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不拘一格用人才,培植改革的中坚力量。有为的政治家们往往都能在用人方面破除论资排辈的偏见,但像张居正那样重视从下层提拔人才,殊属难得。他倡导:“采灵菌于粪壤,拔姬姜于憔悴。”认为立贤无方,唯才是用,即使贱为僧道皂隶,只要出类拔萃,可以位列九卿,作为国家的栋梁。他突破成规起用行伍出身的李成梁为镇边大将,破格重用残疾小吏黄清为太仆卿高级官员,重新起用被罢官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在改革推向高潮时特许府、州、县的考生越级报考京师的国子监,把各地人才收罗到中央,很快组成精干的班底,形成改革的中坚力量,为建树新政作出贡献。
(三)以均赋役为中心,厚商利农,发展社会经济
明朝的赋税制度是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按人头派差役,所以土地和户口是王朝财政和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随着兼并势力的发展,民间的土地和人口逐渐集中到勋臣、贵戚和大地主的名下。他们倚仗特权,贿赂官府,隐占户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到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大批的土地、人力流进私人腰包,使国家的税源衰竭。本来国家征收田赋是,田多得多征,田少的少征,按亩核算,从法制上说是公平的,这也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的均税实质性内容。有的农户土地被豪强侵占,田赋却留在原田主的名下,造成产去税存,这就发生了赋税不均的社会问题。考成法只能解决一部分欠税的问题,大量的瞒田逃税和税役不均亟须从赋役制度上加以整顿,这才能开辟理财安民的新途径。万历五年开始调查,次年即通令清丈全国田地,详审细核,三年查出漏税土地八十余万顷,从严打击了违法的权贵地主,迫使他们守法,不敢轻易欺隐,小农免受赔累,国赋按时收纳,扭转了财政亏损。后人评价这一举措说:“既不减额,亦不增赋,贫民之困以纾,而豪民之兼并不得逞。”
在赋税不均的现象初步纠正后,立即着手解决逃役问题。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是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简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这就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又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生产的重要课题。历来治河的方针只顾漕运,为朝廷运粮,不顾民生,因此大多采用分疏黄河的办法保障运河渠道的畅通,也就是在黄河下游多开支河,分泄河水,这种办法容易淤塞河道,垫高河床,但却急功近利为历代王朝惯用。张居正大力支持水利专家潘季驯摒弃传统方法,采取漕运与民生兼顾的方针,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利用奔腾的河水,冲沙入海,自此多年没有大患,使得黄河两岸“十年弃地转为耕桑,河上万艘捷于运输”。保障了生产,稳定了政府的财源。
(四)以近民便俗为宗旨,提倡面向实际,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思想资源
张居正自从政以来,就倡言治国理政不外乎谋求富强大事,这在当时并不容易为一些官僚士大夫所接受。宋明以来,理学被尊为儒学的正宗、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到明后期愈来愈走向空疏。它宣扬心外无物,不假外求,把做学问的功夫引向发掘内心世界,否认客观真理,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学风,养育出一批文人学士谈玄说虚,好说大话、空话,鄙薄民生实事。他们嘲讽张居正说:“吾辈谓张公柄用,当行帝王之道,今观其议论,不过富国强兵而已,殊使人失望。”张居正对此报之一笑说:“过誉我矣!吾安能使富国强兵哉!”
为了批驳迂腐的文人用祖制反对革新,张居正总结商、周、秦、汉王朝兴亡盛衰的教训,提出因时顺势的变法思想,强调:“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从近民便俗出发考察先朝的法规,凡是不能顺应时势,违背民众要求的,可不用遵守;只要顺时安民的,即便是凡夫俗子的建议,也不该不听从。要使各级官员摒弃旧规,面向实际,以富国强兵为首要任务,大力提倡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强调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这在言必称孔孟,道先贤的时代,提出不体察民情,便是学业不到家的见解,大大突破理学的禁锢。他自憾位居高官,对民间猥俗犹如隔岸观花,不如底层下属了解民间疾苦。要求当官、做学问的走出衙门和书斋,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这对陈腐的思想界是一大触动。
对于有些道学先生借口天象灾异攻击新政的无知行为,他在严加批驳中对某些自然现象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撰写《葬地论》,认为人一死,精神消散,僵硬的遗体如同土石一样,不复再有知觉。世人所谓人死变成鬼神,风水吉凶预兆祸,等等,都是一派胡言。自古以来,尸陈山野,鸟啄鹰食的,子孙后代也有显贵人士;风水再好,也不见朽木再生,枯骨复华的,哪能长保后代的富贵?又说:“葬者,藏也。”就是避免尸身外露而已,没有什么深文大义。在《杂著》中又进一步说明,人畜死于雷击,是因为偶然与雷相撞,受到火气烧灼,身上留下焦纹是自然现象,并非符咒。张居正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反击了猖獗一时的迷信说教,也表现出对祖宗家法的批判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由此可见,张居正改革并不是一般的政策变动,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的。正因为他有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形成自己的新政系统,所以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能够以犀利的锋芒,破除阻挠,把改革推向前进。
对于改革的成效,清代历史学家张廷玉评论说:“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新出现强有力的政府机制。嘉靖末年国家粮仓不足一年之储,改革前财政空虚,入不敷出,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改革后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万两。《明通鉴》赞誉:“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这丰硕的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以刚毅而决胜的品格
这十年成效的得来并非易事,一事一议都历经艰难。这不仅是因为改革要触动豪强权贵的利益遭到顽强的抵制,还因为封建体制发展到明后期,已经衰老而僵化,能允许改革的余地已经非常狭小。地主阶级走向下坡路的人情世态,因循守旧,姑息偷安,容不下哪怕很小的变动,稍许更新,也不易为现实所接受,连反对张居正的著名文人王世贞也不得不承认:“文吏不习见祖宗制,创闻以为骇而不便者,相率而为怨谤。”对此张居正有敏锐的感受,他说:“明兴二百余年矣!人乐于因循,事趋于苦窳,又近年以来,习尚尤靡,至是非毁誉,纷纷无所归究。”当此因循难振之时只有顽强破除积习,才能打开局面。海瑞秉公执法,遭受非难,他致函表示要力摧浮谣之议,褒奖奉法之臣。在惩办一批庸官贪吏之际,有人攻击他“执事太严”,借口雷击端门,胡说上天降灾,要求撤销新政,他鄙夷地申斥:“皆宋时奸臣卖国之余习,老儒臭腐之迂谈。”宣称必须重处肇事者,以定国策,把他们削职、戍边,论罪下狱。由于对反改革的势力无情反击,所以能消除阻力,才能把新政引向前进。
但是,反对派并不轻易销声匿迹,万历五年正当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之时,张居正父亲去世,按明朝礼制规定,在职官员自闻父母丧日起,要辞官守孝三年,如有特殊情况,经皇帝特批,可以继续留任,称为“夺情”。明朝是重孝的王朝,在明中叶就已多次申令,不准夺情,按惯例张居正也要遵守,可新政正是方兴未艾之时,张一离任,形势可能逆转,支持改革的官员倡议夺情留任,这就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反对派纷纷攻击这是:“忘亲贪位”,“背公议而徇私情”,“亲死而不奔是禽彘”,甚至把谩骂写成小字报贴在大街上。张居正对此不屑一顾,侧目而答:今言者已诋臣为不孝矣。斥臣为贪位矣,詈臣为禽兽矣,此天下之大辱也,然臣不以为耻也。对于“恋权”的责难,他坦然回敬说:“恋字一字,纯臣所不辞!”揭露反对派是“借纲常之说,肆为挤排之计”。进行无情打击,致使反对者再也无力公开抗争。自此,反改革的斗争不再表现为正面的冲突,而是用隐蔽形式,暗传各种流言蜚语,对改革进行败坏和中伤。按朝廷的旧规矩,京师冬天,皇帝要赐朝臣貂皮帽以御风寒,这一项支出要花费数万缗,为了节省开支,张居正带头不带貂帽,革除这项赏赐本是一件好事,有人却放言,这是张居正吃春药过多,“毒发于首,冬月遂不御貂帽。”万历五年和八年,张居正两个儿子蝉联状元、榜眼,此事招致非议,其中是否有弊,史无明证,但这一件未经证实的流言,广为流传,至今也未弄清楚。似这类传言令人不胜其烦,追寻又莫究其端的事例不胜其多。张居正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有可能怯于人言,畏缩不前。然而对这一切他都处之泰然,认为“浮言私议,人情必不可免”,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认定所作所为合于安邦定国之理,“所治是信心任理,不顾流俗之是非”,在新政遭受非难时他扬言:“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任其“谤书盈箧,终不为所动”。不仅如此,他还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宣称:“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不计也。”
张居正的钢铁意志和雷厉风行的魄力,给当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据此指责他“时政苛猛”、“刚鸷”等等,也有人为之辩解说:“人习于玩,一旦法绳,若见为苛,而居正持之益坚,争之益力,以是遂与世龃龉,而又一二非常奇举,其迹不无似愎、似少容、似专权、似挟术。”在因循守旧,积重难返的社会风气中,如果没有这样果敢而又凌厉的魄力,改革将会寸步难行,张居正正是具有过人的胆略和勇气,才使中央政权内部没有出现北宋改革那样强有力的反对派,不像王安石变法几起几落,新政因而较少引起正面冲突,比较顺利地从政治推向经济,功效显著。可以这样说,改革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张居正在主观上具有把新政引向胜利的忠诚和能耐,16世纪后期的社会环境给他提供了充分活动的舞台,使他主导了王朝败落时期又复苏的新局面。
伍
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今河北琢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公元960年,策划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以领镇宋州为国号,建立了宋朝。公元960至976年在位。传见《宋支》卷一至卷三《太祖本纪》。
宋太祖在位十六年,他用全力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时期的动乱与分裂,彻底解决了至唐末以来藩镇乱政的混乱局面,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他对于历史的重大贡献。北宋的政治稳定,促进了自唐中期以来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的变革,使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赵眺仕于唐,任县令;曾祖赵珽历仕藩镇从事,累官至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仕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赵匡胤的生父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为后周铁骑第一军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扈从周世宗征淮南有功,累官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赵匡胤父子共典后周禁兵,一时荣荣。
作为将门之后的赵匡胤,武艺超群。他身材魁伟,器宇轩昂。幼时父亲曾一度要他弃武习文,为他请了一位名儒做老师。所以赵匡胤文武双全,不仅能征战,而且十分好学,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爱好读书成了赵匡胤的习惯,无论在马背上,还是燕居,他总是手捧一份书,从不间断学习。他在书中增长了见识,领略了无穷情趣,获得了无尽的收益。
改革统一方略完成统一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当时北方有辽朝,太原有北汉,南方则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国。此外,周行逢割据湖南,刘从效割据泉州。河北为强敌,大江南北为不臣,中原王朝只占有经过长期战乱的黄河一线,这种局面不可能持久。这也是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原因之一。周世宗立志统一天下,亲征北汉,与强敌契丹军塞战,做得很有生气。赵匡胤扈从在周世宗鞍前马后,颇领略了雄主的风骚。周世宗的未竟之业,他义不容辞地担在肩上。
赵匡胤针对敌人北强南弱,而且江南富实的形势,他改变了周世宗的用兵方针,制订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他的考虑是:“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待我富实则取之。”赵匡胤是想以南方的物质财富做后盾,先解决国家财政匮乏的困难;先避免与辽胡宣接对立,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事实证明,这一统一全国的用兵方略是正确的,辽国正在走上坡路,后来北宋全力与之较量仍处下风。以未统一的半壁河山与辽争雌雄,是不明智的。赵匡胤对南用兵,首先平定荆南。他效法春秋时晋献公出师假道于虢以伐虞的办法,向荆南借道进攻湖南,回头又占领了荆南,结果一箭双雕,一举平定荆湖。占据荆湖后全国形势急转直下,顿时有利于赵匡胤,因为这时他便可左击南唐,右窥后蜀,南进南汉。
赵匡胤平定后蜀的过程表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天下的杰出指挥才能。他派张晖做凤州(今陕西凤县)团练使,暗中侦查蜀中山川形势、军事部署。后蜀主孟昶惊惧不安,派人送信给北汉,要求联合对抗北宋,但这封信被赵匡胤的将领截获了。赵匡胤这一下喜出望外,对后蜀用兵终于师出有名了。乾德二年(公元964)11月,赵匡胤下令分两路攻蜀,一路由大将王金斌、崔彦进率领,从凤州南下,一路由刘光义、曹彬率领,从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西上。临行前,赵匡胤设宴招待众将领,依据事先绘制的后蜀地图,对进军路线和作战方略作了具体部署。赵匡胤指着地图上的夔州(今四川奉节)对刘光义说:“江上有锁江工事,到达这里时,切忌用水师与他争胜,应先派步骑偷袭,待其退却,再用战船夹攻,可保必胜。刘光义攻到夔州时,果然见有锁江工事,遂依计施行。便很轻易地夺得这一江上重镇,孟昶腹背受敌。结果只用了66天时间,孟昶便宣布投降,后蜀平定,赵匡胤得45州。又过6年,平定建都广州的南汉,又过4年,平定建都金陵的南唐。
稳定统一局面的改革
赵匡胤自登基后的第四年即963年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至976年病死,前后以13年的时间,统一了除北汉之外的所有地区,基本恢复了完整的版图。结束战乱分裂,统一大半个中国,是赵匡胤一生最大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