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相反的是许纪霖先生对社群的定义:社群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小到一个志愿者团体,都属于社群。社群与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公司、机关、学校等这些按照现代市场和科层管理原则组织起来的单位不一样,它没有具体的、功能性目的,社群是一种情感性的团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一群人彼此分享共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信仰和爱好,或者血缘、族群或地缘基础,或者自愿、或者天然地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团体就被称为社群。许纪霖:《从非典危机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天涯》2003年第3期。
一般认为,社群有四个基本要素: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相互交往、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一致的目标和行动的能力。从广义上说,它既包括规模较小、交往密切而关系松散的群体(如朋友圈、俱乐部),也包括规模较大并且高度组织化的群体(如企业、学校、政府机关);从狭义上说,社群仅指前者,即关系松散的群体,而后者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精心设计的群体,通常称之为“社会组织”。李春:《关注网络群体》,《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2期。
3人类学的定义
尽管目前的人类学教科书鲜有“社群”的直接提法和界定,就是对较早涉及“社群”概念的滕尼斯的(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也被理解为“礼俗社区与法理社会”。庄孔绍主编:《人类学通论》,陕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但人类学对人类群体的关注和研究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美国威廉·A·哈维兰所著的《文化人类学》书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在停在楼阶梯旁的小轿车前,四个十多岁的女孩,手里提着乐器,正在两相高兴地交谈。在照片的下面威廉·A·哈维兰写到:“这些带着乐器的年轻女孩展现的是依性别、年龄和共同利益分群的现象,这是人们不依靠亲属或继嗣关系而组织成某些群体的一些途径”。[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他继而提出了“共同利益集团”的定义和说明:“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形成的;当个体为了假如这些社团而做出某种行动时候,这些社团就获得了自己的成员。这些行动性质多样,既可以是完全自愿性的,也可以是强制性的。共同利益社团自几千年前第一批从事农耕的村庄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点,但只是在现代工业社会,或者正在工业化的社会中,它们才变得特别重要”。威廉·A·哈维兰在书中虽没有直接用“社群”的概念,但他的“共同利益集团”的理解应可视为人类学家为对“社群”的一个注脚。
笔者在主编的《人类学教程》中提出:“社会群体,就是按照一定的角色关系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共同体。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有‘自视为我’的认同感,相互之间的凝聚成稳定的社会关系,并担任不同的群体角色,构成角色丛。”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显然,这里的“社会群体”应可视为等同于“社群”了。
从相关学科的定义看,由于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权利,因此在对社群的定义强调社群的政治性;社会学核心概念是组织,对社群概念侧重从社群的结构、功能考虑;人类学的角度看社群,既要体现文化性,同时应该有一个综合的观照,因此,社群可以看做是基于某种认同而形成、并由持续的交流互动维系的人们公共体。这里有三层含义:其一,社群是一种人们公共体,强烈的认同感使其成员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感;其二,社群形成的基础有多种: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文化关系、政治、社会等,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社群认同的基础;其三,持续的交往互动是社群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会解体。认同和交流互动社群最为基本的要素,对于任何一个社群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社群的特征
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类,社群的本质决定着其成员的属性和特征;由其共同的利益和社会共识决定着,社群成员之间的以及成员与整体之间的命运休戚相关;社群与社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一个独立的社群整体同时又是另一个更大的社群中的要素;现代社群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5期。
米勒认为一个理想的社群应具有以下七个特征:(1)社群是这样一种社会团体,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把整个团体的起源和尊严等同于自己的起源和尊严。(2)在社群中我们对其他人的感情就是团结、友爱和亲近。(3)团结友爱成为社群全体成员的共识。(4)社群团结的制度体现就是按需分配利益的公共所有制。(5)社群不仅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是平等的,而且在社会地位和权利分配方面也是平等的。(6)在社群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是统一的,人们相互之间没有特殊的关系。(7)社群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小到家庭、邻里,大到社会、国家,它们都是由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互助友爱精神联结起来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它们只有规模的区别,而没有等级的区别。
社群主义所界定的社群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即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信仰和政治归属等关系。有的学者把这种性质的社群称之为“完全性社群”(totalofcommunity),并认为它具有下列四个特征:(1)它享有完整是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分享利益而组合的;(2)社群的参与者的关系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3)社群成员彼此的利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4)社群是其成员自我认同的核心,社群的关系、义务、习俗、规范和传统对成员自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80、81、82页。
通常人们把社群看作具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是相互关联性,其成员的福利与其认同感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二是共同性,社群的成员认为他们分享了某些重要的共同的东西,但这也可能排除这样一些团体,其成员具有重要的共同点但并没有意识到它们;还可能包括这样一些团体,其成员错误地认为他们共享了某些并不存在的共同点;而共同点有可能涵盖相当广泛的内容,如血缘或出身、历史、地点或地理环境、信仰或学说,但能够说出这些共同点就必须是维系社群的纽带吗?如何看待社群内部经常发生的重大冲突呢?第三是非特定选择的或非志愿的成员资格,个人有可能主动放弃这种非志愿形成的非成员资格,但要受到社群的谴责或付出沉重的代价。顾肃:《评社群主义的理论诉求》,《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以上从政治学考虑社群的特征,显然着重于社群的政治意义,这基本上是针对政治性社群而言。就一般社群来说,认同感、持续的交流互动和共同行动是最为基本的特征。认同感是社群形成的基础,持续的交流互动是社群得以维系的保证,共同行动是社群存在的体现。
(四)社群的功能
根据对美国的考察研究,许纪霖先生认为在西方国家社群有“制约国家”、“为个人提供价值和归宿感”的功能。美国的建国过程,可以说是先有社群,再有国家的。在美国令人最强烈的感受不是自由与民主,而是“社群”(community)。由于个人无法对抗强大的国家,因此由许多个人组成的社群就凸现其意义。“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个人和国家之间,还有社群。社群有各种各样的,有按照利益结合起来的,有一共同的价值观作为纽带的,有地域性的、社区性的、行业性的,也有价值性的、兴趣性的。”实际上,美国社会的特点并不是它众多的结社出于“共同的关怀”,而在于它的结社是如此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以至于任何一个社会团体如果不与其他的团体妥协合作,就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无法影响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政府立法的议题和议程。文来:《对社群概念的进一步讨论——与许纪霖先生对话》,《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传统社会中还有宗教、家庭、家族等各种社群存在,社群中的人际关系不是利益交换的关系,而是靠感情、信念和公共文化作为枢纽在期作用。中国历史上儒家也有社群观念,但它的基础是宗法家族、地域和文化传统,这些社群的观念,是在一个流动有限的农业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如何在人口高度流动的现代化社会中重建社群,与现代人的权利观念不冲突?而目前的中国还缺乏现代化社群的观念,特别是现代的城市作为一个高度流动的空间,现代都市生活剪断了与以前传统社群的联系,把你抛到一个完全陌生非人格化的都市空间中,如果在都市里缺乏社群生活的话,这个生活是经不起灾难打击的。许纪霖:《民族情感与社群作用——关于非典危机的深层次反思》,《学习月刊》2003年第7期。因此,社群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同样具有主要意义。
(五)社群的分类
在各种群体划分中,一个人可能同时兼有几个群体成员的身份,比如一个美国黑人男子,根据自己的种族、性别、年龄、行业、职业、籍贯、政见、宗教信仰、收入、业余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在不同场景和条件下他有可能予以认同的群体包括:黑人种姓群体、男性群体、青年群体、金融行业群体、会计职业群体、某州或某市的同乡群体、激进政团、基督教教会某个支系、白领工薪阶层、业余棒球队等,除此之外,他还可能是某个慈善组织的发起者、集邮协会会员等等。他所兼有的这些群体成员身份,往往在该群体活动的特定空间予时间里才会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来。种族、种群意识,仅仅是多元化群体意识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它予个人的体质特征、家庭背景、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因此也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群体意识。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社群的分类是不同的。
1政治学——社群主义的分类
俞可平认为社群主义者所说的社群有许多个基本的向度,如地理的、文化的和种族的。不同的向度分别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社群。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71页。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桑德尔提出了三种不同性质的社群:工具意义的社群(theinstrumentconceptionofcommunity),感情意义上的社群(thesentimentalconceptionofcommunity)和构成意义上的社群(theconstituiveconceptionofcommunity),但他所强调的是最后的构成意义上的社群或构成性的社群。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74页。丹尼尔·贝尔将三种“不同构成性社群”区分开来:一、地区性社群,即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社群;二、记忆性社群,即共有一具深刻道德意义的历史的不相识的人的社群;三、心理性社群,即为信任,合作与利他主义意识所支配的、面对面的有人际交往的社群。丹尼尔·贝尔著,李琨、宋冰译:《社群正义及其批评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
2社会学的分类
社会中“群体”的具体划分有多种方法,如划分为种群群体、民族群体、族群群体、种姓群体、性别群体、年龄群体、行业群体、职业群体、地缘群体、政治群体、宗教群体、语言群体、社会群体、娱乐群体以及各类自发形成的组织群体。几乎任何“群体”多可以依照某些“认同”和“排他”的标准而在一定的成员范围内组成一个群体,并且培养和发展自有这个群体才有的独特认同意识。
从具体的情况看,许纪霖先生根据对美国的考察研究,认为“社群有各种各样的,有按照利益结合起来的,有一共同的价值观作为纽带的,有地域性的、社区性的、行业性的,也有价值性的、兴趣性的。”许纪霖等:《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三人谈》,《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3人类学的分类
通常,人类学家特别大量地关注以亲属关系和婚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这个主题在人类学家的著作中通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一方面,亲属关系和婚姻在所有的社会中都作为组织原则起作用,在人类学家经常研究的小型无国家的社会中,它们通常是最重要的组织原则;另一方面,亲属制度发生作用的方式至少看起来差不多像数学,因而具有某种魅力。对粗心大意的人来说,对亲属关系和婚姻如此极度关注可能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这些就是社会组织惟一重要的组织原则了。但是,从工业社会来看,其他社会组织原则不仅存在,而且还可能相当重要,如依据性别、年龄、共同利益和阶级(分层)形成群体的组织原则。[美]威廉·A·哈维兰著,李强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一般来说,群体可以按照结构的水平、亲密程度、等级和人的差异之起源分为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所谓首属群体就是被血缘、姻缘等关系本身所决定而结成的社会群体,如家庭、种族等亲属群体。次属群体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分化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如职业群体单位等。徐杰舜:《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社群的分类,应主要考虑其形成的基础: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文化关系、政治、社会等,但若以此作为社群类型的划分,则显复杂,因此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先在性基础,人们在生存之初或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就已存在的基础,如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可选择也无须回避的社会关系基础;第二层面是次生性基础(社会性基础),人在进入社会的时候,由以往的经历、现实的工作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基础;第三层面是内省性基础,是指基于个人的偏好、兴趣或特殊的精神、情感需求有共同的认同。基于这三种认同基础把社群分为三种类型:先在性社群、社会性社群和内省性社群。先在性社群就包括基于血缘的、族源的、地缘(出生地、工作地和经历地)的认同形成的社群,此类社群通常较为牢固和稳定,这可视为具有“根源”性的认同基础,所谓“血浓于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乡遇故旧”;社会性社群,是人进入社会后,基于社会性需要而形成,比如业缘的,政治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活动;内省性社群,完全是由于个人的内心情感、个人偏好和特殊的文化体验所致,往往不受个人的身份、地位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