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57

第57章 符言(4)

门官又为刑伯柳通报上去。刑伯柳站在府门前等候,却久久不见回音。他正在疑惑难解的时候,解狐突然出现在门前台阶上,手中张弓搭箭,向他狠狠射出一箭。他还来不及躲闪,那箭已擦着他耳根,直奔他身后去了。刑伯柳一下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接着又一次张弓搭箭瞄准他,说:“我推荐你,那是为公,因为你能胜任;可你我之间却只有夺妻之恨,你还敢上我的家门来吗?再不走,射死你!”

刑伯柳这才明白解狐依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他慌忙远施一礼,转身逃走了。

所谓“私怨不入公门”,解狐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可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

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眉5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邱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岭甘肃礼县东)。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邰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邰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邰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邰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邰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合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包围了陈仓,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阴平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刘邦先给仇人封官

汉高祖刘邦封赏了二十多名有功之臣,其余还未受封的人焦急不安,惦记着自己的功劳大小,互不服气,日夜争吵不休,封赏难以顺利进行。

这天,坐在洛阳南宫,刘邦放眼望去,见远处不少将领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沙地上,神情激动地低声交谈。他很纳闷,不解地问陪在身边的留侯张良:“他们这么神神秘秘地说些什么?”

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谋反。”

刘邦大吃一惊,忙问:“什么?天下刚刚太平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

张良解释道:“陛下由布衣起兵,依靠他们才夺得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封赏的功臣都是同陛下关系密切、受陛下喜爱的人,杀掉的都是陛下平时切齿痛恨的仇人。现在军吏正在统计战功,但天下再大也分封不了所有的有功之士。他们害怕不可能全部封赏,又害怕陛下记恨他们平日的过失而杀了他们,所以聚在这儿准备造反呢。”

刘邦忧心仲仲地问:“怎么办才好呢?”

“群臣都知道的主上平生最憎恨的人是谁?”

“该是雍齿了,我和他还有旧帐没算呢。好几次他逼我陷人困境,让我蒙受奇耻大辱。我恨不得杀了他,只是念他功劳显着,不忍心下手。”

“那就先封雍齿,让群臣放心。群臣见陛下痛恨的雍齿都能封赏,人心也就安定了。”

刘邦很欣赏张良的妙计,马上大开宴席,召集群臣开怀畅饮。酒席间宣布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命令丞相和御史们加快定功封赏的步伐。

酒宴结束后,群臣们都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能为侯,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先封雍齿这件事,其实成了刘邦取信于天下所做的一项示范工程,是一种广告行为。类似的历史上还有不少,比如战国时的商鞅。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他详细拟定了一部改革的法令,主要内容有建立严密的户籍组织,重视农业生产,明确等级制度,强调为国杀敌,立功的受赏升官,无功的撤职为民。但商鞅并没有立即公布新法,他担心秦国的百姓不信任他,也不把新法当回事。怎样才能稳定民心,使变法得以顺利地进行呢?商鞅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中午,商鞅叫人在秦国国都雍城南门外的闹市中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传下命令:“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

过往的行人都被吸引住了,一会儿工夫,木杆旁边围满了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扛这么一根木头就给五十金的重赏,大家都不太敢相信。最后,有一个人拨开人群,喊道:“我来试试!”

他走到木杆前面,弯腰抱起木杆,把它放在肩膀上,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也吵吵嚷嚷地跟着往北门去了。这个人果然得到了五十金的重赏,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

消息立刻传遍了全国,人们才感到左庶长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商鞅见自己取得了广大百姓的信任,便正式颁布新的法令。

【现代应用】

赏罚严明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