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百年哈佛
6813600000022

第22章 感悟四:用思考改变世界(3)

某种特殊技能(如音乐体育和美术)只有在对哈佛有用时才对录取有帮助。哈佛有许多运动队和乐队,另外有很多社团组织。美国大学很看重这些团体在对外比赛和表演中给学校带来的声誉。

此外,入学标准还要参考学生的管理能力测验(GMAT)的成绩。管理能力测验是美国为申请管理学校而专设的统一考试项目。测验学生的语言、数学和推理能力。该测试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5次。哈佛学生的GMAT平均分数在650分左右。

波士顿地区有个小镇阿克顿,它的高中今年有四位学生考上了哈佛,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的社会活动成绩同样优秀。一位叫Mary的姑娘的综合素质的成绩报告简直令人吃惊:课外活动、演讲与辩论,连续三年全国参赛资格,多次地区比赛第一、二名,州第三名,全国第30名;学术十项全能,团体第一名,州比赛,五枚金牌、三枚银牌,全国比赛,一枚银牌;领导能力,全国优秀学生联盟阿克顿分会主席;奖励,西点军校特邀工作展,成绩优良奖、哈佛图书奖、全国拉丁文考试金牌。

另一位叫Alice的姑娘则突出了另一些方面:校刊主编,校高年级学生会主席,校环保社创始人,镇公所、爱默森医院及学校义工,女子曲棍球及田径队成员。从这两位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报告中,不难看出哈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极端重视。这些要求不仅是对哈佛考生的要求,也是对哈佛在读学生的要求。

哈佛前任校长科南特说:“我们无法拒绝专业化,但又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化,因为一个完全由专家统治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紊的社会。因此,大学应该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艺术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公民的普通艺术的专家。”在科南特看来,大学应该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集自由的人与专家于一身的人。

想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必须让自己成为素质全面的通才。只有这样,才能领导一群专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假如你仅仅精通某项专业技术,对其他业务一无所知,如何能恰到好处地指挥他人呢?假如你仅仅具有很高的才能,却没有令人赞赏的思想品质,如何能让他人心悦诚服地听从你的指挥呢?

所以说,在才干和品德两方面加强修养,是我们成就杰出的必由之路。

要有自己的用人哲学

是否有自己独到的用人哲学,对于成就自己的事业至关重要。

影响世界的政治家、事业有成的生意人,无一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各自有一套独立完整的用人理念,使他们能够面对变幻不定的局势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哈佛人认为:你的用人理念,就是你所从事的事业的灵魂所在,如果你胡乱用人而没有自己的体系,那么你就不能有自己的业务骨干,也没有一个超强的团体来抵御你事业上的种种不利局面。

在哈佛的用人理念中,有一个要点:视才而用。哈佛人说:一个精明的领导人,应该学会如何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视才而用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坚持的管理观点,否则就会不分良莠,冲淡那些有用之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视才而用,是因事设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管是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人,都必须强调视才而用,因为用人都是以尽量发挥人才的长处为原则的。

一位企业领导要使用下属,首先要去了解他的特点。每一个下属都有他的特长和个性习惯,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则非常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却喜欢独自埋首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

对下属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妥善地分配工作。一件需要迅速处理的工作,可以交给动作快速的职员,然后再由那些做事谨慎的职员加以审核;相反地,若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就可以给谨慎型的职员,以求尽善尽美。

每个领导者在获得自己青睐的入选者时都应该立即展开学习的进程,基于你对他工作的了解,必须清楚他在哪一个部分最需要帮忙,哪些工作又是最容易示范领导力的领域,还有这位入选者需要发展的必要技巧,以及最需要下工夫和他人协助的地方又在哪里。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也是一个哈佛人,他的MBA学得很棒,他的用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我们不妨看看布什第二任期的新内阁名单,在第一任内阁的15名要员中,除了包括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财政部长斯诺在内的6人将继续在新内阁中任职外,其余9个职位全部换成了新面孔。美国媒体认为,布什新内阁有几“多”,即少数民族多、“苦孩子”多、“鹰”派人物多。布什的选择到底凸显了什么样的用人哲学呢?

即将上任的新司法部长冈萨雷斯,他出身非常贫寒,父亲是一位连中学都未毕业的墨西哥穷苦移民,冈萨雷斯是通过在军中服役、得到政府资助才走进大学校园的。

被提名为退伍军人事务部长的吉姆·尼科尔森曾经担任过美国驻梵蒂冈大使,1938年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己回忆说,小时候他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别说没有抽水马桶,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饿着肚子就上床睡觉了。

商务部长人选古铁雷斯,他现在是美国凯洛格公司的执行董事。当年,他作为古巴移民,先是逃到墨西哥,后来才转到美国。据说,他是从迈阿密一个旅店的服务员那里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家乐氏”食品公司当卡车司机,运送早餐。

被布什提名为农业部长的内布拉斯加州州长马克·约翰斯,从小就是在爱荷华州的牛奶场长大的。他自己曾经说,在经过了那段艰苦生活的考验后,以后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能够轻松面对了。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也是个“苦孩子”,她目前已经被提名为新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这位黑女孩是在阿拉巴马州偏僻的伯明翰长大的。

前纽约市警察局局长伯纳德·克里克,被布什提名为国土安全部部长,但被其拒绝。克里克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据悉,他的母亲是一名妓女,后来被她的嫖客谋杀了。

美国白宫发言人说:“布什欣赏那些体味了生活艰辛,并且诚实正直和有责任感的人,而这些价值观通常都是在人年轻的时候得到慢慢灌输的。”其实,用一句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布什的用人哲学所反映的正是那种人们经常说到的“美国精神”——追求自由、奋斗不息。

在哈佛的用人理念中,还有一个要点:人才培训。哈佛人认为,优秀人才都是训练出来的,你想全找好人为你所用是不可能的。领导者在用人时,不能急于近利,应该放远目光,将心力焦点集中在这位受训助手最终的成就与长远的收获上。对于暂时能力不足或不够成熟的下属,要拿出极大的耐心。下属需要知道你不会在他们一出错时就出言责备,如此一来,如果他们真的犯了错,就会以更好的表现来证明他们并非不能做好。他们需要再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培育下属成为真正的骨干,然后协助他们挑选自己的下属,这样,你的人才库永远不会枯竭,你随时能找到你需要的人才。

实力胜于资历

天下没有完人,也没有无用之人。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缺点上,则世无可用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优点上,缺点就不那么重要了,然后用其所长,则世无不可用之人。

哈佛人认为:世界上只有混乱的管理,绝没有无用的人才。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善于识别不同的人才,并量才适用,把他们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内部只有各尽所能,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才结构。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叫格兰特的着名将军,此人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同时又是一个好酒贪杯的酒徒。众所周知,林肯看到的只是他的帅才,而不计较他的缺点,因此大胆地起用了格兰特。当时林肯对众多的反对者说,你们说他有爱喝酒的毛病,我还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还要送一箱好酒给他喝!格兰特的上任,决定了战局的转折,使美国南北战争很快以北方军平定南方叛乱而告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领导者对人才不可过于苛求完美。只要其缺点无伤大雅,就不必过分计较。

组织的最根本职能是创造价值,既然如此,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员工能贡献什么,而不是过分关注员工不能做什么,这样只会打击员工的自信心,他自身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来。老想克服别人的缺点,组织的目标就要受挫。个人有缺点,但组织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员搭配,使之相对完满起来。一个科技人员,可能很不善于人际应酬,把他纳入组织当中,只要安排适当,就可以发挥他的科技之长,而让其他擅长交际的人来补其之短,这样组织就同时拥有科技与交际两项优点了。

管理的成功之道,不在于克服了多少缺点,而在于最大限度地把人的优点发挥出来。现代管理学主张对人实行功能分析,第一是“能”,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长处短处的综合;第二是“功”,是指这些能力是否可转化为工作成果。结果表明:宁可使用有缺点的能人,也不用没有缺点的平庸的“完人”。因为能人比“完人”更会“立功”。

人无完人,特别是强人,总是缺点与优点同样鲜明。看人总要往好处看,对人性才有信心,才敢把事情放心交托给别人。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他的长处,也许会把一匹千里马当成了一匹跛脚驴子。只有透过缺点看优点,才能找到真正的千里马。

有些人确有大才,也有明显的品格缺陷,这种人用好了是千里马,用不好是害群之马。只有英明的领导者,才用得好这种人。北欧联航的卡尔森,因为好出风头,许多董事不喜欢他,但他们还是愿意选他当总经理;德国大众公司的皮埃切,骄横跋扈,但这同样无碍于他继续做大众公司的领路人。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你想全用好人为你工作是不可能的。与其精挑细选,不如大胆用人。”

尽管量才适用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用人原则,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在现实中总是随处可见。美国一位大学校长研究过曾经在美国非常成功,但传到第二代却失败的75家公司,结果发现,症结都出在用人上。这些公司有不少勤勤恳恳在公司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创业元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有功而位居要职的人,已不具备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不适合继续留在重要的管理岗位,而第二代的经营者却碍于情面,不便辞退他们,最终导致效益滑坡,管理失控,企业倒闭。

“实力胜于资历。”如果想要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你必须做到“是只猴子就给他一棵树抱着,是只老虎就给他一座山守着,是只蛟龙就给他一条江河去翻腾”。否则,你的事业永远都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所淘汰!

让你轻松获胜的方法

哈佛大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因此,领导艺术是哈佛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

身为领导者,应该只做自己的事,不替下属承担工作。这就是说,要把权力和责任授予下属。

领导者为了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处理全局性问题,就必须善于根据工作需要把权力分割出一部分由他人代为行使,也就是授权。

授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要义之一。授权代表着彼此具备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代表着彼此价值观、远景目标和能力的高度了解。

大卫·洛克菲勒说过:“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能否领导一群原本并无联系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挺进。多年以前,彼得·杜拉克就指出,现代企业应该依靠共同的价值观来维系,请注意他从来没说要依靠亲情来维系。企业如果连这一点都达不到,那离现代管理就太远了。”

授权,是对下属最大的激励方式之一。Desmond是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总经理,在APL打了十几年工。他宁愿不做自己的家族生意而为人打工,原因是APL董事会非常信任他,他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决策权和发展空间,他认为,做人做事都是为了一份感觉,是不是自己的生意反而不那么要紧。

授权,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习的分身之术。它是激活自身蕴藏着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泉。

授权,使企业的干部员工感受到热情的激励和充满希望的发展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士气,稳定了队伍。

授权,把领导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更好的发展战略。

当然,授权也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授权对象。权力授给谁,管理者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而且,在做出决定之前,你必须考虑很多的因素,管理者应注意授权对象的承接力和如何把握适合的时机,如果你想要授权有效和体现出成果,必须要经过精挑细选。被选中的员工应具备以下素质:有职业道德,善于灵活机智地完成任务,有自我开创能力及协调与合作精神,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要懂得一定的传帮带技术。

其次,要明确授权内容。管理者向下属授权,必须明确哪些权力可以下授,哪些权力不能下授。管理者的权力保留多少,要根据不同任务的性质、不同环境和形势以及不同的下属而定。

再次,要合理运用授权的方法。任何企业或组织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绝不是管理者个人所能完成的。管理者只有将组织的总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由组织内部的各个管理层及部门的所属成员,各分担一部分,并相应地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权力,才能使下属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努力实现组织的总目标。那么,管理者应该按照何种方法进行授权,才可以避免授权的盲目性和授权失当的现象发生呢?

其一,充分授权法。管理者在充分授权时,应允许下级决定行动的方案,并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人、财、物等完全交给下属,并且允许他们自己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充分授权极大地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减轻主管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其二,不充分授权法。凡是在具体工作不符合充分授权的条件下,管理者应采用不充分授权的方法。在实行不充分授权时,应当要求下属就重要性较高的工作,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的方案,或提出一整套完整的行动计划,经过上级的选择审核后,批准执行这种方案,并将执行中的部分权力授予下属。

采用不充分授权时,上级和下属双方应当在方案执行之前,就有关事项达成明确的规定,以此统一认识,保证授权的有效性和反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