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6806000000018

第18章 班主任必知的育人技巧(4)

在整整一堂课中,没有人说话。第二节,他更努力仔细地寻找,好,常江说话了,孟凡强马上走过去,请常江登记。常江就在接力本上写上这些项目说话人:常江;说话时间:1989年12月24日;移交人:孟凡强;惩罚方式:写500字检讨书。常江放学前如果能够找到接力本的接班人,写500字检讨书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那检讨书就需要写1000字,交给接力本承包人,而且第二天还要接着由他继续找。

常江仔细观察同学们上自习,极盼望能有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一句话,可是没人说,大家都在静悄悄地忙着学习。越来越临近放学的时间,常江也越来越着急,观察得也越发地细致,可是他失望了,同学们都各自在做作业、思考、读书,教室里似乎越发地沉静。一直到放学,常江也没有找到接班人,只好按规据写了1000字的检讨书。

在检讨书的结尾处常江这样写道:“我过去特别讨厌自习时别人说话,嫌他干扰自己学习,这回地位变了,我如果找不到说话的接班人就要受加倍惩罚了。不知不觉间,我变得特别盼望别人能说话,真的,就像盼望听到最崇拜的歌星唱歌一样,盼望有一位同学能停止学习,说一句话,哪怕是小声地说一句两三个字的话呢,都算把我救了。可是一直盼了两堂课,到了放学也没盼来一句话,只能写了这份1000字的检讨书。最难过的是明天我还要接着找接班人,但愿明天我能如愿,一旦这倒霉的说话接力本传出去,以后自习时我再出不说话了。上自习课说话,既损人又一点不利己,何苦呢。”

常江若是总交不出去怎么办?那他就要每天都写1000字的检讨书吗?不是。按班级规定,交不出去要连着写3天,第四天时交给承包这个接力本的同学。那这位同学不就加重了负担了吗?他天天注意自习时别人是否说话,自己怎么能静下心学习?有办法,班级规定允许他采用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放松一节两节,一天两天,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说话的人,他就能把自习说话接力本交出去了。

有的老师曾问我:“用了说话接力本,能保证自习没有人说话吗?”我说:“不能保证。”“那为什么还用呢?”“虽然它不能完全保证,但却能起到20%左右的作用,在我们还没有百用百灵的灵丹妙药的时候,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用上几味药,还是有好处的。”

这也如同是做菜,一道好菜,要有油盐酱醋、葱蒜姜椒等各种调料。能保证有了这些就能做出好菜来吗?当然不能保证,但是对好的厨师来说,有了味精,多了某种调料,做出的菜味道就会更好。而不会做菜的人呢?不分冷热火候、数量,把味精一味地往锅里倒,还可能把菜做坏了。

自习说话接力本是有用的,但不是百分之百的管用,只用这一个方法,不间断地使用,就如同做菜只放味精,弄不好会出现不管用的局面,甚至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结合实际,可以用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再配合干部监督、学生互助、集体抽检等方法综合应用,这样自习课的纪律就必定会逐渐好起来。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

张一楠头脑聪明,兴趣广泛,也贪玩好动,为了到我这班,特意决定从小学五年级跳级到中学。

他父亲是市交警队的一把手,对自己和队里同志都要求极为严格,威信非常高。对刚满12岁的孩子他也总想像要求自己那样进行要求:要他胸怀开阔,要他学习刻苦,要他沉稳持重,要他志向高远……

张队长跟我讲:“我总觉得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懂事,能够吃苦,回家我就批评他,可批评多了他还不服气,总说你们那是什么年代,别忘了现在都九十年代了。我看他不服气,就把他过去所犯的错误都一件件地提起,想堵住他的口,但也没太大效果。虽然在口头上不反驳了,但心里并没真正接受批评。魏老师,他很听你的话,以后你得多批评他。”

“我批评多了,他一样不会听。”

我对自己的孩子,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批评,有时话说得过重,孩子不高兴,表现出不满,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也批评得越厉害。为了让孩子失去防守能力,把他以前的错误再重提一遍,这样虽然孩子无话可说了,但心里并没有增大战胜错误的能力,倒是伤害了自尊心。

这天晚上,张队长又来学校,跟我谈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这样对他说:“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要是犯了一点过失,领导批评我时,就将我过去的失误全都搬出来,批评一通,我一定不会服气,不仅不会下决心改正错误,有可能还在一气之下,不再继续干教书这一行了,何苦来……辛辛苦苦地没人说,有个小的过失,就不依不饶,我想孩子们远没有我们成熟,可能更会产生逆反心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是真理。它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在较高层次上思考良药与忠言。实际上,人们达到这一境界绝非易事,这要求被批评者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另一方面,从批评者来说,不能让自己的良药是苦的,忠言是逆耳的,而应该想出办法使良药不苦口甚至是甜口,让忠言不逆耳甚至是顺耳。

坏人腐蚀好人往往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让其接受。我们在转变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不研究一下糖衣,也使人易于接受一些呢?

现在的许多良药早已被制药厂制成了糖衣片,过去许多又苦又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那么,我们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时如果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不会受欢迎了。

近两年,我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力求也表扬他,在指出他的不足时指出他与之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并不是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这样才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学生的错误,以其自觉不自觉的角度来分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自觉犯的错误,第二类是自觉但无法自制的错误。学生的错误绝大部分属于第一类:不知不觉脑子溜号了,不知不觉上课迟到了,不知不觉搞坏了公物,不知不觉违犯了校规班法……这时他心里已经懊悔、难过,需要的是想出纠错的方法。这个时候,及时地指出他的优点,用平时这些长处去战胜偶发的短处,比较容易取胜。那些因坏人引诱或不良环境的诱惑而犯的错误,就更需要帮助他找出心灵中真善美的一面了。说到底,要靠这部分好思想去改变学生。不对这部分思想进行肯定、表扬,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不等于把学生往错路上推吗?现在话再回到对张一楠的教育上来。“我说话,或批评他,他能肯听,是我在批评他时,对他的成绩也同时肯定,说你如肯用七分成绩去战胜、去征服、去排挤三分缺点,就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队长也说:“孩子每天五点半就起床,为了投奔您,每天来回往返有40里路,可他每天都是信心十足,不怕苦累,仔细地一想,这精神确实可嘉。”

我说:“你还要看到,他是跳级生,每天在路上用去很多时间,可他在全年级441名学生中,最近八科统考,位列到第77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他后面的那些学生大部分也很用功,可为什么赶不上他,这除了因为他头脑聪明,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确实用功了。你批评他缺点时,如果不肯定这最基本的长处,他当然不会服气。”

我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建议,同时也包括我自己,在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的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信为心声与心桥

心相通的人若在一个班级,说几句话,或打个手势都能表达自己的心声,抒发相互间的感情。要是离远了呢?表达心声的好方式显然就是书信了,它成为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已经离开班级的同学来信了,我组织同学们写作文,题目是《给××同学的一封信》。怕信多增加读信同学的负担,便从中选出了十几封寄给远方的同学。

阎秀君同学离班走了以后,已经来了几封信,开始时,谈到对新环境不适应,大家写信鼓励她。我在送给她的日记本上,油印了这样的一行美术字。

把对我们的怀念变成你征服科学高峰的勇气和力量吧!

你的同学们

她果然记住这句话,开始稳定情绪。时间不长,在沈阳的班级里成绩也名列前茅了。这个时候,我又去信告诉她班里的同学都发奋地学习,以激励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阎秀君同学:

你好!你的来信昨天我接到了,知道你学习又有进步,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是为你高兴。

你在信中说“班级有了进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去年接到你的信,听说有淘气的学生总是欺负你,大家都很焦虑,还有同学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见到你的这封信,同学们都说:“这回好了,不用再担心了。”

说你们班总是换老师,这是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怎么变呢?就是能促进你勤奋努力,刻苦自学。

这个寒假一开始,咱们原班同学就展开自学竞赛了。因为人的一生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校学习,学龄前和成年后都主要靠自学,没有自学能力,以后就没法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工作的实际常常也挂不上号。想到将来,大家自学的劲头更足了。田冶在开学前,就已经做完了第四册数学的所有习题;王天飞写完了语文36课的阅读提纲;王惠玲、王丽艳等5名同学到3月5日,第四册数学已自学完了,并演算了所有习题;何实、孙海波在3月中旬就开始自学第二册物理了。大家都抓紧时间,你追我赶地学习,连最慢的柏青,开学时都自学完了指数,该学对数了。王东晨你还记得吧,他的自学劲头也很大,自学竞赛就是他打的先锋呢!春节前他已经自学完了指数对数,刚开学,又把相似形的全部习题都做完了。

大家已经总结出了自学的很多好处:可以增强信心,由完全依赖老师到自己敢于走路;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培养注意力;能使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一个章节在自学一遍后,听课时对不懂的地方就格外留心……你愿意自学吗?也试一试吧!大部分的课本知识,通过自学都能学会。

班级的老规矩,例如跑步、锻炼、唱歌、画画、游戏、写日记、写格言,全都照旧。只是在晨练的路上,增添了一项新的“记忆力体操”,意思是每天都背一首诗,或一句格言,或几个英语单词。

王惠玲参加县里运动会,和高中组一起跑3000米长跑取得了第三名。现在班里从外地又转来几名同学,班组总数已经有63人了。数学、物理、语文四月末都结束了课程,现在已经复习20多天了。

希望你在常换老师的不利条件下,主动培养自学能力,迎接明年重点中学的考试。

班主任:魏书生

1980年5月23日

书信可以说是心声的录音带,它能够传递心声,保存心声,什么时候想“听”,将以前的书信找出来,打开,于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便在眼前跳动,激人奋发,催人向上。作为班主任应善于运用此方法缩短学生之间心的距离,培养学生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怀人、帮助人、原谅人的思想品质。

过去在农村教书时,每年插秧季节,都要放个把月的农忙假,每当这时我便被抽调到农场政工组办《大会战简报》。简报每天一期,天天我都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就非常地想念自己的学生,心声无处诉时,我于是就写信。学生多,有时信写不过来,我就刻写油印,请送信员带给学生们。信把我的思念带走了,把我对学生的感情带走了,彼此思念着,盼望开学,开学后对每分每秒的学习时光更加珍惜。

十多年来,到我校听课的教师领导已超过3万人次,很多老师走了以后,还与我们保持联系。考虑到我本人工作忙,他们就给我的班干部或者是普通同学写信。一些班主任还让班干部和我们班干部建立通信联系,在信中互相交流感情,对班级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交流和切磋。

十几年来,我们历届的学生和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师同学先后有过书信往来。书信就像桥,学生们的心在桥上走来走去,这座桥使我们和远在黑龙江、广东、新疆、江苏的师生们建立了友谊。

有的同学和外地师生保持了很多年的通信,我的学生毕业了,当年来听课的老师有的当了科长,甚至当了局长了,可他们仍然保持着与我通信联系。

云南省有位老师,把我们班学生给他们班学生的信集中到一起,油印了一本集子,叫做《北方来信》,又寄给我们。

有时候开班会,我让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着外地师生一封封的来信。这些信带着北方油井的轰鸣,带着西北腰鼓的喧闹,带来了中越边界的枪炮声,带来了黑龙江水的波涛声。信中描绘了秦淮河畔学生们的夜读,写了黄河入海处师生们的奋斗,记叙了湘西山区孩子们求学的艰难,抒发了经济特区学生们投身改革的豪情。有大学教授写来的谆谆教诲,有中学教师寄来的教改经验,当然最多的还是同龄人的相互激励及鼓舞。

信之路,心之路。听着这样的来信,同学们的心路开了,心路广了,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的心贴得近了,天下变小了。

不只远隔山川的人可以通信,就是近在咫尺的人有时用信来沟通,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两名同学闹了误会,吵了一架,几天以后都后悔了,可谁都不好意思说第一句话,第一个做检讨。问我怎么办,我说:“办法有很多,比如给她写封信。”“不好意思当面送。”“那好办,投寄到信筒里,她两天后就接到了。”于是言恳心切的一封信发出,同学看了,与其心桥已通,两人见面时紧紧地握手,都是热泪盈眶。

信是心声,是心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传声,善于搭桥。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要求更广泛,更频繁,班主任要建筑更多的心之桥,使学生的心路四通八达。

反复之间求上进

后进学生有上进心,同样能上进,不过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教师必须要反复抓,抓反复。

如果哪天看到后进学生努力学习了,遵守纪律了,教师不要以为那是假象,是装的。那是真正进步了,即使就是装出来的,也属进步了,那就应当表扬他,鼓励他,同时也帮他这样敲响警钟:“你的那部分消极脑细胞,还可能会反攻。”

对后进学生的进步能这样认识,就能正确地看待后进学生的反复。后进学生的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看到他又后退了不用因此就灰心,就气馁,而应当清楚这是情理中的事,又倒回来了,那就想法再前进上去就是了。

理解了进退的这种辩证关系,就容易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进进退退的反复过程中把后进同学引上上进之路。

郑朝军同学身长力大,干起活来顶得上三四个,可就是上课管不住自己,自习说话、作业拖拉的事经常发生。他也想改好,几次下了决心,但过一段时间就落了空。

在放学路上,几名同学边走边聊天,有人批评他说话不算数,有人说他“常立志”。郑朝军听后急了,情绪激动地起愿发誓:“以后我再闹就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