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推销员定律
5388000000051

第51章 蝴蝶效应

国王理查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马夫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铁匠回答,“你得等等”,“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我等不及了”。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铁匠准备砸钉子将马掌钉好的,但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将马掌挂在蹄子下。

两军交锋了,理查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指挥士兵迎战敌人。

远远地,他看见在战场另一头自己的几个士兵退却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理查快速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

他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

国王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这个故事是“蝴蝶效应”的延伸,“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洛伦兹被称为“现代混沌之父”,他所提出的蝴蝶效应源于这样一个现象:

一场发生在美国得克萨斯的龙卷风是怎么来的呢?竟然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边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导致的。具体叙述是这样的:蝴蝶翅膀的偶尔的一次运动,使它周围的气流产生微弱的变化,而正是这次微弱气流变化又会引起它周围空气以及其他气象系统产生相应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有效及大,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于是,在几周后,一场龙卷风发生了。

“蝴蝶效应”的始末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它说明了与上文的故事相同的一个道理:细小而关键的一些因素,有的时候看起来是毫不起眼的,可是却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推销过程中,顾客在与推销员沟通的过程中,肯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异议,这是需要推销员密切关注的。而遗憾的是,很多推销员没有把顾客的每一个异议都解决掉,或者无法辨认出这种异议甚至根本没有感觉到这种异议的产生,从而由于一个小的失误丢掉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生意。

顾客的异议顾客的异议一般来说,有三种:

1.在销售过程之中,顾客在犹豫不决时会把自己对于商品的否定性意见提出来,乍一听,似乎他不想购买这商品了。

2.在销售过程之后,由于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者的兴趣发生转移,他认为那件商品买得不值得。

3.在销售过程中和销售过程后,顾客都有可能赞扬店方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实在,服务到家。

以上三种意见都是顾客对于推销员的反馈,都应该受到鼓励。不论这些意见是客观公正的,还是主观歪曲的,我们首先要鼓励它提出来,因为顾客有意见就提,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不管抱怨是多么地难听,但当着面提总要比在背后指责我们好。

在上面列举的三种意见之中,第三种属于肯定性的意见,谁都愿听取,所以我们在这里不作过多地分析。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肯定的意见也要冷静地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要被人捧杀了?

前两种意见比较难听,一般顾客也不好启齿对店方明言,所以店方必须采取措施鼓励这种意见的提出。对于第一种,可以与推销员在销售过程中鼓励和引导顾客说出来;对于第二种,可以由店方设立意见箱,发出问卷调查表,大商店可以设专人收集这类意见。

如何处理顾客购物中提出的意见,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由于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所以会把对于商品的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的。许多推销员一听到顾客的这种意见,顿时神色紧张,不知所措。其实这些过度的反应大可不必。不管顾客对商品提出了什么问题,推销员都要表现出虚心的态度,不能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示。这时候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哼——?”,从喉头处滚出一声“啊——?”都会伤害顾客的感情的。

当然推销员若是装聋作哑,佯作不知,也会使顾客感到受到了冷遇,他的购买热情会迅速消退,结果会奔其他商店而去。

对待顾客的不同意见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顾客谈起商品的缺点时,要认真地听,表现出对他们的意见十分关注的神情。

推销员对顾客意见的倾听态度越积极,顾客对推销员的信任就越增加;顾客的信任程度越大就越乐于购买店里的商品,推销员销售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定律释义:

正视顾客的异议和意见,并把他们逐一地解决掉,不留尾巴,不留隐患,这是推销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