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278

第278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清乾隆时期江苏人,做过两任知县,工书善画,为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其书画艺术闻名于世,在为官之时,他刚直和不附权势的品格与他的书画几乎同样出名。他关心百姓的疾苦,曾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著名诗句。他在退官之后,不是用他的书画去奉承和讨好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而是专门慰藉平民百姓。

郑板桥好诗画,注意关注现实,认为诗人要“敷陈帝王之事业,歌咏百姓之勤苦,剖解圣贤之精义,描写英杰之风猷。”郑板桥平生特爱画竹咏竹,他常用寓竹诗画来表达个人的情怀。在政治黑暗、社会恶化的岁月里。他将其坚实的个人意志融入诗中,有诗《竹石》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借竹子生长的坚忍不拔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不为所动的高尚气节。

更难能可贵的是郑板桥为一方知县时,常常将爱民之心、为民之举和对老百姓的眷顾之情融入题画诗词之中,当然无不与竹休戚相关,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做官以民为重,把关心民生疾苦作为己任,常用诗画抨击和揭露贪官酷吏对无辜百姓的无情压榨。

因其坚定的为民之举与黑暗的时代格格不入,而得罪了上司和乡绅,无奈之余他愤然辞官回乡,在与百姓临别之际他画竹题诗表明心意:“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诗中将瘦竹的贫寒清高与自己处境心志相连,比喻贴切恰当,更有一番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情真意切,句句动心,感人至深。郑板桥自此弃官为民,他带走了两袖清风,留下的却是一身正气和百世英明。

今人看来,郑板桥绝不仅仅是一代才人,更是后世为民之官的楷模,为了百姓利益,板桥毫不顾忌自己乌纱的存留。现在赏阅郑板桥的竹之诗画,那纤纤素竹,枝劲叶密,不朽诗篇,字正腔圆。足以是其“拳拳为民之举,殷殷爱民之情”的艺术再现。

修身点拨

郑板桥以他的“难得糊涂”观和书画而名传千古,岂不知他为官期间廉洁奉公,关心百姓疾苦,敢于为民请命,不畏权贵,所以在官场上一直不得意。但他从来没有抱怨后悔过,“民”是他自愿的选择,得罪权贵罢官之后,带走了两袖清风,留下的却是一身正气。

有人总结过,郑板桥的民本思想非常突出,其事迹和思想可大致归纳为忧国忧民、农夫第一、务本勤民、泽加于民、扶危济困、教子忠厚、画慰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