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5844400000015

第15章 屈原(3)

楚顷襄王于十八年(前281年),派遣使臣到诸侯国,重新组织合纵,欲以伐秦。秦国听说后,出兵伐楚。第二年,楚军大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秦将司马错又攻占楚的黔中;第三年秦将白起攻占楚的鄢、邓、西陵等五城;第四年即公元前278年,白起攻陷了楚国都城郢,灭楚宗庙,烧毁楚先王坟墓。顷襄王东逃至陈城(今河南淮阳)。

国都的失陷,给屈原在精神上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他怀着痛苦的心情写下了《哀郢》。其后不久,屈原来到长沙附近的泪罗江,在极端苦闷与绝望中,投江自沉了。时年,他大约是在60岁左右。有人说,从《哀郢》里有“至今九年而不复”一语看,诗人在郢都陷落后,还过了9年的流亡生活。(见程嘉哲:《屈原生年之“谜”》)这种说法恐怕不妥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哀郢》一诗,也是在郢都沦陷9年以后才写的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屈原在国都沦陷了这么长的时间才为之写哀诗呢?既然不说原因,怎能令人信服!其实,这句诗的全句是“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应该是写自己因见疑而被迫离开朝廷(或说流放)9年而不复。另外,诗是文学作品,并非历史记录,“三”、“九”等数不是一个准确的实指数目,而是常被用来泛指一段或短或长的时间而已。所以还是在郢都沦陷不久,诗人难以接受这残酷事实而沉江自杀的,比较能够接近史实。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及诗人,把五月五日定为他的忌日,使人们千秋万代地怀念着他。

四辉煌的诗篇

屈原创作的诗歌,后人称之为“楚辞”。楚辞的本义是楚国体裁的文(歌)辞,即一种文学的体裁。宋朝黄伯思解释“楚辞”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引黄伯思《校定楚辞·翼骚》之序言)在这些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语言与声音的特点,如“楚辞’冲的“若些”(读若所)、“只”、“羌”、“谇”。蹇’、“纷”、“佗傺”等,皆楚国的方言;其声调悲壮顿挫,通常二句一韵,二韵一节。因此我们可以说,“楚辞”是中国最早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特色的方言文学。但是屈原在创作诗歌时,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称之为楚辞。这个名称是汉代初年才有的。《汉书·地理志》载:

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

《汉书》王褒传、朱买臣传中均提到“楚辞”这一名称。楚辞是屈原所创,其作品既有屈原的,也包括后人“慕而述之”的写作。西汉末年刘向将楚辞编成集,从此楚辞就有了专书。现在人们称楚辞,如屈原的作品为诗,或诗歌。在汉代则称其为赋。如《史记·屈原列传》里说“作怀沙之赋”,《汉书·贾谊传》中说“作离骚赋”,地理志说“作离骚诸赋”,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刘勰的《文心雕龙》以《离骚》为赋又为诗。但是楚辞虽也称赋,却应当与“汉赋”有所区别。很多汉赋,严格说来只是诗化的散文,而楚辞却是真正的诗歌。

屈原创作楚辞,除他自身的爱国的激情。高尚的思想情操、广博的学识外,他还接受了南方民歌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影响。尽管《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而《离骚》等诗歌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但它们同样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诗言志”之意的作品。从表现形式看,屈原的一些诗与《诗经》中一些篇章十分相似,试以《橘颂》和《郑风·野有蔓草》做一比较可见其承袭:

后皇嘉树,野有蔓草,

橘徕服兮。零露漙兮。

受命不迁,有一美人,

生南国兮。清扬婉兮。

深固难徙,邂逅相遇,

更壹志兮。适我愿兮。

《橘颂》为四言,但一小节最后一句为五言,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而《诗经》早已有这样的句式:“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

当然给楚辞更直接影响的是南方的民歌。公元前6世纪中叶楚人翻译的一首《越人歌》歌辞是这样的: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儿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首民歌的抒情味道很浓;句子的参差不齐,衬字“兮”的多次运用,都增加诗句的舒展流畅,及音调的优美。楚辞中的篇章里,很多句子与这类民歌相近。屈原将它吸收过来,经过加工,形式更完美,语言更丰富生动了,使楚辞的这些地方特色更臻完美。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章》(9篇)、《九歌》(11篇)等20几篇。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史记·屈原列传》)这个次序应当是作品的次序,《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故《九章》排第四。《九章》非原题,9篇诗也非一时之作。《九歌》是祀神乐歌,居最后,是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歌。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抒情长诗,共有373句,2477字。《史记·屈原列传》讲:他因为楚王不听正确的意见,邪曲占了上风,容不得方正,所以“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说明《离骚》是在他被疏之后的作品,离骚的含义是离忧,即心烦意乱,忧愁幽思与怨恨的意思。《屈原列传》还讲:“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是屈原在自己被打击,又看到楚国面临危亡,发自内心的悲愤之作,完成于楚顷襄王时期,应该是可信的。

《离骚》全诗可分为12个段落,加尾声《乱曰》,共是13个段落。(据郭沫若:《离骚今译》)一、诗人通过家世的追溯,美好品质、远大抱负及重视才能培养的叙述,表明了自己热爱生活,愿为祖国效力的心愿。二、以古代贤与暴不同类型作对比,暗示楚王为小人包围,不纳忠言,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对楚王轻信多疑的伤心。三、痛心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变节,鄙视群小的争夺财利,又担心自己政治上无所建树,表示一定要效法先贤,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四、表明决不为恶势力的袭击而动摇,埋怨楚王不能明辨是非。正邪不能相容,失悔自己看错了路向,似乎应退避自疏,但最终自己将宁死不屈。五、说明现实道路走不通,只好退到想像的境域中去,使精神暂时得以安歇。六、叙述女伴对他的劝告,但亦于事无补,他感到人间的寂寞,于是只好向舜帝去陈诉。七、以古代国家兴亡的道理,反复说明应当起用贤能,可惜自己生不逢时,只好掩涕悲泣。八、写他乘龙驾凤神游虚幻境界,排除险阻去求索崇高的理想,可惜天国中也找不到自己可以寄托的对象。九、从天国到人间,自己的追求,—一的碰壁,其原因是被“混浊”势力所阻挡,宫门万重,君王何时能醒悟呢?十。在绝望中去请神巫占卜,借巫者的口吻,来考虑自己的去留。十一、借神巫的鼓励,应该往好的那方面去设想,却担心不被见容;善良的人抵不住社会歪风的袭击会变节,而自己却不愿随和。十二。写自己离都门日远,把灵魂上升到深邃的上天,摆脱尘世的羁绊,得到了光明,但是当他一看到祖国,就使他再也难以移步向前。尾声总括了全诗,最后说道:算了吧,国内没有人把我理解,我又何必一定要思念着故都?既然没人和我一起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那我就死去依就殷代的彭咸。从全诗的结构来看,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以“女媭之蝉媛”为界限,前半部分多叙述现实的事情,即对已发生的事情的追述,后半部分则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虚幻的无国,对未来询问、求索。最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但现实又令他绝望,甚至产生去投靠殷代因谏君不听而沉水的贤臣彭咸的念头。

《离骚》,表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及对美好人生的求索。屈原所提出的美政,就是效法古代的贤君尧、舜、禹。汤、文、武,兢兢业业遵循着正义的法则来办事;反对启、羿、浇、桀、纣这些昏君,因贪图逸乐,倚恃强力,荒淫残酷而遭到灭亡。他希望楚王以史为鉴,不要重蹈昏君的覆辙。屈原特别重视“举贤授能”,他认为三王时代,政治之所以能够纯正,就是因为有许多贤能的人辅佐君王。他还通过巫咸的口举出许多历史上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好处。屈原“举贤授能”的主张,正符合大动荡、大变革时代进步的政治趋势。

《离骚》,体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从爱国主义出发的。屈原对楚上所表示的忠诚,就是忠于楚国的表现。例如:

岂余身之惮殃兮,

(我并不怕自己的身子会要遭殃,)

恐皇舆之败绩。

(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毁坏)。指九天以为正兮,

(我要请九重的上天做我证人,)

夫唯灵修之故也。

(我悃忱地忠于君王并无他意。)

这里都是把楚国的命运与楚王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来考虑的。他对楚王的忠诚,是寄希望于楚王能够把楚国治理得富强。他不仅不是对楚王惟命是从、俯首帖耳,而且是与楚王危害楚国的行为去进行抗争,当楚王不辨忠奸,不能采纳正确意见造成严重后果时,他又很痛心,以至于怨恨、绝望。他在《离骚》中写道: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你既不肯鉴察我胸中的忠诚,)

反信谗而斋怒。

(更反而听信谗言给我以恼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我诚然知道耿直是不能讨好,)

忍而不能舍也。

(但我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初既与余成言兮,

(在当初呵你既已经和我约定,)

后悔遁而有他。

(你奈何反悔了又改变了心肠。)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我和你的分离也不怎么难堪,)

伤灵修之数化。

(只叹息你的为人呵太没主张。)

诗中的荃与灵修,都是指的楚王。起初楚王还是信任屈原的,但听信谗言后,则对屈原产生了恼怒。屈原知道耿直是得不到什么好结果,但还是坚持不改。既然得不到信任,与王分离也没什么难堪的。很明显,忠心于楚王的前提,是要能接受自己正确的政治主张,而使楚国强大起来,否则也只能在政治上分道扬镳了。表现出诗人的气节,也是与他的爱国主义相一致的。

屈原的爱国市义还表现在他又寸祖国大地的无限眷恋上。诗中写道:

陟升皇之赫戏兮,

(在皇天的光耀中升腾着的时候,)

忽临睨夫旧乡。

(忽然间又看见了下界的故丘。)

仆夫悲余马怀兮,

(我的御者生悲,马也开始恋栈,)

蜷局顾而不行。

(只是低头回顾,不肯再往前走。)

当诗人在想像中的皇天遨游的时候,忽然间看到祖国的故丘,就再也不肯往前走了。对于祖国热爱之深,哪怕她处在混浊黑暗中,哪怕对自己还存在许多危险,哪怕自己是在幻想中游历,都绝不能离开自己的祖国。这种至深的爱,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离骚》,体现了屈原对美好人生的不断求索。他追求美与善,而与一切丑恶的事物进行不屈的斗争。在诗中,诗人以香花。香草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而且要永远保持这种高贵的品格,至死不变。和他相对立的那些腐朽的贵族则是苟且、偷安、贪婪、嫉妒,在关键时甚至不惜向敌国变节求荣。他们对正直、廉洁,坚持正确路线的屈原造谣中伤,打击排斥。而屈原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并给以严厉的斥责与辛辣的讽刺。诗人写道:

既替余以蕙兮,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

又申之以揽。

(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亦余心之所善兮,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心甘,)

虽九死其犹未悔。

(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他郁邑余佗傺兮,

(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

吾独穷乎此时也!

(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宁溘死以流亡兮,

(我就是淹然死去而魂离魄散,)

余不忍为此态也!

(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鸷鸟之不群兮,

(鹰和隼不能够同凡鸟同群,)

自前世而固然。

(原本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能周兮?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

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曲与直能够一概相量?)

诗人坚持不懈地与恶势力作斗争,虽九死也不悔。这种洁身自好,一往无前的精神,能感天地,泣鬼神!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高度评价屈原的诗歌:“屈平辞赋悬日月!”

《离骚》,所揭发咒骂的贪婪。奸险。奢侈、凶暴的宵小、恶棍,实际上是剥削阶级集团的形象;他所歌颂的正直、善良、廉洁、耿介的嫉恶如仇的精神,实际是人民性格和人民反抗情绪的折射。所有这些说明了时代对屈原所起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遭遇,才能够写得出这样的作品,所以刘勰讲:没有屈原,也就不会有《离骚》(《文心雕龙·辨骚》)。

《离骚》在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这首长诗善于揭示矛盾和心情的波折。诗中所表现作者的广阔思想,深刻和复杂的感情及自己的遭遇与心情,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而是在处处以忠贞与谗邪之间的对立矛盾中展开。诗人对忠贞的歌颂和对谗邪的指斥,充分显示出分明的是非与强烈的爱憎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人的内心也充满着矛盾,反映到诗中,一方面是自己忠贞不渝的态度,一方面在现实打击下的苦闷徬徨;一方面是女媭劝他随俗沉浮,不要使自己过于孤立,一方面是诗人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接受这个劝告;一方面是灵氛的卜卦,要他合则留,不合则去,但在诗人离开都门邀游时,看到故丘就冉也不愿移步向前了。这些矛盾,使诗人心中充满波折,但诗人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和理想他宁肯去死,也决不随波逐流,突出的表现了诗人卓越的人格。

其次,《离骚》用象征比喻的方法描写诗人的遭遇,表白自己的爱憎感情。一是用传说与历史故事,以古喻今;二是用花、草、树木等来比喻不同的人物和品行,以鸩鸟代表丑恶专讲坏话的形象,雄鸠代表举止轻佻的形象,鸷鸟代表不屈斗争的形象,凤凰代表善美的形象等等,这些形象比喻精确,可以看出诗人巧妙的构思。三是诗人充分的利用神话传说的材料,把读者带到虚幻缥缈的世界。他把传说中古代美女组织到自己的诗篇里,把日、月、风、云拟人化。他想像自己驾驶着以凤凰为车,以无角白龙为马的神车,月神望舒在前面引导,风神飞廉在后面追赶,向着四方去邀游。在他去上下求索时,天渐晚了,他就向太阳神羲和发出慢行的命令,叫他不要急于回到崦嵫山下。他在想像中驰骋,早晨由苍梧动身,晚上便落到昆仑山的县圃;刚渡过仙河赤水,便又向西海前进。诗人大胆丰富的想像,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昂扬开阔的精神境界。如同奔驰在群山万壑之上的雷鸣闪电,如同高悬在万顷波涛上的皓月亮星,引起人们的惊奇与激动。

然而,诗人的想像是以激烈复杂的现实斗争为背景的,是以真实的感情为基础的。他没有逃避到梦幻的世界,而借以表达他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始终坚持不渝地斗争、去不断地上下求索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幻想始终是现实的积极反映,他在幻想中的行为正是他在现实中对理想执著追求的反映。

我们说《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因为他用借助想像构成虚幻的境界,来表达、抒发自己强烈奔放,不受现实羁绊的思想感情;他用夸张和大胆的比拟,赞美善良忠正,鞭笞奸邪巧佞,它的精神是积极的。战斗的、充满了现实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