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推销员定律
5388000000018

第18章 老骆驼的忠告

在沙漠里,有5只骆驼吃力地行走,它们与主人带领的10只骆驼走散了,前面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一片茫茫,它们只能凭着最有经验的那只老骆驼的感觉往前走。

不一会儿,从它们的右侧方向走出1只精疲力竭的骆驼。原来它是一周前就走散的另1只骆驼。另外4只骆驼轻蔑地说:“看样子它也不是很精明啊,还不如我们呢?”

“是啊,是啊,别理他?免得拖累咱们?”

“咱们就装着没看见,它对我们可没有什么帮助?”

“看那灰头土脸的样子……”

这4只骆驼你一言我一语,都想避开路遇的这只骆驼。老骆驼终于开腔了:“它对我们会很有帮助的?”

老骆驼热情地招呼那只落魄的骆驼过来,对它说道:“虽然你也迷路了,境遇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相信你知道往哪个方向是错误的。这就足够了,和我们一起上路吧?有你的帮助我们会成功的?”

我们当然可以嘲笑别人的失败,但如果我们能从别人的失误中提供机遇,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经验,那最好不过了。把别人的失败当成对自己的大声忠告,这非常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

遭遇拒绝、遭遇失败是人之常情,世上并没有常胜不败的将军。遭遇拒绝、遭遇失败的原因无非是自己还有缺陷,谁不希望得到完美的东西而会去希求有缺陷的东西呢?当然世上也不可能有毫无缺陷的东西,但是我们应尽量地完善自己,把自己完善到足以让人接受、使人认同的程度。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克服,遇到关卡也能越过,也就不至于在遇到挫折时使自己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了。

因此,要想让别人接受你、赞许你,要想成功,你就不能害怕困难和挫折,不能害怕别人的拒绝。相反,你要把拒绝当做你的励志之石,当成你不断完善,走向成功的动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因此,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会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发了一个新产品,为了占领市场,它们招收了一批推销员。为了培训推销员,营销经理先对这批推销员传授了营销技巧并进行了心理培训。然后,营销经理带着这批推销员到大街上去销售产品。开始的时候,这批推销员个个信心百倍,结果一天下来,却很少有人卖出产品,营销经理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每天要做的工作。于是,接下来有一些人就退出了营销队伍,留下来的人则分成两种。

一种人凭着一腔热血,勇往直前,但业绩很不乐观。另一种人则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销售业绩直线上升。

这些推销员无论走掉的还是留下来的都经过了程度不同的失败和打击。他们所选择的工作,即在一个新兴的市场推广这一陌生的产品,要让顾客认同一个新的产品并且愿意花钱购买,难度本身就很大。况且,由于他们销售的产品技术含量较同类传统型产品高出很多,所以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这就使得销售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这批推销员遭遇困难和挫折是预料中的事。但是,由于他们对困难挫折的认同理念不同,因而在面对失败时就分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

第一种人,即那些初遇困难就退出了营销队伍的人。他们在遭受了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成为一次困难就被击败的懦夫。这种人最容易身陷困境,因为他们连一个人生的关卡都不能越过,所以将永远与成功无缘。

第二种人,即那些只凭着一腔热血猛冲猛拼而根本不反思失败原因的人。此类人乃有勇无谋之人。这种人或许凭着一时的拼劲能取得一点成功,但成功的代价却非常昂贵。因为,这种人在面对失败时用的是自己的肉体和头颅而不是用头脑,所以,他们只能被失败碰得头破血流。当他们的血流完了的时候,也就在成功的道路上消失。这种人同样陷入困境的几率远远高于成功的几率。

第三种人,即那些在遭遇挫折失败时能不断地磨炼自己、调整自己,能找到战胜困难的最佳攻击点的人。这种人成功的几率最大,他们很少会被困境所困,即使有时被困也能通过自身的力量把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因为,他们与前两种人相比,是智勇双全的人。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找到战胜困难的最佳办法,并且还有顽强地战胜困难的品质。所以,他们在遭遇困难时不但能战胜困难,并且能以最小的代价战胜困难,在战胜困难后还保存着相当的实力,有了实力也就意味着还有前进的动力,有了动力就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一步一步逼近成功,直至登上成功的巅峰。

三种人针对困难挫折所采取的不同态度造成了他们人生结局的重大区别。其实,他们所遇到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困难而已。而暂时的困难或一两次的困难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无数的成功者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才摘取了成功果实的。

可以说,在困难面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只遭遇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念,就不去挑战困难,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人生成功的机会,殊不知机会就隐藏在失败背后。你战胜的困难越多,你人生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这就如同淘金一样,淘掉的沙子越多,得到的金子也就越多。沙子的多少与金子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就如同沙子与金子的关系。

在让我们看一看在遭遇失败后,那些往后退缩的人都损失了些什么。从前面所举的营销的例子可以看出,那些人只不过是多走了些路、多说了些话而已,他们虽然没有把产品卖出去,但产品仍在他们手中,他们的产品并没有因此而贬值或有什么损失。

如果要说有损失的话,那最大的损失当然莫过于他们失掉了人生最可宝贵的机会。因为,在销售产品时,第一个人不要不等于第二个人不要,第二个人不要不等于第三个不要,那么为什么要放弃机会,而不去试着把产品介绍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呢?难道真地指望天上掉馅饼吗?可这些人却不见得会这样看问题,他们会觉得碰钉子遭人拒绝很难为情,很没面子,岂不知面子是争取来的,任何时候,一个人不占有足够的社会财富就根本谈不上面子。

第二种人固然勇气可嘉,他们也许懂得金子埋在沙中的道理,但他们只知道要淘掉沙子才能找到金子,却不知淘金也有很多技巧,还有事半功倍的办法。只知道一味地用蛮力,蛮力固然也有派上用场的时候,但蛮力并不能时时奏效。要知道人除了有力气之外还有大脑,大脑就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的。所以,第二种人只要能够把自己的脑子用上,征服困难就更容易一些,通往成功的路也就会平坦一些。

最值得赞扬的人是第三种人,他们既不畏惧困难,还会用困难来磨炼自己,且敢于把困难像拔钉子一样拔掉;同时,他们还知道拔钉子时用一个杠杆更省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拔掉一颗钉子后,还能预见或避免钉子的再出现。所以,他们能在遭遇困难而失败时迅速地战胜困难,使自己更快地走向成功。

可见,要成功,首先不要畏惧困难,不要让困难把你的心态摧垮。其次,要成功还得正视困难,研究困难,从战胜困难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困难磨炼自己的意志品格,练就一身战胜困难的本领。

你就是强者,强者是永不言败的?

定律释义:

我们总是一次的推销失败感到心灰气冷,却不知从中吸取教训。其实更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上一次的失败上的,只有借鉴上一次失败的经验,从失败中得以成长,才能使自己少走弯路,顺利地达到成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