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613800000028

第28章 做到最棒,方不可替代(2)

因为老板既然是人不是神,决策就会有失误之时。即使一贯正确,群众中也可能出现对立面。这时,也许有些人会站在群众一边,同老板对着干,这可就糟透了。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

聪明的做法是,当老板与员工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老板做解释与协调工作,最终还是有益于员工利益的。但作为老板,当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支持了他,也就自然视你为知己。实际上,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它既可以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诚然,老板与员工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老板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僚,你就获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老板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至此,是否可以预言,你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有一家快递公司部门经理李凌峰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李凌峰办事不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李凌峰处境非常困难。

这时秘书刘玲小姐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部门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

听到这些,大家对李凌峰的气消了一半儿,刘玲接着说,李凌峰从总经理那里回来很难过,表示下月一定想办法挣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补回来。刘玲又对大家讲,其实这次失误除李凌峰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他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

刘玲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她的做法却使李凌峰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李凌峰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刘玲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李凌峰当然另眼有加。善于为上司排忧解难,对于升迁竞争的确是有利的。

总而言之,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善于为老板排忧解难,这更能让老板认为你可托大事。

成为所在领域最顶尖的专家

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

——一位思想家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比别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潜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某人就个人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请教一位伟人:“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

“我在一段时间内只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会彻底做好它。”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又怎能因自己的失败而责怪他人呢?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年轻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就想处理一桩桩棘手的案件,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要知道,那个手术维系着一条宝贵的生命啊!

德国的一家工厂的电机突然间坏了,顿时停电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厂长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有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身材瘦弱矮小的年轻人,脸还带着稚气未脱的神色,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他用一种请求但很恳切的语气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

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刚来厂里不到一年,平时闷着头也不吱声,能有什么本事?厂长也带着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

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了。

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

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外机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此处烧坏线圈十三圈。”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并恢复了正常运行。

有人相当不解,问他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神奇,他神秘地答道:“精通,精通能让你解决一切问题!”

厂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把他调到技术部一定会有用武之地。于是决定给他五千元的奖金,并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

像这样的事例在这家工厂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被破格录用,他们都是自己所在领域顶级的专家,能为企业减少开支,增加效益。

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如此激烈,你不能在某一专业上做到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就无从谈起,还会是下一个遭受淘汰的人。在迷茫之后考虑选择了某一行业,就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上帝从来不会记住那些频繁更换人生轨道的匆匆过客,老板也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只有那些执著甚至顽固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青睐。

南方一家煤炭公司的罗平,是一名有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锅炉工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 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这个岗位,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平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平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针对锅炉传统运行除灰方式存在的问题,罗平提出“恒料层”运行,经实施,解决了负荷大起大落问题,使标准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年节约200多万元。

相对稳定地在一个行业中发展,才能不断激发你的奋斗精神,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才能不断挖掘和提升自己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的成长道路更加顺利,才能使为自己提供工作机会的公司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