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环球东宋帝国
5672000000045

第45章 挣大钱

45挣大钱

瞧瞧人家万里车行多实在,知道这民以食为天,而今米价高,便来了一出买轱辘车送大米的人气营销,那小厮连说带唱,让吴元启一时把持不住,动心了,吴元启急切问道:“小兄台,敢请细细说来,他家买两轮轱辘车送大米,究竟是送一斗,还是多斗?”

那小厮收了万里工钱,是替人做宣传的兼职雇工,听到这边公子性质颇浓,正要开口回答,却被不远处一鲁莽的汉子呵住了。

“哼!”隔壁桌穿着绿底大褂的汉子对着手拿传单的小厮哼了一声,声音之大,连桌上的茶碗茶壶都震的跳了起来,那汉子冷笑道:“买轱辘车送米,我看是送一粒糙米吧。”

“你这人怎么如此说话,你,你!”那小厮见这汉子身强体壮,又有几个帮手,故不敢把事情闹大,声音渐小,又对吴元启说:“这位好脾气的公子哥,小的已将万里车行明日买轱辘车送大米活动说了一通,买轱辘车送一石大米,机不可失,总数仅一百,每人只限一辆,尽早拿定主意!”

“一石!”吴元启竖起了耳朵。

“对,是一石米!机不可失。小的还得去他家宣传,告辞。”言罢,那小厮便离开了。

店家也跟着说道,“一辆普通两轱辘车,如今售价四贯,而如今米价高,一斗便需要两百文,十斗为一石,要两千文,也是两贯。这相当于两贯买一轱辘车,值得值得,老夫明日也去买上几辆。”

“店东家未听那人说?一人只限买一辆。”吴启元说。

“这无妨,老夫有妙招,明天老夫雇上几个闲人,去分头排队,他哪里知道这车子被谁买去了。”

吴元启见每次提到万里商行,那绿大褂汉子便要发作,心里默默以为,那汉子与万里商行有不共戴天之仇,于是也不去管那汉子的意见,自己改了主意,要去万里车行买轱辘车,毕竟送一石大米,机不可失。

名额有限,仅限一百辆,宜早不宜晚,次日,吴远启起了个大早,趁着鸡还未打鸣,报时的人未报寅时,便动身去了万里车行。

一到那里,看到如此多的竞争对手,心里感到一阵惊慌,看见已有二十多人在等万里商行开门营业,而这队伍边上,一个十七八岁的伙计,穿厚袄,推着长洲小吃车,车上挂着大红灯笼,摆着锅碗,卖夜宵。

吴元启以为自己摸黑足够早了,压根没想到还有比自己还凶悍的角色,真不知道眼前这些人是不是属夜猫子的。

他见前面那老者背影眼熟,打量了再三,越看越像自己隔壁的胡老汉,胡老汉参加了一辈子的科举,就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过,吴元启也是连连不中,两人又是街坊邻居,他们这一老一少,以兄弟相称,见了面倒是趣味相投。

吴元启想要作揖问候,一看这天色发黑,月光不明,作揖也看不到,还要消耗力气,便只动了动嘴皮子问道:“这位可是胡兄台?”

那老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转身过来,借着朦胧月光,一看是隔壁吴元启,笑道:“元启兄也来买大米?”

吴元启想,这想买大米的和想买轱辘车的人都到一块,难怪人数众多,笑道:“吴某不是为米而来,是为轱辘车而来,这起早摸黑的也没赶上前头,他人莫不是昨晚便来排队了?”

胡老汉说:“胡某打听过,这帮人昨日下午便来排队等候。不过这倒不妨,说是有一百辆轱辘车待售,你我二人皆能轮到。”

“吴某记得胡兄台已有一辆轱辘车,今日这车买回去,当如何处理?不如你要米,我想要车,不如你我二人合买一份罢了。”吴元启说道。

“哎,兄台,不是胡某不给你面子,实乃胡某想借机小赚些铜钱,胡某花四贯钱买了轱辘车,获赠一石价值两贯的大米,留着吃,那轱辘车,便相当于两贯钱,胡某欲将那十层新轱辘车以三贯转让出去,便可获利一贯,你说值不值?”胡老汉得意的笑了起来。

吴元启是个书生脑袋,一时不解:“莫非胡兄台要开轱辘车店?这开铺子可要花大量银子,或者欲去集上转卖?”

“兄台,何来此言。胡某无需开店,只需去长洲品牌行包打听,花几十文钱,打个广告,转让此车,此车可是十层新,价格比市面价还低一千文,抢手货,好卖得很。”

“兄台,吴某受教了,”吴元启心里觉得奇妙,原来这没有店铺,不摆摊子,也可做买卖。只是这胡老汉原本也是一书生脑袋,如今怎么突然就精明的像个商场老手了。

“你当真不知?胡某以为,你该多读读《绍兴新闻》,聚宝盆,巧机关,都是好栏目,胡某也是在上面学的,要是用报纸上的言语来说,这叫网店。”

“吴某偏爱读《孔夫子曰》,不读《绍兴新闻》,听兄台你这么一说,吴某实乃心动也。”

“如今入了秋,夜里风凉,二位是否需要些热食热酒驱寒。小的这里有竹签烤肉,也有枣糕,鲜肉包,灌汤包”一个戴着纺布帽子,穿着厚袄,推着餐饮车的伙计,走了过来,在那餐饮车上还挂着两个灯笼,车上还有一账本子和一个算盘,旁边是一潭酒,几个瓷碗。

“你这鲜肉包子多少钱?”

“客官,这大包子,三个铜板一个。用的肉,是绍兴府里陆屠夫家的肉馅,质量绝对上乘,新鲜。”那伙计说道。

“来两个”胡老汉说道。

“给我来三个。”吴启元也应道,起的早,还没吃饭。

吴元启付了钱,对胡老汉说:“如今世道,包子价格都翻了三番了。”

那伙计听到了,笑道:“二位客官,这包子虽然三个铜板,可是曾想过,那轱辘车之价可是四贯,若是用那轱辘车换包子,还不得换一千多个包子。小的只是挣些小钱,维持生计,万里这样的商行才是挣大钱的铺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万里车行挣的钱虽多,也比不了出海的大商人,人家单个时辰赚的银子都比我们一辈子挣的钱还多。”

吴元启听的格外出神,“出海真的就能赚大钱?”

“小的前些天,在绍兴街边摆摊,听到路边两个商人交谈,从他那言语中,听的出来,是做贸易的,那钱来的跟流水似地,要以万计。那人还要做更大的,要去海外开分号,专门收集海外宝货,贩往大宋,再从大宋,进了丝绸,瓷器,运往海外,一来一回都是钱。”

吴元启不经意间就恍恍惚惚的,脑海中似乎有两个声音在争吵。

孔夫子说:吴元启,读圣贤书才是王道,难道你不想荣华富贵?不想高官厚禄?不想衣锦还乡?

铜板:别听那孔老夫子胡言,世间万事,没有我,凡事你有底气吗?你赶快醒醒吧,别那么幼稚,别如此迂腐。你想要衣食无忧富甲一方,你就学学春秋范蠡。

孔夫子:你这满身铜臭的破铜板,老夫都不稀罕骂你,元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你科举及第,黄金美玉皆会有的。

铜板:如今是铜香,哪里有铜臭,休被那孔老夫子蛊惑,年年科举,又有几人过的了独木桥,进得了朝堂?即使你过了,那黄金滚滚来,能花的安心?

孔夫子:一派胡言,好猖狂的铜钱。

铜板:吴元启,一定要听我的,扔了四书五经。

孔夫子:切不可与铜共舞,老夫所言才是正道。

“元启兄,这说着说着怎么就走了神”胡老汉问:“莫不是没睡醒,站着便睡了。”

吴元启回到现实中才发觉是梦一场,“胡老先生,吴某一时走神。”

一直等了两个时辰,到了清晨。

万里车行领头伙计陈小虎,一开店门,便看见门口挤了一堆人,人山人海,便抖擞了精神:喊道:“各位客官注意了,活动马上就要开始,本次万里商行买轱辘车送大米活动,响应者众多,为了大家人身安全,请按秩序依次进店购买。”

万里商行的领头伙计陈小虎,督促其他人清洁店铺,又过了一炷香时间,才正式出售轱辘车。

陈小虎对排在最前面的一个身穿大提花褂子的小厮叫道:“头排这位客官,请。”

那小厮也是颇为疲惫,如今总算是熬到头了:“店家,你家这送大米的轱辘车,给我来一百辆。”

陈小虎愣住了,这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一百辆,若是你把这一百辆买去,自家这活动还不就夭折了。

排在第二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剑眉,鼻子高挺,就是胡子一把,一听有人要包了所有车子,叫嚷起来:“这小厮甚是无理取闹,他若是一人揽走了一百辆轱辘车,这分明是挑明他是你们找的托。”

“若是托,俺便去《绍兴新闻》给你家曝光!”排第三的汉子身高马大,也在店门口表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