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工作没压力
5388300000040

第40章 职场口才(4)

在职场上混饭吃的人最忌与上司斗气。尽管作为下属的你百分之百正确,上司明摆着是偏袒其他人,但如果认真地斗起来,你只能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铩羽而归。所以,做下属的必须设法与上司处好关系,这处好关系的关键便是说话要有分寸,即拣上司爱听的说,即使犯颜上谏,也要“曲线救国”,切不可信口开河,贸然出言,否则一语失言,悔之晚矣!

有些让上司不高兴、下不来台的话,要引起注意:

1.回答上司的问题时说:“随便!都可以!”

这样的回答,会让你的上司感到你感情冷漠,不懂礼节,对什么都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你在他心中的印象就会下降一个档次,这可不是件好事情。

2.对上司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早就知道了。”

这句话中带有明显的蔑视,不但是对上司,就是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那你以后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喽。

3.对上司说:“您辛苦了!”

这句话可不是你该对上司说的,这是上司对下属表示慰问或犒劳时说的话,如今反过来由下级对上级说,结果似乎不大妙。

4.对上司说:“太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上司动作太慢,以至于误了事,尽管你不一定有此意,上司也一定会认为你是在责备他,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5.类似于“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经理决策英明,我很感动”的话

“感动”一词是上司对下属的用词,例如:“你们工作认真、负责,我很感动!”

如果下属对上司用“感动”一词,就不大恰当了。尊重上司,应该说“佩服”。比如可以这样说:“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

6.不要与上司过度客气

和上司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容易遭人误解。要善于察言观色。以落落大方的态度与领导相处。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上司误认为你没有魄力,谨小慎微,不值得重用。

7.“我想这事很难办!”

上司分配工作任务下来,下属却说:“不好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上司下不来台,一方面显得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上司没有远见,让上司脸面上过不去。

8.对上司说:“不行是不是?没关系!”

这话明摆着是对上司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说,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没有礼貌。

9.接受上司交待的任务时说“好啊”、“可以啊”

“好啊”、“可以啊”在语言含义上带有批准、首肯的意味,常用在上司通过对下属的审核意见时所说。正确的说法应是“是”、“知道”,这样的说法表示“承受命令”的意味,用在下属承领上司的命令时说比较合适。

10.做错了事如何补救?不小心说错了话如何补救?

在上司面前说错了话,一旦觉察到了,就应该就此打住,马上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辩越糟。

掌握与同事说话的艺术

只有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的艺术,尤其是要把握说话的分寸,你才能在同事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被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

办公室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不管你是不是卷入了这些是非,也不管你是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外闲人”,都要和这些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的艺术,尤其是要把握说话的分寸,在他们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被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

与同事相处,要讲究分寸。话太少不行,现在社会中的人都是社会型动物。那些少言寡语的人,会被大家看成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久而久之,你就会被大家所孤立,难于有什么发展。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为你是个轻浮、不稳重的人,还容易落下个“乌鸦嘴”的名声。所以说,不多说一句,也不少说一句才是与同事间最理想的说话分寸。

与同事说话把握分寸,有下面这样几条原则:

1.公私分明

不管你与同事的私人关系如何,但如果涉及到公事,你千万不可把你们的私交和公事混为一谈,否则你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沈萍与公司其他部门的一位主管陈华十分要好。有一天,陈华突然过来找沈萍。

沈萍很奇怪,问:“你来找我干什么?这可是工作时间。”陈华说道:“沈萍,我们部门现在有个计划,希望与某公司合作。但我在这个公司没有熟人,所以想请你帮忙啊!”沈萍一愣,陈华继续说:“我知道,你和某公司的公关经理很熟,你就做个中间人吧。帮我说几句话,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沈萍一听,感到很为难,想直接回绝,又怕陈华不高兴;答应吧,她还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于是,对陈华说:“这件事倒不难,不过我多少听说了你们的计划是很着急的。我是认识该公司的公关经理,不过,她这段时间在休假,我怕等她回来,你们的计划就给耽误了。”陈华一听就明白了。沈萍又补了一句:“我听说某公司的老板不错,你不妨直接去找他。”其实,沈萍的朋友并没有去休假,沈萍只是不想把自己搅进去。自己与陈华不是一个部门的,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怕自己的上司不高兴。再说,如果办不成的话,反倒影响了自己和陈华的友谊。

如果你同样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的情况,你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独立、自信。而且这样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2.得饶人处且饶人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能够忍让一点儿,日后你有什么差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推你走向绝境。你忍让他,并不代表你怕他,而是表现你的豁达、大度。至于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豁达的情操,也是有办法的。比如让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去,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等等。

小王和小李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工程结束后,小王有新任务出差,把总结和汇报的工作留给了小李。正巧赶上小李的孩子生病,小李因为忙于给孩子看病,一时疏乎,把小王负责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给弄错了。总结上报给主管以后,主管马上看出了其中的毛病,找来小李。小李怕担责任,就把责任推给了小王。因为工程重要,主管立刻把小王调了回来。小王回来后,莫名其妙地挨了主管一顿训斥。仔细一问,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赶忙向主管解释,才消除了误会。小李平时与小王关系不错,出了这事后,心里很愧疚,又不好意思找小王道歉。小王了解到小李的情况,主动找到小李,对他说:“小李,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别太在意了。”小李十分感动,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3.不发生正面争吵

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熟识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布谣言,数说你的不是和缺点时,你才猛然醒悟,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

这时候,你可能很想和他大吵一通,揭露他的“恶行”,让其他的同事认清他的真面目。千万不要这样,因为大家是同事关系,你若摆出绝交姿态,一定吃亏。一则别人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你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一个借口去伤害你,这样做太不理智了。二则你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总不想成天看见一副冷若冰霜或是怒目而视的面孔吧!那样把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给弄糟了,大家自然把责任都推到了你的身上。更何况你俩还有合作机会。另外,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

所以,你要冷静面对,千万别说过火的话。例如:“你凭什么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你这小人!”这样对谁都不利。

对这样的同事,只要暗中将自己与他的距离拉开就行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谁是什么样的人,大家自然都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给你造的谣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到时候,被孤立的是他,而不是你。

与下属说话要有分寸

与自己的下属说话,直觉上似乎比和一位地位优于自己的人谈话要轻松。但是要想谈好,掌握好与下属说话的艺术,就不那么容易了。掌握与下属说话的技巧,不但有利于搞好同下属的关系,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上司形象。

作为上司的你,经常要给下属分派工作。如果你对下属说:“喂,你要听我做经理的命令。”这俨然是上司的态度。所谓的“经理的命令”就意味着你把这个职员当成比你低一等的人看待。这种“任务语言”,很容易招致职员们的强烈反感,久而久之,你的“命令”就难于顺利执行了。

但是,如果你能改变这种命令式语言,也许会使你在公司内的人际关系变得非常顺畅。你在分配任务时,可以特意走到下属的桌子前对他说:“有件事拜托你办一下。”原来可以命令下属的上司,却对下属说“拜托”,这种倒转的字眼,会使下属充满干劲,而且会使工作进行得更顺利。

任何人都喜欢被他人看成重要的人物。作为上司的你,如果用“请求”的语气给下属分派工作,无形中抬高了对方的地位。反之,用命令的语气说话,等于把对方的身份贬低,甚至是践踏了他的尊严。“只有先把自己放在别人脚下的人,别人才会把你捧在头上。”睿智的人懂得这个道理,说话时会先替对方着想。愚昧的人为了炫耀自己比对方了不起,才会以在言语上贬损他人为乐。当你所处的地位比对方高时,要格外留意说话的口气。成熟的人,越是处在高位越懂得“谦恭下士”的道理。韩明是酒店的大堂经理,他对服务生的态度很客气。“辛苦你了”,“谢谢你”,“麻烦帮我换条床单”。措辞客气、有礼,服务生们觉得大堂经理这样的高层上司都这样尊重自己,工作起来热情都很高。对自己而言,一句客气话不需费吹灰之力,却能收到百利无一害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对方为你服务是应尽的义务,你的一句客气话会使他对你更为心悦诚服。

同样是来自上司的命令,以请求的字眼来使身份整个反转过来,就会消除下属的反抗心理,不觉得你是在命令他。

对下属,温和的话只会使他们更加心悦诚服。你是他们的上级或主管,你固然可以盛气凌人,但你为什么不同时想到你也要靠与他们合作,事情才能顺利进行呢?

常常以关怀的口吻和下属说话,是一切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你该早一点儿休息了!”这虽然是一句极平常的话,却往往会使下属听了对你更加感激。人是有感情的,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这是一个多么平凡的道理。

许多工作本来都可以做得很好,但因为做上司的说话时疾言厉色,做下属的心里着慌,因此把事情做得更糟了。结果是上司的脾气发得越厉害,下属的工作就错得越多,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上司自己。

那么,是不是说,做上司的就不能批评自己的下属呢?当然不是。作为上司,下属有错误,当然要进行批评,否则做上司的就没有什么威信可言了。关键是你要采取合适的批评方法,而不是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你对你的下属说:“你这个人真糊涂,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你只会在他心里引起反感,他也许会在另外一些机会中给你下个绊子,使你受到莫大的损失。假如你换一种语气说:“这样做事就不对了,你应该如何如何。”你不责备他,他自然乐意接受你的批评和指正。你如想找一个能诚心对你的人,就应该知道,注意自己的说话态度和注意别人一样重要。

某公司业务主管刘清把自己负责的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人们严守纪律,自愿为公司效劳。每当他发现有人生产进度欠佳,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时,他都会在下班后,把那人叫到办公室,然后亲切地问他:“最近你家里还好吧?在我的印象里,你一直都是个严守纪律,工作热情高,而且技术不错的人。把工作交给你,我很放心,希望你能再接再厉。”话说到此,那位职员早已是满脸通红,非常诚恳地向刘清道出了事情的原因并道歉,以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刘清没有直接批评这位员工工作不利,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对他进行了一番夸奖。员工自然听懂了刘清的话外之音,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刘清这样做,不仅批评了下属,而且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上司这样为下属考虑,下属自然对上司感激不尽。

另外,批评下属时切记不要在第三者面前进行。人人都有自尊心,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奇怪,你自己不是也常常做错事吗?为什么你对你的下属如此苛求,犯了一点错就大发雷霆呢?如果他是可造就的、可合作的,你不必用怒骂来驾驭他;如果他是不堪驱使的,那么你骂他也没有用,不如打发他走人,何必要怒骂呢?

温和的语言说起来并不费力,收效却很大。

使大地万物茁壮成长的是那些温柔的风、绵绵的雨,暴风雨只会摧残一切而已。如果你想成为一位英明的上司,那就一定要学会对属下温言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