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武功,家人说他,他说要学“万人敌”。他果然独辟蹊径地学到了“万人敌”——一人敌得过万人,在百万大军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那么,什么是“万人敌”?今天的“万人敌”是什么呢?
美国的体育为什么一度落后原苏联20年?
要理解和掌握心兵法,就要掌握心兵法训练。那么,什么是心兵法训练呢?就是运用心力和心能进行训练的方法。这是一种大脑里的训练,心灵上的角逐,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一方法。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成败。以体育为例,美国的体育一度落后原苏联20年,原因在哪里呢?
在心兵法诞生之前,就出现了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心兵法训练的一种,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来提高人的各方面的潜能,从而提高运动成绩或者其他方面成绩的训练。
心理训练是1950年从苏联时代开始的。那个时候苏联计划发射宇宙火箭,因为需要控制飞向未知宇宙的航天员们心理的不安和紧张,所以着手开始心理训练。
奥林匹克运动员采用心理训练始于原苏联,然后推广到原东德以及东欧诸国的。
这个训练显现成果是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苏联、东欧诸国因为心理训练而获得了很多奖牌。美国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开始寻找本国失败的原因,他们认识到了心理训练在背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开始对运动员采用强化式的心理训练。
结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非凡的效果。
从此,世界其他国家开始在心理训练上投入力量。
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除了三个项目外全部采用了心理训练,因而获得了101枚奖牌。
这时的日本,在三个项目上采用了心理训练,终于获得了14枚奖牌。
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后,日本因为没有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所以在奥运会上的成绩直线下降,日本的运动员被普遍认为心理素质差。
从1985年开始,日本将心理训练作为一个必练项目真正纳入训练课程,但目前还没有确立适应现场的方法,实用性还很差。
其实,不仅是体育,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在任何领域的竞争都离不开心理。心理是一个最为广阔的训练场,也是一个最神秘的战场,没有心理的成功就没有真正的成功。心理训练发展到心兵法训练成为一种必然。
想象真的“一敌万”
查尔斯加菲德是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一直在126公斤左右徘徊。他曾经多次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冲击,但都失败了。因此,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教练也认为他再也难以有什么突破了。
出人意料的是,在一次举重比赛上,加菲德一下子举起了145公斤。他的教练和伙伴都大惑不解,不知他有了什么训练的秘方,甚至怀疑他是否服用了兴奋剂。但是赛后的例行检查表明,加菲德并未服用违禁药品。可是他一向都举不起130公斤,这该做如何解释呢?
加菲德自己揭开了这个谜团。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好成绩,是因为用了一种新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并非通常的那种科学的肌肉和体能训练方法,而是一种全新的心理训练方法,就是思像造型,也就是想象训练。
原来加菲德是在一次运动医学研究会上听到了想象训练能够发挥超常功能的。他当即感到这是取得突破的良方。于是,他悄悄地开始了想象训练。
他常常先设定一个想达到的重量,比如是130公斤,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想象着,自己先把肌肉放松,接下来双手握紧杠铃,再深深地吸一口气,用力一举,金属的撞击声同时响起,130公斤举起了。
这一想象过程,在他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意象,在他真的试着去举130公斤的杠铃时,这些成功的意象就帮助他“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目的。
后来,加菲德还是采用这一方法,成功地举起了165公斤重的杠铃。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一个专管肢体运动的区域,当人的肢体开始活动的时候,这个区域就立即活跃起来。也就是说,肢体活动与大脑的这个区域活跃起来是同步的。科学家在观察这个区域的活跃规律时进一步发现,当人进行“想象运动”时,虽然肢体没有活动,但这个区域仍然会保持活跃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运动”与实际肢体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想象运动”本身确实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发挥影响力。科学家发现,当大脑开始做“想象运动”时,大脑中发出的脑电波信号确实会影响到与想象运动相关联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而且来自大脑的电波信号越多,相关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活动就越频繁。随着“运动”次数累积增多,与想象运动相关的神经系统就更加畅通,肌肉的力量就会得到明显增强,当然,这种锻炼效果比实际的肢体运动的效果相对要弱,所以还不能完全取代实际的肢体运动,然而,只要这种想象训练与实际的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就会威力大增。因为想象训练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而且简单、轻松又快乐。
需要注意的是,想象运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操作者本身必须熟悉所想象的动作,必须对“想象运动”的内容有过体验。这样,当他进行“想象运动”时,就会有一个运动的“流程图”在大脑中再现,他只要遵循这个“流程图”反复想象模拟,就可以产生实际效果。
用想象战胜死亡
两个猎手,因为飞机失事而坠入冰冷的海中,照常规,一个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活不过半个小时,而他们却坚持了40多分钟,直到被救起。那么,他们靠着什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呢?
坠入冰海
美国阿拉斯加的库克湾。
一架小型飞机在海湾上空飞行,迈·米尔曼和肯·布塞鲁斯刚刚完成一次愉快的狩猎,正驾机回家。
这一天是1995年3月5日,严冬尚未过去。突然,驾机的迈感到发动机的声音有点儿异常。他检查了一下飞行仪表,不禁大吃一惊:飞机正在失去控制!
迈立即用无线电向最近的梅里尔机场联系:“我们的飞机出了故障,准备在库克湾迫降,迫切需要你们的帮助!”机场方回答:“明白了。我们马上派飞机去,祝你们好运。”
接下来,他俩的当务之急是寻找降落场地。要飞到陆地去降落已经不可能。在无数随波逐流的厚冰块中,有一个长形的沙洲,这是唯一的选择了。
几分钟后,随着一阵震颤和滑行,飞机倾斜地停在漫透水的沙洲上。两人无言地坐在机上,等待着机场派来的飞机营救他们。
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流水声使两人大吃一惊,接着舱门和舱底之间传出了破裂声,一股水流像蛇一样爬进了机舱里,水越进越多,飞机开始倾斜,眼看马上就要沉入水里。
不能再犹豫了,得赶快离开飞机。迈招呼了肯一声,然后迅速抓起两个小型应急无线电讯号定位发射器,交给肯一个,放在口袋里,以便随时向救援飞机发射信号报告方位。迈使劲踢开舱门,两人跨出舱外,刚一离开飞机,一个滔天巨浪就把飞机吞没了!迈的双腿被回头浪打得跪了下去,肯也仰面朝天地倒在冰海之中。
生命危急
库克湾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有强大的水流和危险的回头浪,而且因为靠近北极,水温非常低,一个正常人在这样低的水温中,一般活不过半个小时。
“迈。”肯刚一钻出水面,就急切地呼喊着。当他发现同伴就在附近,便说:“真冷啊,我都不能呼吸了。”他准备向迈靠拢。
“别游过来,快抓住那块浮冰!”迈喊道,因为他发觉双脚已经深陷在泥沙里。这是令人恐惧的粉末般的冰状游沙,像流动的水一样把他团团陷住。他发疯似的用力猛拔双脚,终于把脚拔出来了,但是两只靴子却留在了沙中。
此刻的潮水已经涨到齐胸高了。迈游向肯后,向他伸出手,以命令般的口吻喊道:“把你的手给我!”他们之间有块一米多宽的冰块,两人各在冰块的一边。肯费力地把手伸给了迈,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胳膊就架在冰块上,这样就能借着冰块的浮力托起身体并保存一些体力。
巨大的回头浪不仅没有把那块浮冰推向岸边,反而把冰块和他们越来越远地带向大海深处。
眼前的境况越来越危险,但是勇敢的迈还是不断地鼓励着肯:“坚持住,一定要抓紧我的手。”
肯的牙齿在抖动,全身颤抖地回答:“我正……抓着呢……”
话分两头。梅里尔机场的救援中心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命令“王鸟”水上救援飞机前去救援。当时,这架飞机正在距离出事地点东北176公里处进行飞行训练,接到命令后,马上掉转机头,高速赶向出事地点,机上的报务员也开始接收到了迈和肯的发射机的信号。
为了保险起见,基地又派出了另一架救援直升机。
虽然两架飞机都接到遇难者身上的电子仪器发出的信号,知道他们的位置,对于他们的死活却并不清楚,但是这并没有使得他们放慢速度。
战胜死亡
冰海里,迈和肯都明显感到了体温正在逐渐降低,一阵比一阵更厉害的寒冷袭遍了全身,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
迈看到了肯的嘴唇已经青紫,目光也开始发滞,知道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两人很快就会被冻死。他突然想起读到过一本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里面叙述了许多用心理暗示、想象来战胜困难和死亡的例子,在今天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何不也用来试一试呢。
他叫了声肯,听到肯答应后,便问:“如果你此时被救了,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想干什么?”
肯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好像在说:“都快死到临头了,还有心思和力气说这种毫无意义的话。”
迈见肯不回答,也不介意,又自顾自地接着说了起来:“若是我,一回到家,先裹上温暖绵软的睡衣,再生起壁炉,然后坐在壁炉边,一边烤着热烘烘的炉火,一边喝着滚烫的咖啡。喝完一杯,我还会再喝第二杯,然后是第三杯,第四杯……”
迈的这些话明显对肯开始起作用了,他慢慢抬起了头,眼光中也有了点精神,开口说:“我可不愿先喝什么热咖啡,换了我,我要先干了一瓶烈性的威士忌,然后再喝上几杯热茶。”
迈好像是没有听到肯的话,仍在自言自语地说:“喝了咖啡,烤着火,我的身子也开始暖和起来了。并且因为炉火很旺,屋子里的温度越来越高……我的身子也开始暖和起来了。并且开始出汗,而且越来越热,汗越出越多……”
肯抬起头盯着迈,他看到了迈的眼里和脸上都有通红的炉火的光芒在摇曳闪动,还有咖啡的袅袅的热气在升腾。恍恍忽忽中,他好像真的已经置身于温暖如春的屋子里,烘烤着炉火,喝着去寒暖身的烈性酒。他的身体也似乎不再感到寒冷,而是逐渐温暖过来,而且越来越暖和……
迈此时的感觉和肯差不多,他最初是为了用这种心理暗示和想象训练法来救肯的命,免得肯被冻僵,没想到自己也“着”了“魔”,也沉浸在自我虚构的幻境之中,不仅没有了寒意,全身还感到热血沸腾……
不久,“王鸟”水上飞机终于飞临库克湾,并很快发现了一块浮冰上有人。当他们想方设法把两人救上飞机时,发现他们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口里不停地说着奇怪的呓语:“热!真热!”
他俩在水里足足待了42分钟,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了迈的双脚有些轻微的冻伤之外,两人的肌肤和内脏都完好无损,在医院里只待了3天,便完全恢复过来,出院了。
肯在医院里对医护人员叙述了迈用虚构的炉火、咖啡和温暖的房间等来帮他战胜寒冷的故事。
他们的经历被登载在当地的报纸上,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有位心理学界对此专门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认为人类的体能在某种情况下会得到超常规的发挥,而精神和意志往往也能够帮助人们战胜困难和死亡。对于心理暗示和想象的作用,也应当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和重视。
美国马哈里希国际大学开设冥想训练课程
为什么想象就能取得实际效果呢?沙皮兰儿实验证明,想象具有支配身体的力量。着名心理学家库耶的实验证明,意志力不是想象力的对手;着名的大脑科学专家春山茂雄认为,想象力达到极点时就可以变成实际行动。因此,教育一定要重视想象训练,又称思像训练。目前欧美很多国家的人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美国马哈里希国际大学还专门设有这样的机构,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沉思冥想训练,并把掌握这种方法作为学生开始学习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先决条件。这个学校学生的智力及学业成绩在全国是一流的。事实证明,凡是采用这种训练方法的学校,学生基本不存在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马哈里希国际大学的校长主张把沉思冥想训练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以至人的一生中。因为这是一种不用任何辅助仪器,而且任何人都能学会的自然而简单的方法。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开发人的第四意识,使任何人都能达到智力飞跃的目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进行沉思冥想训练过的人脑内活性物质激素含量都大为增加。
静思训练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
想象训练要想产生奇效,离开静心、静思是不行的,香港心理学家顾修全说:静能增慧,静能开悟,静能入圣,静能证道;静坐是我们与无限智慧接触的大门,乃入世成就大业的“密码锁”。静的作用,心理学家多有论述,日本的川烟爱义博士认为,超觉静思使人精力集中,是控制意识的钥匙,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利器。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欲令词语妙,只需空且静。”宋代大儒朱熹主张:“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梁启超说:“每日静坐一二小时,……他日一切成就,皆基于此。”
实际上,古往今来的成大事者都重视静修的作用,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诸葛亮学习、成才的体会。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所生活的时代尚处于科学知识发展的初级阶段,加上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个人在求学方面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诸葛亮是怎样成才的呢?为什么在当时那样原始的教育环境中,能成长出如此优秀的人物,而今天现代教育这样发达却不能大量培养出这种高智慧的人才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他的一个妙方。
人若内心不安,幸福便无从建立。《左传》上有这么一篇:有个诸侯对他妻子说:“我最近心乱得很,安定不下来,心里始终非常烦乱。”他妻子说:“王心荡,王禄尽矣。”她是说,你既已失去内心的安宁,那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会丧失了。隔了没多久,这位诸侯果然去世了。所以只有活在安宁里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若能生活在安宁的心态里,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幸福源泉,幸福就会永远追随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