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6827500000038

第38章 读书札记内容灵活,形式多样(2)

“钩其玄”对于一本书而言就是抓要点,而对于茫茫书海来说就是选择,英国杰出的物理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要使你的读书变得对人有价值,你就必须注重选择,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才值得你花时间去细加研味。当今社会,只靠一个“勤”字打天下已经很不现实了。皓首穷经者最终只会淹没在书海中,“汗漫无归,无所收获”(任继愈《中国藏书楼·序》)。读书要选择,不仅因为“欲速则不达”,还因为林林总总的书籍良莠不齐,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我们在自己选择图书时,应特别关注那些能与自己形成共鸣的“感于心”的精品文,对于那些文章不仅要反复吟诵,还要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巴金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13岁就能背诵《古文观止》的巴金谦逊地告诉我们,正是因他的“200多篇的文章储蓄”才使他明白了“文章”的真谛,获得了“通三隅”的妙手。所以,读好了“一”,自然就能形成“三”,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

钩其玄要做好笔记读“薄”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就是摘录,就是记录读书心迹的过程,它是反复吟诵的基础,是把厚书读薄的最好方法。常听人说这样的话:我读的书也不少呀,可为什么一到写作的时候就用不上了呢?其原因就在于读的时候只图一时兴趣而忘了做笔记,从而造成了“读时心潮澎湃,用时空空如也”的局面。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广泛搜集、积累知识。零星的知识经过长期积累、整理,有的就可以成为系统的理论。

古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就是在他的一千多万字的笔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读书笔记的积累对学习语言和写作更是十分重要,摘记的精辟论述、典故范例、格言警句、精彩片断、统计资料等,不但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为写作提供材料和借鉴。

(毛泽东的读书笔记 ) 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

内容摘录。毛泽东青年时代,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的选抄本,摘录精要的摘录本,共有好几网篮。毛泽东长期保持着这种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延安时期,毛泽东看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约三千字。他写信给这位哲学家,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最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些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这样就把读书与研究、探讨结合了起来。

标记符号。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的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斯大林选集》,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画。50年代初开始一直陪伴他的一套乾隆十二年武英殿版线装《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圈点、勾画的标记。现存中南海的毛泽东藏书,由于不少书反复阅读,每读一次就用一种颜色的笔圈点、勾画,以致朱墨纷呈、点线交加。

旁注批评。《伦理学原理》全书十万多字,但毛泽东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评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评语,其中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他用秀丽的行草字体写了近千字的评语,对原著作了扼要概括,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作的引申、发挥。他在《旧唐书》中《李义府传》、《杨再恩传》、《刘幽求传》的页边上分别写道:“李义府笑里藏刀”,“杨再恩是佞人”,“刘幽求能伸不能屈”。寥寥几字,把读书的“意见和感想”表达得相当精辟。

读书日记。1937年,李达把刚出版的《社会学大纲》寄给毛泽东,毛泽东读了很高兴,认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精读这本好书,并续写中断的读书日记。日记第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此后,他每日认真记下读书进度。

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也用笔记形式改正。如《南史》的《孔靖传》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出此说不正确,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等。毛泽东读书非常仔细,连书中错别字、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也一一加以纠正。这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治学精神与刻苦的攻读精神。

评价推荐。毛泽东笃志嗜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要篇时,就热心向全党或党的领导干部介绍推荐。他读到《三国志》的《张鲁传》、《郭嘉传》时,向党内作了推荐。在推荐《郭嘉传》时,他希望领导干部从中得到启示,说话办事情要“多思”、“多谋”,反对少谋武断。读到汉代文学家枚乘的《七发》,他又写了千余字的书评,一起印发党内。1965年,当他读到《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固传》时,又认为两人的传值得一读,在反复研读后,批了“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毛泽东这种独特的读书笔记对全党读书学习风气的形成,无疑是个有力的推动。

“钩其玄”亦要大量背诵

如果读了很多书,却记不住书中精华,到需要运用时,就会捉襟见肘,那是十分可悲的事情。按心理学家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边读边忘,就意味着他将永远处于初生时的状态。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怎样同遗忘作斗争呢?

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茅老记忆力相当惊人,古稀之年了,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下一百位精确数值。当有人问他是怎样记住时, 他说:“我的方法是重复?选重复?选再重复?选”(转引自陈伯安《韧性·记性·悟性》) 。对于“死记硬背”之类的“死去活来”读书法,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得十分明白:“‘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有了“本钱”,何愁不“八面来风”?选《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读书就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要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又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七遍,就把这篇文章背熟了,也就产生了著名的《七录斋集》。由此看来,反复地背诵既是“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自己丰厚的文学积淀的最为实用的方法之一。

如今,我们的信息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但“生活质量”仍使人们心存疑问,因为信息生活质量不能只看“量”,还有一个“质”,如果我们只单纯地追求所谓的“一目十行”似的“乏味快餐”,则必然会造就一大群“信息巨人+智慧侏儒”。 晋代著名思想家葛洪靠撮取书本精华而写成了哲学名著《抱朴子》,叶圣陶先生在分析成名的作家们成名的原因是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因此,建议在家在读书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读,做到“眼到”;记录自己读书时的心迹,做到“手到”“心到”;背诵自己所读书籍的精华,做到“口到”。如此步步为营地积累,最终必然能达到从量到质的升华。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看报、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迫使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识已成为现代人的梦想。但是我们的阅读速度实在太慢了。

提高阅读速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快速阅读,带来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快速阅读,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投身社会实践。

时间即金钱,快速阅读法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高效阅读法”就是讲如何利用高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实验支持 )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在阅读过程中,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出现眼球的停顿,即抓住一些字静读一下后再移向另一些字上去。阅读是眼球运动一连串快速跳动。眼球停视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过程的90%~95%的时间属于眼球停视,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l0%。每次眼球停视获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与视觉广度有关,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小的只有3~4个字,有时一个字还须经过2~3次注视,有时还要重复回视,回视次数越多,所占用的时间也越多。

速读与慢读区别不在于眼球运动的速度,而在于眼睛固定时所视知的材料,试验表明,二者(同等智力与理解力)在同等时间内,眼睛固定总量相等,而所读的词汇量速读却是慢读的4倍。如纵向跳跃,无声阅读,即加快眼球跳动次数,增大眼球跳动幅度,拉大注视点的间距,可以大量收寻信息资料。这种跳跃读法,都是无声阅读法,将文字直接由视觉神经输送到大脑,减少外部发音程序,(无声比有声阅读速度可快一倍。)同时减少注视次数,使视野增大广度。

一般传统阅读是字、词、句阅读,按行从左至右逐行阅读,由于是逐字阅读和出声阅读和默读,及反复回看,倒读,拉慢了时间。而高效阅读不是逐字阅读,而是一次凝视比较多的字,减少注视次数,扩大视野广度,眼球停视时多抓一些文字信息,减少回视次数。高效阅读采取概念阅读,抓住要点,用较少时间,赢得较大阅读量。

阅读速度有方法问题和技巧问题,这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结构、能力、文化修养有关。每一部著作,每一篇文章都有阅读重点,所以要正确分配注意力,集中在重点的实质问题上。不要集中在感知文章结构上,这样可以提高理解系数30%~40%。

高效阅读的方法很多,如预读法,略读法,跳读法,错序读法,前后交叉读法,逆倒阅法等等。

高效阅读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①不要反复浏览。凡是科技读物,一般只须顺着读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②采用“筛选”式阅读法。有意识地为涉猎专业所需的信息而读。

③要默读,不要朗读。发声的阅读是快速法的大敌。

④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并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览到一些内容。

⑤要聚精会神地阅读。快速阅读必须有“强化”的注意力。

⑥提倡有理解地阅读。阅读时,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读物的内容实质,正是阅读时应弄通的重点。理解,就是探索出读物的思想意义。

⑦在阅读中,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记。不必去记无关紧要的词句,却要记住作者意图及内容实质。

培养高效阅读习惯,进入全新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无论是阅读,还是对阅读的内容的记忆,都需要按照快节奏的时代精神,利用“高效阅读法”进行科学的培训和自我训练。例如,如何在阅读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何在阅读中使视线的运动既快又能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对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的综合概括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时对他们进行分析,如何能快速地进入阅读对象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之中,如何克服慢条斯理地阅读和反反复复回读的坏习惯,如何克服阅读时的恐惧心理和不自信的态度……凡此种种。

事实上,从阅读的习惯到阅读的技巧,从阅读的心态到阅读的目标的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培训,需要一整套的科学培训。很多介绍记忆和阅读的技巧的书都说明进行高效阅读法训练必须从实际运用的系统培训的开始着手,特别强调培养和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我们必须改变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读得越慢就越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就记得越牢。如同进餐时强调要细嚼慢咽一样。科学的分析早已指出,读得越快才能理解得越好。当我们利用高效阅读法开始学会快读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了。

薄厚互返法指经过“从薄到厚”继而“从厚到薄”,而达到掌握全书真谛的读书方法。这是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读书规律和方法。“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由薄到厚再到薄,即为接受、消化过程。“薄厚互变”法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是由薄到厚。

这是说,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都要彻底地搞清楚。例如,一条定理,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在证明中是否涉及到另外的概念和结论等,都要一一弄明白。如果遇到了别的概念和结论,就应该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懂就追,追根求源,不搞清楚,决不收兵。这样一来,本来一本不太厚的书,追到后来,内容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可能就变得相当厚了。这就是由薄到厚。

第二阶段是由厚到薄。

由薄到厚,这仅是读书的第一步,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再由厚到薄。读一本书,不是仅仅把个别的概念、个别的定理弄明白就可以了,还要能够进行分析归纳,抓住主要的本质东西,做到融会贯通。通过自己的深入分析之后,就会感到,真正要记住的东西并不多,原先很厚的一本书,到这时候,就像变得相当薄了。譬如读了高中以后,再回过头去想想以前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虽然也有那么几本,但现在经过一归纳,还有那么厚吗?芽肯定是没有了。这就是由厚到薄。

运用“薄厚互返”法读书时,“从厚到薄”的阶段必须依赖于前一个“由薄到厚”的阶段,这是不能逾越的,但第二阶段却可以补第一阶段的不足。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这两者并非不相关涉,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由薄到厚这一步,就不可能有由厚到薄的进一步。反过来,如果只做到由薄到厚,而不能做到由厚到薄,那么书读得越多就会越麻烦,就会坠入书堆的烟海之中而茫茫然毫无头绪,同样不可能真正把书读懂读通。

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这样不断地“薄厚互变”着读书,速度是不是太慢了一点?芽不错,这么读开头也许要慢一点,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真练就一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硬功夫,那么看同类书时,在认真攻读一本之后,再读其余的几本,就会发现,这部分原来自己已经十分明白了,那部分实际和第一本书上读到的完全一样,其中真正新的、需要学的东西就剩下那么一点点了。这么去读,不就快得多了么?芽所以,用这种“薄厚互变”法读书,乃是先慢后快,慢中藏快,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