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画符
5423700000012

第12章 开坛授箓

“我早就告诉过你,修道之人也是人。这大雪封山,天寒地冻的,要破墓而入谈何容易,冻土还没刨开呢,人就累死了。还是等明年春暖花开了再说吧。”

说着张老道伸了伸腰板,“讲了这么长时间的故事,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了。你们先聊着,我去睡一觉。对了李朝阳,明天你跟我一起回北京。”说完不理大家的表情,自己跑去里屋蒙头大睡去了。

李朝阳气得牙根直痒,虽说张老道是父亲的师父理当尊敬,但张老道行事怪异又不拘常理,总是勾起了别人的兴趣又戛然而止,实在是不痛快。

不过张老道最后的一句话却说到了李朝阳心坎里,他的确是想要继续跟张老道接触,不仅是因为已故的父亲,张老道口中的玄妙法术、古墓风水等等已经激起了李朝阳的好奇心,不弄明白,他是不会罢手的。

更何况,父亲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离去的,说什么也得把这古墓之谜给解开了,否则心里一辈子的疙瘩。

那天李朝阳就留在孙场长家里,听马伟忠、孟祥生、吴得胜三人讲述父亲生前的故事——尽管好多故事小时候就听他们讲过,尽管这三人也只与李润生相处了半年时间不到,但打小就没了爹娘的李朝阳却仍旧很喜欢听——见到了父亲的挚友,就像是见到了父亲一样亲切。

娟子和强子也一直在陪着李朝阳。

第二天李朝阳告别父老乡亲,与张老道一起踏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七分场的故人们依依不舍地送到了九星泡场部,而娟子更是含泪一直送到县城也不肯走。

张老道干咳了一声,李朝阳拉着娟子走到车站的角落,向娟子挤了挤眼睛说道:“娟子啊,强子这小子对你挺好的。”

娟子脸红,语无伦次道:“不是……朝阳哥……强子他……”

李朝阳笑着说:“哥可早看出来了啊,强子对你没得说,你跟了他,哥心里也替你高兴呢。”

娟子低下了头:“朝阳哥,你还回来么?”

“当然,张道长不说明年开春儿了就回来么,我也一起。”

“嗯,那你得好好跟张道长学习啊。”

“学什么?”

回京的火车上,李朝阳倚在窗口,看着车窗外一根又一根疾驰而过的电线杆子,将自己与七分场的距离越拉越远。

七分场之行等同于打开了一扇窗子,窗里面是李朝阳活了二十四年的平凡生活,窗外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玄妙奇幻的世界——尽管这世界里有悲伤有离别也有危险,但就像是一个用过了白炽灯泡的人再也不肯回到点油灯的年代,李朝阳也没办法再回到从前了。

临别前娟子的话再次在李朝阳耳边响起,“张道长说了,你是一个修道的好材料,回北京之后会像当年教李叔叔那样,也教你法术。”

李朝阳心想,原来这张老头子从一开始就算计好了,从天师府到悬空寺到东岳庙再到七分场,自己每走一步其实都是张老道的安排。

李朝阳打心眼儿里不痛快,被人操纵的感觉让他十分不爽,但很快这种不爽的情绪就被画符念咒等法术的新奇给盖过了。

果然像娟子说的,回北京之后张老道就要传授李朝阳道家法术,李朝阳心里也是一万个愿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事儿就定下了。

拣了个好日子,张老道正式开坛授箓传度。

授箓是正一派收受弟子、扩展宗教形式和授予其道位神职的仪式。只有正式受法箓的弟子,才能名登天曹,才有护身神将保佑。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斩妖除邪、画符念咒的时候才能役使鬼神,显示功效。相反,那些没有经过授箓的人,即便掌握了画符的技巧和咒语的念法,也只是空有其形,起不到半点作用。所以道教中认为授箓是“从凡入圣之门,助国治身之业”。

李朝阳跪拜在斋坛前,张老道解释道:“凡我正一派弟子,授箓前需报送祖庭嗣汉天师府,修习斋醮科仪后,方可由传度师、保举师和监度师讲经、说戒、演法,此后才能授予职牒、法器,正式获得法箓阶品。不过老道我虽是正一派门下,但从授箓那天起就另属旁支,不必遵循这一套繁文缛节,更不必管什么法箓阶品的等级。要是按照法箓等级一级一级进阶,你得从正一盟威箓、金刚洞神箓、太上高玄箓、太上升玄箓、中盟箓、三洞宝箓一直升到最后的上清大洞宝箓,每升一级至少三年,算算去吧。”

李朝阳心里暗叫侥幸,多亏拜了这张老道,否则这么多阶级的,一辈子也修不完。

张老道继续道:“你名叫朝阳,按第五十三代张天师所留《天坛玉格》中字派,赐你法名正阳子,授予你中盟箓。此外,你是继承你父亲李润生入道,因此可以继承当年润生所用法器。”

说完这张老道将李朝阳法名、住址、生辰八字等写在职牒中授予李朝阳,一并授予的还有当年李润生用过的东西,包括经书、法器、法剑、令旗、铐鬼桃杖、天蓬尺、道服、道袍等。

“既然你正式入道,你就得了解咱们这一派”,张老道向李朝阳介绍起来,“老道我法名忠清,是正一派南华宗第三十一代传人。本宗从属于正一派,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时期,第十二代天师上清玄德太和真君弟子玄冲真人创立南华宗,是为南华宗第一代掌教。本宗另尊南华真人为祖,以《南华真经》为经典。清规戒律什么的是不必遵守了,本派除斋戒日外,不戒酒肉也不戒女色。不过作为受箓之人这‘三皈、九戒、十二愿’却要牢牢谨记。”【注:《南华真经》也就是《庄子》,唐玄宗信奉道教,追尊庄周为“南华真人”,所以《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说着李朝阳在张老道的指引下,像入党宣誓那样念了起来:

三皈:

皈依道、经、师。

九戒:

一者克勤,爱国守法,是念真戒;

二者敬让,孝敬父母,是初真戒;

三者不杀,慈救众生,是持真戒;

四者不淫,正身处物,是守身戒;

五者不盗,推义损己,是保真戒;

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

七者不诈,谄贼害善,是成真戒;

八者不骄,傲乎至真,是得真戒;

九者不二,奉道专一,是登真戒。

十二愿:

一愿乾坤明素;

二愿气象清圆;

三愿主躬康泰;

四愿融洽八埏;

五愿天垂甘露;

六愿地发祥烟;

七愿四时顺序;

八愿万物生全;

九愿家多孝悌;

十愿国富才贤;

十一愿箓生授福;

十二愿正教兴行。

张老道生性随意,省下了好多授箓的仪式,让李朝阳念完这些后,就算是完成了。

张老道招呼李朝阳起身,:“你父亲的法号是正生,算起来是你的师兄。”

“啊!?这怎么可以?”李朝阳惊讶。

“有什么不行?”张老道哂道,“在老道这里,什么世俗的规定都是放屁。你是我徒弟,你父亲也是我徒弟,都是徒弟,有什么不一样?”

李朝阳也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张老道的话虽然听着别扭,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也就释怀,叫了声:“师父。”

张老道乐道:“就该如此。当年你父亲拜师时,我曾赠他捆仙索,此索相传是驱魔神钟馗捉鬼之物,颇有灵性,能捆住天下恶鬼。不过这宝物后来被他在大荒沟里弄丢了。你是老道第三名弟子,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就破例送你两件宝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