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6857100000027

第27章 客户其实也有心理黑洞:抓住客户软肋让客户就范(2)

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客户不论是买东西还是吃饭,都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去。如哪家商场的人多,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挤进去;哪家大排档生意好,即使没有空位,客户也愿意花时间去等,而不愿意离开。任何商店都是如此。如果客户发现哪家商店的人多,都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逛一逛、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力度大的促销活动。即使附近的一家商店没什么人,也少有消费者会主动进去看看。这也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有从众心理的客户,有些并不是有急切的需要,而是为了凑热闹,看是否能得到实惠进行消费,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面对客户的从众心理,销售员可运用专业、时尚、口碑、热销的促销语言趁热打铁,促成交易。

客户接受销售员推荐的时候不敢做决定,销售员告诉客户谁谁在使用,尤其是她认识的朋友也在用,客户就会放心地购买。为什么做广告都要找明星找有影响力的人物呢?因为他们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人们看到著名人物的广告就会顺应大众的心理,营造一种你想我在使用,我想你也在用,大家想大家都在用的共同想法,正是大家想大家都在用的心理,广告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告就是利用人的从众心理产生效果的。绝大多数的客户对新品牌存在顾虑心理,在客户不能下决定的时候让他看看周围的人都在使用,尤其是客户认识的人产生的效果会更好,这样的方式可以打消客户的疑虑,让客户放心。

激发客户的好奇心,打开客户的钱袋子

好奇心是所有人类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一种,在实际推销工作中,可以用话先勾起客户的好奇心,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然后从中说出推销商品的好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注意力经济。

人人都有好奇心,在推销中善于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设法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有利于促进交易成功。

人们对你卖的东西产生好奇,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一半的成交机会。商人如能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很容易达到促销的目的。

美国商人鲍洛奇早年在美国一个叫杜鲁茨城的最为繁华的街道替老板看摊卖水果。有一次,老板贮藏水果的冷冻厂发生了一场意料不到的火灾。当消防人员赶来把大火扑灭时,16箱香蕉已被大火烤得变成了土黄色,表面还出现不少小黑点。这些香蕉一点都没变质,相反,由于火烤的原因,这些香蕉还别具一番风味。

老板把这些香蕉送到鲍洛奇的摊位上,让他降价处理。当时,普通香蕉每磅的售价是4美分,老板让鲍洛奇以每磅2美分,降价一半出售。老板还交代,香蕉只要能够卖出去,不至于浪费掉就行了,即使价格再低一点也可以卖。不少客户走到他的摊前,见到这些丑陋不堪的香蕉,只好摇着头转到别的摊位前去了。第一天,鲍洛奇只卖出了8磅。

第二天一大早,鲍洛奇又开始叫开了:“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早上好!我刚批过来一些进口的阿根廷香蕉,风味独特,只此一家,数量有限,快来买呀!”很快,鲍洛奇的摊前就围了一大群人。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黄中带黑的“阿根廷香蕉”,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买。

看到这么多人围到自己的摊位前,鲍洛奇兴奋极了,立刻鼓动三寸之舌:“阿根廷香蕉,阿根廷香蕉!最新进口的,我们公司好不容易批到的。这种香蕉产在阿根廷靠海的地区,阳光充足,水分多,风味独特!”

在人们将信将疑之际,鲍洛奇不失时机地问一位穿着得体的小姐:“小姐,请问您以前尝过这种‘阿根廷香蕉’吗?”这位小姐在摊位前张望很久,鲍洛奇早已注意到她了。她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这些香蕉很久了,那样子很像打算买,只是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鲍洛奇决定从她身上打开突破口。

“哦,我可没有,从来没有尝过。这些香蕉蛮有意思的,只是有点黑。”小姐说。

“这正是它们的独特之处,否则的话,它们也就不叫阿根廷香蕉了。你见过鹌鹑蛋吗?鹌鹑蛋也是带有黑点,但是鹌鹑蛋却特别好吃,不是吗?”鲍洛奇唾沫飞溅地说,“请您尝尝,您从来没有尝过这种风味如此独特的香蕉,我敢打赌!”接着他马上剥了一只香蕉递到小姐的手里,小姐接过吃了一口。

“味道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独特?”鲍洛奇不失时机地问。

“嗯,味道确实与众不同。我买8磅。”小姐说。

“这样美味的阿根廷香蕉只卖10美分1磅,已经是最便宜的啦。我们公司好不容易弄到这么一点货,大家不尝尝?错过机会您想买就买不到了。”鲍洛奇大声吆喝起来。

既然那位小姐已经带头买了,而且说味道独特,再加上鲍洛奇的鼓动,大家不再犹豫,纷纷掏出钱来,想尝尝“进口的阿根廷香蕉”到底是什么样的独特味道。于是你来5磅,他来3磅,很快,16箱被大火烤过的香蕉竟然以高出市价一倍多的价钱卖得精光。

可见,经商中设置悬念吊起对方好奇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游说方法。在你满足了他人的好奇心的同时,对方也就会自觉地接受你的意见。

满足客户的“感性需求”,创造回头客

如果把客户的需求进一步解析的话,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生意上的需求;另一部分是感情上的,不妨称之为“感性需求”。

生意上的需求是逻辑的、理性的和实用的。而情感上的需求是感性的、非逻辑的,有时甚至是无理的,但是却有很重的分量。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一位外国客人来到我国的一家书画店,营业员一看对方背的两个大提袋已塞满了中国的各种民间工艺品,马上迎上前去热情地说:“先生,您好,来中国旅游吧?您买的东西可真不少啊!来,我帮您放下,好好歇歇!”

外国客人放下提袋后,营业员又说:“先生,您可真有艺术眼光,对中国的民间工艺一定很有研究吧!”外国客人听了很高兴,自豪地说:“我最喜欢中国艺术品了,我每次到中国来都要买一批。现在我家里客厅的博古架上,中国的工艺品都琳琅满目啦!”

此时营业员灵机一动,接下去说:“先生,您看这个条幅,一个‘艺’字,把您这种苦心追求的精神境界和您所悉心收藏的艺术珍品都概括进去了!”

外国人听后更加兴奋了,他快步走到条幅跟前,左看右看,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眉飞色舞。忽然,他眼神一亮,说:“多少钱?我买了!”

营业员的种种表现,极大地满足了外国客户的“感性需求”,从而促成了交易。

生意上的需求只是暂时的,一旦交易结束,这种需求也就自动停止,但“感性需求”却是连贯的。一旦满足了客户的“感性需求”,就会使他不断地光顾,因为一旦生意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在回来时寻找满足情感需求的体验。

满足客户在生意上的需求很容易,他要买,你要卖,钱货两清,简简单单。但要满足客户的“感性需求”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正是那种被关心的感觉,使得客户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光顾,这也是我们要致力于为客户创造这种感觉和积极体验的原因。

如果在完成交易时,客户经历的整个体验是负面的情绪,比如:挫折感、愤怒、厌恶、担忧、无能和冷漠。如果他对你缺乏信心,感觉受到了欺骗,或者认为你不能保持住良好的状态,他通常不会再来光顾,除非实在找不到其他替代者。

正是这种情感体验的品质决定了他是否愿意继续与你打交道。

诱发客户虚荣心,让客户乖乖就范

先看一个故事。

人间有一马屁精,善于拍上司马屁,搬弄是非,说假话害人。阎王得知差小鬼将其拿来审问:“你惯于溜须拍马,骗取上司信任,陷害异己,罪不容赦,左右将其叉下油锅。”

马屁精连忙说道:“且慢,我有话回。”

“说。”

“人间有些上司贤愚不分,良莠不辨,喜欢拍马谄媚的人,如果都像阎王爷你公正廉明,执法如山,世上就没有拍马屁的人了。”

阎王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马屁精乘机又说:“我在阳间早就听说阎王爷你胜过包龙图、海青天,是万中无一的青天大老爷。纵然将我碎尸万段,也心服口服。”

说罢磕头如捣蒜。

阎王爷听了马屁精一番吹捧,哈哈大笑,手拈胡须说道:“看你也不像个坏人,放你回去再活20年。”

说罢命小鬼将马屁精送出酆都城。

待小鬼远去,马屁精仰天大笑:“阎王的马屁也被我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