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节体现人品
通过小节看人
想有些人自认为把意图藏得很深,其实他的言谈、表情和举止还是会露出端倪,只是或多或少罢了。聪明的人善于通过冰山的一角,发现背后的真相。
齐桓公早朝时与管仲商量要攻打卫国。退朝回宫后,一名从卫国献来的妃子看见了他,就走过来连拜了几拜,问齐桓公卫国有什么过失。齐桓公很惊奇,就问她为什么这样问,那个妃子说:“我望见大王进来的时候,脚抬得高高的,步子迈得大大的,脸上有一种强横的神气,这都是要攻打某个国家的迹象。并且,大王看到我,脸色就突然变了,这明显是要攻打卫国啊。”
第二天早朝散后,齐桓公冲着管仲一揖,召他进来。管仲问:“大王不想攻打卫国了吗?”齐桓公问:“你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大王上朝的时候,做了一揖,并且很谦恭,说话的声调也缓和,见到我而面有愧色,因此我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齐国攻宋,宋国派臧孙子向楚国求救。楚王很高兴,答应援救宋国,他和臧孙子谈得很开心。臧孙子在返回途中,面有忧色。他的车夫问道:“前去求救的目的已经达到,您还有忧虑,这是为什么呀?”臧孙子说:“宋国小而齐国大,楚国援宋就会得罪强大的齐国,可是我看楚王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顾虑,反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必定是为了坚定我们抵抗的信心。宋国坚决了,齐国就会受挫,楚国就会有利可图。”臧孙子回到宋国后,齐国相继攻占了宋的五座城池,但楚国的救兵却始终没到。
第三个故事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智伯想讨伐卫国,就给卫国国君送去野马四百匹,璧一块。卫国国君十分高兴,朝臣们也都向他祝贺,只有大夫南文子面带忧色。卫国国君说:“大国与我们交好,是一件好事啊。你却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南文子说:“无功而受赏,没为人出力而得到厚礼,不可不察啊。野马四百匹,璧玉一块。是小国向大国进献礼品的规格,而晋国这个大国却给我们送来这种规格的礼品,大王你要防备他呀!”卫国国君觉得有理,就把南文子的话告诉了边境上的守将。
以后,智伯果然起兵袭击卫国,到了卫国的边境,发现他们早有准备,只好返回。并说:“卫国一定有贤能的人,他能预先就猜到我的意图。”
想有些人自认为把意图藏得很深,其实他的言谈、表情和举止还是会露出端倪,只是或多或少罢了。聪明的人善于通过冰山的一角,发现背后的真相。
违背常情之人,必有非分之图
违背常情行事之人,多有非常之图。对这样的人要保持警惕。
齐相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去看望他,向他请教:“您生病了,有什么话嘱咐我吗?”
管仲回答说:“我希望主公您能够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一伙人。”
齐桓公不解地问:“易牙煮了自己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还要怀疑他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做父母的没有不疼爱自己儿子的,易牙对自己的儿子都这么残忍,对国君又怎么能好呢?”
齐桓公又问:“竖刁不惜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难道还要怀疑他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对国君又怎么能好呢?”
齐桓公又问:“常之巫能够占卜人的生死,为我治病,难道还不能信任他吗?”
管仲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王不相信天命固守本分,而依靠常之巫,他将借此来胡作非为。”‘
齐桓公又问:“卫公子启方侍候我都15年了,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都没有回去奔丧,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能信任吗?”
管仲说:“以王储之尊,抛人君之位不顾,背父母之国而不回,可见此人别有所图,所以也绝不可用。”
齐桓公对管仲的话颇不以为然,问说:“既然如此,相国何不早除三人,反而让他们留在朝中呢?”
管仲叹了一口气说:“或许这是我的失策。鲍叔牙屡次要求我驱逐他们,我都不肯,因为我知道这三人善于服侍逢迎,能使国君欢心。如此一来,则可免国君喜怒无常,使臣下不致难测天威,并能将政事委任朝臣办理,不会过分干预。而且在我的防范下,他们还不敢乱来,可是我若不在,恐怕祸端就会萌生。所以无论如何,请国君万万不可任用这些人。”
尽管内心并不以为然,但桓公口头上还是答应了管仲。
过了不久,管仲病殁,隰朋、鲍叔牙等贤臣也相继逝世,齐桓公渐渐将管仲死前的叮咛忘得一干二净,宠任竖刁、易牙和开方这几个小人。后来果然引发了齐国的内乱,堂堂一代霸主,最后竟不得善终。
被人遗忘的介子推
一般来看,自卑、内向、含蓄、保守、封闭、缺乏自信的人多会隐藏自己真正的欲望,这种人不容易和别人心灵互动,要打开他的心灵之窗,需要一点一滴,长期为之。
在随公子重耳出亡的从臣中,介子推是毫不起眼的一位。他身材矮小,沉默寡言,不像狐偃、赵衰般善于智谋,也比不上魏犨、先轸的勇武能战。介子推只是默默地追随重耳,从不刻意表现自己。
有一回重耳一行停歇于荒野之中,仅得野菜充饥。重耳面对野菜委实无法下咽,执意要吃到肉。但荒僻的田野中那里去找肉呢?属下们只好劝重耳暂时忍耐,等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再作打算。可是重耳却发起脾气,坚称没有肉吃,就不继续前进。面对主公无理的要求,狐偃和赵衰的智计全然派不上用场,魏犨与先轸的勇力更是丝毫没有助益。百般无奈之下,众人只好不断苦苦劝说。
过了不久,平时不声不响的介子推竟然端来一碗香喷喷的肉汤,放在重耳面前。重耳闻到肉香,顾不得滚烫,三两口就把肉汤吃得一干二净。众从臣面面相觑,不晓得介子推从那里弄来这肉汤。
忽然有人发现介子推的大腿上渗出血水,追问之下,才知道他割了自己大腿的肉,做成肉汤给公子重耳食用。对于介子推的牺牲,众人无不佩服,重耳更是感动得说不出话。介子推却一副没事的样子,只等重耳吃完,请他继续步上旅程。
经过十九年的流亡,晋文公重耳总算回到晋国,即位为君。看到一起流浪的同伴们开始争权邀功,介子推很不以为然地说:
“公子得国,乃上天眷佑,而跟随流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绩。偷窃财物已令人不齿,更何况是窃取上天的功劳呢!”
于是他不争功,不言禄,暗自离开了朝廷。众人对介子推都不了解,对其离开也不以为意。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提起他的名字,晋文公也就忘了介子推这个人。
介子推则偕老母一同隐居深山,自食其力,过着清苦的生活。数年后,有个认识介子推的人发现了他,特将此事向晋文公禀报。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想起了他割股事君的忠心和功劳,立刻亲自前往相见,要大大地报答一番。
但晋文公到了介子推隐居的山林,命人围着山大叫介子推的名字,一连三天,介子推都避不见面,不愿出来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晋文公采用臣下的建议,放火烧山,想要逼出介子推。山林转眼间变成一片火海,却依然不见介子推出现。待大火熄灭之后,晋文公派人找寻,只发现了两具相拥的焦尸。原来介子推和老母坚决不肯出山,竟活活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难过,下令厚葬介子推母子,说:
“希望以此来记录我的过失,同时表旌善人。”并将这座山林命名为“介山”,永世封为介子推的祭田。
也许介子推真的是个不求富贵利禄的人,但也有可能他只是不善于去争取,并不是真的不在乎!以他追随重耳那么久,又割股事君而无悔,他是有资格得到重耳的封赏,也应该得到封赏的!但他却不争取,还把那些争取富贵的人教训了一顿;后来不但拒绝了重耳的封赏,还宁可被大火烧死也不愿出来和重耳见面!这样的态度到底是真的清高,还是根本在赌气呢?
我不愿意说介子推是在赌气,但介子推的例子却也有值得我们反思之处。
一般来看,自卑、内向、含蓄、保守、封闭、缺乏自信的人多会隐藏自己真正的欲望,甚至特立独行,表示自己不同于“流俗”,并且进一步严厉批判别人的价值,呈现出一种极端的人格特质。这种人不为人注意,但在一个团体里,他也不可能一直做个没有价值的人,因此有时也会做出别人不太可能去做的石破天惊的事情,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并标示自己的位置及存在。不过由于个性使然,他还是不会利用这石破天惊的动作为自己争取什么,时间一久,就自然而然的被人遗忘忽略。而如果你想起他、注意到他,甚至要对他有所“表示”,他的反应多半是拒绝,因为他若接受,则违背了他表现出来的价值,虽然他心里想的不是这个样子!
这种人不容易和别人心灵互动,要打开他的心灵之窗,需要一点一滴,长期为之;而且动作还不能太大,否则他会像探头出来的地鼠,一感受到地面震动,会立刻再躲回地洞,而一躲回地洞,就再也不出来了!
狐偃给重耳“打预防针”
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回国即国君之位。狐偃看穿了他丢弃旧衣物的小动作,敏锐地感觉到他忘记过去的潜意识。于是,及早给他打了一支“预防针”。
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余年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秦穆公在将女儿嫁给重耳后,又派出军队,协助重耳返回晋国即位。
大军不一日来到黄河。渡河之际,重耳见手下将过去流亡时的旧衣旧物搬到船上,不禁哈哈大笑说:
“我即将入国为君,这些破旧东西,留之何用?”便命手下将旧物都丢入河中。
重耳的谋臣狐偃见了,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见重耳尚未入国,已将过去的困苦抛在脑后;若一朝登基为君,是否会对这些过去随他一起流亡的臣下弃如敝屣?轮到狐偃上船的时候,他却留在岸上,没有要离开的样子。众人催促声中,狐偃走到重耳面前跪下,手里捧着一块玉璧,说:
“我跟随公子周旋天下十余年,过多于功,尤其当初在齐国之时,趁着公子酒醉,强带公子离开齐国。狐偃待罪之身,不敢再忝颜相从。而且公子此去为君,晋国如云良臣,尽属公子;狐偃庸才,对公子已无助益,所以想留在秦国。临别之际,想将这块秦君赐赠的玉璧送给公子,望公子留作纪念。”
重耳急忙扶起狐偃,说:
“若非当时你勉强我离开齐国,我哪有现在的成就?这不但无罪,反而是大功一件。”然后接过狐偃手中的玉璧,投入河中,说:“今天请河神做见证——我若能登大位,一定不忘与狐偃共富贵。”
狐偃大喜,拜谢再三,遂与众人登船。
后来重耳即位,果然拜狐偃为上大夫,封赏居冠,与赵衰同功。
或许你会认为,丢掉旧衣物是很自然的行为,狐偃会不会反应过度?
狐偃的观察及担忧其实是正确的,因为重耳的动作是潜意识的反映。也就是说,重耳要把过去的苦难日子彻底丢弃遗忘,这种自我暗示会让他在未来的日子只看到眼前的富贵及逸乐,而拒绝看到任何过去苦日子的有形象征。虽然不至于把追随他流亡的臣子杀了,但也会因为“不愿回首过去”的自我暗示,而慢慢把臣子过去的辛苦忘掉!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我们也可看到,有些人会在遭遇刻骨之痛后,毁弃能引起这段痛苦回忆的任何东西,以强迫自己遗忘。狐偃从重耳丢弃衣物的小动作,看穿了重耳的心态!然而狐偃毕竟也需要功成之后的富贵,可又不能直接挑明说,因为直说等于向重耳要求富贵,格调便低了!而且重耳尚未登位,这么早就要求富贵,重耳会怎么想呢?因此狐偃以退为进,尤其挑在未渡河之前表明——若是渡河之后再提,就显不出自己的磊落了!重耳能不有所表态吗?如果他接受了狐偃的说辞,把狐偃留在岸边,其他的臣下怎么想呢?重耳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呀!
看看狐偃那一段话说得多漂亮!不但情感充沛,而且不卑不亢,令人动容,狐偃不愧是谋士呀!
自污的含义
从萧何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刘邦并不是粗人,虽然他放手让文臣武将各展所长,也不计较名位的给予,但对权臣的防范,他还是有他细腻的一面。
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经常出现缺粮的窘境,所幸萧何都能从关中源源不绝及时补给;汉军也常因战败损失太多士兵,而萧何一样能在关中调度,适时地予以补充。所以当天下统一,汉朝建立后,刘邦表萧何为首功,位居最高官职的丞相。
萧何不仅功高,声望也高,而且长期坐镇大本营关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刘邦的疑忌,好在他都能听从好的意见,巧妙地化解。
当楚汉战争在荥阳僵持不下,陷于胶着之时,刘邦虽处围困之中,却时常派遣使者回到后方慰劳萧何的辛苦,请他保重身体。有个名叫鲍生的人提醒萧何说:
“汉王被围荥阳,身处危境,餐风宿露地与楚军交战,竟还能想到派人慰问你的衣食,注意你的健康,看来必是对你起了疑心,怕你在关中自立为王。我建议你将亲族中年轻力壮的晚辈送去前线打仗,以解除汉王的疑心。”
萧何照鲍生的话去做,刘邦果然很高兴。
后来萧何协助吕后平定韩信的逆谋,汉高祖刘邦即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派了一支五百人的卫兵保护他。朝中官员知道了都前来道贺,只有一个名叫召平的隐士为萧何感到忧虑,好心地来提醒说:
“如今皇上率兵在外讨伐乱贼,朝中空虚,怕你和韩信一样造反于关中。派卫兵并不是为了保护你,而是在监视你啊!你若是懂得避祸,就不要接受封赏,并把家财捐出去劳军,这样皇上必定十分高兴。”
萧何也采纳了召平的建议,果然刘邦对他大为放心。
后来淮南王英布在南方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一样留在后方抚恤百姓,并悉以家财助军。
萧何的一位门客对他说:
“你不久就要被灭族了!你经营关中之地十余年,甚得民心,若有意在关中称王,百姓一定附和响应,这才是皇上最担忧的。”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萧何于是依仗权势,以贱价向百姓收购土地田宅,惹得关中怨声四起。刘邦讨平英布凯旋回来时,关中百姓纷纷上书告萧何侵剥民利;刘邦虽然责怪了萧何,但心中其实非常高兴。
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萧何也死在相国任上,算是汉初诸功臣中获得善终的一位。
从萧何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刘邦并不是粗人,虽然他放手让文臣武将各展所长,也不计较名位的给予,但对权臣的防范,他还是有他细腻的一面。
说实话,刘邦若完全放心权臣,就算夺得了天下,也不一定能保有天下呢!任何动物得到了食物是不容许别的动物来抢的,总是要张牙舞爪护卫;刘邦若不展现防人这一面,就形同暗示或鼓励别人来抢食!因此防人是人的本性,也是生物的一种本能,不能只怪刘邦!只是刘邦的做法极为隐密细腻,没有相当的政治警觉,很容易把刘邦的忠诚考察当成刘邦的善意体贴。
萧何的做法是——不用口头表态效忠,而用行动断后,表示无二心!
萧何的“断后”就是毁掉被怀疑可能有二心的“根本”,包括人力、财力和声望。真是难为了萧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