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的父亲是第一次进卡拉OK厅,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灯光很暗,茶桌儿很小,摆了茶就没什么空处了,生怕碰翻茶杯,还有,不敢抽叶子烟,地下铺了红地毯,怕烟灰掉到地上给人家弄脏了。室内有空调,吹得人很舒服。音乐一响,同学们对着话筒摇头扭腰一吼,不顾别人听觉的就把歌儿吼出来了!
胡海的父亲觉着吼得最好听的就数他儿子,唱的什么“男儿当自强”,嗓门儿挺洪亮的,还吼了什么像外国词的歌。
胡海的父亲觉着儿子是出息了,考进大学脱离了农家院,连歌也唱得这么好,真是祖上积了德!胡海的父亲就由着儿子和同学们直吼得个脸红筋涨,嗓子发哑。
就这么着在卡拉OK厅里耍了两三个钟头,见同学们都说吼够了,胡海的父亲就摸出两张10元票,对着冲茶的姑娘喊:“喂!收茶钱!”
那姑娘就应声往台子里一晃,一会儿就来告诉他:“先生,你们这单346元。”
胡海的父亲立时脑袋就大了:“你说啥?340多?有这么贵的茶吗?”
胡海脸一红,一下拉住父亲:“爹,你别出洋相了,除了茶还要出歌钱的。”
胡海的父亲一愣:“什么歌钱?你们出了这么大的力气给他们唱,还倒过来开钱?那些唱戏的,不都唱了收现成的钱吗?”
胡海和同学们就给胡海爹反复解释,最后胡海爹好像弄懂了一些,把钱包里的钱全部摸出来,一点,还差27元。胡海连忙摸出自己身上带的钱凑上,交了。
胡海的父亲不知是怎么走回儿子寝室的。
人生哲理
与人交往的时候,热情和好客是必要的。但是,消费前,一定要先了解价格和规则,还要量力而行。
都是咖啡惹的祸
鲍波已经跟苔丝谈了三年的恋爱,两个人都说找到了自己的“另半”,恨不得上帝当初就不应把他们分成两半,省得他们俩找了这么多年。周围的朋友们都羡慕地以二人为楷模,教育自己的“另一半”。那天,这对恋人相约到一家咖啡屋会面。
鲍波迟到了20分钟,这还是头一次。苔丝急了,审问鲍波干什么去了。鲍波不知道遇上了什么事,也来了脾气,“凭什么你审问我呀?我是有自由的,干吗什么事都得向你汇报呀?”苔丝一气之下,泼了鲍渡一身咖啡,转身就走了。鲍波火冒三丈,也没追。
之后,苔丝在家等着小伙子前来道歉。可鲍波愣是好几天不露面,往他家打电话,也没人接。她心里打鼓,可是因为矜持,没好意思去。
其实,鲍波出差去了华盛顿,本来临走之前想给苔丝打个电话,可是没咽下胸中的恶气,所以一赌气走人了。鲍波走了半个月,气早就消了,在外地工作特忙,打电话又不方便,老想回来再说。
可等鲍波回到纽约,一切竟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苔丝赌气交了个男朋友。鲍波听了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给苔丝写了封绝交信转身又奔了西雅图。这一去就是半年,当他再次出现在苔丝面前的时候,姑娘已经成了别人的新娘。
鲍波痛苦地在昔日女友的婚宴上喝醉了,一边哭一边说:“我那天迟到,其实就是因为开车超速,跟警察打了一架耽误了时间。本想说了让你安慰一下,可还没张嘴,就让你给顶了回来!”
人生哲理
时间不会消除人和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使问题无法解决。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尽快化解。
谁失约了
故事发生在丹麦的一个咖啡馆里。这种咖啡馆通用英语。斯杜和父亲这次旅行也是办事,也是游乐,空闲的时候,玩得很痛快。父亲说:“可惜你妈不能来。如果能带她来逛逛,多好。”父亲年轻时到过丹麦。斯杜问父亲:“从你上次来,有多久了?”
“哦,差不多30年了。我记得那时就住在这家小客栈里。”
父亲四下望望,回忆道:“那些日子真美……”他忽然住口不言,脸色转白。
斯杜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只见房间那边有个女人正端着托盘在客人面前上咖啡。她从前可能很美,但是现在已经发胖,头发也很乱。斯杜问父亲:“你认识她吗?”
他说:“从前认识。”
女人走到他们的桌前。问道:“要咖啡还是啤酒?”
斯杜说:“我们要啤酒。”她点点头,去了。
父亲掏出手巾擦额,低声说道:“她真变了!谢天谢地,幸而她没认出我来。我认识她在你的妈妈之前,那时候我是学生,假期旅行到这里。她年轻漂亮,非常可爱。我爱她到了极点,她也爱我。”
斯杜很不高兴地脱口问道:“妈妈知道她的事吗?”
“当然知道。”父亲略感不安地望着儿子。斯杜都替他难为情。
斯杜说:“爸爸,你用不着……”
“哦,我要告诉你,我不要你乱猜。她的父亲反对我们相爱。我是外国人,又没有好前途,还要依靠父亲。我写信给父亲说要结婚,父亲就不寄钱来。我只好回家。但是我又和她见了一次面,告诉她我要回美国去借结婚的钱,过几个月就来找她。”
“我们知道,”他接着说,“她父亲可能会拆看我们的信件,所以商量好我只寄给她一张纸,上面写个日期,那是要她在某处和我见面的时间,然后我们就结婚。后来我回家去。借到钱把日期寄给她。”
“她收到了信,回信道,‘我准来。’但是她没来。后来我才知道她已在两个星期前嫁给一位当地客栈的老板了。她没有等我。”
父亲又说:“感谢上帝,她没有等我,我回家去,遇见了你妈妈,我们始终极为快乐。常把这一段年轻时的恋爱作为笑谈。”那个女人把啤酒送到他们面前。
她问:“你们从美国来的吗?”
斯杜说:“是的。”
她笑道:“美国是好地方。”
“是的。那边有许多你们的同胞。你有没有想过要去?”
她说:“我不想,现在不想。我想过一次,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我留在了此地。此地好得多。”
他们喝完啤酒,又要了两杯咖啡。
慢慢地喝着咖啡,斯杜就问父亲:“爸,你叫她等你的日期到底是怎样写的?”
他父亲放下咖啡,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他说:“这样写的,12/11/13,这当然是1913年12月11日。”
斯杜叫道:“不对!在丹麦和欧洲任何国家都不是这样写的!他们先写日子,后写月份。所以那个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抬起手摸了摸脸,叫道:“那么她是去过了!因为我没有到,所以她嫁了别人!”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也好。我希望她快乐,她似乎很快乐。”
人生哲理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习惯和信仰。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避免许多误会。
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
在卡耐基的培训班上,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作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人生哲理
急于下结论,怀有偏见是人际冲突的常见原因,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多些了解、多些宽容呢?
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
假设我们的车子停在路边,一只轮胎走了气,正当我们拼命在想办法的时候,一位好心肠的青年走过来,问:“轮胎走气了?”我们硬要照字面来解释,可能回答:“这还看不出来,笨蛋!”可是如果懂得他的用意,就会好言好语地回答他的关切,也许他立刻就会帮我们换轮胎了。
曼宁哲博士在他的《以爱对恨》一书里,把“轮胎走气了?”这句话注释如下:“喂——我看你有麻烦了。别以为我不认识你,现在机会到了,只要你肯,我也许可以做你的朋友。你容我亲近吗?如果我帮助你,你是不是欢迎?我愿意帮助你,可是我不想碰钉子。”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干脆地说:“我很愿意帮你的忙?”曼宁哲博士解释:“一般人都胆怯,而且彼此猜疑,不愿有话直说。他们愿意探探对方的口气,需要先弄明白对方是不是和自己的性格一样。”
人生哲理
人生在世,绝不可以只注意语言。言外之意往往比语言本身更有意义,也更易了解。
让对方保住“面子”
有一家卖布丁的商店,每年到圣诞节的时候就将许多美味布丁摆放成一排。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口味的布丁,他们甚至还允许你先品尝,然后再作决定。
海特常常想,会不会有些根本不打算买布丁的人利用这个优惠的机会白吃呢?有一天,他向女店员提出了这个问题,才得知的确有这样的事情。
“有这样一位老先生,”她说,“他几乎每星期都来这儿尝一尝每一种布丁,尽管他从来不买什么,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从去年,甚至前年就记住他了。唉,如果他想来就让他来吧,我们也欢迎。而且,我希望有更多商店可以让他去品尝布丁。他看上去好像确实需要这样,我想大家都不会在乎的。”
就在她正跟海特说着话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一瘸一拐地来到柜台前,开始兴致勃勃地仔细打量起那一排布丁。
“哎,那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位先生,”女店员轻轻地对海特说,“现在你就看着他好了。”说完,又转身对老先生说,“您想尝尝这些布丁吗,先生?您就用这把调羹好了!”
这位老先生衣着破旧,但很整洁。他接过调羹,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布丁,只是偶尔停下来,用一块大大的手绢擦擦他发红的眼睛。
海特看到他的手绢已经完全破了。
“这种不错。”
“这种也很好,但稍稍油腻了一点。”
海特想:看起来,他真诚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买下一个布丁。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欺骗商店。可怜的老头!也许他过去有钱来挑选自己最爱吃的布丁,如今他已家境破落,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这样品尝品尝了。
海特突然动了同情心,走到老人跟前说:
“对不起,先生,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买一只布丁吧。这会让我深感欣慰的。”
听完海特的话,老先生好像被刺了一下似的往后一跳,热血冲上他那布满皱纹的脸。
“对不起,”他说,他的神态比海特根据其外表想象出的要高傲得多,“我想我跟您并不相识。您肯定是认错人了。”
说完,老先生当机立断,转身对女店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只布丁替我包好,我要带走。”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贵的一只布丁。
女店员从架子上取下布丁,开始打包。这时。他掏出一只破旧的黑色小皮夹子,开始数起他那些零散而少得可怜的钱来,然后便将它们放到柜台上。
人生哲理
在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对方的面子。即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方式,给对方留足面子。
旅行的经验
瑞尔丁要坐火车从佛勒斯诺去纽约旅行。临行前,他的老舅舅嘉乐来看他,并告诉他一些旅行的经验。
“你上火车后,选一个位置坐下,不要东张西望,”嘉乐告诉他的外甥,“火车开动后,会有两个穿制服的男人顺甬道走来向你要车票,你不要理他们,他们是骗子。”
“我怎么认得出呢?”瑞尔丁不解地问。
“你又不是小孩,会认得的。”嘉乐似乎有点埋怨。
“是的,舅舅。”瑞尔丁点了点头。
“走不到二十里,就要有一个和颜悦色的青年来到你跟前,敬你一支烟。你就说我不会。那烟卷是上了麻药的。”
“是的,舅舅。”瑞尔丁微微一怔,但照例点了点头说。
“你到餐车去,半路上就有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故意和你撞个满怀,差点儿一把抱住你。她一定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很抱歉。你的自然的冲动一定会要跟她交朋友。但是,你要理智地走远些。那女子是个拆白。”
“是个什么?”瑞尔丁似乎没有听清楚。
“是个婊子。”嘉乐提高声音说,“进去吃饭,点两个好吃的菜,要是餐车里人挤,要是有一个美貌的女子与你同桌,与你对面而坐,你别朝她看。要是她逗你说话,你就装个聋子,这是唯一的摆脱之道。”嘉乐认真地告诫他的外甥。
“是的,舅舅。”瑞尔丁不禁有点惊讶,还是点了点头。
“你从餐车回到座位去,经过吸烟间,那里有一张牌桌,玩牌的是三个中年人,手上全戴着看来很值钱的戒指。他们要朝你点点头,其中一人请你加入,你就跟他们说,我不太会说美国话。”
“是的,舅舅。”瑞尔丁又点了点头。
“我在外边走得很多了,以上并非我无中生有的胡说。就告诉你这些吧!”
“还有一件,”嘉乐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叮咛道,“晚上睡觉时,把钱从口袋里取出来放在鞋筒里,再把鞋放在枕头底下,头在枕上,别睡着了。”
“是的,舅舅,多谢您的指教!”瑞尔丁向他的老舅舅深深地鞠了一躬。第二天,瑞尔丁坐上了火车,横贯美洲向纽约而去。
那两个穿制服的人不是骗子,那个带麻药烟卷的青年没有来,那两个漂亮女子没碰上,吸烟间里也没有桌牌。第一晚瑞尔丁把钱放在鞋筒里,把鞋放在枕头下,一夜未合眼。可是,到了第二晚他就全不理会那一套了。
第二天。他自己请一个年轻人吸烟,那人竟高兴地接受了。在餐车里,他故意坐在一位年轻女子的对面。吸烟间里,他发起了一桌扑克。火车离纽约还很远,瑞尔丁已认识车上的许多旅客了,而客人也都认识他了。火车经过俄亥俄州时,瑞尔丁与那个接受烟卷的青年,跟两个瓦沙尔女子大学的学生组成一个四部合唱队,大唱了一阵子,获得了旅客们的好评。
那次旅行对瑞尔丁来说是够快乐的了。
瑞尔丁从纽约回来了,他的老舅舅又来看他了。
“我看得出,你一路没有出什么岔子,你依我的话做了没有?”一见面嘉乐就高兴地问瑞尔丁。
“是的,舅舅!”瑞尔丁还是那样地做了回答。
嘉乐脸带笑容,微微地转过身去,眼望远处自言自语地说:“我很快活,有人因我的经验而得益。”
人生哲理
老人们常常告诫青年人,“江湖险恶”,“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年轻人不要因此而走向自我封闭,拒绝和别人倾心交往。否则,你的人生将缺少许多优美的风景。
一群鸬鹚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渔民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很快,新买的鸬鹚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
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于是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就惨了,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不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被主人杀掉炖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