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画(学无涯丛书)
5407000000036

第36章 苹果和橘子

《苹果和橘子》是法国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创作的。这幅画创作于1895—1900年,现收藏在巴黎印象派美术馆。

这幅《苹果和橘子》,通过白色的桌布与鲜艳的水果的强烈对比,衬托出冷暖的色彩对比。圆形、半圆形、方形和菱形相互衬托。弧线、竖线、斜线互为交错。这些色和线的交响,构成了统一和谐的布局。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也给观众的脑中留下难忘的艺术效应。放在桌上的水果盘子和另一水果盘子放在不同的水平线上,好像一切都要掉落到画面的前方。整个焦点关系完全被打破了。静物的色彩是那样单纯,那样富有“活力”,比起古典主义的静物画来,在视觉快感上,不知要强多少倍。要远胜于他们以物体质感取胜的写实画面。

在表现物体的色与色之间的关系时,白色和黑色调占有优势,再以红、黄、蓝等色彩来丰富。为求物体的立体感,他几乎在激情洋溢地分划它们的体面关系,着眼于结实的物体的厚度与立体的深度。

塞尚的艺术直接导致毕加索等人立体主义的产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焦点透视的打碎,使立体派画家得以从焦点透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他们不再去逼肖自然的原貌,而常在一个侧面肖像上画出一双眼睛,甚至画出物体的一连串不同角度才能看到的立体面貌,以取代那仅仅从一个静止的固定视点所看到的形象。

塞尚是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与梵·高、高更一起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之后”(Post~impressionism)。他认为印象派画家表现的主观感觉和印象经常是“混乱的”,因此他主张排斥事物闪动而模糊的外表,去领悟那永不改变的内在真实。

他在画中,注重探索事物的“结构”,表现深植于事物中的本性;塞尚在吸收印象主义技法的同时,更加关心实体感与构图,关心均衡与结构,因此画面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苹果与橘子》就是这一技法的典型。另外,画中构图和谐流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体现出美感。

塞尚(1839—1906年)

法国画家。曾到巴黎学画。沙龙曾拒绝其早期作品,但却受到作家左拉的称赞;代表作如《强暴》《验尸》《野餐》等富于戏剧性,多表现悲剧的爱情和死亡。他的绘画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重视主观感受;坚持把客观物象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提出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处理形象,以表达一种超自然的理想概念;在画面处理上追求平面感,用色彩表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