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牌的力量
5398200000023

第23章 以品牌建设促农村发展——维之王带动山楂果农致富的进程及其启示

山西维之王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坐落在运城市绛县城区振兴东街,是一个以生产山楂制品闻名于世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现有员工400余人,年转化山楂等果蔬1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十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企业心无旁骛,精心打造“维之王”品牌,使自己由一个手工小作坊发展壮大为享有诸多声誉的农产品开发、研制和加工企业。

塑造品牌——咬定青山不放松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名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绛县原有200多家山楂加工作坊,大多技术含量较低。维之王公司深深感到,要在山楂这个行业中出人头地,就必须塑造出自己的品牌。面对众多企业激烈的竞争,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塑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必须在同行业中做到最高、最新、最好。

1997年,公司二次扩建,一切采用国际最新标准,按照国际市场规则操作运行,在当地首家采用山楂蜜饯单个包装及真空渗糖、无硫护色、低温干燥、细胞破壁等国际一流加工技术,产品一举由过去的“粗”变为“精”,包装由过去的“土”变为“洋”,很快被国际市场所接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强势品牌。

为了维护并做大做强“维之王”品牌,公司经历过许多风雨,放弃过许多诱惑,坚持一个信念,持之以恒追求品牌目标不动摇。曾经发生过的两件事情,足以证明公司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对品牌的高度重视。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广州工业产品博览会期间。当香港和广州两个蜜饯客商分别提出每天促销一万元的“维之王”产品,并立即交现款,只是要求改换包装和商标的时候,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永祥婉言谢绝了。为啥到手的钱不挣?因为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如果只图眼前利益,就会损害企业长远的更大利益。

第二件事情是公司企划总部南迁深圳。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山西是内陆省份,送出去的大学生大都不愿回来。长期下去,没有人才,企业在硬件上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就会落空。因此,公司决定高薪在省内聘请专业人才,保证生产质量需求。与此同时,公司企划总部南迁深圳,以充分利用深圳的人才、信息、市场、技术、机械等优势,拓宽市场。企业竞选招聘了12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并将原企划部进行调整,分别设立了营销策划部,广告包装策划部,新产品开发部,使企业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产品很快进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并打入了美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及香港市场。

要做大做强一个强势品牌,广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与许多厂家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进入市场不同的是,“维之王”采取的是一种类似市场调查的销售方法。由于“维之王”产品科技含量较高,产品新颖,相对于那些粗制滥造的小作坊的山楂制品,价格较高一些。最初,市场并不接受。于是公司开始全国奔波,穿梭25个省会城市市场。每到一处,选择市区,或选择大商场,一条宣传横幅,几张桌子的展位,摆满产品,让每个过往的客人免费品尝,“维之王”独特的口感和色泽,使购买产品的顾客回头率达到了70%左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营销方针,企业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终于叩开了国内外市场的大门,逐渐树起了“维之王”的品牌大旗。

支持帮助,创全国驰名商标

品牌的核心是商标,商标是产品的市场开发证,是通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有了商标就有了驾驭市场的主动权。在维之王品牌的塑造过程中,省、市、县各级工商部门功不可没。各级工商部门的领导、学者、专家经常莅临该公司给予细心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使公司决策层领导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了商标的战略价值和巨大作用。

2008年5月份,省工商局原巡视员李秀英同志深入公司视察调研,就“维之王”的商标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是通过“维之王”商标来延伸产业链条;二是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做好“维之王”品牌经营工作,扩展其辐射范围,开发商标资源,开辟“维之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多种新通道;三是扩大“维之王”商标的开发和保护范围,实现由商品商标向服务商标的跨越。这些珍贵的建议增强了公司做大做强“维之王”品牌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公司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维之王”商标在成为山西省著名商标之后,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保护“维之王”商标专用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工商部门更是真正起到保护神的作用。

1999年至2008年,全省六家工商部门依法查处侵犯“维之王”商标专用权和商品包装装潢案件6件,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使该企业免受损害,茁壮成长。

硕果累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企业对“维之王”品牌的精心培育,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肯定,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维之王果品也受到了诸多褒奖,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爱戴与信赖,从一个山区小县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1年,维之王公司被省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部命名为“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2年,被省科技厅授予“民营科技企业50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确定为军品定点生产企业;2006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008年,被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运城市政府授予“功臣企业”称号;2009年,被省政府列为“‘513’工程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此同时,“维之王”产品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1998年维之王五种产品一次性通过美国FDA质量监测,拥有了进出口经营权;2001年维之王牌蜜饯、果汁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2002年维之王牌山楂蜜饯荣获山西省百龙企业成果奖“金奖”;2003年维之王产品取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2005年维之王产品通过了QS认证;2007年维之王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2010年维之王山楂果获得了农业部有机产品认证;同年维之王商标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经过短短10余年的发展,维之王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专业加工山楂的最大企业。“维之王”品牌带着各级工商部门领导的嘱托和广大山楂果农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期望,从绛县这个山区小县走向山西,走向中国,并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内三十多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形成了以省级经销商为主,大型超市为主要展示窗口的高效率的营销网络。“沃尔玛”、“家乐福”、“山姆士”等知名超市要求经销维之王产品。其中“家乐福”超市还创下了维之王休闲食品销量第一的记录。同美国、日本、韩国、匈牙利、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

维之王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高,顾客群体在迅速扩大,产品销量在迅速增长。“维之王,好吃又开胃”,“山楂就吃维之王”的理念,在广大消费者群体中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

维之王,果农稳定增收的金牌

取之于农,反哺于农,以农为本,企农共赢,这是维之王人历年来坚守不变的信条。在这一信条的指导下,维之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终于走出了一条企业与“三农”和谐发展,实现双赢的康庄之路。

20年前绛县的山楂产业,令人且喜且悲。开始山楂苗木一夜之间,身价倍增。全县几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搞起了山楂树苗,好些人因此成为了“万元户”。这一现象刺激许多农民挖掉了苹果、桃、杏等果树,培育起了山楂园,全县一年内山楂种植面积发展到10多万亩。但是,由于加工滞后,山楂果丰产的时候,市场饱和,每斤六、七分钱都卖不出去。果贱伤农,绛县大地开始出现大量砍掉山楂果树现象,10万亩山楂园很快锐减到3万亩,而且还在继续减少。当地党政领导心急如焚,维之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永祥也如坐针毡,只怨自己厂子小,加工能力低,不能满足农民兄弟的销售需求。于是,他开始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其真情打动了世界银行官员,世行给公司注入了扩大生产规模的第一笔资金。随后,省委、省政府确定维之王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在资金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

公司壮大后,为了尽快遏止农民砍树毁园的趋势,挽救山楂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一是保护价收购山楂果原料,每市斤五毛钱。市场行情好了,农民可随行就市出卖;市场行情不好,公司保底收购,不拒收,不限收。二是和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通过两种方式和农民结为利益共同体:即合同制和合作制。合同制就是每年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或“预约储存报价收购合同”;合作制就是公司建立山楂生产基地,每个基地建立果农协会组织。公司与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基地与果农有长期种植收购协议。具体内容为“六定”,即:定基本农户、定种植规范、定收购数量、定保护价格、定收购时间、定加价办法。这些惠农措施让果农吃了“定心丸”,打消了后顾之忧,再次激发了他们种植和管理山楂果树的积极性。

公司始终坚持以保底价收购果农的山楂,因为他们认识到,农民有利可图才有栽植山楂树的积极性,企业也才有长期发展的可能和条件。如果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关心长远利益;只关心自己的成本,不关心农民的收入;只关心自己赚钱,不关心产业发展;在原料歉收的时候欺骗农民,在原料丰收的时候亏待农民,那么农民就会断了你的原料来源,也断了企业的生财之道。

在维护和发展山楂产业和谐企农关系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令维之王人终身难忘。那是2001年10月20日上午,在绛县县城的大街上出现了一支特别的游行队伍,他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向维之王公司走来。游行队伍的横幅上赫然写着“果农感谢维之王”七个大字!是什么让这些普普通通的果农对维之王产生如此真挚的感激之情呢?原来,当年的山楂果喜获丰收,可市场价格每市斤只有三毛钱,将要出现“果贱伤农”的情景。然而,维之王公司信守合同,讲求诚信,还是以五毛钱的合同保底价收购了古绛镇北杨村200余万斤山楂。市场无情人有情。公司以诚信和真情避免了果农的亏损,也赢得了果农对维之王的信赖,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山楂产业的信心。

目前,绛县优质山楂果树的种植面积又恢复到10万多亩,并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发展山楂种植业,带动农户达5000户,年增收25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

实践证明,山楂产业成就了维之王品牌,维之王品牌又挽救和发展了山楂产业。维之王小发展,果农小增收;维之王大发展,果农大增收,维之王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维之王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它的成败现在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事了,也不仅仅是公司的事了,它的命运已经和5000户果农,和绛县及周边地区的山楂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维之王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著名品牌,实现中国三个第一,即打造中国山楂第一品牌;创办中国第一大山楂加工企业;建设中国第一大优质山楂生产基地,为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果农长期稳定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