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6906900000015

第15章 人生可以改变(1)

克服困难的经历将转化为生活的动力公司破产,这件事会大大改变在那里工作的人们的人生。

日航也不例外。

日航集团被迫对约5万名员工之中的16000人进行了裁员。

日航在破产两个月后就开始征集自愿提前退休人员,许多员工都被迫做出是否留在公司的选择,担任日航哲学教育促进者的客舱乘务员中村也有过这样的烦恼。

正好是破产那年的5月左右吧,也有人来确认了我的意思。他说:"今后包括工资体系在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你怎么办?"在那之前一直懵懵懂懂地工作着的我,那时重新认真地考虑了今后该怎么办。谈话中还提到了退休金的金额等具体数字。实话说,当时我挺烦恼的,但是我一直受到了日航的照顾,也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时我待的部门有一些新职员,所以我想我还有能为这些人做的事情呢,我想继续在那里工作。

此外,我想看看稻盛来了以后能带给公司怎样的变化,这也是我留下的理由之一。

今天接受采访之前,我正不由得回想着那件事(留在日航的事)。现在我觉得当时的那个决定做得太好了,工资虽然降低了很多,但我明白了工作其实并不只是为了金钱。虽然不免有辛苦的时候,但我觉得在这工作并不断跨越障碍的过程中,自己懂得了许多为人的道理,成长了许多。

虽然并不是每天都只会发生开心的事,但我希望让日航变成能让人觉得在日航工作并邂逅大家真的非常幸运、成为大家今天也想去的公司。我觉得这样的坚持也许会有助于企业理念的实现。

Jumbo的退役=失去工作场所

前面提到过,为了削减经费日航提前实施了低效率大型飞机的退役。

其中的代表机种就是以之名受到广泛喜爱的波音747与300。这些机种的退役也意味着相关的飞行员及维修人员失去工作场所。

末广所在的维修部门也有许多人离开,从30人减少到了9人。越是专业性强的职务,在失去代表着自己身份的工作时就越有难以想象的丧失感。

运航乘员部长小川这样代为表述了那时的感受。

以退役机种的飞行员为首,大量的飞行员暂时开始从事地面的业务。本来应该翱翔在天空的人要一直做自己并不熟悉的工作,机长也得穿上制服在服务台前应对顾客。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只要穿着制服就不知道那是机长,所以顾客会向他们询问很多地面的事项,他们却因为不熟悉业务而答不好。通过那样的业务,有许多人在经历痛苦体验的同时懂得了为人的道理,成长了许多。

正因挑战了困难才看见了"光亮"我原以为稻盛的日航改革应该是不断地取得一些成果,员工们的动力也想必不断地提高。但事情并非那么单纯。

我觉得这次的采访对我来说非常……因为是意识改革和动力的话题。

实话说,以现场的员工为首,许多员工其实有很多焦急苦恼的时候,但是在那之中我们总算一点一点发现了光亮。

但是,每个人感受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只要看不到更为明显清晰的光亮的话就不会说"看见了光"。

而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想:"现在在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光"。

破产的我们

日航哲学中提倡"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也提到"永远阳光向上",并且,稻盛去年向临近再次上场的员工们这样的呼吁道:"现在是过去努力的结果,将来由今后的努力决定。"(公司内部报刊《》2012年10月号)现在身处的状况绝不轻松,但如果不对所处的状况进行绝对化的理解,而是主动改变看法与思维方式的话,在那里,起初看到的虽然只是一点亮光,但通过努力追求,光亮就会扩散开来,逐渐改革人生。

日航的员工们在怀疑排斥与苦恼之中逐渐变为积极向上的姿态正说明了这一点。对此,我坚信不疑。

工作的目的不在于工作,公司与工作都是为了活得更好日航哲学成为员工们意识改革的依托。在其第一部中这样写道:"为了度过美好的人生。"公司分发的手册中开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美好的人生",这很令人吃惊。稻盛作出了这样的说明。

哲学就是觉悟。不仅是工作上,也是生活上的觉悟。

进一步来讲,生活就是工作本身。

工作这件事在培养出色人才上也是必要的条件,因此,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人明明能够工作却一味回避,结果只会导致人堕落成废物。

无论一个人持有怎样优秀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如果厌恶工作的话就毫无意义。

工作这件事真的可以说是做人最基本最重要的事。

工作,是为了度过美好的人生,那么,稻盛怎样向还不理解工作意义的年轻人们重新阐述"工作的意义"呢?

确实,我听闻最近的年轻人中有部分人不理解"工作的意义",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现在正是必须向他们讲述"工作的意义"的时候。

我认为,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生存必须的生活之粮,为了使自己的为人获得成长,工作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大事,所以,我首先想拼命告诉他们应该去工作。

因此,以盛和塾为首,在演讲时我总是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跟人说:"拼命工作时的那份努力将把你的人性锻炼得非常出色。"比如二宫尊德。二宫尊德去了贫困的农村,凭借一锹一锄耕田种地,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断地将荒废的农村重建成为富饶的村庄。二宫尊德不过一介农民,但拼命工作孕育出了他出色的人性,在晚年他成为了品质高尚的人。

为什么杂草从沥青的裂缝中长出芽来?为什么人要工作?如果感觉还不明白的话就请看看自然界吧。不工作的生物会全部立即灭绝。

盛夏的某一日,我在道路旁时发现杂草从沥青的裂缝中探出了芽。在炎炎烈日之中,它们为了汲取那一点儿水分努力生根,为了沐浴阳光伸展叶片,拼命地想要生存下去,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如果不拼命努力的话,就会全部瞬间灭绝。

只有人类能不劳而获,这样说就违反了自然法则哦。既然活着,工作就是义务,不仅是义务,也是将你培育成出色人才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日航哲学的开头是"为了度过美好的人生",光读读书本的话可能很难理解,事实上,正因为意识改革,自己变了,周围的人们变了,组织变了,公司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在其延长线上就是人生的变化。

人心的变化非一日之功,与此相同,人生也不会轻易改变,但是通过拼命地生存,最终人生也会发生变化,今后,在日航的员工们进行进一步意识改革的过程中,可能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这一点。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意识改革也才刚刚开始。

为了我们的未来,不做讲故事的人日航重建的速度大大超越了周围人的预想,被大肆吹捧为"日航的奇迹"。

但这却并不是什么奇迹。

诚然,不能否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超过500亿日元的债权放弃、企业再生支援机构3500亿日元的出资(通过上市售卖股票该机构已经将资金回收完毕)等等外界的援助,但是如果破产的事实以及多达集团员工人数三分之一的裁员造成士气低迷的话,乘客就会抛弃日航,重建应该也不会发生了。

稻盛在日航员工的心中点上了一把"火"。正因为有了那把火,正因为一直以来积累着"踏实的努力",员工们才迎来了日航的今天。

在本书的最后,让我们有请植木社长以及员工们谈一谈日航的现在与未来。

感受改革的旋涡是最开心的事?多亏我们能够采用"预包装"式的复兴方式,才没有停止过一次航班,一直持续发展事业,因此,在无法直接感受到破产的部门中也有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稻盛来到日航以后马上感受到了这一点。

"你们错了。公司现在倒闭了啊。让它倒闭的是谁?一直向别人推卸责任的话,这个公司就无法重新站起来。全部都是自己的责任!首先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一点。"那就是改革的开端吧。

在大家认识到那一点以后,日航哲学进入了公司。那时,大家都渴望着那样的东西,都有着想抱住救命稻草的心情。也许因此日航哲学才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了大家心里吧。

稻盛先生也一直这样说,这也是我作为社长最大的目标。我想要改变迄今为止组织给人的感觉。

不是从前那个中央集权的组织,我想将其变为各个岗位各个现场自主思考并带着责任感行动的工作场所。

最近我自己感觉到的日航最大的变化就是其中开始出现很多这样的萌芽。用日航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在去地方的分店以及视察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时,感受这一点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

不断地讲述"破产后发生了什么"日航SKY羽田事务所的长谷川于2000年、资深乘务员前田于2002年进入公司。他们这一代处于熟知80年代后半泡沫经济时期繁荣的日航的年长一代与只知道衰落的日航的年轻一代之间。

今后,没有破产经历的人将会增多,所以破产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必须由我们向那些员工讲述。另一方面,这一两年进入公司的人员只知道艰苦的时代这件事也很令我非常担忧。

知道日航倒闭之事还进入公司的人也有很多。一想到这些员工们一直以来也在拼命地努力,我就想把日航的好处与强处也展现给他们。

我们要与年轻一代一起向将要到来的一代代人不断、反复地传达: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努力,如今变成了这样。我觉得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代。

稻盛离开后的日航

稻盛自2010年2月就任日航董事长以来,逢事必说"三年以后就离开日航",正如他所说,虽然他作为名誉董事长留下了,却在2013年3月辞去了董事一职。稻盛离去之后的日航,也许才是公司存续的关键,在日航哲学教育中担任促进者的中村说,现场也有很多员工意识到了这件事。

员工之间也互相说,稻盛先生离任以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键时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