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百年哈佛
6813600000035

第35章 感悟五:敬业忠诚把优势化为成功(8)

虽然他已功成名就,但他认为这并非人生努力的终点。地球一直在转,时代不断地进步,若想跟上时代,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

因此,他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学习打字、雷达技术、西班牙语、管理学、演讲术等,凡是对他的经营有帮助的他都学。

事实上,他也真的能学以致用,并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继续进修。

为何他如此热衷于自我深造呢?其实,像他这类顶尖的人才多半都了解这个事实——人生是短暂的,每天能让自己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凡是能供自由思考的时间,他们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并且设法做最有效的利用,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或专业范围内掌握绝对的成功。

的确,惟有努力才能使人成功,但一次成功并非终点,必须为获得下一次成功而再接再厉。

从古至今,凡是有大成就者都不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更美好的明天做准备。

你不妨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一些对工作及提高工作效率有益的事情。

有效地利用目前可供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保证你将来的成功。这是投资,也是保险。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工作时间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只占一个星期里的一半时间(一般公司机关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个星期上40小时的班,为一周总共时数的1/3还不到),请问剩下至少一半的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

这些时间包括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余暇时间及至少一到两天休假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现在,闲暇时间是有了,但问题是,你该如何去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你不妨扪心自问是否珍惜这宝贵的时间?譬如特地挪出一些享乐的时间或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阅读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或将这些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这里并非在限制你该怎么想,最主要的是想让你明白:不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玩乐上。

你应该审慎地去思考一些有意义的事,像如何利用时间创造将来等等。

亨利·布莱顿曾说:“人类拥有头脑,如此神奇的东西,如果用来浪费在一些无聊事上,岂不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就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注在增加今天的工作效率、有实际价值的事上。

你可利用闲暇时间吸收一些新知,然后用来引发深藏在心灵深处仅属于自己的原始创意。

将来有机会的话,这些创意都将成为你的优势,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利的工具。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再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

完善磨砺自我优势

自我完善暗含着一种重要的情感:不断进取的愿望。有了愿望,要达到完善的目的,还得战胜自我——战胜追求物质生活和享乐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人之所以为人,道理并不在此,而是在于,懂得哪里有缺陷就要改哪里,也即懂得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暗含着一种重要的情感:不断进取的愿望。有了愿望,要达到完善的目的,还得战胜自我——战胜追求物质生活和享乐的自我。小说、牌戏、台球和闲侃统统都得抛开,一刻有用的闲暇都不能浪费。所有追求自我完善的人都面临着“一只拦路虎”,它就是自我放纵。只有战胜“自我放纵”这个敌人,才会有大的发展与进步。

如果知道,一个年轻人怎样度过他夜晚的时光,怎样打发他零碎的时间,我们就能预见他的前途。他可能惜时如金,从不浪费闲暇;他也可能只是把闲暇看做消遣娱乐的“轻松时光”而已。

换言之,每个人利用闲暇的方式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到底是认真地生活,还是在游戏人生。或许他从来没有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后果:随随便便地浪费掉闲暇的时间会造成品质上的逐渐退化,而且这种退化有时候并不易察觉。

年轻人经常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已落后于竞争对手了,但只要反省一下,他们就会发现,他们不再进步是因为自己不再为紧跟时代步伐而苦苦努力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进行广泛的阅读,不再靠自学来充实生活。

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们只想少干活而多享乐。他们老想着休闲娱乐,不能克制自己,也不重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许多职员羡慕他们的老板,希望自己也能从事商业经营并成为老板。但是,他又觉得经营企业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他喜欢过悠闲的生活;他没事时总在想,为了能爬得更高点,为了多挣点钱而去努力、奋斗、学习,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很多人都不愿意为了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而牺牲掉眼前的利益。他们宁愿轻松散漫地生活,而不愿花时间不断完善自我。他们也想干出点名堂来,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高瞻远瞩,为将来作好打算。很少有人愿意为了给人生的大厦奠基而长年累月埋头苦干。他们渴望变得伟大,但他们的渴望虚无缥缈,因为他们不愿为达到目标付出代价,做出牺牲。他们本来有能力更上一层楼,但是他们缺乏足够的意志力,他们不想做必要的努力,他们更喜欢过轻松悠闲的生活,不愿争取更高的目标。他们不愿意全力以赴去争取能得到的一切。因此,这些人一生都碌碌无为。

如果一个人愿意不断进取,自我完善。他肯定会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或者“即使找不到,他也会创造出机会来”。

令人遗憾的是,许许多多天赋很高的人忽视了完善自我的机会,以至于后来处境还不如那些智力不及他们的人。

意识到自己具有卓越的能力,却因为早年缺乏与能力相适应的智力训练而受困于一个低下的职位,这是最无可奈何的体验了。个人本来有能力达到自己潜能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业绩,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他连百分之二十五的潜能都发挥不了,这也是最令人屈辱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仅仅因为缺乏教育而使能力大打折扣,这不得不说是件令人沮丧的事。

有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年轻时由于他的志向受到压抑,教育也被忽视了,但后来他逐渐懂得了比同时代几乎任何人都多的自然知识,然而他却写不出一个语法通顺的句子来,更没法使他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它们在书籍中流传下去,原因就是他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接受过。他的词汇贫乏得可怜,语言知识也捉襟见肘,所以他在努力寻找适当的词语表达思想时,显得非常吃力。

想想这个天才人物的痛苦吧,他意识到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然而对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束手无策!

如果一个年轻人有成为领导人的天赋,但因为缺乏训练,而不得不为另一个能力不及他一半但却受过更多教育、有更充分准备的人工作,那么,这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我们随处可见各行各业的职员、技工、雇员,他们难以晋升到与他们的天赋相配的位置上去,因为他们没受过足够的教育。他们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优势,因此,他们的卓越才能就显露不出来,就被埋没。

自我完善的工具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不停地使用它们。如果斧子钝了,砍伐时就需要使更大的力气;如果机会少了,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艰辛。自我完善开始进展可能会很慢,但持之以恒就能保证成功。

多一点忧患意识

人生正如有风有雨有泥泞的旅途。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许多时候我们都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里。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知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可凭借的优势,并且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人生正如有风有雨有泥泞的旅途,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许多时候我们都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里。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这就正如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警句:“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生活中的优势也有利害两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却因儿子好骑摔断了腿。生活中的优势本来可以使人更好地进取,但生活中的优势也可使人懈怠和丧失斗志。

某城市附近的一个湖上面总游着几只天鹅,许多人专程开车过去,就是为了欣赏天鹅的翩翩之姿。

“天鹅是候鸟,冬天应该向南迁徙才对,为什么这几只天鹅却终年定居,甚至从未见它们飞翔呢?”渐渐地,有人这样问湖边垂钓的老人。

“那还不简单吗,只要我们不断地喂它们好吃的东西,等到它们长肥了,自然无法起飞,而不得不待下来。”

圣若望大学门口的停车场,每日总看见成群的灰鸟在场上空翱翔,只要发现人们丢弃的食物,就俯冲而下。

它们有着窄窄的翅膀、长长的嘴、带蹼的脚。这种“黑鸥”原本就是海鸟,只为城市的垃圾易得,而宁愿放弃属于自己的海洋,甘心做个清道夫。

湖上的天鹅,的确有着翩翩之姿,窗前的海鸥也实在翱翔得十分优美,但是每当看到高空列队飞过的鸿雁,仿佛摇摆的音符;看到海面乘风的鸥鸟,恰似凌空的波纹,就会自然感到前者的悲哀。

龟兔赛跑的故事发人深省,兔子自恃是跑步天才,在遥遥领先的优势中便放松了自己,在路旁睡起大觉来,而处于劣势的乌龟却最后赢得了冠军。优势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兔子没看到优势的另一面,而少了一分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