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5392100000047

第47章 好口才是生意人的必修技能(2)

有些问题,在你得不到圆满的答复时,可以再继续问下去,但有些问题问过以后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如果他说“在朝阳区”或者说“在海淀区”,那么你就不宜再问某街某号。如果他乐意让你知道,他一定会主动详细地说出,而且最后还会补上请你光临的客气话。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一样,适可而止,以免误事。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还要注意,不可问别人东西的价钱、不可问报纸刊物的销售量(除非知道他的刊物是一流的,使对方说出而无愧),不可问女士的年龄(除非她是60岁左右的),不可问别人的收入多少,不可详问别人的家庭情况,不可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可问别人工作上的秘密,如企业股票上市价格等一些商业机密等。

凡对方不知道或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发问。问话的目的是引起两方谈话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如果你的提问能使答者滔滔不绝、十分尽兴,同时也能增长你的见识,那便是问话的最高本领。

有一位西方的学者说:“倘若我们不能从与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们沟通的失败。”这句话发人深省,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着,问话不仅可以打开谈话局面,而且可以从对方的话里学会许多你不知道的学问。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发问的技巧。

问话是表示虚心,表示谦逊,同时也是表示尊重对方。“帮我把信寄了”就远不如说“能不能帮忙寄一封信?”后者使人听了觉得舒服。

同样,对某件事情不明白,就不妨请教别人,自作聪明是最吃亏的。一句坦白的、求教于人的问话,最能博得别人的欢心。

可是怎样提问呢?问话的方法有很多种,收效各有高低。高明的问法使人心中喜悦,而愚蠢的问话则会使对方失笑甚至反感。

“这蛋糕新鲜吗?”你不是也曾经向食品店的店员问过这样的话,而且问过很多次?其实,这是最蠢的问话之一,和问你的爱人“你没有欺骗我吗”一样可笑。这种问话不但得不到真实的回答,还会使对方觉得好笑。

你到海鲜酒楼里吃饭,点菜时问服务员:“今天的龙虾好不好?”这等于白说,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一个熟客。你不如另用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吃的海鲜了。

为什么不同问话的效果会不同呢?我们试作心理上的分析,以此作其他问话的参考。“今天的龙虾好不好”和“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两种问法,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的问法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饭店招牌,他不能说“不好”。而且一样东西好不好的标准是很难说的,即使今天的龙虾并不很好,他也会觉得说了个“好”字并不能说是欺骗你。其次,你问的只是龙虾,似乎心中除了龙虾别的海鲜都不爱吃,那么为了讨好你的缘故,更觉得对你说“好”是他的责任。结果吃亏的只有你。

第二种问法便不同了。第一,你开始便问“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海鲜?”表示无任何成见,不管什么海鲜,只要好便行。第二,这表示你谦虚、不自作聪明而是请教于他。第三,问话的范围很广,答者甚至可以说:“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的红烧鸡又肥又嫩,值得一尝。”他回答的范围是可以很宽的。

至于被问者呢?第一,他见你首先请教于他,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心中非常愉悦。第二,“海鲜”的范围很广,他只要把各种海鲜进行比较,把当天最好的介绍给你便行,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第三,你既然向他请教,他不敢不负责,自然会把最好的介绍给你。

由此看来,问话的方法是值得研究的。美国有些冷饮店因为一些客人喜欢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服务员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鸡蛋?”某心理学家应邀到一家冰果店里去研究如何发展营业时,他就建议不应问“要不要加鸡蛋?”而应问“要一个还是两个鸡蛋?”

在沟通中的问话,最重要的是语气要温和,态度要谦恭。有些问话不可自己先表明自己的意见,与其问“你很讨厌他吗?”或“你很喜欢他吗?”不如问“你对他的印象怎样?”但有些却不妨先装成有“成见”。比如对一个60岁左右的老者问:“你今年也就60岁了吧?”比问“你老今年高寿?”要好得多。

问话的奥妙千变万化。这里我们只简单地举几个例子,主要是要靠你自己去揣摩,因人、因地、因事而灵活运用。

而你一旦掌握了聪明、轻松打开话匣子的能力,你人脉关系网至少比现在扩大一倍。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有些人不会讨人喜欢,不管走到哪里都令人讨厌,这些人通常在和别人沟通时,总是不断在否定对方所说的话。我们可以来看看以下的例子。

你有车子吗?我还以为你没有呢。什么颜色?白色,那太没个性了,满街到处都看得到白色的车子,你应该选个比较有个性的颜色才好嘛。什么?还是自动挡?那太危险了!才两个车门?这样进出多麻烦,后座的人很辛苦吧?

听听这段话,人家车子的每一样都被否定,有谁会不生气呢?但是,这却是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常犯的毛病。

如果换成另一种说法:

白色的感觉明亮,很不错哦!自动挡车开起来很轻松,尤其是上坡路,开起来一定特别顺手吧?如果是这种车的话,还是两车门比较轻便……

这样称赞一下人家,可以说是小事一桩,对方高兴,自己也达到了保有良好人脉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多肯定对方、对方的家人、对方所拥有的一切,是建立良性人脉的基本方法。

如果对方的意见和你的想法不同,也绝不要一开始就直接否定人家。如果对方说:“人生还是金钱最重要。”就算你不同意,也可以婉转地回答:“我也这么想。但是,应该也有一些例外吧……”先接受对方,听完对方的说明,再表明自己的主张,态度可以坚决,但是语气要尽量委婉。

人一旦被对方认同,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对方很看重自己,自然也就会对对方产生好感,也就愿意接受对方的意见。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绝不能一味地肯定对方。如果有朋友在你面前抱怨他的女友实在不怎么样时,你若傻傻地回答说:“是呀,身材也不好!”虽然是附和了对方的意见,但此时对方心里很可能是希望得到反驳,希望你称赞他的女友,结果却得到反面的回应,这样不仅场面尴尬,想想两人的对话还谈得下去吗?和人交谈千万不要只听表面上的话,要用心察觉对方的心思。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否定自己觉得不好应付的人。因为一旦持这样的心态与人接触,我们就很容易被对方贴上负面的标签。

“那个人很阴险,实在令人讨厌!”“他是个没有能力的人,不适合当朋友”“她很骄傲,我没办法喜欢她”这些评语都只是对那个人的部分评价,而这样片面地评论一个人,只会破坏团结,或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

其实,不管是什么人,必定有好的一面。如果能够深信这一点,对方必定也会信赖你,并给予你正面的回应。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美国前总统里根像绝大多数演员和政治家一样,他有一种博得众人喜爱的欲望。他善于用精心安排的幽默语言点缀他的演讲,以赢得特定观众群体的尊重。

对农民发表演说时,里根说了这么一件事来迎合听众的心理:

一位农民得到一块已干涸的河滩地。这片荒地覆盖着石块,杂草丛生,到处坑坑洼洼,他每天去那里辛勤耕耘,不断劳作,几年后,终于使荒地变成了瓜果园,为此他深感骄傲和幸福。某个星期日的早晨,他操劳一番后前去邀请部长先生,问他是否乐意看看他的菜园。

那位部长来了,视察一番。他看到瓜果累累,就说:“呀,上帝肯定祈福于这片土地!”

他看到玉米丰收,又说:“哎呀!上帝确实为这些玉米祝福过。”接着又说:“天哪!上帝和你在这块土地上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呀!”

这位农民禁不住说:“尊敬的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独自管理这片土地时,它是什么模样。”

里根迎合少数民族的手法,就像他迎合不同阶层的人民那样变化多端,富有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充满了家庭温馨的爱。”

里根总统访问加拿大,在一座城市发表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有一群举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时打断他的演说,对立的情绪中明显地表示出反美情绪。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访问的,当时加拿大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为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情况在美国是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也许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听到这话,尴尬的特鲁多禁不住也笑了起来。

我国有句谚语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来善于表演的里根是深谙此道的政治家,所以他在政坛上才能够左右逢源,大出风头。

在你的人脉关系网中会有各种层次、各种性格的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非常必要的。在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对方性别的差异

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根据年龄的差异

对年轻人,应采用激励、鼓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参考;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

根据地域的差异

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爽朗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和缓细腻一些。

根据职业的差异

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尽量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用语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根据性格的差异

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内向迟缓,则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把握“慢工出细活”的原则。

谁都喜欢被人捧

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多赞扬对方的长处,适当地作一些自嘲,不能总是滔滔不绝说自己的好处,而应多“捧捧”别人,他人自然也会与我们友好相处。如此,我们才会在朋友中备受欢迎,才能更广泛地扩充人脉关系网。

有句老话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不忘拼命抬高自己的身价,甚至通过诋毁、打击他人达到这个目的。总想以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显示自己的高贵,但效果恰得其反。当你在创建人脉关系网时理应多增长一些他人的志气,打打自己的威风。

那如何才能增长他人的志气呢,夸奖赞赏是最好的一招了。夸赞就是宣传,是广告,很早以前就有了夸赞人家的办法,叫做互相标榜。但是所谓夸赞,绝不是瞎吹,也不是胡说,而要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每个人都有所短,也各有所长,有些人只看见他人短处,看不见长处,把别人的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有觉得欲夸赞而无可夸赞之处。其实我们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要不盯着别人的短处,多看他的长处,可夸赞的地方多着呢!而且你夸赞一个人,并没有欺骗大众,只是使大家注意到他的长处,也使他因受到大众的注意,而格外爱惜自己的长处,从而努力养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

夸赞也有方法。当某人的面前夸赞他的效果不如当着大众来夸赞他,等于把他的长处作一次义务宣传,他一定非常高兴。只要夸赞得不过火,大众也不会觉得你在有意的夸赞。或者在某人的背后,表扬他的长处,以几件具体的事实,略加几分渲染,使听到的人,对于此人产生良好印象,事后再传到他的耳朵里,这要比当面夸赞他更有力。一有机会,他也会还敬你,把你夸赞一番。

俗语说:“有钱难买背后好。”足见重视背后夸赞是人之常情,如你会写文章,一有机会就把某甲的长处作为你文章的实例,说出他的真实姓名,你的文章,如有100人读,就是向100个人夸奖他。被你夸奖的人会是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对你的感情,也一定会大有长进。联络感情,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夸赞来联络感情,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就道德论,还正与古人扬善之旨相吻合。

从前也有人以不轻易赞许别人为正直的表示,其实其人正直与否是关键的问题。一些人眼界清高胸襟狭窄,他自己必不十分得意,因为不得意,对于一般人多少有些妒忌仇视的成分,所以越发不肯轻易赞许别人了。有的年轻人不肯夸赞人,第一是误认为夸赞人就是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视清高,觉得一般人都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别人胜过了自己,弄得相形见绌。如果能够摒弃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而用心研究如何夸赞人的方法,必然能领略到其中的好处。因此,在丰富自己人脉关系网的过程中,学会夸赞别人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你一定能大受别人的欢迎,你的人脉关系网一定会大大扩充。相反,如果自命清高,故步自封,那无异于自断人脉。

让“闷葫芦”不再沉默

遇事习惯于闷头思考一言不发的人,常被人们叫做闷葫芦。由于他们想得过多,以至于说得很少,甚至已到了不知如何讲话的地步,让他们开口真比让铁树开花还难。如果你的人脉关系网中有几个闷葫芦也并不奇怪,你只要学会了如何与闷葫芦交流的方法,他也会张开紧闭的嘴巴。专家在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的访谈过程中发现了五种“打破沉默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有用,甚至能使最沉默寡言、最害羞的人也会开口讲一长串话。

赞扬加提问

即使是最害羞的人在听到赞扬时也会心花怒放。你要让不愿说话者知道,听众欣赏并感激他们所作的努力,别人会认为他们的专业知识非常有价值。然后你再让他们详细陈述他们对其专业知识的观点。你可以通过简短的提问暗示他们,只有那些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能回答你所提的问题。

再沉默寡言吝啬词句的人,听到如此积极的反馈也会变得平易近人。在听的过程中,类似带启发鼓励“赞美之词”会使你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直接提问

少言寡语者,即那些只说“是”或“不是”的人,他们会觉得说话越少越自在。你应该利用而不是抵制这一特点。你也可以抓住他们吝惜语言的特点,先弄清你究竟想知道什么,然后直截了当地向他们提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或者提出只需回答一两句简短的话即可切中要害的问题。

引发议论

只要有合适的鱼饵,最不容易上钩的鱼也会上钩。为使不愿说话者打破沉默,你可以用容易引起争论的陈述或问题做鱼饵。你可以围绕你想了解的主题,很有礼貌地对说话者提出疑问,或者就现有的理论提出反对意见。当自以为得意的观点遇到挑战,或有机会拆穿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而能说明自己正确之时,很少有人会无动于衷。

不要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