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道将南华宗传承了千年的秘密一五一十说出,李朝阳听得悠悠然——长生不老,这可是在神话传说中才听到的东西,如今竟然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自己面前。自私本是人的天性,但像张修及其后人这样,要打乱自然界的阴阳五行来达到自己长生不死的目的,可谓是自古以来“自私自利”之大者了。不过若真有这样的机会摆在每个人面前,扪心自问,又有几人能做到不为所动?
“可是古墓一战之后,恐怕这条线索又断了,”张老道黯然,想起自己寿命将至,看来这么艰巨的任务,只能由李朝阳一人去承担,这又让张老道有些于心不忍:“不过炼尸人也已遭到重创,如果就此死去那是最好不过;但你以后若是再次遭遇炼尸人,切记不可与之交手!”
李朝阳心知这是师父了解自己斤两,连师父都未必能敌过的对手,自己就是再修炼个五十一百年也未必能胜过:“可是师父,如果一照面就跑了,又怎么跟人家对抗呢?”
张老道何尝没有想过此节:“《南华真经》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辈并不追求一定要建功立业,甚至祖先遗训也不是非要去完成,只求无愧于心,也就是了。至于敌对……不要忘了对手手中还有阳平治都功印,除非我们能找得到另一件天师祖传神器——三五斩邪雌雄剑,或者还能与之抗衡吧。”
“天师府那里会不会知道这把剑的下落?”李朝阳不甘心。
“早就失传了,”张老道叹道,“这把剑……早在隋唐动乱之际就已经遗失,上千年下来,恐怕早就消失在世上了。我之所以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你,是为了南华宗传下三十一代,不能在我手中断了传统;但时过境迁,千年都未能完成玄冲祖师留下的任务,又怎能奢望在你我一代就能了结。所以朝阳,你只要心中存有这个念头就足够了,至于结果,不能强求。”
李朝阳呆在那里,照这么说的话,只能眼睁睁等着那半人半鬼的炼尸人修炼成长生不老之身了,可问题是现如今连一丁点儿线索都没了,又能怎么办?
梅英坐在门外,干等了一个小时,心说这师徒二人也太婆婆妈妈的了,什么话要说这么长时间!此时屋门吱呀一声打开,梅英急忙跳起,却险些与李朝阳撞了个满怀。
“你们一老一小还真能聊,孙场长他们一直等着两位大恩人开饭呢,饿都饿死了。”梅英明显不满。
李朝阳嘻嘻一笑:“你也在等着吧?”
梅英扭头走开:“我早吃过了!”
张老道仍旧闭门谢客,李朝阳只好连声抱歉,招呼着大家一起吃饭。梅英显然说得是气话,坐在边上一声不吭闷头吃饭,李朝阳好几次都碰了钉子,娟子在一旁捂嘴偷笑,弄得李朝阳好不尴尬。
第二天李朝阳就告别了七分场,毕竟他又不是职业的道士,工作那边沈红兵一人顶俩人活,早就扛不住了。张老道则留在七分场调养身体,李朝阳知道自己这师父行事总是让人捉摸不定,纵然不舍也是无奈,只好相约半年之后两人再见。而梅英也要去北京调查一点事情,于是两人同行。
一路上梅英几次问起炼尸人的事,但李朝阳死活都不说,被逼急了干脆闭上眼睛装睡觉,再就是拿话来噎人:“梅英同志呀,按理说我和我师父怎么都是你的救命恩人吧,你这么逼我是不是有点儿恩将仇报的意思……”气得梅英直跺脚。
可李朝阳也是有好奇心的,转过头来就满脸堆笑:“梅英同学,你满东北跑遍了都,到底找的是什么家传宝贝?”梅英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当然要报复一下:“四个字——无可奉告!”
“那我要是拿炼尸人的秘密来换呢?”
“那你先说。”
“这个……还是算了。”
回到北京,古墓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李朝阳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中。但那时候北京的环境并不算安静,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事情时有发生,眼看着形势一天比一天糟糕,李朝*本都无心工作,后来干脆一咬牙辞了,仗着几年来的积蓄暂时也饿不死,一门心思在家专研道术。
离开七分场之前,张老道曾传授李朝阳两本经书,一本是带有批注的《南华真经》,另一本则是《阴符经》。《南华真经》是南华真人,也就是庄子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包含了庄子宗教和哲学思想精华,读来能够静心、明智,增强对道的领悟。张老道在《南华真经》正文旁用小字加了许多批注,这使李朝阳理解起来起来更加顺畅。《阴符经》相传是唐人李笙编纂,是一本涵盖道家秘笈的经典之作,传世多个版本,张老道手中一本最为完整,包含《演道》、《演法》、《演术》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主攻自身修为、道法演练,最后一个部分则包含了诸多临敌布阵之法。李朝阳将张老道所授与书中经义一一印证,两者相得益彰,短短数月间修为又增进了不少。
这期间除了沈红兵和梅英来过几次以外,李朝阳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半年之后,李朝阳挂怀张老道的身体,算算距离约定之期没剩几天了,正要打点行装再返七分场,敲门声却突然响起。
李朝阳知道,除了沈红兵与梅英,基本不会有第三个人前来拜访。可是前者敲门温文尔雅,后者则经常是直接用脚踢门了,听这急促却又不失礼节的敲门声音,李朝阳基本可以判断,门外是一个陌生人。
李朝阳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老人年纪约有五六十岁,身材魁梧,比李朝阳高了半头有余,老人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常年坚持运动,身体状态保持得很好,精神头也不错。
老人一开口中气十足,但并不显得无礼:“请问这里是李朝阳家么?”
“没错,我就是李朝阳,大叔你找我有事儿?”李朝阳略有戒心。
老人大概没想到事情这样顺利,略微一愣,随即笑道:“正是。我姓穆,单名一个寅字。年轻时曾与尊师张真人有过一面之缘,此次有件十分棘手的事,想要请张真人指点迷津。但我曾去江西龙虎山寻访,得寺中小道长指点,又去了东岳庙打听,后来才找到了阁下这里。不知阁下能否代为向尊师引荐?”
李朝阳明白了,看这穆老爷子的气势,想必是个有钱人。有钱人费尽心机找道士,无非是为了风水、财运、命运等,师父肯定是不屑与那些江湖术士为伍的。想到师父的身体,李朝阳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到七分场。于是冷冷拒绝道:“对不起,我师父不在北京,也帮不上您什么忙,您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就要关门。
穆老爷子似乎早有所料:“且慢!小兄弟一定是把我当成了那种贪得无厌的小人,以为我是找尊师来看风水的吧?”
李朝阳不置可否,冷冷看着穆老爷子,意思是难道我猜的错了么?
穆老爷子并不生气,肃容道:“我是一个收藏家,但此次却并非为了古董宝贝而来。我的一个挚友,也是著名的考古专家,在一次考古探险中失踪,目前下落不明。搜救队搜了几次都没什么头绪,因此想请尊师帮忙。”
李朝阳见穆老爷子说的真切,赶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看来我是误解您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连搜救队都没办法,我师父能帮上您什么忙呢?”
穆老爷子似乎对一切都胸有成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照片递了过去。李朝阳接过来一看,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