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想开花前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5409300000001

第1章 一,二,三,四,五,不要怕(1)

玥玥:影视剧编剧

关于梦想——不要怕,别观望,走下去。

1

我喜欢不少美剧,它们常有一些特别的桥段或台词,直戳人心。而印象最深刻的,是《迷失》开头不久,主角Jack说的一段话。

Jack是个医生,当时他因飞机失事与一群陌生人一起身陷孤岛。为缓解帮他背部缝针的、没有任何医疗救治经验的Kate的情绪,他说起自己第一次主刀做手术时的情景:那天他经历了十三个小时的手术,在临近缝合时,他手一抖,弄裂了手术台上十六岁女孩的硬膜腔,脊柱里的神经束像意大利面一样张牙舞爪地都跑出来了——这是一个严重失误,稍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女孩死亡,或者终身瘫痪。那一瞬间,他无比慌乱。随后,他深呼吸,对自己说:现在倒数五个数,然后,就不许再害怕了!

一,二,三,四,五。

他成功做了修复,患病女孩活了下来,并且没有瘫痪。后来,他又救治了很多人,并且再也没有害怕过。

我和很多朋友分享过这个故事。不是因为它教会我们怎样才能不害怕,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在不要怕之前,我们还有五秒钟。

你可以尽情用那五秒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恐惧颤抖,去悔恨失误,去承认软弱,去怀疑自己,去想要逃避……

然后,深呼吸,睁开眼睛,继续面对你必须要面对的一切。

2

这几年突然涌现出各种“正能量”文章,许多影视剧都在拿“励志”做宣传。我自然也喜欢这些故事。可我也对其中的一种价值观,并不赞同。它们轻易呐喊着:“世界是属于你的!你是最棒的!所以你就接着我行我素吧!总有人会爱你!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特别不负责任的说法。

因为世界并不会围着你转悠,别人都很忙,不会像你想象的那般关注你,更没有义务给你安全感。而碰壁、迷失、焦虑、恐惧、力不从心……这些不那么好看的词,才是青春岁月里最常出现的。

我自己的青春也是如此。

2007年我辞掉了在家乡的稳妥工作,拎着行李前往北京,考学,进修,寻梦,过了好几年着急忙慌的日子。

我像每一个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那样,感觉自己一刹那步入了璀璨的世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看似金光闪闪的机会,每天都有一跃而起的年轻人。

那时,我对未来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憧憬。我渴望早日赚到大钱让父母过上安逸的日子,渴望得到一份完美的幸福爱情,渴望拥有能互相扶持携手并进的知己好友,渴望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渴望到世界各地旅行拍美照,渴望与众不同……

于是我马不停蹄地去寻找机会,精神紧绷地面对工作,为得到肯定拼命对别人好,为抵达目标也做过不少傻事。

年轻的时候,人们总是笃定的,笃定自己是最好的,也笃定只要尽力了,就一定能做到最好。可偏偏就是怀着这样的笃定,每一件事的结局,都和想象的不同。

记得有一阵子,我连揽了三个活儿。不问名不问报酬,白天拎着笔记本挤地铁,去开一个又一个的会,每天夜里熬,一稿接一稿地改。可人生不得意不公平之事,十有八九。三个项目最后没有一个谈成。

第一个项目,因为资金问题最后搁浅了;第二个项目,因为制片的朋友塞来熟人把我顶掉了;第三个,却是因为一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别傻的小事儿,自己放弃了。

那时我在一个公司写一个小项目。有个我特别当朋友的女孩,让我帮她推荐手底下一个小演员给我认识的一个剧组。尽管那并不是我分内之事,而我又人微言轻,自己还在跟着学习阶段,却也还是怯怯地把照片递到导演组。因为并没有适合那个演员的角色,所以事情最后没有成。

我自然是回头去跟拜托我的那个女孩作了解释,她当时淡淡地说,没事。而等我开完会刚走出公司,就听见她转头对别人说:“玥玥她既不成熟也不成事,换掉吧。”

她是不怕被我听见的。而当时公司里的其他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对,毕竟,我只是个连脚跟都尚未站稳的小虾米。

那天我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打开门看见屋子里一地都是水——洗手间的水管爆了。我一边打扫狼藉,一边止不住地想,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尽力了,却还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甚至连一句别人的肯定都得不到?

我的一个好朋友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气愤,她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我说:“你为什么就那样走掉呢?你应该跟她说理,你本来就没有义务帮她!凭什么她因为这个刁难你?”

我说:“我难过,是因为我的确觉得自己既不成熟也不成事……”

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渴望的太多,也认识到其实自己当时的能力根本就胜任不了自己的渴望。

你当然可以怪父母没能给你铺一条星光大道,可以怪路上无贵人,可以怪运气差命运不公——你可以找到无数理由,给失败做借口。

但人们往往最不愿承认的那个理由,其实也最重要——因为自己还不够好。

那个夜晚,我打扫完房间,站在第二十一层出租屋的阳台上向外看。路上依然有夜归的人在走,而不远的写字楼里,还有数间办公室亮着灯。

我想,在那些灯下,一定也有人和我一样。有人在开心地笑,也有人在委屈地哭,有人因为幸运而惊喜,也有人因为倒霉而绝望。

我突然想起自己为什么会辞掉稳定的工作,来到遥远的城市。

是因为心有所愿。

不甘心乏善可陈的生活,就要付出代价;有一颗想要闯进陌生世界的心,就没有资格抱怨路的黑。

而那一刻我发现,我的所有担忧恐惧归根结底,是因为终于认识到自己还不够好。

我们害怕,只是因为我们和想象中的自己,相去甚远。

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有时候并不是真正的“梦想”,而是那些“别人都拥有的”。

年轻的时候,谁都经历过失败,谁都有无法发泄的心事,偶尔有负面的情绪,其实并没有什么错;看见别人的好就想要得到,看见别人能做到的,就以为自己也可以。这种想要变得更好的心,也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会偶尔忘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而自己又能做到什么;错的,是我们没能先去承认,自己并不完美,就急切地想要去追求并不存在的完美。

正因为如此,我们患得患失,所以,我们所谓的努力看起来就像无头苍蝇在玻璃罐中乱转,殚精竭虑却可悲可笑。

别人站在高处,必定有他的原因。无论外貌天赋,还是运气机遇、出身努力,甚至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正确的代价。他一定有比你更好更强的地方。然而,并不是看了伟人传记,你就能成为伟人,并不是看见别人成功的渠道,你就同样走得好。

当你开始承认并接受不够好的自己,你才不会在做错或失去的时候佯装坚强地说“我不在乎”,而是懂得收拾好失望沮丧害怕的情绪,继续向前走。走到某一天,你明白自信与笃定的应该是什么。

所谓自信,不是认定自己无所不能,而是知道自己也有不足,但勤能补拙;所谓自信,是你不再在意他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真实潇洒地做自己;所谓自信,是你不再和遥不可及的人攀比,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光点。

到了那一天,你会发现就算结局很糟糕,你依然不会倒下。而你经历过的一切,哪怕看起来支离破碎微不足道,也是属于你的独特财富。

3

当然,那些生下来就完美无瑕、万分聪慧、无论多么“作”都能拥有万千宠爱的人,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是想要变得更好,却也会自私、会软弱、会犯错、会患得患失摇摆不定的普通人。

而真正的“励志”,是有一部分如你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始终在学习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方法,始终在积累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力量。

他们在心比天高后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在艰难时刻仍不忘微笑,他们在弯路之后找回了自己。他们有的最终实现了梦想,有的尽管没有,却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过着踏实而满足的生活。

我住校的第一年,宿舍多出来个空位。有一天,一个胖胖的女孩拖着行李来了。辅导员把我叫到一边说,多照顾她一点,空了多和她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