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6860500000002

第2章 经络与反射区,健康的绿色通道(1)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体最高综合调控系统,它对脏腑、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以及各个穴位都起到连接的作用,想要更好地了解经络,先要知道经络学说的起源。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古人经过无数次诊疗实践发现,人体末端即腕踝附近诊脉处,不仅可以诊断足部、手部的病症,还能对头面以及躯干产生作用。例如,手腕部的脉、穴可以诊断并主治齿痛、面肿等症,而面颊部的脉动处---大迎也能诊断并主治相同症状。再如,足部的脉、穴可诊断并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症候,而背部的脉、穴也能对相似症状起到作用。由此,得出“腕踝附近诊脉处实际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结论,并将其上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经脉循行线。

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古人“找到”更多的经脉循行线,并将脉口(腕踝部的脉诊之脉)经脉穴(刺灸之穴)以及经脉的诊断以及主治的病症称为经脉病候,从而使简单的经脉循行线发展为最初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在实际操作中,最常见也是最便于使用的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

关于十二经脉,《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其中“内属府藏”指的是经络在体内属络于五脏六腑(见表),“外络于支节”指的是经络在体外属络于骨骼、筋肉(下一节)。

督脉位于脊背正中间,是阳经的总督,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统领全身阳气,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同时,任脉与六阴经也有密切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十四条经络的分布循行

【循行】起于脘腹部的中焦胃部,属肺,下络大肠,返回向上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后,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向下循行入寸口,走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前方,直下至肘中,顺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至鱼际,沿大鱼际边缘经,出于大指内侧端。其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示指(食指)内侧端。

【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病候】肺胀满、呼吸短促、咳喘、缺盆中痛、手足逆冷、烦心、胸部满闷、掌心发热、小便色变、尿频或尿少、肩背作痛、恶风寒、汗出等症。

【循行】起于示指(食指)尖端桡侧,从桡侧上缘经合谷上行至腕上两筋之间凹陷处,沿前臂上缘、肘外侧、手臂外侧前缘循行至肩峰部前缘,出肩峰的前边向上出于背部至大椎,向前进入缺盆、络肺,属大肠。另一支脉,从缺盆向上走行,经颈部进入下齿槽,过人中沟,止于鼻孔旁边。

【本经腧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病候】牙齿痛、颈部重大、口干、鼻塞流涕、鼻出血、咽喉肿痛、肩痛、上臂内侧痛、示指痛、恶寒等症。

【循行】起于鼻旁,延鼻翼外侧下行入上齿槽中,环绕口唇,在下交会于颏唇沟,沿着下颚角走行上耳前,止于两侧额角;主干线从颈部下到胸部,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延胸腹第2侧线下行,至腹股沟处,延下肢外侧前缘下行,止于第2趾外侧端,其分支从膝下三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本经腧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病候】战栗、骭厥病、鼻出血、鼻塞流涕、自汗、口唇生疮、喉痹、膝痛、深浅发热、易饥饿、腹胀、小便色发黄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经足大趾本节后的圆骨,从上行至内踝上8寸后,沿小腿内侧前缘上行至胫骨后方,经过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属脾络胃,通过横膈,向上过咽喉,止于舌下。

分支从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

【本经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病候】舌根强硬、食后欲呕、饥不欲食、胃脘痛、腹胀、打嗝、身体沉重、心烦、心下引掣作痛、大便稀薄、便秘、尿潴留、小便不利、足大趾不能动、股膝肿胀及逆冷等症。

【循行】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目系,下过横膈膜,属心络小肠,支脉从脏腑相联系的脉络上行夹咽喉,上行连于与双目相联系的脉络。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于肺,横出腋下,沿手臂内侧后缘前行至掌后豌豆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本经腧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病候】咽干、心痛、干渴、肋胁胀满疼痛、上下臂内侧后缘痛、掌心发热或疼痛等症。

【循行】经起于小指尺侧尖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腕,经腕后小指侧高骨上行,沿前臂后骨下缘出肘,从肘后内侧两骨间上行,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络心沿咽喉下贯膈膜至胃,向下会属于小肠。支脉从缺盆上行,经面颊到外眼角、耳中,转入耳内。又一分支从面颊到鼻,继续上行至内眼角。

【本经腧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腧、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病候】咽痛、头颈强痛、肩臂外侧后缘痛、耳聋、面颊重等症。

【循行】起于内眼角,上行至额部,于头顶交会,入里络脑。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直行脉从头顶向下至枕部,沿着脊柱两侧下行直达腰部,属膀胱络肾,止于腘窝。另一支从枕部分出,沿着腰背部主干线外侧循行至腘窝;二者会合后沿着小腿后侧循行,经外踝,止于小趾外侧端。

【本经腧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病候】头痛、颈项强痛、腰背强痛、小腿痛欲裂、大腿强硬、痔疮、癫狂、鼻塞流涕、鼻出血、小趾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内踝后缘向上,经过脊柱,属肾,络膀胱,从肾部向上过肝、膈、入肺、沿喉咙上止于舌根旁。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至胸部行于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另一分支从肺分出,络心,流注胸中。

【本经腧穴】涌泉、然骨、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

【病候】饥不欲食、面色晦暗、消瘦、喘息、视物不清、心悸、口热舌干、咽肿、咽干疼痛、足软、足心热及疼痛、嗜睡等症。

【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下穿膈膜,络三焦。支脉从胸内出胁部,沿手臂内侧面的中间部循行,入掌中出于中指桡侧末端。又一分支从掌中沿无名指向上,止于无名指末端。

【本经腧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病候】手心发热、臂肘拘挛、心烦、心痛、心悸、胸部胀满、面色红赤等症。

【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沿着小指、无名指之间上行,沿手臂外侧中间部上行,过肩,交于足少阳经后侧,入缺盆,下行于两乳间,联系心包,下膈膜,依次会属于三焦。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后,从耳上角向下联系面颊、眼下。又一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复出耳前,过足少阳膀胱经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脸颊,上行至眼外角。

【本经腧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病候】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自汗、面颊肿、上肢外侧疼痛、无名指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外眼角,上行至额角,再折下绕耳后,从颈旁绕手少阳三焦前面经至肩上,再交叉至手少阳三焦经后面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至耳前再至外眼角后方。另一支脉从外眼角下行,经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眶下方,再向下经颊部、颧部至缺盆与前支会合,然后下行入胸中,过膈膜,联系肝胆,经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阴毛横出环跳。躯干主支从缺盆行至腋下,再沿胸侧、季肋部向与前一支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大腿外侧下行,出外踝上方3寸骨凹下拿出,下出外踝前,沿足背止于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从足背行至足大趾,沿足大趾、次趾骨缝转至大足趾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爪甲后二节间的三毛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本经腧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病候】口苦、叹气、胸胁作痛、面部晦暗、皮肤干枯、面痛、缺盆肿痛、自汗发冷、体侧及下肢疼痛、足四趾不能活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背从毛的外侧端,向上沿足背内侧至内踝前1寸,再入踝8寸处后上行于大腿后侧足太阴脾经,沿腘窝内缘入阴毛,环绕阴部上于小腹,夹行于胃两侧,会属齵肝、胆,向上穿过膈膜、胁肋,沿咽喉上行,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百会。目系支脉下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

【本经腧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病候】腰强痛、小腹肿胀、咽干、面色晦暗、胸中满闷、呕吐、消化不良、遗尿、小便不通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下横骨中央,出于会阴部,绕至会阴后部,别行绕过臀部,至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中行络脉会合,并与少阴上股内后廉,贯通脊柱,会属于肾。督脉后行支起于眼角,上行额部,交于百会,入颅内络于脑,返回别出下项部,循行于肩胛内侧,夹脊两旁抵达腰中,沿脊两旁筋肉络于肾,男子沿阴茎下行至会阴穴,与女子等同走向。小腹直行向上的,穿过脐窝,向上经喉部环绕唇周,上行系于双目下鼻部。

【本经腧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1)定型标志。

定型标志一般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是利用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

例如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取迎香穴,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

(2)动态标志。

动态的标志则是指以相应的动作姿势作为取穴标志。是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最简易的取穴方法

一般而言,取穴方法分为体表标志、分寸折量、指量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类。体表标志与折量分寸的定位较为恒定、准确,指量法应用较为方便但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临床取穴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应用。

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人中、兑端、龈交。

【病候】冲疝、不孕症、小便不通、痔疮、遗尿、咽干、癫证、痫病、脑风病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出于会阴部,向上沿腹内前正中线上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到达眼下部中央。

【本经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病候】疝气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下腹拘挛筋急等症。

为取穴标志,以及采取一定的动作来比量。如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等。

古称“骨度法”,就是指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所以称之为“分寸折量法”。骨度法的涵义是指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也就是把这段长度分成12等份,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

指量法也叫“指寸法”、“同身寸法”,就是以我们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测量取穴的方法。

因为我们的手指和身材是成一定比例的,所以指量法在一般情况下也比较准确。有时候,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量取别人的穴位,但要根据对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适当的伸缩。

(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

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

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常用经络穴位

中府

【取法】胸前壁外上侧,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气喘(哮喘)、咳嗽、胸中烦热、面肿、浮肿、食不下咽、呕秽、肩背痛、皮肤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喉痹等。

尺泽

【取法】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哮喘、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吐泻、肘臂挛痛等。

孔最

【取法】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痔疾等。

列缺

【取法】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哮喘、头痛、落枕、颈项强痛、偏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遗精、高血压、腕部疾病等。

太渊

【取法】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身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扁桃体炎、肺炎、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咳血、心动过速、胸痛、腕臂痛、掌心发热等。

鱼际

【取法】拇指本节(第1掌指并节)后,约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感冒、咳嗽、身热、咽干、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汗症、鼻出血、乳痈、手指肿痛、肩不举等。

少商

【取法】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咳嗽、高热、盗汗、中暑、呕吐、烦心、鼻出血、扁桃体发炎、昏迷、癫狂、手指痉挛等。

2.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

【取法】上臂外展,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消化不良、干呕、胃胀、冠心病、心痛等。

少海

【取法】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心痛、三叉神经痛、落枕、前臂麻、肘臂挛痛、肘关节疾患、下肢痿痹、瘰疬、头项痛、腋胁痛、胸膜炎等。

灵道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心痛、癔症、干呕、臂肘拘挛等。

通里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主治】头痛、目眩、遗尿、月经过多、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前臂疼痛、面赤热、狂症等。

神门

【取法】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