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谋略全书
6815600000056

第56章 鉴才智慧——观人识百相(7)

如何纠正这种偏差呢?那就是出以公心,执行公平选才原则,应当是“无问是谁亲故乡党,无计从来所作眚过,但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即举而录之。”这样,不论是否亲故乡里,也不管以前有无过错,只要是为国效力、为君尽忠者,都可以任用。就可以造成“内不敢任爱憎之私,外不轻毁誉之说”的公平之氛。

张居正认为,要切实做到公平选人、用人,有六项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一是“毋徒炫于虚名”。不为人的空名声所迷惑,而考察其实际才能与成绩;

二是“毋尽拘于资格”。不为资历、资格所局限,而要看有无实际才能,特别是不要忽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

三是“毋摇之以毁誉”。不要轻易地被舆论的褒扬贬斥所左右,要实地考核决定弃取;

四是“毋杂以爱憎”。评判人才时不要掺杂个人爱恶的情感;

五是“毋以一事概其生平”。不要因一事一时的成败评判一个人,而要看全面与发展;

六是“毋以一眚掩其大节”。人无完人,难免有过。不要因一个过错而全盘否定。

张居正在主持漕运整治河道时,了解到一个叫潘季训的人,是一位治水专家。潘季训曾两次受命治理黄河河道,因其主张与其他官员不一致,冒犯了一些权贵,隆庆五年(1571年)被弹劾罢官。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决定再次大规模疏理黄淮。他分析了当年潘季训的治河主张及成败教训,认定潘是治河的最佳人选。他不顾此前潘被弹劾免职,推荐潘为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当时张执掌实权,以皇帝的名义“使节行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责成。出帑茂及所留折科漕粟八余万斤,不问出入”对于潘季训这位曾被罢官的人,不仅重新起用,而且委以全权,还将八十余万金的治河经费全部交由潘支配。如此信用,使潘季训得以放开手脚,施展才干,由于潘熟悉情况,“确有定见”,终于使治河大获成功。这也是张居正坚持“六毋”选才的成功。

四、性格不同,行事各异奸诈果决的郑武公

郑武公牺牲了女儿的幸福,换来了领土的扩张。欲擒故纵,牺牲女儿与关其思,故可以成事功。由此看出郑武公是一个纯奸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心机深藏与心胸豁达,由此去鉴别他们,即可知其成就。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武公是一个足智多谋、穷兵黩武的人,他要扩张地盘,便打邻邦胡国(即后来的匈奴)的主意。

但当时胡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又勇猛善战,用武力固然不容易,想政治渗透也不可能,因为胡汉不相往来久矣。郑武公实施长远战略,派了一位使者到胡国去,说要攀个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王。国王自然欢喜,立即答应了。郑武公就做了胡国国王的岳父,把女儿嫁到胡国。

这位新夫人到了胡国,很得国王喜爱,日夜亲爱,连朝也懒得上了,对国家大事置之不理。郑武公暗自高兴。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商议着要开拓疆土,向哪一方进攻。

大夫关其思说:“以目前形势看,要扩张势力,相当困难,各诸侯国都有攻守同盟,一旦有事,团结一致对敌。惟有一条路可以试一下,那就是向‘不与同中国’的胡国进攻,既可得实利,名义上又可替朝廷征讨外族。”

这个提议与郑武公不谋而合,也说到了他的心里。但郑武公一听,立刻反问:“你难道不知道胡国国君是我的女婿吗?你怎么敢挑拨离间?”

关其思继续大发议论,口沫横飞地说出一大套非进攻胡国不可的理由,特别强调,国家大事,不可牵扯儿女私情,国君应为国牺牲个人利益之类的话。

“狗屁!”郑武公发火了,厉声斥责他:“你要陷我于不仁不义吗?你想让我女儿守寡吗?好吧,你既然有兴趣叫人做寡妇,就先让你老婆尝尝滋味吧!来人!把这家伙斩了。”

其实郑武公心里早已不顾女儿的前途和幸福,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慈父心肠,而此不惜牺牲一位大臣。图大谋,舍亲利。郑武公纯奸如此,所做所为极具欺骗性,方放松警惕。

果然,关其思被斩的消息传到胡国,国王对这位岳父大人感激不已。更加纵情声色,渐渐地连边防都松弛下来,就是郑国的情报人员也可自由出入。

郑武公认为时机成熟,突然下令,挥军进攻胡国。郑武公向群臣解释:“兵不厌诈,这是欲擒故纵的计谋呀!我对胡国早有主意,牺牲女儿嫁给他,是为探其国防秘密,斩关其思是为坚定他的信心,使其防备松懈,一旦时机成熟,攻其不备,事成矣。”

郑武公牺牲了女儿的幸福,换来了领土的扩张。欲擒故纵,牺牲女儿与关其思,故可以成事功。

从上面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郑武公是一个纯奸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心机深藏与心胸豁达,由此去鉴别他们,即可知其成就。领导识人很难克服的一个弱点是个人的喜好,因同性相悦的缘故,忠正刚直的看不到奸诈多变者的长处,奸诈多变者看不起忠正刚直的呆板迂腐,因此,欲成一番事业的人,必须正视“纯奸能豁达者”的特点。

“流氓”出身的汉高祖

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刘邦也曾自己总结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不如韩信;但其长处就在善于“将将”。

刘邦是个流氓,决不是今人的定论,西汉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就已经为他“定性”。

刘邦之为流氓,可谓铁证如山。据说,刘邦是他的母亲与神龙交合而生,生有异秉,其父知道他不同凡响,就取名为邦。但长大以后,这位龙子龙孙却品行不端,不喜务农,整日游手好闲,哥、嫂不愿与其同过,刘邦的父亲只好把长子一家分出另过,刘邦仍随父母居住。刘邦长到弱冠之年,仍是不改旧性,父亲就斥责他说:“你真是个无赖,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哥哥一样买地置房!”刘邦并未觉悟,还是经常带着一伙狐朋狗友到哥哥家白吃。嫂子被吃急了,就厉声斥责,刘邦也不以为意。

一次,刘邦一伙又赖在哥哥家蹭饭,嫂子急中生智,用勺子猛劲刮锅,弄出了震天的响声。刘邦一听,以为饭已吃完,自叹来迟,只好请朋友回去。等他送走朋友,回头到厨房一看,锅灶上正热气腾腾。刘邦这才知长嫂使诈,受了刺激,从此不再回来。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经兵败彭城,自己只身逃走,两个孩子也被冲散。其后在逃难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一子一女,但楚军紧迫,刘邦急于逃命,嫌车重太慢,竟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部将夏侯婴看见,急忙把孩子放回车中,如此反复了三次。刘邦说:“我如此危机,难道还要收管两个孩子,自丧性命吗?”夏侯婴反驳说:“这是大王的亲骨肉,怎么能舍弃!”刘邦竟然拔剑就砍夏侯婴,夏侯婴无奈,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车上,只好把孩子挟在腋下逃跑。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也许因为刘邦非虎而龙,也就顾不得这条古训了。

楚、汉两军对峙时,项羽俘扣刘邦的父亲在军中做人质,想以此要挟刘邦。项羽此举虽不太正大光明,但两军对垒,似乎也情有可原。一次,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推到阵前说:“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的父亲煮成肉羹。”两军将士本以为刘邦会十分为难,情感也都倾向刘邦这一边,谁知大家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刘邦根本就不在乎,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们俩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把咱爸爸煮了来吃,请把肉汤分一杯给我喝(分我一杯羹)。”面对这样的无赖,项羽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得把刘邦的父亲放了。

刘邦最后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在一次群臣毕集的庆功会上,刘邦想起父亲当年指责他不如哥哥的话,一时气愤起来,居然当着群臣的面,厚着脸向父亲问道:“爸爸您看,我和哥哥相比,谁的产业更多呢?”父亲见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气得哼了一声,转身走入殿内。刘邦历来轻视乃至侮辱儒生,更显出了他的流氓本色。书生郦食其的邻居是刘邦的卫士,郦食其要见刘邦,这个卫士对他说:“刘邦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当众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如此看来,刘邦是不能“礼贤下士”的了。

以刘邦之德,何以偏偏能成就汉朝大业?如果拿项羽和他相比,或许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在秦始皇东游时,刘邦和项羽都见到了秦始皇的车马仪仗,那种威武雄壮的气势确实令人震惊。项羽看到这些,豪兴大发,高喊“彼当取而代之!”豪放直爽的气质跃然而出;但刘邦发出的叹息则是“大丈夫当如是”,其艳羡阴妒之情也溢于言表。在后来的战争中,项羽勇猛善战,无人能敌,性格也直爽豪阔,塑造了西楚霸王这一令人敬畏的形象。但项羽又多妇人之仁,愿为士兵吸疮疗毒,但却舍不得封官设将,把刻好的官印玩没了棱角还舍不得授印;对于贤士,更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不败而何矣!刘邦却正相反,虽不善带兵打仗,却能从善如流。在攻克咸阳后,刘邦进入秦宫,他见到秦朝壮丽的宫殿、豪华的摆设和如云的美女,早已看花了眼,哪里还想出来。樊哙突然闯进去吼道:“你是想做个富家翁?还是想据有天下?”刘邦像呆了一样,没有反应,樊哙又厉声斥责说:“秦宫奢丽,正是败亡的根本,请您立即还军霸上!”刘邦竟然显出了其无赖的本色,央求樊哙说:“我觉得困倦,你就让我在这里歇一宿吧!”樊哙见自己说不动刘邦,只好找来张良,刘邦经不住张良深明大义而又百折不挠的劝说,才出了秦宫。

曹操曾说:“乱世用其才,治世用其德。”在用人方面,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开国之初,刘邦曾和韩信等群臣议论过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韩信说:“你看我能不能统率百万大军呢?”韩信说:“不能。”刘邦又问:“能否统率10万军队呢?”韩信说:“不能。”刘邦生气地说:“依你说,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能带一万就不错了!”刘邦反问道:“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至于我么,越多越好。”刘邦既不解又气愤地问:“既然这样,为什么我做皇帝,你只能做将军呢?”韩信回答说:“陛下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

刘邦也曾自己总结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不如韩信;但其长处就在善于“将将”。

在治国方略上也是如此。书生陆贾在刘邦面前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刘邦很不高兴,大骂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犯颜直谏”:“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刘邦居然醒悟,对陆贾说:“那就请您总结秦朝失天下的教训,我得天下的原因。”这样,陆贾奉旨写了《新语》。

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李广与程不识的治军

精明强干的人,长于随机应变,短在缺乏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的人,深谙静默安处的道理,短在行动迟缓,缺乏机变。汉代李广和程不识就是这两种类型的人。

聪明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聪明外向和沉思内秀。

聪明外向的人说了就做,办事干脆利落,迅速果断,手段娴熟老辣,绝不拖泥带水。缺点是较少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思考、凭直觉、经验和性情办事的成分稍重,因本人有力量,也聪明,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总的来说勇多于谋,深思熟虑较少。这样办事,难免有顾及不到处,也有可能忽略了某些轻微细节而埋下隐患。

沉思内秀的人长于思考,出谋划策兼顾方方面面,给人行事细密周全的感觉。他们做事不像聪明外向的人那样轰轰烈烈,但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推到胜利的台面上。缺点是机敏果断不足,缺乏雷厉风行的作风,身手不够敏捷。可能会因过于求稳而丧失机会。事无巨细,都会留心,但又知道轻重缓急,虽比较小心,但大事情上不糊涂,能把握方向。

这两种人都有开疆拓土、勇力进取的能力,前者以勇敢闻名,后者以稳重著称,做事风格虽不尽相同,但都是独当一面、办事稳妥的将才。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生得一双猿臂,精于骑射。一次率百骑突击于大漠之中,追杀三个匈奴射手。大漠沙盛雪,溯风挚凛冽,旷野驰骋,李广一马当先,独弓射杀二人,生擒一人,返回途中与数千匈奴兵不期而遇。汉兵一时大惊,立时想在大敌广漠前逃奔。李广急忙拦住说:“大漠旷野,如何逃脱得了性命?不如留在这里,他们反而会起疑,不敢贸然进攻。”

李广率百骑大模大样地进到离匈奴兵二里处,命兵士下马休息。匈奴兵素闻李广勇名,疑惧未定,不敢出击。有白马将走出匈奴阵列,李广飞身上马射杀之,归队后命兵士们歇马解鞍,卧地而息。

由日暮相持到半夜,燕山月似钩,旷野静默,匈奴兵终不敢击,又怕中埋伏,竟悄悄撤退了,李广将士全身而还。李广勇猛善战,又会用兵,而且体爱下属,所得赏赐全部分赠部下,领兵40余年,家无余资。行军打仗没有严格的命令约束,宿营时人人自便,不设哨岗,但从未遭到袭击。兵士部属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命。

与李广同时的程不识,也是边关名将,以治军严厉著称。行军打仗纪律严明,号令整齐,宿营时多设岗哨,兵士不得乱走,因而也不曾遭到袭击。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很简单,但如果敌兵突然发难,恐难以自保。但军士却能因其宽松仁爱而死命以效。我军虽然严肃紧张,少了活泼气,兵士也不自由,但能团结凝聚,从不懈怠,听令而动,因此敌人也不敢侵。”相比之下,匈奴兵更怕李广,兵士们也以随李广为乐,而苦从程不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道:

治军以严为首,如无制度约束,就太凶险。李广让士兵自由活动,以他的才能胆识,可以这样,但其他人则不可这样。效法程不识,虽然无功,但不会失败;效法李广,又无李广之才,则祸患暗生,不被敌人击败,就会因内讧而败。

看他们的行动风格可以判断,李广称得上聪明外向的人才,程不识属于沉思内秀之人。他们都是当时名将,都能建功杀敌。但二人结局并不一样。士卒苦于程不识,但程不识因严谨自律,最后官至太中大夫。李广骁勇善战,立功无数,名震天下,因不服老,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匈奴,迷失道路,没能按预定计划与卫青合围匈奴,致使单于夜遁逃。按军法,失期当斩。回京途中,李广喟然长叹:“广年六十余岁矣,终不能复对刀笔吏。”于是拔刀自刎而死。士卒百姓皆为之涕泪。到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李氏一族名败声没。

忠直耿介的张昭

固执的人立场坚定,直言敢说,也有智谋,可以信赖,行得端,走得正,为人非常正统,不论在思想、道德、饮食、衣着上都落后于社会潮流,有保守的倾向,也比较谨慎,该冒险时不敢冒险,死抱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不肯向对方低头,不擅长权变之术。这种人是绝好的内当家,敢于死谏的忠直大臣。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把内部诸事都托付给长史张昭,临死之前,对弟弟孙权说,外事可问周瑜,内事可问张昭。张昭是吴国名士,为人清廉耿介,直言敢说,颇得吴国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