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48

第48章 决篇(2)

据说刘伯温在鄱阳湖大战中忽然预知情况不对,拉着朱元璋换船。不久,朱元璋原来的座船被击沉。不过,在这种种短期预测中,刘伯温的话一般都很含混。作为一个机变的人,他深知无论政权还是他自己,都需要维持他的神秘性,所以他在预测时也常常要随机应变。因为越是随机、模糊,就越容易营造神秘气氛。

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刘伯温回青田料理母亲丧事,而此时朱元璋刚刚在江西打败了陈友谅。或许刘伯温感觉到朱元璋内部蕴藏的不安因素快要爆发了,也许他体察到了顺逆相循之道,他在青田给朱元璋捎来字条,说六七月间举兵用事,不利先动。也就是说六七月万事不吉。恰巧在七月发生了邵荣、赵继祖密谋刺杀朱元璋的事,幸亏朱元璋加了小心,逃过一劫,朱元璋对刘伯温更是信服。其实,刘伯温并没有直接预测出谋刺一事,只说不利出兵。

刘伯温在人们心目中始终保有一个高明、睿智的形象,他的善于决断,以及他的随机应变和必要时的模糊处事正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满宠危难时刻果敢决断

鬼谷子先生在文中强调了“决”的重要性,认为决是“万事之本”,关系到治乱、成败、祸福,影响很大。决断正确,则事成功着;如果决断错误,则会招灾惹祸。决断不及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难于达到目的。

三国时的魏将满宠是一个善于决断的人。满宠,字伯宁,汉末魏初山阳昌邑人,是魏王曹操、文帝曹丕、魏明帝手下很得力的将军。他有计有谋,临危不惧,在多次战事紧急情况下都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出战,扭转局面。

建安十三年,曹操讨伐荆州之后,任命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在当阳屯兵,很受军人和当地百姓的拥戴。后来东部边境受到孙权的骚扰,曹操又让满宠任汝南太守,封爵位为关内侯,这段时间满宠的政绩卓着,战绩辉煌,曹操非常满意,当然更加信赖他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做了汉中王。立国后,汉中王刘备决意以汉王室正统的名义,进攻魏国,试图统一天下。他命令关羽包围襄阳,攻打樊城。樊城是黄河以南的军事重镇,樊城一失,黄河以南就尽归蜀国所有了。当时樊城由曹操的大将曹仁镇守,曹仁骁勇善战,但有勇无谋,曹操不放心就又派满宠协助曹仁固守樊城。

当时襄江洪水高涨,蜀国大将关羽便指挥士兵准备万余布袋,在襄江上游择水浅的地方,就地装满沙石,筑坝堵塞襄江,等到水位积累到一定高度,关羽就命令士兵决开堤坝,让江水奔腾冲下!

顿时洪水汹涌而下,曹军将领于禁所率的七军将士都安营驻扎在低洼之处,都被洪水淹没,七军尽失,于禁被迫投降。洪水一直不退,水高只差几米就要灌进城墙。樊城内曹仁只有几千兵马,关羽的士兵却乘着船源源而来。

樊城内外被隔绝了,救兵迟迟不到,眼看粮食将吃尽,大家都惊慌万分,不知所措。

曹仁与众将商议对策。有将领对曹仁说:“今天樊城所面临的危机,我们目前是没有能力可以挽救的。不如趁关羽的包围圈还没有最后形成,找缺口,坐船在夜晚突围出去,这样,虽然失掉樊城,但还能保住性命。”这种意见为多数人所接受,但满宠不同意。

满宠说:“目前我们被大水围困,情况万分危险。但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听说关羽另外派了一支军队开赴郏城,许都以南的百姓早已恐慌不安,四处逃离。但关羽现在之所以还不敢立即进攻许都,主要是因为顾虑我们这支队伍会切断他的后路。我们现在虽然有逃走的可能,但我们一走,黄河以南的地区就不再属于魏国了。我看还是等一等。而且洪水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不便,但也使蜀军无法顺利进攻我们,我们固守樊城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水一退去,肯定会有救兵赶来的。我们就得救了!”

大家默不作声,曹仁也下不了决心。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满宠知道军士们很可能耐不住压力随时生变,必须坚定大家的守城信心,否则,一旦逃亡,就算不全数死于蜀军的追击之下,回到魏国也会受到军法惩处。于是就牵出自己心爱的白马,通知城内所有将士来到樊城城墙上。樊城城墙下是滚滚的洪水,大家都不明白来这里干什么。满宠令人摆出香台,拉出白马将它沉人城外的大水之中,作为祭品,对天祈祷,然后对众人说:“让我们一起对天盟誓,誓与樊城共存亡!”

曹仁被满宠的坚定信念所鼓舞,坚定地说:“好!誓与樊城共存亡!”于是全体军人一起盟誓。顿时士气大为高涨,再也没有人提逃走的事了。

果然过了不久,洪水就退去了,曹操派出的大将徐晃的救兵也赶到了,满宠带领人马奋力拼搏,里应外合,终于将关羽击退。

曹操极其赞赏满宠的赤胆忠心,进封他为安昌亭侯。

临危不惧,体现的是一种勇气。作为一军统帅,只有这种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统筹全局的头脑。危急时刻才显英雄本色,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之下,如何稳定人心、激发斗志,也是善于决断的一种体现。

项羽犹豫留后患

决断的时机对于成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有时候会导致事情的失败,即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做出决断,在行事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时候去作为,否则,错过了时机,事情不成,则可能后患无穷。

秦朝末年,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谁就在关中称王。结果,刘邦一路避开秦军主力,专走偏荒的小径。这样,刘邦没有打过几场硬仗就已经兵临咸阳。秦三世子婴没做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刘邦。于是刘邦就先占据咸阳,控制了函谷关。项羽一路上沿黄河流域进军,这是进攻关中正门的路线,一路上坚城固垒随处林立。尽管项羽数十万铁骑以摧枯拉朽的声势,攻城破寨,所向披靡,但是,连续不断的大仗硬仗,显然阻碍了项羽的行进速度。等到项羽来到函谷关前,发现早被刘邦抢了先。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我有四十万大军还没称王,你十万人马居然称王啦!于是要找刘邦决战,杀进关中。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他连夜跑到刘邦大营告诉张良,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经张良介绍,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解释说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称王关中,有项羽立下如此功勋,这关中之王非项羽莫属。他不过是一时幸运能够先项羽一步进入关中罢了,但他只是替项王守着关中大门,不可以让其他诸侯乘虚谋抢了去。项羽一听气就消了大半。他的谋士范增曾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项羽也同意了,早在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约定项羽一举杯,就立即动手。可是在宴会上,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处处赔着小心。项羽性情耿直,不善权谋,早被刘邦哄得心花怒放,哪还记得要杀他的事情!

虽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都视而不见,没有反应。范增眼看没按计划进行,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项王太仁慈了,可是刘邦不能不除。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一看情势不对,就对项羽说:“一人独舞,兴致不高,让我和他对舞吧!”项伯也拔剑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张良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现在项庄舞剑,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樊哙一听,立即拿起武器,闯到宴会上。他不惧项羽的英勇让项羽十分欣赏,项庄舞剑一节就这样被樊哙搅过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刘邦借口去厕所,悄悄溜了出来,张良告诉他快回大营,否则性命不保。刘邦赶紧带了樊哙等几个贴身护卫,丢弃车乘马匹,徒步从小路逃回了大营。张良留下,等刘邦走远了才再次进大帐献礼,说刘邦一时身体不适,先回去了。项羽不以为然,范增大顿手足,哀叹项王气数就此去了。

果然,鸿门宴之后,逃得性命的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中逼死项羽,取得了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

项羽虽有万夫莫敌之勇,但他却有妇人之仁,在“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派项庄舞剑,用意就是乘机杀死刘邦,并多次向项羽示意,可是项羽没有及时做出决断,在当时只有刘邦与他争夺天下的情况下,他却在绝好的机会下放走了刘邦,让刘邦逃走,以致最后成为项羽的劲敌,项羽最后兵败自刎。鸿门宴是项羽杀死刘邦最佳的时机,当时刘邦处于绝对的弱势,但项羽一时的感情用事,犹豫不决,没有做出决断,导致了刘邦的出逃成功,给自己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李靖奇正互用战敌军

决策时要明暗结合阴阳互通,于是方法也会跟着变化多端。高明的人也就是因为他深知其理,善于变通,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要求,灵活运用上述办法。有的只按实际情况作客观判断,有的又要同时考虑到利害关系、接受能力、感情因素,略施心机,因人而断,因事而断,因目标而断。如此便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来。

以用兵为例,遇到的对手、周围的环境总是在变化,没有一百个敌人都是一样的,所以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敌人变通不同的对策。变化的基础是要对人情、形势有深透的了解。李靖是唐代用兵的大师,长于奇正之变,在将奇计诡谋和正途常规结合方面,他自有心得。

李靖出身高门,少年时胸怀大志,苦读兵书。但他前半生并不顺,李渊准备在太原起兵时,李靖曾向隋朝告变,李渊对此一直铭记在心。后来,李靖投李唐后,李渊要杀了他,多亏李世民惜才,才保住他。但此后,李靖一直无施展的机会,直到统一战争尾声时,他带兵征萧铣,初露峥嵘;立国后,深人大漠剿灭东突厥主力,为唐朝除去心腹大患;在花甲之年,再披战袍,征战高原大非川,灭掉吐谷浑,打通河西走廊,功名卓着,肖像挂在凌烟阁上,为后世敬仰。李靖的敌手或在平原河网,舟步相杂;或在大漠腹地,骠骑驰突;或在高原冰川,行踪诡秘,但都被李靖打败。李靖用兵有两个特点:一是通,一是奇。所谓通,就是敌变我变,他总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在充分了解人情、环境、形势的基础上改用正确的策略;所谓奇,是奇正互倚,在常规的基础上,大量运用奇思异谋,出敌意料。

何时用正谋,何时用奇谋呢?

李靖认为,在敌人力量充实,信息灵通,人心团结,己方难以施展巧计时,应用正兵,也就是以实力对实力。当敌人空虚时,一定要用奇兵。他也强调,奇正要互用。要先用正兵,后用奇兵。正奇的理解有多种:车步兵为正,骑兵为奇;先头部队为正,后援伏兵为奇,等等。在打败突厥的战争中,李靖的奇兵思想体现最充分。

突厥是唐初的劲敌。李渊起兵前后曾被迫向突厥称臣,唐太宗初期也受过突厥不少气,只是实力悬殊,隐忍不发。贞观四年,唐太宗觉得时机成熟,向突厥进攻,军队统由李靖节制。打突厥不同于讨东南,突厥全是骑兵,进攻凶猛,转移迅速,加上大漠战线长,气候恶劣,补给困难。

但敌人也有弱点,就是孤军作战又缺乏防备。于是李靖决定出奇制胜,以快打快。他挑选了三千精骑,疾驰二百多里,直逼敌人巢穴定襄,出现在城南山岭上。

突厥颉利可汗万没想到唐军来得这么快。他说:唐兵若非倾国而来,怎敢孤军深入?

李靖的奇谋不在攻地而在攻心,让突厥从内心感到震惊和恐惧。还未接战,就有突厥兵投降,颉利可汗不战而逃。在大非川之战中,李靖也是以奇制胜。大非川在今青海境内,由吐谷浑控制。

贞观八年唐吐双方爆发战争,唐太宗发兵五路,由李靖统帅,此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一战的困难在于地势高,温度低,补给困难,而敌人又神出鬼没。双方在赤水源恶战一场,均伤亡惨重。吐谷浑首领伏允逃跑,并用火烧荒,让唐军的马匹无草。李靖命军队追人大非川。此时的唐军遇到空前的困难,粮草将尽,水源难找。到了人吃冰,马啃雪的地步。一些唐将认为,再这么下去将陷入绝境,应立即撤出大非川。李靖反对,他认为敌人也已将近绝路了,他们判断我军也该撤了。正因我军断饮乏资,才须迅速捉到敌人与之决战,而且越快越好。目下撤军,非但不能马上得到物质补充,且会被尾随之敌一口吃掉。他督促军队加快速度,寻找敌人残余力量。几天之后,终于找到并歼灭了他们。

所谓奇兵,就是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出现的,有时靠的是速度,有时靠的是意志、耐力。运用奇正之变有个基础,就是通晓人情、形势的各种变化,对局势有准确的判断。

萧铣是南朝后裔,武德元年在江陵称帝,控兵四十万。李靖平萧铣是初试牛刀的一战。李靖以几千奇兵一路掩杀,包围了江陵。唐军以为胜利在望,但李靖清楚,萧铣实行“寓兵于农”的制度,各地军队战时入伍,平时散于农田。唐军突袭得手,敌军还未来得及集结,如果久滞于城下,等敌援来到,就危险了。于是他向主帅建议,将所获敌船散弃于江中。众人不解:敌船正可装备我军,为何留给敌军?李靖说:“萧梁之地,南到岭表,东至洞庭,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江陵未破而敌援兵四集,我军里外受敌,进退不得,就是拥有再多舟楫,又有何用?现在将敌船丢弃,使其顺水而下,如若沿江有援兵前来,见到弃舟一定以为江陵已陷,不敢轻进,派人窥探,往来也得十日有余,那时我军已经将城攻破。”众人都服了他的心机。

不但对敌人的心理要有准确把握,对己方的真实意图也要参透。大事业往往玄关重重,有时自己人之间也不能说明、说破,要靠对全局的体察去摸清真实意图,以免贻失机会,造成误会。

当颉利可汗被追到铁山后,才有机会稍稍喘息。他决定用缓兵之计,赢得时间,重整旗鼓。他派人去长安向太宗请罪,恳请举国内附。唐太宗不是东郭先生,决意将“狼”铲除。但他将计就计,为麻痹敌人假意允和,还派使者去安抚颉利。当时没有手机电报,太宗还无法将真实意图告诉前线的指挥官,全靠他们的悟性了。

李靖和另一大将接到的官方命令是停止进攻并迎颉利入朝。军中上下都以为战争已胜,可以班师。只有李靖和另一大将头脑清醒,他们揣知了太宗的意图。李靖等意识到:颉利虽遭败绩,其部属仍不失众多,若放纵其逃往漠北,那么,荒漠绝远,又地形不熟,恐怕就再也追不及了。现在使者带着诏书招降于彼,他们必然宽心无备,若选精骑一万携带二十日粮,可以一战而擒颉利。部将张瑾反对: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又要前往彼处,怎能再出兵袭击呢?李靖说:这是皇上的智谋!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正是抓住了战机。

于是,李靖亲带士兵万人,悄悄地跟在了使者的后边。颉利见到使者,以为缓兵之计业已成功,十分欢喜。就在他松下了一口气的时候,李靖的大军已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