老瞎子终于在无限的期待中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打开了师父临死前告诉他的治好眼睛的秘方,大老远跑到市上的药铺,却被告知那只是一张白纸,于是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师父临死前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治好眼睛:他必须弹断1000根琴弦,可是他却记成了800根,所以还是没治好。在痛苦之后觉悟,于是在最后告诉自己的徒弟小瞎子说,该弹断了1200根才能作为那个神秘药方的药引子。——他记成了1000根,所以没有效了。这中间穿插的是小瞎子与一个乡村少女的朦胧的爱情,当然,这个爱情是悲剧。
“茫茫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蹿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这是一个平和的开始,甚至让人感觉这应该是写一个世外的故事,或者传说。应该说这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不是真实的。就像他用了同样的话结尾一样,更显出他的寓言意义,因为只有童话里才会有这样的开始又呼应着像“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类的话。
一种信仰式的目光,这就奠定了整篇小说的基本格调。深深的宿命感,淡淡的忧伤加淡淡的乐观。
一部文学作品,是写作笔法老道还是哲思惊人,与作家天生的才性有及其密切的关系。而史铁生的小说并不能像我们读苏童的作品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作家作为天才的小说家的天分,对于文学,他并不是一个天才。应该说,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达到了一种文质和谐的境界的,尽管就像中国的国画,在加入很强的书法诗歌成分之后究竟是加强了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是削弱画作为画的特质很难说清楚。他的文学似乎也并没有达到完美,如果说让人流连,那更多的还是靠着那个“质”。不能不说,在《命若琴弦》中,我再次看到了文以载道的风范。
我想通过一篇看到的对这个小说的评论展开我自己的看法。说到小瞎子跟兰秀儿的爱情,那篇文章中说到:“调动全身心的因子来体验他们的生活爱情及凤凰涅盘”,而我却觉得,除了在童话里有他们的感人之处,一旦放入现实就失去了说服力了。首先小瞎子对兰秀儿的爱情自然是出于一种内心的喜欢,但是正如老瞎子说的,“这孩子到了要想那些事的年龄,非得有一段苦日子过不可了”,更多的是一种需要,有心灵的,也有生理的。而兰秀儿对于小瞎子也许只是好玩,至于爱情还真是难说,她嫁到山外,也许是由于不自知,可是又怎么知道她同样是向往那山外的世界的呢?若要她在小瞎子和山外的世界二者间选择,同样难说。当然,对于史铁生这篇小说,这些追问都是不必要的,他只是借了爱情这个幌子,赋予了小瞎子一次痛苦,然后再告诉我们应该用超脱的态度看待痛苦。
文章还写道:“正如那必须弹断的琴弦,经历挫折越多,离生命的意义也就越近。或许人生的全部涵义便是不断承受苦难。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响心曲;生命的起点是追求,终点是生命的意义,追求的过程便是那绷紧神经所经历的苦难挫折,是那些弹断。”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琴弦的弹断就只为了弹断本身,没有太多挫折的含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既不在于经历挫折也不在于不经历挫折,如果有选择的可能谁会选择去为了那个虚设的“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生的全部内涵”去让自己辛苦呢?所谓别无选择就是这个意思。史铁生用琴弦来说明“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我换了一句更明确的说法:目的是虚设的,但是我们需要靠它活下去。我之所以说弹断琴弦不是在讲经历挫折,是因为生活并没有目的,挫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没有意义。由此以前我们争论的问题,诸如是逆境让人成才还是顺境更让人成才,早已经失去了意义,甚至连成才本身也已经没有了意义,我们需要的首先是活下去的勇气。我觉得我这样解释史铁生的话更符合他的哲学,在他以后的访谈录中,我看到有一次他特别提到看到了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说一个女的想自杀,卓别林说了句“你着什么急啊?”他说他对这句话特别欣赏。而且看得出来,卓别林的喜剧对他的影响很大。足以看出他对生命对活着的基本态度。
最深的感触仍是他的那句: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而且明确无误地说出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同样的困惑,自我安慰都只能是暂时的,这种空虚和虚空感强烈地攫取着我们的精力,冲击着我们的灵魂,当史铁生一语点破的时候真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我绝对不敢说“于我心有戚戚焉”,说这话太自负,太不对他人的智慧负责任。
我不祈求救赎整个世界,我只想救赎我自己。理解史铁生,理解他的作品也有一个限度,如若逾界,人很容易陷入悲观主义,而陷入悲天悯人的境地不能自救,就是最大的悲剧了。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所谓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庆幸《命若琴弦》告诉了我一切就是这样简单。
一切就是这样简单,把每一件小小的目的完成了,做好了就行,生活是一种完成。面对艰难和顺利都请安之若素。
如果你在追问生活的为什么并且感到答案的不满意,那么请你记住这句话,目的是虚设的,但是我们需要靠它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