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
5836300000080

第80章 明(4)

天顺八年(1464)七月二十七日,是明宪宗朱见深举行大婚的日子。当吴氏随着迎亲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宫中时,只见紫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金碧辉煌,夺目耀人,热闹非凡。一时间丹陛大乐齐奏,把隆重的气氛烘托了起来。文武百官、宫廷侍女们,身穿节日的朝服已迎侯于坤宁宫正门外。只见吴氏头戴凤冠,身着霞帔,面如满月,仪态高雅,款款而行。就在这时,吴氏发现在庆贺的人群中,有一个约30岁左右,并不漂亮的女子站而不跪非常显眼。并用一种挑衅的目光逼视着她。吴氏听身旁的侍女介绍说,她就是宪宗宠爱的万氏。吴氏联系起宪宗对自己的冷漠,顿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她的心头。但因初次与万氏见面,对宫里的情况还不了解,随之又一闪而过。

大婚举行后,人们发现宪宗脸上并无喜色。吴氏刚与宪宗举行完大婚,就受到了宪宗的冷落。她不明白像万氏这样一个出身低贱、举止粗俗,年龄大宪宗19岁的宫女,怎么能使宪宗如此迷恋?而自己才貌双全,知书识礼、竟遭如此冷遇。这使她百般不得其解。但她身为六官之首的皇后,这种屈辱、苦恼又对谁去说?泪水只能往肚里咽。她恨万氏的骄宠。恨万氏的阴险,却又不能流露于言表。吴氏哪里知道,宪宗由于过早地同万氏一起生活,他对万氏的爱恋、依附和敬畏的情感难以自拔,已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万氏影响,使他一开始就对吴皇后存有偏见,在心理上难以容纳吴皇后。他觉得吴皇后虽然年轻漂亮,却是一个含而不露的冷美人,使他无法得到像万氏那样的热情,温柔,体贴、娇媚以及温馨之感,乃至对吴氏产生了厌倦。加之所受教育不同,相比之下两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大的差异。吴皇后从小接受的是儒教,“笑不露齿”、“窥必藏形”,更何况她是大家闺秀,感情内敛而矜持,当上皇后,更要把自己的温柔蕴含在她那庄重雍容华贵的风范之下,这是年仅16岁的宪宗所不能理解的。

万氏与吴氏并无怨仇。万氏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当皇后,吴氏却打碎了她的皇后梦,夺走了她认为应当属于她的东西。

万氏更加充分地利用宪宗专宠她的有利条件,在宪宗面前千方百计地诋毁诬陷吴皇后。吴氏开始时只觉得万氏比自己大得多,在宫中呆的时间也长,而自己的地位却比她高,万氏却变本加厉。从一开始指桑骂槐,发展到对吴皇后公然不恭乃至肆无忌惮地辱骂。吴氏实在忍不住了,她想堂堂的六宫之主竟遭到一个宫女的污辱。长期下去岂不威信扫地。吴皇后愤怒地斥责了万氏的粗俗无礼。万氏见吴皇后终于被她激怒,正中她的奸计,趁此机会破口大骂吴皇后。吴氏气得浑身发抖,愤怒至极,便命令身边的侍女,把万氏按倒在地,杖打了一顿。

万氏虽然受了皮肉之苦,却暗笑吴氏毕竟年轻,不是自己的对手。她借着刚刚被打的狼狈相,跑到明宪宗那里,席地而坐。大哭喊冤,说她十分尊重吴皇后,而吴皇后却因为她出身低贱而污辱她,说她都是因皇上宠惯坏的,她仅辩白了几句,说明皇帝小时候和自己的感情之好,吴皇后就越发气愤,命人杖打,这纯粹是吴皇后嫉妒宪宗对她的宠爱等等。宪宗以前听到万氏诋毁吴皇后的话,觉得不过是女人间的嫉妒罢了。今天听着万氏的哭诉,他深信不疑,觉得吴皇后也太猖狂了,盛气凌人,竟欺负到他宠爱的万氏身上了。他按撩不住内心的愤怒,便命把吴皇后传来,不问青红皂白。就让人用杖打万氏的方式杖打吴氏,想着替万氏出口气也就罢了。谁知,万氏并不甘心。一心想致吴皇后于死地,更是在宪宗面前哭得死去活来,说吴皇后今后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她,还不如早死了痛快,说着就要寻死。宪宗一见此景可被吓坏了,他看到吴皇后把他心爱的万氏欺凌得如此悲怜,就向万氏发誓,一定要借这个机会废掉吴皇后。立万氏为皇后。万氏一听,宪宗答应要立自己为皇后,目的已达到,这才破涕为笑。

宪宗经万氏那么一激,脱口说出要废掉吴皇后、立万氏为皇后。话虽然说出口,但废后中竟是一件大事,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而吴皇后足经过两宫太后长时间的观察选定的,刚刚册封,就被废黜,不仅两宫太后不会同意,就连廷臣们也难以通过。万氏很快为宪宗想出了一个计谋。宪宗让人传来了当时负责选后具体事务的太监牛玉,想从牛玉那里了解明英宗当初对是皇后的看法,牛玉据实说来。宪宗并未找到任何不利于昊皇后的证据。宪宗命人逮捕了牛玉,打入了锦衣卫大牢,对牛玉刑讯逼供,牛玉架不住酷刑的折磨,被迫在诱供下顺着主子的意图制造了一个假证据:明英宗在世为朱见深选妃时,对3个候选人中的王氏印象最好,并已确定王氏为太子妃,但在之后的选后过程中,因吴氏的父亲昊俊通过太监吴熹对牛玉进行了大量的贿赂。故此牛玉在对两宫太后启奏选后情况时,将先帝英宗选定的王氏改为吴氏,从而在册立皇后时错将吴氏取代了王氏。从牛玉那里逼取到假供后,宪宗立即禀报两宫太后,并提出废掉吴皇后,请求两宫太后批准。钱太后听后心里便犯了嘀咕,只是此事的经办人牛玉的供词摆在这里,又不能不信。吴氏在被册立为皇后的这一个月里庄重得体,人品端正,没听说有什么过失。据她所知,吴氏杖责万氏纯是万氏激怒了吴皇后造成的,也不过理解为争宠之举罢了。皇后刚刚册立一个月。就要废上,很不成体统。钱太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废后。周太后倒也觉得昊皇后是个贤后,但对钱太后与她不尊不能容忍。她不想让钱太后主宰决断这些人事。便违背良心地接口说:“照理说吴皇后倒也不错,只是先帝临终的遗命,谁又敢不遵守呢?”宪宗听到母亲为他帮腔便趁机威胁两宫太后,如果不同意废后他就要削发为僧。钱太后看到宪宗态度坚决,周太后也同意,只得勉强同意。当两宫太后同意废掉吴皇后的消息传出后,万氏,她笑逐颜开和宪宗兴奋地彻夜未眠。万氏终究做贼心虚,但心夜长梦多,急忙催促宪宗发布废后诏书,把生米做成熟饭。

吴氏接到自己被废的诏书后,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此时的她如雷轰顶,欲哭无泪,诏书已下。一切都无法辩解,不能挽回,只有交还皇后册宝,迁居西宫,像一般的宫人一样,冷冷清清地打发自己的后半生。

随着皇氏的被废,为废掉吴皇后而制造的假证据里所涉及的一批人及其亲属,也遭受了不白之冤。一个月前,吴皇后的父亲吴俊因其女贵而贵,被封为都督同知。因其女被废而被革职下狱,又被贬谪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服役。太监牛玉则被贬谪到孝陵(今江苏江宁东北)种菜。

天顺八年(1464)八月二十八日,吴氏被废、贬居西宫之后。过着十分冷清的生活,终日靠吟诗,摹画、抚琴来打发凄凉的日子。

万氏想这一次皇后应该由她来当了。尽管宪宗极力想让她当皇后,却只因假造的废后证据中先帝是想让王氏当皇后让王氏捡了个皇后。吴氏从宫中的侍女那里经常听到有关万氏的消息。万氏为宪宗生了皇长子后被封为贵妃,但皇长子不久夭折,万氏从此不再复娠。万贵妃为保住自己在六宫中的专宠地位,不让宪宗去召幸王皇后和其他嫔妃,对怀孕者使之堕胎,并毒杀了皇太子。不久,她又听说瑶族出的纪女史遇幸怀胎,逃避了万贵妃的毒手,在距西宫不远的安乐堂偷偷生下一皇子。吴氏正愁没有机会对付万贵妃,她恨透了万贵妃的心狠手毒,虽身居西宫,却为宪宗至今尚未有子嗣担忧,为大明没有国本担忧。为帮助纪氏,便让人找来太监张敏,把小皇子藏在安乐堂旁边的一间密室,并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一些粉饵饴蜜之类的食品让张敏拿去哺养小皇子。她也每天都亲自往来照料哺养儿,这些都是在暗地里秘密进行的。竟躲过了万贵妃所派人员的严密监视。

皇明孝宗朱祜樘即位后。不忘吴氏曾给予他的保护。特别是孝宗幼时遭际了种种的苦难坎坷,更使他格外感激昊皇后对他的关怀。他命人把吴皇后迁出西宫。安居到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仁寿宫。同时。他命令要完全按皇太后的礼遇安排吴氏的衣食住行。仅当了31天皇后,吴氏于正德四年(1509)病逝。

张氏——孝宗朱祜樘皇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6)。张氏因善良美丽、知书达理被孝宗朱祜樘于选为太子妃。同年,孝宗登上皇位,她也被册封为皇后。

明孝宗和张氏婚后两人的感情恩爱无比。张氏了解了孝宗的身世,对孝宗也更加体贴入微。不仅负责皇上的起居饮食,还与皇上一起分担国事忧愁。孝宗平生所爱始终是张氏一人,在闲暇的时候,共同度过甜蜜的时光。张氏对明孝宗在政事的治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孝宗之所以能励精图治,和她的帮助与理解是分不开的。张氏不仅仅关心皇上的生活,要替皇上忧国忧民出谋划策。孝宗对清除积弊,罢免和惩处了贪赃枉法、佞幸无耻之徒;任用贤能。广开言路;注意民生,减免灾区赋税征收,促进提高生产力:加强边关建设,巩固边备进行了改革。

朱祜樘1505年去世。朱厚照即位,即武宗。张氏为朱厚照择选了美丽庄重的陈皇后,起初两人恩恩爱爱,国内也是一片升平的景象。而后来朱厚照在奸臣的挑唆下,变得荒淫无度,纵情声色,导致宦官专权,奸佞为非作歹,成为遭世人唾骂的昏君。

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1521)病死,他的后宫嫔妃成群,未能留下后嗣。为了不让祖宗创立的基业就上毁掉,张氏与众大臣商量,推荐孝宗的堂弟——朱祜元的儿子朱厚熜(世宗)即位。张氏非常明确地把嗣君纳入了孝宗、武宗一系,自然保障了朱氏家族的利益。这样做要冒极大的风险,处理不好,不但新的皇帝不能顺利继位,甚至自己生命也有危险。新的皇帝还远在湖北,一时还赶不到京城。以江彬为首的反对势力,控制着禁卫部队,妄图趁朝中无主的机会策动政变。京城内外,人心惶惶。张氏面临着这种情况。她知道如果自己乱了方寸,整个朝廷就会乱做一团。她镇定了自己的情绪后。确定在当前形势下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要用智谋把江彬控制的部队支开。再设法和江彬斗。于是开始先说服了宦官张永、魏彬等人,又秘密与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紧急磋商。首先草拟出武宗的遗诏。让忠于江彬的一支部队到通州领赏,将其调离京师。以减轻宫中的压力,然后又在宫中设置埋伏,并以太后的名义邀请江彬到宫中参加“观兽吻”的仪式,乘机把江彬逮捕处死。紧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获了江彬的余党,夺回了首都警卫部队的大权,稳定了人心。在镇压政变的全过程,张氏机智沉着,指挥自若,为朱氏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逮捕了江彬的余党后,张氏又以太后的身份。发出懿旨,进行改革。大批裁减宦官,清除了一批贪官污吏,使受到刘瑾,江彬一伙迫害的官员得到了平反昭雪:提拔了一批真正有才干的官员;免除了受灾地区的赋税,将皇庄和一部分贵族多占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耕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张太后和杨廷和主政的47天中,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朝政出现了明中期少有的兴盛局面。

朱厚熄即位,即明世宗,当年14岁。朝廷上下一致拥戴这个年少君主。他虽年纪轻轻,却个性极强,甚至乖张,又好虚荣。当他由外藩入继皇位,一步登天时,以维护自己的名誉为由,不接受以皇太子登极的礼仪迎接他,这无疑给张皇后迎头一棒。为了顾全大局,张氏率文武大臣上表劝进。世宗方以天子之礼,在奉天殿即位,改年号为嘉靖。

世宗即位伊始,为了正本清源,下令要礼臣议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善良的张氏一面安慰,让他留下来,一面又让阁臣妥议。大学士杨廷和无奈,只好代世宗草敕下礼部,称朱祜杭为兴献帝,蒋氏为兴献后。张氏做梦也没想到,她的一让再让,让出了更坏的结果。世宗上台后不久,便开始自行其是。他对大臣们讲:“朕有生母,又有祖母,今天的朝廷不是昨天的朝廷,慈寿太后(张皇后)凭什么称尊至上?”并将张氏主政时所下的命令逐一收回,又重用了一些妒贤忌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奸臣。张氏因受到排挤,忧郁成疾,不久含恨离开了人间。

夏氏——武宗朱厚照皇后

夏氏是军都督府夏儒的长女。正德元年(1506)金秋时节,16岁的武宗朱厚照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典,并册立夏氏为皇后。

朱厚照,即武宗,为孝宗皇帝的独子,从小聪明伶俐,备受孝宗钟爱。刚两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孝宗朱祜樘弘治十八年(1505)去世后,15岁的朱厚照依次继统。登基不几天,把批阅奏章的朝政大事都交给宦官刘瑾,并升他为司礼监。于是一批佞幸趁虚而入,集结在刘瑾周围的有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祥等7人。他们皆为武宗东宫时的旧侍,此番凭借武宗的势力。成了宦官中的新贵,号称“八党”。武宗则又迷恋上武事,最感兴趣的是骑马射箭,有时竟挟带弓矢,单骑跑出禁门射杀鸟雀。

武宗与夏氏新婚燕尔,对放鹰逐犬射鸟的事不甚放在心上,渐渐又纵情声色了。他常常带着几个太监微服出宫,不过不是去访问民间疾苦,而是到那秦楼楚馆之地陶情作乐,往往误认良家妇女为娼妓,任意闯进门去,纵情笑乐。夏氏本性柔和,况且伴君如伴虎,对武宗一切作为,虽有耳闻,也曾劝导,但根本无济于事!

正德十五年(1520)武宗游完江南回返北京,路过积水池时又驾小舟钓鱼为乐,舟翻落水,虽被救起,从此染病在身。第二年三月终因纵欲过度而死。夏氏嘉靖十四年(1535)正月去世。

蒋氏——世宗朱厚熜皇太后

蒋氏,大兴<今北京大兴)人,父亲蒋敦追封玉田伯,丈夫兴王朱祜杭是宪宗的第四个儿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封兴王,弘治四年(1491)建兴王府于湖北德安,后改名安陆。弘治五年(1492)蒋氏被册为兴王妃,兴王嗜读诗书,爱好古玩玉器,不喜女色,当时楚俗尚巫觋而轻医药,于是他就到处找良方开药店以接济病患者。蒋氏于正德二年(1507)喜得贵子,取名厚熜。到正德十四年(1519)兴王死后,她的儿子年仅13岁就管理王府事务,不久又被特命承袭王位。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两年之后武宗驾崩的消息传到王邸,王府上下按照惯例举行了十分铺张的哀悼,哀悼的香烟袅袅未尽。却快马下来急诏要接她的儿子进京登基为皇帝。翩翩年少的朱厚熜捧泪告别了汉水边的故土,蒋氏却豪情勃勃地鼓励儿子踏上人继大统的路程。

朱厚熜顺利地继承了大统,是为世宗。他即位的第三天便差遣特使赴安陆恭迎母亲蒋氏进京入宫。就在蒋氏高高兴兴地行进在路途的时候,宫廷里她16岁的儿子和大臣们展开了辩论礼仪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