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6891400000012

第12章 论坛文件

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欢迎词

吴大华

尊敬的荣仕星专职委员,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各位代表早上好!在这气候宜人的深秋时节,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民族学院隆重召开了。首先,感谢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对贵州民族学院的信任把这次会议交由贵州民族学院来承办。在此,我代表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人类学高级论坛自2002年在广西民族学院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行了六届。回顾过去的研究历程,在有关部门的、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学理论在多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了学界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无论是在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之间还是在全球的国际事务当中,族群问题和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甚至是左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族群理论方面的族群概念、族群关系、族群认同、族群冲突等问题和对民族理论方面的民族概念、民族关系、民族认同等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和前沿领域之一。本届论坛将采取主题演讲、圆桌会议,还有青年论坛等多种形式对有关族群理论和实践、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热点话题进行研讨。我相信,通过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对话和相互交流必定能够促进人类学理论的研究,从而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所以本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将是一次非常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大会。

借此机会,我把贵州民族学院的情况向各位专家、学者代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于1951年5月17日,至今有57年历史。但是这个学校也算是一个新校,因为1951的成立但是在1959年合并到贵州大学,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才恢复成立。是在1980年才搬入现在的校区。原来贵州民族学院校区在现在贵州大学的北校区,原来贵州大学在现在的南校区农学院那一块。现在的学生是一万三千多名,教职员工是一千一百二十三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百分之七十左右,面向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学生占百分之八十左右。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回到民族地区去工作。现在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学生很多成为民族地区的骨干力量、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力量、民族地区部门工作的领导。据初步统计,贵州民族学院培养的学生里面省部级干部有六名,地厅级干部有三百多名。贵州民族学院现有十八个学院,四十三个本科专业,六个硕士点,现在在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面有硕士点,在社会学方面有民族社会学、旅游社会学,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研究方向。学校这些年在民族学、人类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学校在这些年实行了五个五的工程:一是五个共建,校地共建、校校共建、校系共建、校团共建、校纪共建。另外五步走战略是这样的,第一步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二步成为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第三步成为国家民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第四步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之上,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步的工作。第五步经过长期的努力,贵州民族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民族大学。这就是五步走战略。学校现在成立了五个基地,建设了五大研究院。五个基地是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基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基地、少数民族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开发基地、双语教学基地。五大研究院分别是:民族科学研究院、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会、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水族文化研究院。

在民族学、人类学方面,贵州民族学院是贵州省惟一的综合性的大学,所以在民族学、人类学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这方面和兄弟院校相比,我们差距很大,特别是这次出席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一流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来给予我们机会指导和帮助我们学校的工作,也希望贵州民族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得到诸位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谢谢大家!

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开幕词

周大鸣

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贵州民族学院的鼎力支持,我在这里祝愿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顺利召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也随之变化,族群是一个差异万千的群体。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是专题讨论族群理论和实践的学术讨论会,而我们关注重视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居住在同一个空间里,而如何促进族群研究,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主题。因此我们要将这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办好,为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再次预祝在贵州民族学院举行的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乔健教授贺电

“人类学高级论坛”为中国人类学界年度盛事,第七届论坛将于本月20~21日在贵院召开。承邀参加,至感欣幸!惜因健康关系,无法出席,深觉歉疚!谨奉函祝贺:论坛召开成功,参与人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乔健敬贺讲座教授2008年10月15日

推动族群研究向纵深发展——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综述

中国民族报记者 牛锐

10月20日至21日,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民族学院举行。会议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贵州民族学院主办,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族群:理论与实践”,下设“族群理论论坛”、“族群实践论坛”、“青年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4个分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庞杂、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地域社会的和谐,了解与研究地方性的人群结构和不同人群之间关系缔结的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作为我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族群研究成为人类学学者关注并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领域,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理论与实践”作为会议主题也体现出学界对这一问题关注的热度。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认为,自从讨论“民族”“族群”概念、问题以来,就有人质疑为什么要用这套西方话语。“族群”概念是舶来品,但是有了这个概念,人们就有了一个工具,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西方学术语境里,“族群”(ethnicgroup)一词是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的,70年代末作为学术术语被引进中国。多年来,学界对“族群”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做了大量研究,在本次会议上,“族群”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识别和中国政府对其境内少数民族的政策被西方当做了对于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排斥政治,中国的世居少数民族问题被混淆成侨散居少数族裔问题,中国的民族识别问题被当做了内殖民主义或内东方学问题。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潘蛟进行了正面的回应。他在向会议提交的论文中指出,西方对中国批评的真正指向并不在于中国民族识别是否具有客观科学性,而在于中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假借客观科学性”来否定被识别人群的主体性,以及这种“政治意义”重于“科学意义”的民族识别是否仅仅是一种“东方/中国/俄国”现象。因此,作为一种回应,不应一味强调中国民族识别的客观科学性,而应从民族识别的政治必要性来正面回应西方的批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志明在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人类学族群研究进行宏观梳理后,以自己对马来西亚族群研究的认识为与会者提供了海外视角。他在谈到族群关系时指出,在讨论不同族群之间互动情况的时候,区分个人层面的互动与族群层面的互动是很重要的。两个族群之间或许会为了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的竞争而出现冲突,然而个人层面的互动却并不一定出现冲突。在多族群情况下,为了缓和不同族群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会有一些规范形成并被遵守。这些规范的本质视文化差异的本质而定,族群间在社会互动方面的规范也视族群层面冲突的本质而定。

在人类学对族群的研究中,认同是一个重要内容。围绕“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认同能否超越政治”问题,本次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山大学教授周大鸣认为,认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文化精神。过去,我国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主要是从典籍中寻找线索。今天,应当尝试从底层来寻找。中华民族认同需要超越政治。从文化层面探讨中华民族问题,可以超越政治、政体等许多问题。贵州民族学院教授杨庭硕则认为,认同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回避政治是徒劳的。中国古代所说的认同,即认同于华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人性的不断放大。民族认同的目的就是凝聚,这是不能回避的政治目标。基于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武汉大学教授朱炳祥提出了民族认同是否要超越政治的疑问。他认为,民族认同既包含政治认同,又超越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可以从历史、结构的视角来解读,民族精神则需要从底层寻找。

同样是基于对认同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关凯使用了“儒家民族主义”的概念。他认为,当19世纪殖民主义势力进入中国之后,在“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之下,民族主义意识渐渐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始终受到儒家哲学的深刻影响。在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涌现出的各种思潮里,儒家思想与民族主义的融合在所有的意识形态建构中都有体现。儒家民族主义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使中国人在现代性国家建构中发现自我,因自己作为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产生认同与归属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民族主义或许会成为东方社会认同重构的一个选项。然而,儒家民族主义一方面能够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生成与强化,另一方面却很可能无助于一些少数民族的族群民族主义问题的解决。那么应当如何应对中华民族认同面临的来自中国内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社会的挑战?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王明珂从怎样建立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角度切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的存在都基于历史记忆。在族群关系方面,如果历史记忆中是彼此的战争,那么今天就很难建立一种高度认同。基于此,王明珂进一步提出了是族群构建了历史记忆,还是历史记建构了族群的疑问。与会者就此展开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使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原载《中国民族报》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