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5383300000038

第38章 语言是传播知识的灵魂(4)

一位教师上《在仙台》一课,当问到鲁迅在仙台的生活时,一位学生说:“吃得不太好,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说“不太好”显然不太准确。这位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时,另一位学生马上纠正说,鲁迅吃得“很不好”。老师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说法,并向那位说“不太好”的同学看了一眼。后来这个学生说,那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

[点评]

教师的目光的确神奇,一个眼神,替代了教师的千言万语,一抹眼色,包容了教师多少教化!

因此,教师应该看着学生讲课,形成交流感,切不可眼光无神,目中无人,而且还要善于变化,以亲切自然为主。一个教师,口才再好,没有眼睛的捕捉和配合,势必得不到及时的有效表达,没有眼神的传送和帮助,同样得不到完整的彻底的表达。

(3)手势

人的手是很能说话的,据学者们研究,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

教师的手势作为讲课的辅助手段,在将出某句话的时候,会增加其表现力。

案例精选

[描述]

某位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的结课情景是: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一手势既表示了明确的语义,又传达出沉重的感情。

一位教师上《长江三峡》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这样一个抽象的主题,他手势向前冲击出去,作出昂然奋进的态势。这一手势,表现出一种浩大的气魄,有效地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手势必须得体,一定要有助于表情达意,增强效果。但切忌手势不要过多过杂,更不要用过分夸张的手势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注意克服不良手势,如挖耳屎等。

(4)面部表情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含义比较丰富的体态语言之一。据体态语学者分析,人们仅仅发现只有几种有限的特殊的非语言交流信号具有普遍的含义,这些又大部分局限在五种或六种面部表情上,比如高兴、严肃、愤怒、惊讶、悲伤等。教师要随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恰当地运用表情语言,对积极思考努力学习的学生表示赞赏,对扰乱秩序、违反纪律的学生表示气愤,对偶发事件和反常情况表示惊讶。用这种非语言信号组织教学,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

(5)姿态变换

姿态变换可分为俯身、直立、面对、背对、侧身五种方式。“俯身”是不拘礼节的表示,含有亲切、关怀和鼓励的意义。适合情绪易波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当他们在认知、思考、识别上遇到困难心情沮丧时,教师如能够及时地俯下身去,再伴之以目光上的亲切询问,学生一定会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与课堂气氛的和谐与相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直立”体态表示严肃、威势和制止,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性格外向而顽皮的学生。讲课时,当他们精力分散,干扰其他同学学习时,只要教师适时地笔直立着,用目光注视着他,他就会望而生畏。这样教师就可顺利地进行组织教学。“面对”学生的体态,可以使目光随时注意到教室内任何一个学生,便于随时觉察全班学生的一举一动。“背对”学生的体态是常在板书、挂图以及贴、钉教具时使用,但有经验的教师不是完全地背对学生,而是一个肩头稍向后倾,目的在于防止想借机捣乱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扰乱课堂。因为这种动作可以方便地把头扭过来,并把捣乱者的劣行尽收眼底。“侧身”的体态,这种方式往往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想像时,或提出问题带领学生思考时使用的姿态。教师昂首、挺胸、侧身注视着前方,可以激发学生无拘无束的想像,或想像欢乐美好的情景,或想像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体态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一环对教师语言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体态语言,以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7.谨慎教学语言误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方式是语言,因此语言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效果明显;语言运用失当则事倍功半,师生隔膜,关系紧张。那么教师在运用语言活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忌态度粗暴

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简单粗暴的态度是不能容忍的。简单粗暴经常导致师生情绪对立,引起误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百害而无一利。

案例精选

[描述]

学生小李在看课外书籍,老师发现后叫他起立回答问题,但他不以为然,坐下后继续看课外书,老师走到他桌前说:“你不想听课就出去”,小李顶撞老师:“这是我的座位,我为什么要出去”。老师生气地当众严厉批评他,小李不服与之争吵,事后任课老师将此事告诉给其班主任,班主任让小李向老师道歉,但他不但不向老师道歉,随后都不去听那老师的课。

又如:一次课堂上,女生小陈趴在桌上睡着了,任课老师突然点她名,她猛然站起来,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引起班上同学哄堂大笑,从此她再也不理睬这位老师。

(2)忌讽刺挖苦

教师教育学生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弄懂道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这时一定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教之以法,使学生愿意学、自觉学、主动学。否则,讽刺挖苦,重语伤人,定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案例精选

[描述]

有两位高职女生通宵上网未归学校,第二天早上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两个多小时,并通知其家长到校将其孩子领回家去。当两位学生家长赶到学校时,其班主任当着家长的面更严历地批评学生,甚至夹带了贬低人格的言语。事后一位家长说,她当时看到孩子的心情是“恨”、“痛”与“忧”并着。一是“恨”铁不成钢,因孩子不遵守校纪院规;二是“痛”孩子,因看见通宵未睡并罚站了两个多小时而困倦面容的孩子,有那么一丝心痛;但更担“忧”的是,虽然老师批评了两个多小时,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对班主任的敌视及冷漠的面容……

(3)忌盛气凌人

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都知道的全才。师生之间,更是如此。虽然教师处于教育的地位,但也应坚持平等待人,以谦虚的态度、和顺的容颜、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切磋,积极引导、启发思考。反之,如果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采用训斥的态度,学生嘴里不说,心里不服,行动抵触,根本不会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案例精选

[描述]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茅屋里翻东西。他知道小偷在他的屋里是不会偷到什么值钱的东西的,便从容地走进屋里,把自己的大衣披到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平静地说:“你走那么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吧。外面有些冷,送你这件大衣,下山去吧。”小偷踉跄而去。

望着小偷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月夜中,老禅师感慨地说:“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照亮他今后的行程。”第二天早晨,老禅师起床推开屋门,发现那件大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了门口。

[点评]

偷东西是多么令人不齿的行为啊,然而,故事中的老禅师并不像寻常人那样怒斥小偷,反而送他大衣,给他温暖。结果呢,小偷自觉地送回了大衣,而且,他从此不会再做贼了。

为什么打骂无济于事,宽恕却能让一个小偷立地成佛了呢?因为这个自尊心尚未沦丧的小偷,在老禅师那里得到了不寻常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尊重和关爱犹如一轮明月,照亮了小偷的内心世界,让他顿悟警醒,从此重新做人。

教育离不开尊重,快乐教育更加离不开尊重。

首先要让自己做一个眼明心亮的老师,眼里有学生,心里也有学生,从内心真正爱学生。这样,尊重才不会是虚假的形式,而是发自肺腑的,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尊重。如果对学生没有爱,尊重只是空谈。

尊重、理解是一对孪生姐妹,尊重学生,还要理解学生。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理解学生犯错误、不听话的行为。如果学生平时既认真学习,又遵守纪律,我们很容易对学生满意,并理解他们。可是一旦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因为生气、不耐烦就往往做不到理解他们了。也难怪,假如一个孩子迟到了半个小时,你问他为什么来晚了,他说起床迟了。你肯定很难这样理解:哦,孩子太累了,应该多睡会儿。你不发火,不对他说怎么这么懒,就说明你已经够理智了。

当面对孩子的错误要怒火中烧时,请我们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她),我为什么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面对要爆发的老师,内心是何感受?

学生收获了尊重和理解,还愁不能收获快乐吗?

(4)忌盲目攀比

有的教师训斥学生时常说:“你和某某都是人,看看人家,看看你,回家怎么交待!”教师的本意似乎是想让他产生斗志。但是这样的副作用很大。A.让学生迷茫,对自己的缺点没有理性的了解,对别人的优点缺乏具体分析,想学先进,无从下手;B.让学生产生错觉,误以为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内心不服;C.使学生间关系疏远,轻则彼此敬而远之,重则相互仇视、挑衅肇事,势必越搞越糟。假如帮助学生时有计划地剖析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对症下药,何愁不能药到病除。

(5)忌家访告状

老师对学生来说应该是谆谆教导的师长,态度严肃郑重的长辈,感情深厚、关系融洽的朋友。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多讲道理,以理服人。但事实上有的老师却不是这样。学生违纪时,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思想教育,随口就说:“我一定告诉你爸爸,让你家里收拾你!”这样就使学生的反感逐渐加深,产生抵触情绪。可见,告状不可取,道理还要讲,要坚持以理服人才行。

(6)忌当面顶撞

老师教育学生时,常会遇到学生据理力争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责任应该在老师。老师教育学生,应坚持剖析事理、明辨对错、指明方向、促其进步的做法。老师考核学生应坚持积极诱导、启发联想、提示关键、促其自觉。老师批评学生应坚持和风细雨、实事求是、适可而止。

(7)忌简单片面,坚持辩证分析

教师语言失检常常是因为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表现在语言上就会吹毛求疵、忽视进步、主观臆测,令人难以接受;或是一味吹捧、一味迁就、感情用事,使学生忘乎所以。例如,有的老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十分偏爱,表扬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赞扬过分,褒奖加倍,使人感到芒刺在背;而对其不喜欢的坏学生就往往言语偏激,批评时厌恶之情露于言表,申斥严厉,使被批评者感到心里憋气。

我们该明晰一个简单的道理:考第一名,不见得就能成功成才。同理,考最后一名也未必不能成才。

事实告诉我们: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老师们应该正确对待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给两者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