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6857000000023

第23章 勿以分数论英雄(3)

昨天我们这边的半期考试英语成绩已经出来了,我搭班的两个班一直不理想,5班的差生太多,花了那么多精力,可还是效果平平,心里难免有点压抑。再听到儿子的一塌糊涂的成绩,我几乎要崩溃了。

感觉下半年总是不顺心啊!先是被×××把我从××中学分裂过来,接着又让我当班主任,这个班差生一大串;作息时间又让人不愉快,天天中午1点20就得去教室守学生,几乎没睡过一天午觉;心里太空,特别孤独,朋友没有,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到特别不是滋味。总是在心里埋怨,总是没有笑脸,不知道这生活怎么继续?想当初,心里总是那么甜,天天都是满面笑容,感觉自己年轻漂亮,可现在呢?我只感觉自己在衰老。是啊,没了快乐的心情,怎么能不满脸色斑?怎么能不加速心态的死亡?

我唯一的希望--儿子,现在居然又考了个倒数第一!

我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考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的两个孩子发出的电子邮件:

①前段时间的期中考试我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这是我读了6年书里的最好成绩。刚听说考第一时,我高兴得不得了,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后,全家都为我高兴,爸爸妈妈为我举行了庆祝晚宴,一再叮嘱我一定要保持住这个成绩,不仅要班级第一而且要争取全年级第一。回到学校,老师也对我特别好,嘱咐我要保持成绩再接再厉。就这样带着诸多的压力学习,一点也不开心,我真后悔考那个第一。期末考试马上就快到了,根据现在的情况,我根本无法保持第一,可到时候我又怎么向老师和家长交代呀……

②我好累呀好烦呀,您知道吗,我又考了一个倒数第一。为什么要考试?考了倒数第一名难道就是坏孩子吗?中考马上就要到了,我该怎么办?还有半年的时间了。为什么要考试?为什么?为什么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是笨蛋吗?我真的就完了吗?我真想把考第一名的那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杀掉……

看过这几段文字,您有什么感想呢?

这考第一怎么了,这倒数第一又怎么了,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人为地加注那么多色彩呢?

回顾自己当年的同学,总考第一名的现在在家里种地;考第二名的则在打鱼;考第三名的后来考上了中专,进了城,算是有出息了,可是后来又下了岗……

我们身边很多小学期间前几名"尖子",在升入初、高中和大学(以至后来工作)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有着巨大的潜力,"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

我认识一个孩子,从开始学习物理、化学那天起,他就考不及格,两科成绩常常是倒数第一名。同学都说,参加物理、化学考试,只要有他在,就不用担心会排最后一名,因为倒数第一非他莫属。可是,这孩子画得一手好画,参加各种竞赛从不空手而归,大奖小奖得了一大堆。而且他的作文写得很棒,小小年纪已经发表了很多文字。不过,让语文老师不解的是,他每次语文考试也总是成绩不佳,要不是有作文撑门面,语文成绩也该"稳居"全班倒数第一名了。

我们能说这个孩子因为考倒数第一名就是差生吗?就没有希望吗?他在画画方面、写作方面的天赋,只要引导得当,足以使他成就一番事业。偏科不是错,专才更容易因为精钻而成功。

大科学家爱迪生当年也曾考过倒数第一,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被学校劝退,在母亲培养下成才;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曾是倒数第一,后来却成为一代宗师……

所以,我们该明晰一个简单的道理:考第一名,不见得就是成功成才。同理,考最后一名也未必不能成才。事实告诉我们: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这是因为:

第一,一个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好,只能说明他学习智力不错,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成功智力不见得就高。所谓成功智力,是指有关生活技能、工作能力的智商,它决定着人们对生活事件的判断、评估,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关系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虽然不是学习中能够表现出来的,但却是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是在未来事业奋斗中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成功智力才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而现实是,很多学习成绩好的人,恰恰因为用大量的时间死读书,没有多余的时间发展成功智力,从而导致成功智力低下。

第二,就目前的考试内容来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再就是考察知识积累的能力,考第一者自然是这几方面的能力较强。可是,人在日后事业上取得成功,还要靠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在当今的考试中是难以体现出来的,自然也无法得到考核和显示。所以,简单地认为考第一者就是有出息,就是有美好的未来,是不科学的。当然,同样简单地对倒数第一名加以否定,也是不负责任的。

请我们的老师正确对待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给两者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期待。同时,给第一名减压,给倒数第一名激励。这样,无论是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名,都会成为未来真正的"第一名"。

优秀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小红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汉语拼音、语法、阅读、写作都不尽人意,这一切都让她觉得自己比别人笨。而更让她苦恼的是:她的妈妈是作家。当作家的妈妈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在她的意识里,她的孩子应该特别优秀,尤其是语文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于是,每天她妈妈都让她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补习语文,但是她的成绩却一再滑坡,她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后来,妈妈从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得知女儿很喜欢画画,于是将她送去学画画。一年之后,小红获学校绘画比赛一等奖。从此,她的自信心大增,最后考进了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

在教育上,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的能力差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的学习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清楚:优秀不是只有一种表现方式。立足于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公民,我们应该秉承这样的信念:每一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自己。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忙着给孩子们贴标签:这是优秀生,这是后进生。我们该做的是仔细分析出每一个学生优秀的地方,然后因材施教。

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力框架中,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已经得到确定的9种智力:(1)言语--语言智力;(2)数学--逻辑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身体--运动智力;(5)音乐--节奏智力;(6)自我反省智力;(7)人际交往智力;(8)自然智力;(9)存在智力。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对智力概念的拓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用纸笔完成的测验只是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全部。学生学业成绩所反映的,只是学生智力的一个或两三个方面,是教学中那些可量化的部分,而智力的本质不仅仅限于此。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并且其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问题的独特见解,小发明、小创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学生某种智力因素的外显方式,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评价内容多元化,是客观评价学生的重要方面。

当我们面对着考试成绩时,面对着一个个所谓的后进生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空间和机会。我们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所在。我们一定要注意作为一个孩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常常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惊奇的表现。为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行为来主动地寻找、挖掘学生身上的优势智能。

第一,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观察学生与众不同的行为表现。

第二,经常和学生聊天,在相互尊重的平等交流中了解学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优点。

第三,在问题情景中作假设性试探,让其在最真实的状态下,表现出最出色的一面。

第四,关注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游戏,竞赛和游戏往往能够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天赋。

第五,组织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最能发现一个学生的能力所在。

作为教师,当我们调整角度、放大视野时,就会发现"优秀并非只有一种表现方式",就会发现教育的路越走越宽。

要成为优秀教师,请先改变你的视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