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9天,那组滴水未进的白鼠全部死亡,而另一组却依然活蹦乱跳。生物学家得出结论如下:白鼠的最终死亡并不是源于饥饿,而是由于缺水。由此可见,水才是生命真正的润滑剂!
水是人体最主要的成分,按重量计算,水约占成年男性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重的50%~55%。年龄愈小,体内含水比率愈高。
水是人体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营养素。水在人体内的功能包括:溶解食物使其易于消化;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维持体内各种器官的正常运作。
人体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环境。当人体体液处于偏碱性状态即pH值为7.04时,表明人体是最平衡、最健康的。
但由于现代人对高蛋白、高脂肪的偏酸性食物的过于偏好,导致人体体质逐步酸性化,身体机能日益减弱,新陈代谢逐渐缓慢,各种代谢废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内脏负担加重,诱发各种慢性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饮用水时,应尽量选择弱碱性的水。
通常情况下,我们有三种途径获得水:
饮水,当气候和劳动对水的需要量变动时,通过饮水可以调节;
食物水,即各种食物中所含的水;
代谢水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变动范围较小。
在众多营养不平衡的类别中,饮水不足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因为人只有在丢失体重2%的水分的时候,才会感到口渴,而此时已经影响到了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然而当人们满足口渴后,会停止饮水,其实这时仅得到所需水量的一半。当尿液变得量少、色深时,则标志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
如果用咖啡、茶、苏打水、酒精或饮料代替水,则会更加有害于健康,因为咖啡因和酒精会增加排尿,从而损失水分。鲜为人知的是,当机体丢失水分达到20%的时候,生命就会出现危险。
人体每日所需要的水量,随年龄、气候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对水的需求量与人的体重、热能消耗成正比,消耗每卡热能需要1毫升的水分,每公斤体重需要30~40毫升的水分。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分的出入量是平衡的。为维持体内水的恒定,摄入的水量必须能够补偿经呼吸、皮肤蒸发和尿粪等途径排出的水量,以保持水平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约需2000~2700毫升水。在炎热、高温、发烧和体力劳动量大的情况下,饮水量应相应增加。
健康小档案
健康饮水须知:
饮水要适量。出汗量多、活动量大和体重较重的人,可以适当加大饮水量。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100~150毫升,因为一旦超过240毫升,身体就不能有效吸收,会很快从肾脏排出,根本达不到健康的效果。
控制水的温度。喝水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有好处。
清晨一杯白开水。清晨喝白开水,可以冲洗肠胃、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体内蓄积的“垃圾”,对于那些早上不喜欢吃早餐的人而言,还可以达到冲淡胃液保护胃黏膜的效果。
餐前喝水:有关研究表明,一面吃饭一面喝水会影响消化。如果你需要减肥,那么不妨在吃饭前20~30分钟喝100~150毫升的水,这样既不会太伤胃,又达到了让胃部有一定饱胀感、减少进食的目的。
生命的构成物质——脂肪
厉娜是一位出色的会计师,为了追赶减肥时尚,她对脂肪深恶痛绝,拒绝进食一切含有脂肪的食物。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厉娜变成了真正的“白骨精”,可是原来健康的皮肤变得干枯瘦黄,生理周期也越来越不正常,大脑反应迟钝、免疫功能低下,甚至连做母亲的美好愿望也一次次落空。无奈之时,她只得向医生求救,原来她本身的身体并没有任何疾病,罪魁祸首只是对脂肪的盲目拒绝。
尽管现代人对脂肪并不陌生,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脂肪真正被人类发现、自觉利用的历史其实非常短暂。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谋生手段仅仅局限于狩猎和采集野果,因此脂肪的摄入量是非常有限的;大约在一千年以前,人类才开始自觉种植油料作物,几百年以前人们才学会用油料作物榨油,并且大规模牧场的出现距今只有150年。
脂肪是动物生长与修补体组织的原料,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脂肪是人体必要的构成物质,包括每个细胞的膜,都基本上是由脂类作为主要结构的。
脂肪不溶于水,食用的脂肪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类脂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1.提供必需脂肪酸。帮助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促进精子的形成、前列腺的合成及胆固醇的代谢等。
2.供给热量。作为膳食中浓缩的能源,脂肪释放的热能是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达9千卡/每克。
3.储存能量。人体的脂肪细胞可以储存大量脂肪。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时,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当能量摄入不足时,脂肪可以释放出来供机体消耗。
4.增加食物的美味,增加饱足感。脂肪可以增加摄入食物的烹饪效果,增加食物的香味,促进食欲,并且有效减缓胃酸的分泌,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而增加饱足感。
5.保护身体组织。脂肪是器官、关节和神经组织的隔离层,可避免各组织相互间的摩擦,对重要器官起保护和固定作用,使人体器官免受外界环境损伤。
6.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载体,如果摄入的膳食中缺少脂肪,将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脂肪含量的增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而肥胖是疾病发生的温床,因此,到底在什么范围内的脂肪含量才算正常,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个人体内脂肪的含量与其自身的体重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布鲁兹克(Brozek)通过对年龄为35.3岁,身高为176.8cm,体重为65.4kg的成年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身体中的水含量为62.6%,脂肪含量为15.3%,蛋白质含量16.4%,灰分含量5.7%。据此,布鲁兹克(Brozek)测算出:成年男子的脂类含量约占体重的10%~20%,女子稍高。
脂肪的含量会随着个人营养状况的好坏和活动量的多少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饥饿时,能量消耗,体内脂肪就会不断减少,人体逐渐消瘦;进食过多时,能量消耗减少,体内脂肪增加,人体逐渐肥胖。
健康小档案
早餐应该选用阻滞脂肪燃烧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麦片等等;而晚餐应该选用有助于脂肪燃烧的食物,比如:青菜、水果、粥类等等。
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
在北极圈内,有取之不尽的冰,又有用之不竭的水。冰雪凛冽的冬天,神奇的爱斯基摩人,就地取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再用水将这些“砖”粘在一起,造就一种非常结实的房屋,这种房屋被誉为爱斯基摩人的令人羡慕的艺术杰作。世世代代的爱斯基摩人穿着皮衣,在这样的冰屋里完全可以健康、安全地过冬。更加让人叫绝的是,在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极高的今天,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却几乎不患冠心病。
人们在分析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习惯以后才发现,原来他们所吃的食物是全世界含蛋白质最高的。
蛋白质属于酸性类食物,它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由此,人们才知道蛋白质和生命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形式,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在人的机体中,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的参与。我们的皮肤、头发、肌肉、指甲、血液、内脏甚至脑髓等,没有一样不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3%,即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公斤。
蛋白质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碳、氢、氧、氮、硫、磷,有时还可以找到铁、碘和钴。
厄瓜多尔安地斯山区的维康巴斯人、黑海地区的爱布克逊人,以及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的宏萨人,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几个种族。他们的寿命高达90~100岁。他们几乎一直工作、游玩到80岁,甚至还超过80岁。还有非洲班图族的妇女,她们中很多人可以生九个孩子,但却很少有缺钙的现象,营养专家研究发现,摄入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一定要适量,否则不但对身体无益,而且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体内钙的流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两种途径可以获得蛋白质——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含蛋白质20%~40%;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0%。
处于饥饿状态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是发达的美国,不少人仍深陷缺乏蛋白质的困境当中。蛋白质缺乏可以导致多种疾病,例如疲劳乏力,脱发,头发变色,肌肉重量减轻,体温低,激素失调。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将会危及生命。
健康小档案
经科学研究测算,我们每天的蛋白质需求量大约是每千克体重需要0.75克的蛋白质。举例来说,一个70公斤的人每天则需要大约52.5克(70×0.75)蛋白质。如果你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超过一个小时,那么你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就会有很少量的增加,大约每千克体重增加1.0~1.2克,也就是说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需要增加70~84克蛋白质。
生命的供能物质——糖
美国曾发生一起案例:一名农夫突然失去理性,杀死了一位陌生的妇女。医生检验那个凶手的血液发现,他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所含的糖分不超过90毫克,比一般人的平均量还少,据此指出:由于农夫的血中欠缺糖分,因而泯灭了良知,犯下大错。因此,美国很多从事大众传播事业的工作者,根据单位的规定均须去检验是否保持合适的血糖浓度,为了在工作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为了维持高糖分的标准,医生往往建议他们多吃糖。
人们都知道糖有各种“坏”处,吃糖会发胖!吃糖牙齿会坏!糖尿病患者有糖的食物可不能吃!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糖,让我们先来看看糖的一些基本特性。简单地说,糖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美好的甜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群都可以食用相同量的糖,而且加适量糖有助于提高食欲和机体健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食用。因为人们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即使是血糖生成指数低的糖,也是有能量的物质,所以爱吃糖的人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不加节制地吃,而应加以控制。
吃什么糖是可以选择的,如果希望在甜食和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最好吃以下几种糖:
红糖也叫“黑糖”、“褐糖”,含有较多的铁、钙、钾、镁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人体内酸碱平衡。中医认为,红糖有活血散淤、温中散寒等作用。但是红糖性温,经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应当少吃。
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的热量很低,具有“调整生态平衡”的作用,有的被称为“双歧因子”,能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肠道致病菌和腐败菌增殖。
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度略低于白糖。它们能量低,不会引起龋齿,不升高血糖,属于健康甜味剂。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别超过20克,因为它们会促进肠道蠕动,过量食用能引起轻度腹泻。
健康小档案
餐前不要吃糖果。
餐后不宜马上食甜品。
空腹别吃甜品、糖果。
神奇的微量元素
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等疾病有关。例如,土壤或饮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我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土壤内缺铜、多锌可能与英国威尔士地区胃癌发病率高有关。
人体是由很多元素组成的,地壳表层存在的90多种元素中,几乎都能在人体内找到。元素依其在人体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比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5%,称为宏量元素;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等14种,共占人体总量的0.05%左右,称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分,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将目光对准了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微量元素与营养。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用:
运载常量元素。例如,铁参与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运输和储存氧。
充当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人体内发现的近1000种酶中有50%~70%的酶含有微量元素或以微量元素的离子作为激活剂。已知锌与上百种酶有关,铁与数十种酶有关,锰和铜亦与数十种酶有关……因此微量元素常作为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
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作用。例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一旦缺乏,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缺锌,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性功能障碍、夜盲症、抑郁症、脱发等。
食物中锌的来源较广,像瘦肉、肝脏、蛋类、鱼、猪血粉、大豆、芝麻、花生等都含有大量的锌。其中,牡蛎肉的含锌量最高,达到1000毫克/千克以上。
缺铁,能导致疲乏、面色苍白及从事耗氧运动能力减低,记忆力减退等。
一般情况下,梅脯、葡萄干、红肉(一般指猪、牛、羊的瘦肉)、动物肝脏和全麦制品等食品的含铁量较高。
每天,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都有一定量随各种途径如粪、尿、汗、头发、皮肤、指甲及黏膜的脱落等排出体外,因此必须及时补充。科学试验曾经证明: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完全可以从天然饮食中获取足够的微量元素,只有具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人群才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另外,微量元素过多,同样也会导致疾病。
铁过剩。容易在心、胰腺、睾丸、肝内沉积,导致纤维化,造成心肌损害、糖尿病、性腺功能不全及肝硬化。
铜过剩,容易在脑的基底核和肝中沉积,出现神经症状及肝硬化。
锌过剩,可引起发热。
锰过剩,可导致中枢神经障碍、运动失调等。
健康小档案
在日常膳食中应该适当补充牛奶及奶制品、大豆与豆制品、瘦肉、蛋、禽、动物肝、肾、鱼、虾、海产品及新鲜蔬菜、芝麻、干果类等食品,尽量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的合理搭配。
小两口的健康方案
男女有别
在古代,男女在膳食方面是有差别的。可是在现代社会,如果这种主张再被提倡,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有悖于社会发展。但事实上,男女在膳食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