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工作没压力
5388300000041

第41章 跳槽要慎重(1)

放弃与跳槽

一个人如果一生中都没有遇到职业的突变,他的人生就不会取得很大成功。那么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跳槽。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句话对现代的打工一族而言似乎又有了一番诠释,那就是不安于眼前的职位,渴望拥有另外一片天空。

每当年关将近,就是喜欢跳槽的“跳蚤”们蠢蠢欲动的时候,一来该拿的年终奖已经进了荷包;二来也是做完年终总结,可以重新思考工作的定位与个人的人生理想的矛盾;三来所在的公司也正是“吐故纳新”之际,也许会被人请开路,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可是在跳槽之前,你能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出你放弃的理由吗?说得出,你不妨选择潇洒地离去,说不出的话,那就证明你其实并没有做好离开的准备。

如果你想选择放弃,首先要给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下面的这几个小故事的主人公无疑是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1.“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晓雯曾经是南方某城市一家知名报社的记者,她是一家着名大学的中文系硕士,可是在这家报社却只能当个“娱记”,这与她当初“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理想显然差距甚远。于是她放弃了这个收入很高的工作,毅然北上,去了某家电视台搞新闻焦点调查工作。该台的新闻焦点栏目可谓高手如云,她一去就有些失望了,因为留给她的发展空间实在太少了,按她的推算,一年顶多能上6次节目,而作为一名白领女性,青春实在有限。于是她又跳到该台另外一个经济节目部,虽然这个节目没有什么重头戏,还要大江南北地跑新闻,可是自我成就感却大多了。对晓雯而言,报酬不是最重要的,她就是想在自我表现中获得那种成功的感觉。

在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举行的一次高级人才面试会上,主办者向每位面试人员发放了个人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关于跳槽原因的回答中,70%的人回答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因此,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想攀高枝的你,也就大可坦然了。

2.“用银子说话”

志强是一家着名网站的编辑,大概也是互联网的第一批拥护者。他原本是一所学校的老师,过着清贫的生活,业余时间也舞文弄墨挣点小钱糊口。后来眼瞅着一批海归派回国搞起.COM,大把烧钱,他也放弃了当名公务员的志愿,离妻别子成为弄潮儿。当然,在互联网红火的时候,他钱也没有少挣,不过现在,各大门户网站都在风雨飘摇地苦撑着,每月5000元的收入也是朝不保夕,而且工作还十分辛苦,不分昼夜。现在他又想跳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传统媒体。按他的话来讲:“媒体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暴利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得到承认的最直接方式是人才的价格,即待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又是同待遇分不开的,当一个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时,自然就会出现“人往高处走”的情况。

3.“讨厌僵化的管理制度”

阿明是某国有企业研究所旗下的一名工程设计师,在南方一座小城市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每月近2000元的收入加上年终颇丰的奖金,足以让他过上“小康”生活了。然而眼瞅着同学们纷纷去深圳、广州打工,他的心也有点儿动了;再加上单位僵化的管理体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讲究论资排辈,终于他也走进跳槽“E”族了。

4.“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伟杰一直都很喜欢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尽心尽力地和客户搞好关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绩。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比不上其他销售员,按照公司的末位淘汰制,他很有自知之明,肯定要被裁了。不过他很自信地认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公司还没有表态时,就先交了辞呈,避免了被炒的尴尬。

如果将跳槽比喻成一个运动项目,那么它是像跳高,还是跳远呢?其实无论是跳高,还是跳远,你都不知道你这一跳之后,是比过去好,还是比过去更差。虽然跳槽存在风险,但诱惑更是难以抗拒,于是跳槽成为时尚。

一个人如果一生中都没有遇到职业的突变,他的人生就不会取得很大成功。那么,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跳槽。

当你的新工作已经有些眉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辞职了,其实辞职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可以选择跟老板面谈或者写信,当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避免了正面交锋,也给彼此下台阶的机会。你可以在信中将辞职的原因解释清楚(当然是委婉的),并提出要离开公司的日期,还要对老板和公司的帮助及得到的机会表示感谢。

跳槽中的交往艺术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树挪死,人挪活。”现代白领,固守于一个工作单位的越来越少了,“跳槽”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至于原因,有的是在原工作单位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下岗了,有的则是不满意原单位的环境,希望得到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不管怎么样,随着“跳槽”的日益频繁,在跳槽过程中的特殊人际交往技巧,也成了每个白领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跳槽”过程中,要通知原单位上司,取得离职认可,并办理各种离职手续;也要面临与同事从朝夕相处到分离两处的局面,怎样继续保持与原同事之间的友情,这些都需要充分调动各种人际交往的技巧,以达到顺利“跳槽”的目的。并且使原工作单位同事顺利转化为生活益友和事业合作伙伴。

虽然“跳槽”已成为白领一族的时尚和趋势,但是,“跳槽”毕竟会关系到你的事业发展,一般而言,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

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专业不对口,上司不重视,待遇太低,同事间有矛盾……这些理由,有些是客观的,难以改变的;有些则是主观的,是有可能协调处理和解决的。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能说跳就跳。因为即使换一个单位,也不一定就到了“世外桃源”,照样会有权力斗争和人际矛盾。如果你跳槽是由于这些原因,而且主观因素居多,换个单位,你一样会不适应,难以与其他同事协调一致,合作相处。

比如,如果你跳槽的原因仅仅是与同事、上司有矛盾,那么最好不要“三十六计走为上”,而要想方设法去化解矛盾,优化自己在原单位的人际关系。小芳原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也算小有成绩,可是,她过于特立独行,缺乏合作精神。同事们拒绝和她合作,上司也逐渐对她产生不满。于是,小芳决定换个公司。可是,在从原公司辞职后,小芳一度陷于失业状态。因为当她到新公司求职时,一说到自己的离职原因,招聘人员都会不置可否地笑笑,然后轻描淡写地再问几句,就拒绝了她。为什么?小芳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看了一篇关于求职的报道,她才知道,她应聘失败的关键可能就在于自己的离职原因。现代企业,讲求竞争,但合作却是第一位的,是公司内人际关系和工作交往的主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乐意接受一个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因人际矛盾导致离职的人。

另外,有些客观因素也是会改变的,因此,看待行业、公司、待遇,都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要把握住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培养事业发展的长远眼光。现在社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今天衰败的行业,有可能明天会成为新的发展热点;今天被热炒的行业,也有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垃圾行业。而许多传统行业,也会与新的社会热点形成新的行业机遇。比如科研机构,曾经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现在却成为各大名企争相“结合”的新宠,一个成功的项目就可以获益无穷。所以,跳槽要看清行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审时度势,不能因贪图一时之利而损害自己长远的事业发展。

跳槽之前,要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考虑再三,也要注意到自己的新单位与原单位的利害关系,尽量维护原单位的利益,减少其麻烦。“人走茶凉”,和原单位“反目成仇”,早已是昨日黄花,不再值得提倡。“好合好散”才是现代跳槽者应有的心态和行为准则。

一般而言,跳槽者的利益和原单位的利益是相悖的。因为你的离去,不仅你负责的业务一时很难有合适的人替代,而且原单位的一些客户、机密也会被带走。许多知名的跨国大公司都很注意公司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蓝色巨人IBM的前任总裁曾说过:“我们用人的标准是——你肯不肯长期为公司效命。如果你没有过人的才能,但有一颗上进、忠诚的心,我们愿意培植你。如果你拥有显赫的学历,但只做一两年就离开,那么我们可不愿意浪费人事成本在你身上。”

毋庸置疑,没有一家单位愿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在你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把你培养成才了,你还未给单位创造财富,却跳到另一家单位为别人去服务了,单位当然会持否定态度的。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不道德地把原来的单位当跳板也是为人不齿的。一个经常跳来跳去的人,别的公司在雇佣你时,首先会想:“大概也不会在我们这里做久了吧?”抱着这样的心态录用你,是不会在你身上下功夫的,只会把你当成赚钱的工具,裁员时你可能会成为首选对象。

因此,在跳槽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单位的利益,与单位领导很好地沟通,以消除他们的阻拦和刁难。这是需要一些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