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51

第51章 决篇(5)

郭嘉认真地为曹操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和目前的形势,他说:“当年楚汉相争之时,高祖刘邦的实力远远比不上项羽,而高祖刘邦以智获胜。项羽势力很强,最终却在乌江边自杀而死。我考虑,袁绍有十败,而曹公你有十胜。袁绍礼仪繁多,天下民不聊生,而您却顺乎民意,社会安定,这是道胜;袁绍的举动属叛逆,而您却奉献帝之名号令天下,这是义胜;袁绍施政过于宽松,使豪强贵族有恃无恐,而您却注意抑制豪强贵族的势力,这是治胜;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气度狭小,用人又不放心,不信任,而且用人惟亲,而您却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英才,惟才是举,用人不疑,不分亲疏远近,这是度胜;袁绍优柔寡断,往往错失良机,而您却处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这是谋胜。”

郭嘉接着说,“袁绍依仗门第,高谈阔论,沽名钓誉,追随他的都是一些只图虚名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而你曹公以仁义和诚心待人,勤俭朴素,不图虚名,对有功人员的赏赐毫不吝惜,所以天下有识之士都愿意辅佐您,这是德胜;袁绍放纵豪强,贪婪成性,民怨甚重,却只是在表现上假仁假义,而曹公您虽不拘小节,但在大事上却十分清醒,考虑周到,您注重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安定社会,造福百姓,与四海人士交接,恩惠有加,这是仁胜;袁绍的部属间争权夺利,谗言惑乱,而您却用人有方,内部团结,上下一心,这是明胜;袁绍是非不分,而您却以礼和法治国,是非分明,这是文胜;袁绍喜欢虚张声势,却不知用兵之道,而您却善于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全军将士都很钦佩,令敌人畏惧,这是武胜。曹将军您有此十胜,还怕不能战胜袁绍吗?”

郭嘉从袁、曹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民心及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曹操认为郭嘉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要想实现十胜的最终目标,还要有领先超人的智慧和艰苦的斗争。

196年冬,袁术与吕布联合,进攻徐州牧刘备。刘备战败,投奔曹操。谋士程昱建议除掉刘备。郭嘉却认为不能杀害刘备。他说:“曹公现在求贤若渴,刘备也是一代英才,如果今天杀了他,曹公一定会落下嫉贤妒能的坏名声。天下有识之士也会认为投奔曹操不可靠,而重新择主而事之。到时候,谁来辅佐曹公平定天下呢?”曹操认为郭嘉言之有理,便对刘备以礼相待,授豫州牧之职。但刘备对曹操权倾朝廷不满,伺机离开。适逢曹操拟派人阻拦袁术北上,刘备乘机承担此任。郭嘉得知此事急忙劝曹操不能放刘备出走,但成命难收,只好作罢。果然,刘备突然袭徐州刺史车胄,公开反曹。

198年,袁绍率部攻打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公孙瓒。围攻易京(今河北雄县)。郭嘉向曹操建议说:“袁绍正攻打幽州,我们可乘此机会东取吕布,如果不先击败吕布,等袁绍夺取幽州后再回师南下,吕布和他互相呼应,会对我们构成很大威胁。”曹操极为赞同这一策略,亲自率兵东征吕布三战三胜。吕布节节败退,退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相持。曹军因连续作战,军队疲乏,曹操准备撤退。郭嘉和荀攸都加以劝阻。郭嘉对曹操说:“当年楚汉相争,项羽身经70余战,不曾战败,但是因为一朝失势,国亡身死,这是因为他有勇无谋,现在吕布屡战屡败,内外交困。而吕布的威力远不及项羽,但所面临的困难却超过项羽。如果我们乘胜追击,吕布只有束手就擒。如果此时退兵,肯定前功尽弃。”曹操考虑再三,采纳了郭嘉、荀攸的建议,指挥部队对下邳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并且挖掘渠道,引来沂水、泅水灌城。不久,城墙被水冲刷溃坏,敌人大都出城投降。只有吕布率领部分残兵败将退守白门楼,结果束手就擒。郭嘉献计破城,为曹操清除了一个后患,解除了对袁绍作战的后顾之忧。

200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出奇兵突袭乌巢,击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同年,刘备因参与图谋反曹而事发,曹操大怒之下准备东征刘备。诸将都说:“与您曹公争夺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刚南来,您却置之不顾而向东出击,如果袁绍从背后袭击,又怎么办呢?”曹操举棋不定,向郭嘉问计。郭嘉说:“袁绍性格多疑,行动迟缓,就是前来进攻,也不会太快。刘备刚起兵不久,如果迅速攻击,他一定会失败。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机会,千万不可错过!”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领兵讨伐刘备,刘备大败,投奔袁绍。刘备的妻子和部将关羽被曹操俘获。袁绍果然按兵不动。

郭嘉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的计策、决策,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是经过认真的考虑分析提出来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收刘不放刘,斩吕布乘胜追击、讨伐刘备等等建议、决策都不失为英明之决策。这正如《决术》篇中所言:善于判断情况,作出决断,是万事成败的关键。

孙策继承了其父孙坚的遗业,驰骋疆场,东征西杀,转战数年,在江东创立了基业。当他得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鏖战,相持不下,决定北渡长江,乘虚袭击许都,迎接献帝南渡。消息传到曹营,众人都惶恐不定,担心腹背受敌。郭嘉经过分析和推测,认为对孙策的行动不必担忧。他说:“孙策刚平定江东六郡,杀了许多英雄豪杰,这些豪杰的部下一定会替他们报仇。孙策为人轻浮,缺少戒备,虽拥兵百万,但凝聚力不强,如果遇到战争,他一定十分孤立。我认为,他一定会被人行刺而死。大家不必忧虑。”众人听了这番话都将信将疑。

吴郡太守许贡因建议汉帝召孙策回京,说他“若放于外,必作世患”。孙策听了以后十分生气,便杀了许贡。他的小儿子与门客逃了出来,藏匿在长江岸边,伺机报仇。不久,孙策率军北伐,行至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宿营驻扎。孙策平时就喜欢狩猎,这次他又单枪匹马外出游猎,与许贡的门客不期而遇,孙策虽全力拼杀,但自己仍身受重伤。部将护送他回到了营地,因为伤势严重,当晚就死了,年方二十六岁。孙策的死讯传到曹营,人们想起郭嘉先前的话,都钦佩他料事如神。

官渡之战后,袁绍积郁成疾,吐血身亡。他的几个儿子因争权夺利而明争暗斗。郭嘉随曹操进军黎阳,征讨袁谭、袁尚。曹军连战连胜,袁氏兄弟退守邺城。曹军众将都想乘胜再战,一举平定冀州。郭嘉建议停止进攻,撤军南征刘表。他说:“袁尚与袁谭势力相当。审配、逢纪辅佐袁尚,辛平、郭图为袁谭献策。他们两个一直在争权夺利。如果我们继续进攻,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现在我们不去理他,他们肯定又会互相争斗,发生火并。所以,我们不如大军南下,佯攻刘表,以观其变。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等他们自相残杀,力量消耗之后,我们再出兵攻打,那时,平定冀州易如反掌。”众人都认为郭嘉见解独到,分析精辟。荀攸也支持此议。曹操称赞说“此计妙极!”公元203年8月,曹操引兵退出黎阳,南下至西平,作出进攻刘表的姿态。袁氏兄弟见曹操退兵,南讨刘表,喜出望外。很快,就因为争夺冀州而大打出手,兵戎相见。袁谭被袁尚打败,退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派辛毗向曹操求助。

曹操见袁氏兄弟火并,心中大喜,他答应袁谭出兵替他救援,袁尚闻讯十分惊慌,放弃邺城败逃幽州投奔袁熙。曹操挥师北进,攻击幽州。袁熙、袁尚逃至辽西乌桓,曹操一举平定冀州。

平定冀州后,曹操因为郭嘉谋策功高,上表朝廷,封他为洧阳亭侯。他又建议曹操召见当地知名人士,给他们加官进爵,以此收买河北地区人心,巩固了曹操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决篇》中说,“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勇于决者而又善于决者,谋事可成。郭嘉正是这样的人物,你看他对孙策的分析和判断,认为对其行动不必担忧;还有对平定冀州易如反掌的判断,都是经过认真、全面的分析得出来的,都是善决之举。

司马懿关门捉贼

公元238年,魏明帝曹睿令司马懿领兵四万,前往辽东讨伐公孙渊。当司马懿整装待发时,曹睿将他召进宫中,问道:“贤卿此次出征,预料公孙渊将会用何种计策来对付呢?”颇有作战经验的司马懿在受任之时就估量了情势和将采取的对策等,便顺口答道:“公孙渊得知我军征讨的消息,弃城避战,这是上策;据守辽河抵抗,这是中策;如果坐守襄平(今辽阳市北),那是下策。也就是等着当俘虏的架势了。”

曹睿听后,还不甚明确“三策”,于是便接着问道:“公孙渊到底会采用哪一策,理由又是什么呢?”司马懿以肯定的口气回答说:“如果他善知敌我,明智地定下决心,就会断然割舍眼前利益,弃城出走,以此拖延时日,疲惫我军,待机而战。可是公孙渊智浅寡断,上策一定不会想到,他必然会认为我军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定会依托辽河据守;可是一旦交战后接战不利,他便会带兵退守襄平,即由中策转入下策。在襄平等待我军捉拿,这就是他的必由之路。”

曹睿听了司马懿的具体分析判断后,点了点头,又进一步问道:“这次行动往返大体上需要多少时间呢?”司马懿应声答道:“长安到辽东四千里,前往一百天,进攻一百天,返回一百天,另用六十天为休息时间,算来一年时间够用了。”司马懿深思熟虑的回答,令曹睿十分满意。

当年六月,司马懿率大军进至辽东。公孙渊得悉后,即令大将卑衍、杨祚领步骑兵数万屯于辽遂(今辽宁海城北),并构筑了二十多里的长壕,准备坚守。魏军将领见敌军严密防守,毫无迎战的意思,便请求司马懿下令立即发起攻击,司马懿冷静地向大家解释说:“敌人之所以这样坚壁不战,是想使我军疲惫,等我军精疲力竭之时,再来同我决战。如果我们马上发起进攻,正好中了他的诡计。我看公孙渊已将主力部队屯集于此,他的老巢襄平必然空虚;假如我军乘虚直指襄平,敌人必然回师救援,我则在他回军襄平途中设伏。这样,战胜公孙渊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后,一致赞许。当即按司马懿的部署,在南面张设大量旗帜,故意显示要从南面进攻的态势,把卑衍等人所率领的精锐部队统统吸引到南面,司马懿却带领大军偃旗息鼓,悄悄地渡过辽河,直奔襄平。当卑衍发现魏军已迂回到侧后时,慌忙连夜撤退。刚到达首山尚未站稳脚跟,公孙渊即勒令出战,结果卑衍被魏将夏侯霸斩于马下,辽兵大乱。公孙渊败人襄平,紧闭城门不敢出战。魏军包围襄平,使公孙渊由中策转入下策,成为瓮中之鳖,陷入束手待毙的境地。

七月,正当魏军准备攻打襄平城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终月不停,辽河猛涨,洪水泛滥,平地水深数尺,竟能使辽河口的船只通行到襄平城下。魏军被陷入洪水包围之中,不但无法攻城,甚至连吃饭睡觉也都成了问题。这时有些将领提出移营防洪的建议。司马懿为稳定军心和避免移营造成的被动局面,立即下达命令说:“襄平破在旦夕,如有人再提移营之事,一律斩首示众!”

公孙渊倚仗滔滔洪水为屏障,又见自己的船只出城打柴运米行动自如,便得意洋洋称颂天公作美,神灵保佑,认为此战必能取胜。魏军将领见辽军船只出出进进,也忍耐不住了,纷纷建议冒雨攻城,被司马懿拒绝了。

司马陈珪见司马懿既不移营,又不攻城,心中十分焦急不安,就问司马懿道:“过去孟达叛魏归蜀,大将军指挥三军进攻上庸时,指令部队分八路进兵,昼夜不停地攻城,仅半个月时间就攻下坚城,斩了孟达,大获全胜。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迟迟按兵不动,不知是何用意,我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司马懿说:“当年孟达兵少,又在上庸存有可用一年的粮食,而我军四倍于孟达,却只有不足一个月的粮食,不求速战速决,怎么能取胜?那时我军兵多粮少,所以只能不惜伤亡来同粮食竞争啊!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全然不同,公孙渊兵多粮少,我军则粮运不绝,延缓时日对我是利多弊少,何乐不为?再说,眼下阴雨连绵,洪水没膝,即使严令部队进攻,又能有何用处?进军以来,我所顾虑的并不是敌人的进攻,而是怕他们不战而逃。现在敌人困守襄平,我军也未对其形成合围的态势,因此,有意不许抢掠其牛马和断绝其打柴运粮的通道,以免把敌人逼跑。兵法说‘兵行诡道’,‘因敌制胜’。现在公孙渊凭借人多和天雨给我军造成的困难,还可以支撑危局。所以,他的处境虽然不妙,但还没有认输的想法。应当有意给他显示出我军无能为力的样子,使其安心呆在襄平。等到雨过天晴,我再动手,公孙渊可就想跑也跑不掉了。”司马懿的一席话不仅使陈珪感到佩服,也使全体将领安下心来。

终于雨过天晴,司马懿挥军从四面合围了襄平,采用多种手段发起攻城战斗。他令部队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筑土山,用强弩硬弓俯射城中;在地面,则用盾牌、楼车掩护,用勾梯、冲车攻城;在地下,用挖地道的办法进攻。魏军日夜不停地攻打,使守城部队伤亡惨重;加之城内粮食用尽,部队为争粮互相格斗残杀,哪里还能专心守城!在危难的当口,公孙渊的大将杨祚又率部出城投降。

八月,公孙渊见大势已去,无计可施,便派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到魏营求和,提出“魏军后撤解围,公孙渊率领朝臣自缚投降。”司马懿一听要他解围后撤,立即下令将二人斩首,并发檄文告公孙渊说:“当年楚庄王进攻郑国时,楚、郑同是列国诸侯,而郑伯尚且光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楚王。今我为天子的大臣,而王建、柳甫竟敢让我先解围,退避一舍之地,然后归降,真是岂有此理!你派来的这两个昏庸老朽,竟连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不懂,我已号令斩首。如果你是真心投降,可派年轻懂事的人前来申述!”公孙渊又派卫演到魏营,要求即日送儿子前来为人质,请求解围。司马懿明知公孙渊已成瓮中之鳖,哪里肯接受解围的条件?当即对卫演说:“军事行动大体上有五个步骤:能战则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这三点做不到,就剩投降和送死的两条路了。公孙渊至今尚不愿自缚前来投降,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你回去告诉他不必送儿子来了!”

不久,魏军攻陷襄平,公孙渊的儿子公孙修率领数万骑兵突围向东南逃跑。魏军追至梁水上游,打垮了逃敌,斩杀了公孙渊父子,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今辽宁东部及朝鲜部分地区)。

司马懿在这场战役中,清楚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利弊,采用引君人瓮的办法,令公孙渊成为瓮中之鳖,无法逃避,从而使这场襄平包围战获得了辉煌的战果。

杨廷和稳定大局

1521年明武宗逝世,张太后即召大学士杨廷和到行宫密议立储事宜。杨廷和请太后屏去左右的人,秘密向太后禀道:“朝廷上一些臣子,听说皇上晏驾,一定会谋变,请您事先防备此事。”张太后一听,心中大惊,忙向杨廷和大臣询问对策。杨廷和回答太后说:“现在有一个主意,只有密不发表,先回到皇宫内,秘密商量此事,此地耳目太繁杂,只有回到宫中,再作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