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588400000060

第60章 主持人的节目语言应用(8)

第二,中国有一句哲言:“人贵直,文贵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真诚,愿意和真诚打交道。在传播和采访中也是如此。在报道中,主持人、记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把自己看成是受众中的一员,首先,要从受众的接受心理考虑他们最想知道什么?选择哪些对象、以什么角度才能帮助受众更容易了解情况,营造什么氛围才能找到与受众和谐的心理契合点。其次,要随时注意采访现场出现的情况和被采访对象的状况,分析被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整相互关系,互相发生影响,寻找感情的桥梁。总之,这时的主持人代表着受众的心态去参与事件,并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激发被采访对象的内在精神。

2平等交流,融采访与主持于一体

节目主持人要事事处处平等待人,日常生活中是这样,主持节目与受众交谈沟通时是这样,采访时对待采访对象也是这样。

平等交流决定了主持人采访时的角色定位。只有摆正了与采访对象的位置,方能面对平民百姓不俯而视之;面对领导、专家又不仰而望之。这是采访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平等交流是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心灵沟通的桥梁。双方有了平等感,心理上得到平衡,彼此自然会有交谈的欲望;有了平等感,彼此才能敞开心扉,交流情感,交换意见,探讨问题。

平等交流是形成双向传播和迅即得到信息反馈的必要条件。因为当主持人在双向传播和交谈式采访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总是处于互动之中的。

平等交流、平等待人也是主持人应有的艺德(即职业道德、修养),是主持人人品和做人准则的反映。主持人在采访中要做到平等交流,就必须树立起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识。具体地说,要注意这样两点:第一,切忌居高临下。有些节目主持人摆不正和采访对象的位置,缺乏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往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和采访对象谈话,对待一些普通的“小人物”尤其如此。这就使采访对象产生一种压抑感,造成“交流”的心理障碍。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一些领导干部、名流、专家的采访则表现出一种卑躬的态度,采取一种“仰视的角度”。第二,切忌好为人师。有些节目主持人在镜前采访时常常有一种无所不能、好为人师的表现。他们不是“对别人传递一种诚恳温暖的关系”;对别人的意见并没有“表现出倾听的热望和度量”而总是以为高人一等,什么都明白。口吻常常是命令式、教育式的,而不是商量式的,让采访对象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削弱了交流的欲望。

如果说平等交流是主持人采访的基本准则,那么融采访与主持于一体则是主持人采访的主要特点。前文说过,主持人采访有别于报刊记者的采访,后者采访重点在提问,贵在向采访对象提出各种有新闻价值的问题,通过提问从多种角度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去挖掘其中所蕴含着的更深的内涵。主持人的现场采访或出镜采访,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始终注意驾驭节目、控制节目流程等工作,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主持人采访要始终把握节目的宗旨,成为节目的主宰者。要围绕节目的主题进行提问,采访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不要被采访对象牵着走;要善于控制好现场气氛;调整好自我心态,不要受采访对象过于激动或过于消沉情绪的影响;把握交谈节奏,做到张弛相间。

主持人采访要始终充满自信,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善于克服现场采访中难以预料的种种障碍,包括自身的和对方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如急于求成、双方配合不好,等等。要以自己的智慧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战胜困难,以期达到预定目标。

主持人采访要有很强的节目流程意识和时间意识。主持人每次采访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定的时间,采访的过程就是节目完成的过程。如何开头、入题、转折、结尾;如何提问、交谈、议论;如何掌握节奏、调节气氛,以期在节目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的采访目标……主动权都由主持人掌握着。采访既不能前紧后松,也不能前松后紧。

主持人究竟应该怎样进行采访,且看如下例子:

1979年赵忠祥随以邓小平副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其中有一项任务是要采访美国前总统卡特。关于这次采访,赵忠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时,我是第一个以新中国的记者身份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我应该采取什么基调呢?我想起了周总理生前的教导:不卑不亢。当我进入白宫走进椭圆形办公室外面的大厅时,一些记者蜂拥而上,一个美国记者问我:“你紧张吗?争取成功!”我笑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视记者,我很自豪,因为我今天能到这里来,是我们祖国强大的结果。我回答他说:“谢谢你,我想我没有理由紧张,在采访你们总统之前,我已经采访过很多位国家元首了。”

当灯光亮了以后,卡特笑容可掬地走了出来,我迎上去,他说:“见到您很高兴。”我说:“见到您,我也很高兴。”在正式提问之前,我们坐下来交谈起来,他问了我不少问题。当我们正式开始采访时,我在开场白中说了如下的话:“总统先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第一次有机会采访一位美国总统。”说这句话时,我用的是庄重而平稳的语调,我真的难以抑制内心感情的激荡。我觉得我不是个人坐在这里,我觉得我的一投足一注目,都决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问题。怀着喜悦的自豪感,我提起极大的精神完成了这次采访,我甚至看见了卡特在回答问题时额角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采访结束后,白宫的工作人员对我说:“你的采访很成功。”

赵忠祥采访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经验,对如何正确对待采访对象,如何进行现场提问,可以给主持人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3营造良好的现场采访氛围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的现场采访,营造良好的现场氛围,是奠定整个采访的基础,也是采访能否顺利进行并决定采访成功的关键。

第一,消除被采访者面对镜头和话筒的紧张心理,是主持人现场采访的首要任务。

被采访者面对镜头和话筒的采访,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拘谨、忧虑、怯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正式开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法营造一个轻松的采访氛围,还被采访者以常态,这是主持人采访的技巧。

一般来说在正式开拍和录音之前,主持人首先要自己放松,可与采访对象随意地亲切交谈一番,选择一些轻松的话题,彼此可以拉拉家常,也可以互相开个玩笑,当然也可以谈些与采访主题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话题。有时一个很严肃的采访主题,往往可以从最轻松的话题入手,旨在使采访对象心情放松,建立起信心。

美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美籍华裔宗毓华在一次题为《中国青年眼中的美中政治情况比较和两国关系前景》的采访中,面对十几名男女高中生,采用了高中生最易接受和交流的“音乐”来营造现场氛围。她首先以聊天、开玩笑来松弛他们的紧张情绪,同他们一一握手,问姓名、问年龄、开玩笑,一下子在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亲近感,消除了镜头前的紧张感。然后请他们欣赏几段美国音乐,从音乐介入美国这个话题,从美国延伸到最后的采访主题:让中国人自己来谈对中国政治问题的看法,这是不少美国人最感兴趣的题目。这时摄影师已悄然开机拍摄,使一场严肃的政治性采访变得轻松、顺达又真实可信。这次现场采访的成功,充分说明主持人“营造现场氛围的独具匠心和独特的采访技巧。”

事后,宗毓华谈起她的采访经历时说,每参加一项采访活动,她都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大量有关材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采访风格和特点,确定与众不同的报道形式、顺序和重点,即使是独家采访,也要力求有独特之处。

第二,寻找谈话的契合点,即共同语言,以增加双方(包括被采访者和受众间的)的亲切感、认同感。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大都是初次见面,彼此不免有种陌生感,造成了沟通交流的心理障碍。为此,主持人要善于寻找交流的共同点,比如同乡、同学、同事、熟人、兴趣爱好、家庭子女、相近的阅历等,使双方很快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使采访能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1980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正式提问前,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

华莱士:“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话是有趣的。”

邓小平:“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在国内提倡不讲空话……”

华莱士:“你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

邓小平:“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谈得比较长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华莱士:“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不少很难回答的问题。”

邓小平:“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了多少分。她是一个很不容易对付的人。”

华莱土:“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回答的问题。”说完,华莱士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和自负的神色。

这段充满情趣略带幽默感的有关法拉奇的话题,既激发了共同的兴趣,又彼此交流了情感,可谓意味深长,又为即将开始的正式提问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幽默感是智慧的闪光,能创造和谐、轻松的现场氛围。

主持人寻找与被采访对象谈话的契合点,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要把握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的心理需要,确定不同的谈话契合点。如对方是名人时要以他的成就事迹作为谈话的契合点;对与主持人同龄的采访对象,可以通过自己与采访对象相似的经历,让对方把你引为知音,做到无话不谈;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采访对象,要注意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特殊爱好,并以此为谈话的契合点。运用不同的采访技巧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让他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使采访获得圆满成功。

4重视采访中语言传播符号,形成全方位信息场结构优势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采访总是通过两种符号——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向受众传递信息。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眼神、举止言谈、穿着打扮、空间位置全都传递一种信息,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场。荧屏内外的观众在接受这个信息场的全方位辐射。主持人在采访中正是通过全方位信息场的优势,树立起自身的形象。

(1)眼神

主持人采访时切忌眼神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虽看对方但毫无表情,没有交流。这是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

主持人在采访时,应注视对方,用眼神和对方交流,仔细倾听对方的说话,并随时用观察的目光、思考的情绪做出反应,让对方感到采访的诚意,以调动对方谈话的热情。同时,自己也进入交谈状态,能及时发现新的采访线索或闪光点,紧紧把握采访的主动权。另外,采访时直视对方,如是批评性报道,可以让被访问者无法逃避你的问题,使采访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主持人采访应忌戴墨镜,以避免造成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陌生感。

(2)举止风度

主持人落落大方、文明礼貌、谦虚谨慎、朴实无华的举止风度,可以给采访对象一种信任感而且受人尊重,也是获得和采访对象进行交谈的重要手段。

美国三大电视网受众调查表明,人们更偏重喜欢主持人的风度,而不是外形容貌。良好的风度、高雅的气质是主持人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外化表现,反映了一个人的品位。

(3)衣着打扮

主持人现场采访时的衣着打扮,要随采访场景的不同而不同。庄重的场合穿着不宜太随便,朴素的场合穿着不宜太花哨。总之,采访中要做到衣着得体,这样会增强采访效果;反之,会给采访和节目带来负效应。对于出镜采访的主持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电视台的男广播员把领带打歪或女记者炫耀自己的首饰,把它弄得叮当响更令观众讨厌。记者的仪容关系重大,尽管他并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信息的传播者”(〔美〕特德·怀特语)。所以,主持人采访时切忌刻意修饰、浓妆艳抹、追求时髦,这样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心理上的反感。

(4)采访场所

主持人采访的场所选择,要考虑到被采访对象的心理和采访效果。一般来说,选择被采访对象熟悉的场所进行采访容易消除对方紧张的心理,而且会使交谈气氛平和,心理学上称之为认同心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采访,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就在被采访者家中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