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
追溯原初的记忆,他是我爱上米兰的理由。
那时每周日下午,在妈妈催逼练琴的间隙,偷看CCTV的欧洲足球集锦赛。记忆中每个镜头都是翩若惊鸿的,摇曳着《梁祝》片断里春光明媚的喜悦。镜头里的他白衣翩翩,鬈发散落额上,双目如水。他从容地带球突破、射门,太正了,被门将没收,他飞奔着回防,微扬起脸,绽开一抹近乎透明的笑容。那正是他青春飞扬如风的年代,16岁披上红黑战衣,21岁在米兰旗帜下登上世界之巅。少不更事的梦幻里总有些东西是注定要灿烂的,比如那个周日下午的阳光,比如随着那阳光闯入我视野的保罗·马尔蒂尼。
很多年后他开始成为传奇。世人开始谈论他那个与足球伴生的家族、他百折不挠的忠诚、他场内场外的魅力……他成就了载入史册的不朽的名,米兰旗手、王朝元勋,转瞬间离当年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已那么遥远。但彼时的阳光仍在我眼中细碎闪烁着,一如这十二年记忆里,始终鲜活而切近的他。每每盯着米兰和意大利的比赛,满世界地找他,仿佛放任自己安于这片刻注目的喜悦,王朝的盛衰,国家队的噩梦,都可以淡淡无干。细究起来,对他简单明了的爱,似乎已与足球无关。
在我生命中的他从来不是一个需要用任何“新闻”来提醒的“别人”。总是习惯闲闲的翻阅报章与他“偶遇”:他去马耳他度假,他客串电台DJ,他做阿玛尼的代言人……像看故人来信,一丝安慰、一丝温柔,虽然触手不及却能时刻共在。太多成长的悲欢有他的影子,太多光阴的故事,只是因为他的存在,才可以让我明白和相信。
他曾是我任性的眼中“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七色彩云”而来的英雄,1994年世界杯的极度失望后惟一安慰的亮色。那时他才26岁,有着绚烂莫名的青春,擦干泪水之后,多少梦想可以重来,多少倔强可以坚持。我天真地期待着他,以为人生是一株常春藤,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到达触摸天空的高度。
后来的他却让我懂得,人生的无常之恸有时更像叹息的墙。希望是那缕隐约的阳光,代价却是一生的付出。而他是不懂计较的,只是风雨无阻的一路行来,不知不觉中年华如水,磨褶了曾经写满幸福骄傲的笑脸。他长成了米兰钢铁般的队长,需要告别飞扬的少年单纯的喜乐,用更沉重的诺言更笃定的坚持,独自承担未来;因为有一种叫做爱的责任,被他义无返顾的扛在肩上。1997~1998赛季他曾被批评为“不成熟的队长”,因为看不惯队里的荷兰人,以及训练中和比利吵架。然而那正是最真实可爱的他,为着他的米兰,毫无保留的锋芒毕露,拒绝没有“米兰心”的雇佣军,甚至与十几年兄弟的比利,也会孩子气的较真起来……
一直怕看他比赛,心疼他不惜力的拼搏和失败后的痛。只有2002年世界杯,我竟能安安静静看到底。刺目的红潮里他轻轻摘下发带、捋捋头发,昂起头走向场外。忽然那么清楚地知道,走到头了,所有的疲累和沉痛都可以坦然释放。见证了他云淡风轻的告别,我开始学着接受生命中一些不那么容易接受的事,比如离别、比如时间、比如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比如擦肩而过的求不得……而这一切之外,是他十几年不悔的岁月,令我落泪,却更值得我对他微笑。
最爱的他,是一次《米兰体育报》的采访里,问他为什么一直效忠米兰,他淡淡笑着答道:“因为我很懒,习惯了家在米兰。”轻描淡写之下,是一生时光的细水长流,简单而持久。
那一刻心底回荡起深深的温柔。同样简单而持久的爱,轻得像大雪中的鹅毛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