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5841400000057

第57章 人文历史篇(4)

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而在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

休假的由来

在汉代出现官员休息制度,休息那天每个人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沐日”。汉代规定,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所以叫“五日休”。到了唐代,改为“旬休”,也就是十天可休息一天。

除定期的休假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时中秋节给假三天;寒食清明四天;明代冬至给假三天,元宵十天。此外还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可以60天为限。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罚俸禄一月。有的人还因此被罢免官职。

到了清朝初年,随着西方的传教士和天主教传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实行七天一次的星期日休息制。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部门又规定了每周两天(双休日)休息制度。

退休的由来

我国古代称退休为“致事”、“致政”或“致仕”。《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

汉代,官员要致仕,必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两种: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唐朝退休制度,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致仕年龄较灵活;致仕手续简便,只要造册上报即可;对致仕官员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很有人情味;致仕官享受优厚待遇。首先在政治上,三品以上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事决策。其次在经济上,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受皇帝特恩,可给全薪退休。六品以下,则赐田养老。

两宋时期,退休制度又有新的规定。宋制,文官年满七十为致仕之期,武臣可延长十岁。若自愿亦可提前致仕。但少数元老大臣,不在此限。两宋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待遇,优厚备至,无以复加。

明清之际,关于退休年龄,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凡内外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一概退休。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10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是明清两代高度集权政治所致,客观上也比较合乎实际。

“语文”名称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中国国旗的由来

1949年6月16日,中国全国政协筹备会议首次会议上,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并向全国发出征稿启事。一个月内就收到国内外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1992幅。

应征的国旗方案也各具特色,如陈嘉庚设计的国旗是镰刀斧头旗;郭沫若设计的国旗是两个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朱德设计的国旗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嵌有红五角星,象征晴朗的天空。这些图案经过认真挑选,选出38幅图案印发给政协代表,让大家评议。最后确定其中的复字第32号图案,经毛泽东审查通过并在9月27日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这面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是上海一名普通的经济工作者。国旗的寓意是:一颗大星引导在前,几颗小星环绕其后,形成众星拱北斗之势,大星即为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中国人民,党和人民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确定小星的数目时,他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人民包括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以,他决定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从此,五星红旗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国国歌的由来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设立由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截至当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刚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传播情况后,认为《义勇军进行曲》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响,应采用作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

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会议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茅盾文学奖的由来

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茅盾先生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此前约两个星期,他口述了一封给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信: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致最崇高的敬礼!”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得文学奖,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第一届(198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东方》(魏巍)、《将军吟》(莫应丰)、《李自成》(姚雪垠)、《芙蓉镇》(古华)、《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第二届(1985年):《黄河东流去》李准、《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第三届(1988年):《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第四届(1998年):《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陈忠实)、《白门柳》(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第五届(2000年):《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王旭烽);第六届(2005年):《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英雄时代》(柳建伟)、《东藏记》(宗璞)。

“哀乐”的由来

1949年以来,我国所有对亡者的悼念会上都演奏或播放着一支催人泪下的乐曲。这支属商调式哀乐是谁谱写的呢?

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安波、马可、时乐蒙等同志深人民间“采风”,在安塞地区搜集到了这支陕北民乐商调式哀乐。不久,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同志的大会上,首次唱了由安波同志记谱和填词的歌。

解放战争时期,此曲传到了晋察冀解放区作为挽歌形式使用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军乐团团长、指挥罗浪同志为了礼仪的需要(国家需要有庄严的哀乐),把此曲配置了和声作为军乐队的礼仪曲使用,这样,这支哀乐被沿用下来。

“小学”一词的由来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即由此而得名。

“镀金”一词的由来

“镀金”最初是指一种以金饰物的工艺,即在器物的表面上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后来,人们亦用这个词来比喻人到某种环境中去深造或锻炼(如出国留学)只是为了取得虚名。

原来“镀金”一词的这一用法源于唐代的一个典故。据五代人王定保撰《唐摭言》卷十三、李等撰《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一,及元人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卷六记载:

唐代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十分苦恼。诗人李绅为淮东节度使时,一年初春大雪,章孝标到李绅府赴宴。李绅素闻章孝标诗名,就让他当席赋诗。章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李绅对此诗大为称赏,劝他再苦读应试。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章孝标果然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在即将衣锦还乡之前,他在长安做了一首诗寄给李绅:“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人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李绅见到章孝标的这首诗后,从中看到了章孝标小成即满的肚量和傲气十足的气派,觉得有必要提醒教育一下章孝标,于是就立即作了一首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并立即给李绅去信,表示感谢。

“杜撰”一词的由来

古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乏,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而且,他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来,“杜撰”又被引申为不真实地、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海外赤子”的由来

“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疏》中:“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还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中“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们劝道:“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陛下如此之近,万一有狂妄无知之徒暗中向您发射,您又没有戒备,可大大伤害社稷啊!”唐太宗答道:“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据此话,人们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演变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下榻”一词的由来

东汉时,南昌有位太守叫陈蕃,他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当时南昌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家里虽清贫,但他从不羡慕富贵,由于他品德好,学问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举荐他。尽管这样,徐稚仍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也总是坚辞不就,当地一些人称他为“南州高士”。陈蕃听说徐稚的情况后,十分重视,诚恳地请他相见,听取他的意见。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来就成了一个典故。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唐朝有个名叫缅伯高的地方官,有一次千里迢迢给皇帝进贡白天鹅。途经一个湖泊时,他看到笼子里的天鹅又热又脏,便打开笼子让它们到湖里洗澡。不料天鹅出了笼子后,“呼啦”一声全飞了。地上只留下几根白色的羽毛,缅伯高急中生智,带着一根脏羽毛上了长安城。

当皇帝接受各地官员的贡品时,缅伯高献上的只有一根羽毛。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微臣跋山涉水,进贡一群白天鹅给陛下,谁知在湖上洗澡时让它们飞跑了,只留下这根洁白的羽毛,微臣不敢空手来见陛下,这根羽毛毕竟代表着微臣对陛下的无限敬意。微臣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啊!不知陛下是否能饶恕微臣?”这番话打动了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了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由来

唐代诗人任华曾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吟咏:“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这应该便是将江南比作天堂的开始。在此之前,江南曾因其在南朝的繁华而被称作“佳丽地”,尚无将其比作天堂的先例。“佳丽地”的名头在唐朝得以继续,且有将其他地方挤出这一行列之势。

白居易曾历任杭、苏二州刺史,他在二州任上写过不少夸赞当地的诗篇。但是,起先他还只是单夸杭州。任杭州刺史时,他与身为越州刺史的元稹夸口,称:“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后来他为苏州刺史,又称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从此他便以苏杭并称,颇以曾为“苏杭两州主”而自豪。到晚年他回到北方,对苏、杭二州更是念念不忘。他在和殷尧藩的一首诗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人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可考出据,应是明朝《七修类稿》和《古今小说》。另外,苏南民歌《姑苏风光》起首也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这首歌又名《大九连环》,是由若干首民歌联缀起来的,而且后面唱的确实是两地的风光:“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由来

“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指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可太过密切。此话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关于这句话的流传,有个传说。唐朝武将薛仁贵父母早丧,家境贫寒,自已只好外出打工谋生,因他的食量过大,一餐要吃一斗米,多少富户人家,都不敢留他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