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6833100000047

第47章 决篇(1)

【原文】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①。善其用福②。恶其有患③: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④。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⑤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⑥。

【注释】

①决物:决断事情。托:依托。

②善其用福:以得到幸福为善,意即喜欢有幸福。

③恶其有患:厌恶有祸患。

④诱:诱导。惑:疑惑。偏:偏颇。

⑤奇:指奇妙的计谋。

⑥失利:丧失利益。离害:遭遇祸害。“离”,通“罹”,遭受。事之失:决断事情的失误。

【译文】

凡是决断事情,都是受托于疑难的人。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遇上幸福,而不希望有灾祸;如果善于诱导,最终就会消除疑惑和偏颇。在为人做决断时,应该有利益,如果失去利益就不会被接受,这也是制定奇策的依托。任何决断本来都应有利于受托者,但是如果在其中隐含着不利的因素,那么受托者就不会接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疏远。所以,在决策方面,如果使对方失掉某种利益,或者使对方遭受祸害,这就是决断事情的失误。

【原文】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①者。有以阴贼之②者,有以信诚之③者。有以蔽匿之④者,有以平素之⑤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⑥。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⑦;公王大人之事也⑧,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注释】

①以阳德之:用道德公开地感化别人。

②以阴贼之:用隐蔽险恶的方法残害,即暗中害人。

③以信诚之:用忠实的态度收服对手。

④以蔽匿之:用遮盖的方法来掩护人。

⑤以平素之:用廉洁来净化一方。

⑥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公开办事,言辞要一致;暗中办事,要善于说两种话。平素、枢机以用:既用公正的办法,又用机巧的手段。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枢机。微而施之:微妙地使用。

⑦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从前的事来衡量,用将来的事来检验,用平素的事来佐证,如果可能的话,便决断下来。

⑧公王大人之事也:即侍奉王公大人,为其谋划。

【译文】

圣人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道德公开感化众人的;有用计谋暗中算计对手的;有用忠实的态度收服对手的;有用遮盖的方法来掩护他人的;有用廉洁来净化一方的。公开办事,言辞要一致;暗中办事,要善于说两种话。既用公正的办法,又用机巧的手段。这四种方式都要微妙地使用。在决断事情时,用过去的事来衡量,用将来的事来检验,用平日经常发生的事来参考佐证。如果可行的话,便要决断下来。给王公大人谋划事情,如果那事情高雅又能获得美好声誉,只要能施行,就马上决断;如果那件事情不用费力便可以容易地获得成功,就马上决断;即使那件事情办起来要费力,要忍受劳累困苦,但是又不能停止下来不做,只要能施行,要马上决断;能排除忧患的事,只要能施行,就马上决断;能追求到幸福的事,只要能施行,便马上决断。

【原文】

故夫决情定疑①。万事之机②。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③者。故先王乃用蓍龟④者,以自决⑤也。

【注释】

①决情定疑:判断实情,解决疑难。

②万事之机:办理各种事务的关键。

③难为:很难做好。

④蓍龟:占卜之物。蓍,蓍草。龟,龟甲。

⑤自决:用来帮助自己决断。

【译文】

因此说,判断实情,解决疑难,是办理各种事务的关键。它关系到社会的动荡太平,个人事业的成败,这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所以,古代先王经常用筮草和龟甲进行占卜,从而帮助自己做出决断。

【历史典故】

张良据势决疑难

鬼谷子说:“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用其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秦,可则决之。”

汉高祖二年,汉王刘邦由于在战略上产生了错误,在彭城被项王打个落花流水,刘邦仅带了几十个随从脱身而还。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张良为刘邦展示出一副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美好蓝图,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下邑之谋”。

“下邑之谋”后不久,刘邦差点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又是张良在此关键时刻为刘邦拨散了乌云,重见了天日。

当时楚军屡次袭击汉军的粮道,使汉军的粮食短缺,汉王为此一筹莫展,便与谋士郦食其谋划如何削弱楚军的实力。

郦食其进言道:“从前商汤讨伐夏桀,将夏桀王的后代封在杞地;周武王讨伐商纣,又将商纣王的子孙封在宋地。如今秦朝丧失德性,背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灭掉六国后,使诸侯的后代无立锥之地。陛下如果能重新扶立起六国的后代,使他们都能接受陛下的印信,那么,各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感戴陛下的大恩大德,而无不向往钦慕陛下的风范和德义,都甘愿做陛下的臣民了。如此德义施行后,陛下即可面南为帝称霸于天下,到那时,楚王也一定会整肃衣冠、毕恭毕敬地来朝拜您了。”

郦食其这番“米汤”灌得刘邦神魂颠倒,笑颜大开,迫不及待地对郦食其说:“先生的主意好极了,赶快去找人刻制印信,并委派您带着它们出使六国吧!”

郦食其尚未起程,正巧张良从外地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对他说:“子房,你过来,有位宾客为寡人策划了削弱楚军实力的办法。”随即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又问道:“子房,你看这主意不坏吧?”

张良一听,摇摇头说道:“这是食古不化的读书人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如果照此行事,陛下统一天下的大业就要完了!”

刘邦大吃一惊,慌忙问道:“怎么会这样呢?”

张良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双筷子比比画画:“从前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封立夏桀、商纣的后代,是因为估量到了自己可以掌握他们的生死大权。而如今陛下能够决定诸侯的后代们的命运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陛下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一个原因。从前周武王攻人殷商的都城,曾在贤人商容的家里表彰他的德行,并释放了被囚禁的忠臣箕子,整修了忠臣比干的坟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二个原因。从前周武王能够发放商纣王的粮食和钱财,以赈济贫苦的老百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三个原因。从前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废弃战车,而改制作乘车,倒置兵器,以向天下宣示不再用兵,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四个原因。从前周武王不仅刀枪入库,而且,马放南山,以向天下宣示不再驱用战马,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五个原因。从前周武王已将运输粮草的牛放到桃林以北,以向天下宣示不再运输辎重,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六个原因。最后最重要的是:当今天下的谋臣策士,之所以要辞别自己的父母兄弟,抛弃自己的妻子儿女,离开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告别自己的亲戚朋友,跟随陛下您辗转奔波,不过就是为了得到那朝思暮想的一点点封地。如今好了,陛下今天重新树立了六国的后代,使天下的谋臣策士各自返回故里去侍奉他们的君王,那么陛下将依靠谁去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七个原因。况且当今只有项王的势力最为强大,如果更立了的六国的后代转而又重新臣服于项王,那么陛下又怎么可能使他们臣服于您呢?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八个原因。综上所述,所以臣说,如果陛下果真采用那位书生的计谋,那么,陛下统一天下的大计将会泡汤了。”

汉王一听,恍然大悟,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禁不住地骂道:“这个笨蛋书呆子,几乎坏了大事!”立即下令赶快停止刻制那些印信。

张良的这番分析,极其精妙,且切中要害。他看到了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援“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东汉末年的政论家荀悦对此作了精辟的解析,他说:

“决定胜负决策的方法,有三个要点: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指的是得与失大体上的趋向;所谓势,指的是对临时情况灵活应付和对进与退随机应变的形势;所谓情,则指的是意志向上坚定还是懈怠的心理状态。所以,采用的策略相同,所干的事情相同,而取得的功效却各异,即是由于这三个方法运用不同的缘故。

“当初,张耳、陈馀劝说陈胜借恢复六国来为自己培植党羽,郦食其也是这样劝说汉王刘邦的。之所以劝说的内容相同,得与失却各异,是因为陈胜起兵反秦时,天下的人都想要灭亡秦朝。而如今楚、汉的胜负之分还无定势,天下的人未必都想要项羽覆灭。所以重立六国的后代,对陈胜来说,是为自己广植党羽而给秦朝增树强敌。况且陈胜那时并没能独占天下之地,即所谓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取来送给别人,行施恩惠之虚名,获得福益之实惠。但重立六国的后代,对汉王来说,却是所谓的分割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资助敌人,空设虚名而实受损害。这便是所做的事情相同,可得与失的趋向却各异的例子。

“所以说,应事的权变是不能够预先设计出来的,事态的变化是不能够事先考虑周全的,随时机的转动而转动,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制订策略的关键。”

刘伯温机动灵活出妙算

人若能机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机动灵活,心明眼亮,不能呆板迟钝。机会来临时,聚精会神,才能出巧思妙算,才能有正确决策。刘伯温给人的印象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几分相像,带有几分神秘感,似乎有未卜先知的异能。摒去后人的夸大附会,这种形象的树立与刘伯温超人的智谋和他能识别变局,抓住机会有关。他对形势有准确把握,故能料敌于先机,机动灵活,及时调整,做出有利的决断。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初到应天。此时,他是名声在外,朱元璋久闻他的大名,才卑辞厚礼派人去请他。这第一次见面很重要,作为谋士,应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人主所青睐。

刘伯温胸有成竹,怀揣《陈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指点江山。但朱元璋有几分酒意,又在兴头上,开场没问策略,而是问:“先生能作诗吗?”刘伯温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元璋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

刘伯温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瑛洒泪青竹而成湘妃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

刘伯温一听后两句马上变了旨趣,接下吟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很自然地结在留侯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的典故上,既表达了刘伯温的抱负,又搔着了朱元璋的痒处。

朱元璋不禁大喜,真是相见恨晚,连忙询问如何平定天下。刘伯温这才拿出了《陈时务十八策》。作诗只是个开场白,不关正题,但第一印象的好坏又至关重要。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说“秀才气味”后,立刻明白,作为打天下的创业之主,对一般的文人秀才不放在眼里,看中的是谋略家。

当时,朱元璋有了萧何式的人物李善长,又有了韩信式的人物徐达,就缺一个张良式的谋臣。所以刘伯温灵机一变,在后两句诗中点出张良,抓住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第一次面试得了个满分。

光有机灵还不够,一味机灵缺少坚毅厚重,可能流于小机灵,甚至浮躁。在变化面前,要能识别抓住机会,还应沉着冷静,不为浮议所动。

龙凤六年,陈友谅率大军攻陷太平,一路旌帆蔽日,顺江而下,已兵临南京城下。他还派使节去见张士诚,约他从背后夹击南京。此时的陈友谅水军气势正盛。朱元璋部下的许多将领都心存畏惧,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坚守城东的钟山。在战前会商中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把他请人内室,问他的意见。这对刘伯温既是个考验,又是个机遇。大敌当前,如果临阵慌乱,自会为朱元璋所不齿;而如真能拿出有效的退敌良策,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会大大加重。刘伯温激动地说:“主张投降和主张逃跑的,应该杀掉!”

刘伯温不是盲目标榜,也不是充大胆。他在纷乱恶化的局势面前能冷静分析,发现了敌人的弱点和己方的优势。所以,他首先宣示拼死抗击的决心,喝退主降的人。大敌当前,兵刃未接,先议投降,败坏士气,就没有在恶局中翻权的可能了。刘伯温“主降及奔者,可斩也”的议论,起了平息喧氛,稳定军心的作用。其次,他指出了敌人的弱点,提出了拒敌的军事策略:敌人士气骄躁,远来疲惫,我方正可利用这些,以逸待劳,诱敌深入,设伏而围歼敌人。再次,他根据己方人心较团结的优势提出了拒敌的政治策略:打开府库,赏赐将士,赈济贫民,宣布至诚,以结人心,让部下拼死效力。看这清晰准确的分析,正像当年的赤壁周郎,又像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沉着应对,条理分明,充分展示了自己。

临变不乱是识机的先决条件,而机会一出现,要抓住它,就必须决策果断,用兵神速,不能拖泥带水,当断不断。

龙湾之战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准备了一年,开始对败逃回去的陈友谅发起主动攻击。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西征,双方在安庆展开了恶战。

守城部队坚壁不出,死命抵抗。从早晨打到晚上,毫无进展,双方死伤惨重。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陈友谅的后备力量很强大,下游的张士诚随时可能抄袭后路,数万军队困顿在这里,战事久拖不决,极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只有速战速决,才能使陈友谅震惊,张士诚胆寒,克敌制胜。他建议立即放弃攻城计划,以陆军偏师围城作为疑兵,催大部水师急驶而上,直揭陈友谅老巢江州。

朱元璋依计而行。大军压境,使陈友谅的沿江的小股布防崩溃。朱元璋的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江州城下。陈友谅做梦也没想到对手会从天而降,他携妻子连夜逃奔武昌。江州是陈汉政权的都城,此地一失,江西全境震动。后方的安庆也不攻自破了。

不出刘伯温所料,当张士诚得知朱元璋西进的消息,几经犹豫,果然派出了十万部队,水陆并进,攻打太湖西岸通向应天的要塞长兴。长兴城中守卒不过七千,情况十分危急。但是,刘伯温与朱元璋运兵的神速,决策的果断,更显出张士诚布置的拖泥带水,待他的部队压向长兴的时候,朱元璋早已在西线奏凯。张士诚打算好的夹击之势现在成了正面迎敌,只好赶快撤军了。

刘伯温在生前就被视为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他预料之事大多应验,又会讲阴阳五行,时人认为他能知晓天机。其实,这也是朱元璋需要的,也就是要人们相信他的政权是代表天意的。刘伯温的存在也是为他烘托气氛的。

刘伯温的预言大体有三类。一类是长远预测,带有战略意义,属于谋略范畴。他对陈友谅、张士诚的战略预测和决策属于这种。第二类是防范性预测,指出某个时段存在危险、祸端的可能。这也是在对局势进行总体把握和感悟的基础上做出的模糊预测。人们预为措置而减轻灾祸,能减轻心理压力;幸而未中,也不会遭受损失,受到责难。人们常常记起预言得到证实的而筛去不准确的部分。还有一种是短期行为和事变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