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6889100000035

第35章 创造卓越成就的领导艺术(2)

作为一名军事家,亚历山大更重视军事技术和战争实践。他讲求兵贵神速,有时他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敌军阵前,令敌人感到兵从天降,措手不及;有时也能为争夺一城一池展开持久的消磨战。如围攻提尔城时,他用兵攻打了7个月之久。十几年的征战中,他指挥的马其顿方阵几乎无坚不摧。东征的胜利本身也是他战略战术的巨大成功。随着战争的深入,他的军事经验不断丰富,也开始对先人留下的军事技术进行改进和革新,增加了马其顿方阵的战斗力,对东征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骑兵战术和“炮击配备”。他克服了昔日骑兵的不足之处,在他父亲腓力二世创立的马队冲锋的基础上,采取步兵、骑兵配合作战的战术。一般情况下将骑兵布置在步兵方阵的两翼,中央方阵吸引住敌军主力,骑兵进行包抄。亚历山大经常采用这一战术,他的骑兵往往给对手以致命地打击。他还把用于攻打的石驽、擂石器等原始发射武器配给步兵形成“炮兵配备”,从而大大加强了步兵的作战能力。这种原始意义的“炮兵”构成今天“战争之神”——炮兵的雏形。

亚历山大身经百战,战争中既是将领,又是士兵,机智勇敢、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常常率先冲入敌阵。他曾对手下人说过:“肉搏中我挨过敌人的刀;还不知道挨过多少箭;还受过弹弓子弹的射击;棒打石击更是不可胜数。”对被征服者冷酷无情和爱惜士兵,在亚历山大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凡有抵抗者,除遭杀戮之外,幸存者则被悉数卖为奴隶。但他对待部下大多数情况下却截然相反。他在出征前把一切都送给了部下、好友,人们问他自己留下的是什么时,他回答说是希望。战争中,他曾忍着伤痛探视伤员,为阵亡将士举行隆重的葬礼。因此马其顿方阵败绩甚少,除了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之外,亚历山大爱惜士兵、注重士气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亚历山大东征时既深谙用兵之道,改进军事技术,又巧妙利用了各种矛盾为他创造的良好契机。他曾对被波斯侵占的小亚诸邦许下解放、给予自由等诺言,深受异族压迫的各邦民众视其为救星,使他比较容易地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小亚地区。

规棋巨大的军事远征及其远征中的作为证明了亚历山大不愧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的主要军事策略思想是:

一、人是制胜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当把人置于优先位置来考虑,要注重战前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操练和实行铁的纪律,使每个士兵确信自己有力量,勇敢向前。士兵这一名称理当包含军队中的所有人,上至最高级的将军,下至最底层的骑兵和步兵,这些人无例外地都要经受严格的训练。要使士兵成为本领高超的战士,成为自己祖国的可靠卫士,就应该懂得如何训练,如何作战。为此,应该让部队通过演练来熟悉战争中的各种现象,这些演练又必须非常接近于实战,这样,士兵就会把真正的战争看成不过是演习而已。“训练从难,征战易。训练从易,征战难”。而军人服从命令是保持秩序井然的基础,军队的坚强指挥是建立在服从命令的基础之上的,故服从应该是绝对的,任何下属对上级的命令不仅不得争辩,就连议论也不许可。

二、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无论是对不设防的野外,还是设防的城堡,都要坚决进行进攻。“军事学术之真谛,是从敌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而不是采取间接的迂回方式接近敌人。只有勇敢的进攻才能制胜”。

三、战术的基本原则是:“观察”、“快速”、“猛攻”。观察的实质是要善于判断敌情和地形,及时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快速是要求部队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军队为及时赶赴前沿阵地或占领有利的时机和地势,必须善于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路。从这层意思上说,脚是决定胜利的基本条件;猛攻的表现是在敌人聚集兵力和准备抵抗之前发动进攻,而猛烈攻击是战斗中的主要形式。在战争决定胜负的关头,用强有力的火力和刺刀突击,狠打猛追。

四、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退敌人是失败,而消灭敌人才是胜利”。集中兵力兵器于决定性的方向上,分批消灭敌人,而不要把部队分散布成警戒线。

五、战争中没有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固定原则,一切都要根据敌方特点,以及难以预料和变化多端的条件而定。如:用线式纵队打击正规部队,用方阵对付异教徒,都是适例。在注重进攻的同时,在个别情况下也可采取防御,为保存兵力避难优势敌人的突击而实施必要的退却也是完全可行的。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卒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l0年)。他在位期间,凭着秦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先后击灭了战国末期的其他六国,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800多年诸侯割据的局面,把幅员辽阔的小国统一起来,建立了规模宏大、亘古未有的统一帝国,嬴政本人则成为千古一帝。“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中国社会历史上的这一转折,就是由秦始皇帝嬴政实现的。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嬴政是一个有名的暴君,这个结论千真万确。另一方面,他在军事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杰出才能和谋略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正是依赖其出色的谋略,他才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任务。

远交近攻军事战略

秦国远交近攻军事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施变法以后,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秦孝公燃崤函之因,拥雍州之地,君臣因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种气势,使其他诸侯国受到极大震动,看到了潜伏着的巨大危险,出现了联合抗秦的趋势。此时,从师于鬼谷先生的苏秦、张仪来到了中原,这两位谋士有所谓“纵横家”之称。苏秦起初欲投秦王,“秦王不用其言”,遂奔燕国,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合纵”生涯,受到除秦国以外的其他诸侯国君的欢迎,得到了赵国的爵位,还被齐国任用为丞相(另一说苏秦同时兼任六国丞相)。他极力促成诸侯国联合起来(即合纵)对抗秦国,果然大小九个诸侯国“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另一纵横家张仪起初则奔向其他诸侯国游说,得不到重用,滞留在楚国。苏秦设计将张仪逼入秦国,企图让张仪“能得秦柄”,以助苏秦的合纵大计得以成功。张仪入秦后,得到秦王的器重,从此以后这他纵横家就专干起“连横”的“勾当”来了。所谓连横,就是要拉拢或压服一个或几个诸侯国与秦国结成同盟,在合纵阵营中楔入亲秦势力,达到分化反秦联盟的目的。在战国后期的几十年里,诸侯各国的军事行动就是围绕着合纵与连横进行的。

连横的成功曾经使秦军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不过其中有不少胜利却并未给秦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其主要原因在于军事战略目标飘移不定,常常越过邻近的诸侯国去攻敌对国家。这种劳师袭远的军事行动不仅增大了军事费用,更主要的是不能为秦国增加一尺一寸的土地。对于这一点,逃往秦国的魏人范睢看得非常清楚。他向秦王提出:“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70年的事情。由此可知,在秦始皇帝出生前11年,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便已经诞生了。

远交近攻战略较之一般意义上的连横战略,已是大进了一步。在以后的三十几年里,秦国军事行动的打击重点始终放在近邻韩、魏、赵三国上,所战多胜,秦国的疆域一年比一年扩大,国力一年比一年强盛。待到秦始皇亲政时,东方六个诸侯国中已经没有哪个能单独与秦国抗衡了。

秦国虽然强大,也还是要时刻防备六国形成新的合纵。从单独的诸侯国来看,秦国是唯一的一流强国,其余六国均屈二三流之列,但是六国假如联合一致对付秦国的话,合纵的力量却还是大大超过秦国。秦国国尉尉缭十分担心这一点;历来是吕不韦的亲信、后来受到秦始皇器重的李斯也认为,秦国之强大,完全可以消灭各个诸侯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但一旦“诸侯复疆(强),相聚约从(纵)”,那么秦国很可能失去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斯提出:“先取韩以恐他国”;韩非向秦王提出的战略更为具体:“破天下之从(纵),举(灭)赵亡韩,臣(和)荆(楚)、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他并且进一步分析:“赵国灭亡则韩国也无法存在,韩国一亡则楚、魏两同就不能自立,楚、魏一旦不能自立,则是攻伐这两国的极好时机,同时也可削弱东方的齐国和燕国。”应当说,尉缭、李斯、韩非的这些策略,既继承了远交近攻的军事方略,并且又发展了它,使得这一方略的实施更为周密和稳妥。秦始皇基本全盘采纳了这些建议。从统一六国战争的全过程来看,秦始皇实施远交近攻战略很有一些特色。

特色之一:避强击弱,务求必克。秦始皇帝的最初决策,是“先取韩以恐他国”。因为韩国是六国中最为虚弱的国家,强秦击灭弱韩,确实是易如反掌之事。后来事态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外,统一战争不是从攻韩,而是从攻赵开始的,这个变化仍然贯彻了避强击弱的策略,因为赵国大举伐燕,国内兵力空虚,确实成了弱敌,若不是赵王急速调回边将李牧,秦军很可能席卷整个赵国。李牧尽管挡住了秦军攀的攻势,但赵国已经丢失了不少领土,军队遭到了重大损失。而秦国“沿黄河南北形成腰斩六国之势,使山东六国‘以绝从(纵)亲之要(约)’,难以互相支援策应。”另外从全局看,比起楚国、秦国来,赵国仍属较弱之国,秦军移师赵国,并未违背避强击弱、先弱后强的策略。在以后的战争中,秦始皇坚定地实施避强击弱、务求必克的策略便越来越明显:灭赵受挫后,及时移师韩国,只用一年多时间便彻底灭亡了韩国,然后,趁赵国突遭天灾人祸,国力极度衰弱之际,没费大力又击灭了这个敌国;击灭燕、魏仅用两年时间;攻楚的第一回合,秦始皇由于轻敌而受到挫折,但第二个回合便灭了这个南方大国;灭齐时,秦军已成摧枯拉朽之势。

特色之二:由近及远,稳扎稳打。这是由远交近攻战略方针所决定的。秦军首先击灭的韩、赵两国,是并邻与秦国东部接壤的国家,位于中原地带。而秦国的东部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理想的战争基地。秦国从这里开始统一天下的战争,既有利于秦军补充兵员、粮草,又能一举从腹部完全割断其余四国的联系,从根本上断绝这几个国家重新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可能。秦军尔后的打击方向相继选在燕国和魏国,仍然是贯彻了由近及远的策略,同时也是巩固已得赵地、韩地的必要之举。等到秦军兵临楚、齐二国时,齐国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而楚国也无力自保了。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秦始皇这种由近及远、稳扎稳打的策略,使得秦军得一城便可稳定一城,得一国便可巩固一国,因为这些城堡和诸侯国在被击灭之后迅速与秦国的本土连在一起,秦廷的接收工作与军事胜利几乎同步进行,其强有力的政治控制如油渍四溢般地迅即蔓延,诸侯国贵族的残余势力妄图卷土重来的任何企图终如一枕黄粱而已。

特色之三: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开始以后,山东六国的“纵亲之约”便从此绝迹了,这充分说明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运用得十分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兵力使用上贯彻了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指导方针。纵观整个战阵过程,秦军在一定时期内的战略打击目标通常只有一个。如前所述,单个诸侯国的力量是无法与秦国抗衡的,秦国每次只选择一个打击目标,就确保秦军总能取得战略上的压倒优势,达成战争的速战速决。另一方面,这一方针的顺利实施,也从客观上起到麻痹其他诸侯国的作用。试想,假如秦国在同一时期内选择两个以上的战略打击目标,就有可能同时触及两个甚至更多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命运,便会抛弃一切成见,而重新形成合纵,这对秦国是非常不利的。秦国只选择一个战略目标,使得暂时未遭打击的诸侯或心存侥幸,或摄于秦国的强大,或见二虎相争,暗自庆幸,而袖手旁观,这就便宜了秦国,使它不必担忧可能陷入两线、三线作战的困境。等到秦国的兵锋突然转向另一个诸侯国时,这个诸侯国只能悔之已晚。秦军也偶尔有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的情形,即使如此,它的主要目标也只有一个,另一个方向上的行动,要么是起牵制、阻击或试探性的作用,要么是在大功已经告成后完成一些善后事项。总之,秦始皇在击灭六国的过程中,其战略步骤是环环相扣,井然有序的,犹如演出了一幕紧凑、精彩的话剧。

在实施远交近攻战略的过程中,秦始皇在决策方面也出现过一些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是他的轻敌所致。秦军首先攻赵,虽取得重大胜利,但未达成击灭之目的。更主要的是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这是由于秦始皇对赵国尚有较强的实力,特别是还有李牧这样的优秀将领等实情估计不足。如果秦国能贯彻既定方针首先灭韩,然后图赵,则胜利的步伐可能更快些。公元前225年的南下击楚,秦始皇以为只用20万大军便能将楚击灭,来曾料到反遭惨败,其中教训除了秦军领兵元帅李信举止失措之外,兵少也是原因之一。好在秦始皇能立即发觉自己的失误并采取补救措施,才使得这些失误没有危及全局。

离间谋略的运用

如果说,秦始皇实施的远交近攻军事战略,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他祖辈遗产的话,那么,巧妙地采取手段来离间其他诸侯国内部的关系,从而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应该说是他的得意之作。

首先提出运用间谍来分化瓦解六国诸侯建议的人是魏国回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士尉缭。尉缭刚见秦王嬴政,便提出“愿大王毋爱财物,贿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30万金,则诸侯可尽。”嬴政很赏识尉缭的这一建议,很快就予以采纳实施。具体负责执行离间计划的人就是李斯。秦国运用离间谋略贯穿于统一战争的始终,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归纳起来,这一谋略的运用也有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