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掌控术
535700000009

第9章 受人青睐,左右逢源事事顺(2)

入神的倾听并在适当时间附和也有利于对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对方明白我们的倾听是对他的尊重以后,他同样会认真地听我们说活,这样大家彼此的交流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领导来说,适时附和地倾听职员的谈话,在有助于充分了解下情的同时,说明了你对下属的体贴和关心。这种没有架子的平民领导到哪儿都会受员工欢迎的。在朋友之间,这种附和式地倾听则能促进情感,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引发精神上的共鸣。

所以,与他人交谈的时候,你若想讨取对方欢心,把交流愉快地延续下去,那么,请不要只是傻傻地倾听,要学着适时地附和。

【心术小笺】

谁都知道,多听别人说,自己才了解得到对方更多的信息。然而,不是每个听力正常的人都懂得倾听的艺术,尤其是想讨取对方欢心的时候,仅仅靠听就完全不够了,更重要的是要会适时附和对方。

从心理出发,给对方一个表现的机会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很多影视剧中,明明为了捧红主角,结果最后却是配角深入人心,一炮走红;许多颁奖仪式上,常出现这样评论说:“XXX就是今年杀出的黑马”,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色,却能大获人心……

其实,你可别小看不起眼的配角,在人际交往中,配角往往更能受欢迎。正所谓:“红花还需绿叶衬。”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在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时候,若能更加重视别人的表现欲,就会很容易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他的心里舒服了,自然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共事很愉快。

所以,想让自己受欢迎,我们必须学会给他人表现的机会,使其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一天夜里,伍斯特大学的主楼不幸被大火烧毁。当时的校长是路易斯·霍尔登,一个年轻人。他需要重建主楼,而这单靠学校的财力显然无法办到。他必须寻求赞助。他找到了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他开门见山地说:“卡内基先生,您的时间我不会占用太多,您忙,我也忙。我们学校主楼前天不幸烧毁。我想您肯定能赞助学校10万美元,使我们能重建一座新楼。”

“我不想出这笔钱!”卡内基答道。

霍尔登没有灰心,继续说道:“卡内基先生,如果您的生意正当红火的时候,主工厂却毁了,您将怎么办?您肯定需要别人助您一起战胜困难,而且您向来喜欢资助年轻人,我现在就是一个遇到困难的年轻人。如果重建计划因为您的不予支持就此泡汤,那对所有的年轻学生来说,将是多么不幸。”

卡内基听了,心里颇有所想,说:“好吧,年轻人,为证明你重建主楼的决心是坚定的,同时也为证明你的重建主楼计划深得人心,你需要在30天内到别处筹借10万美元。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到时我就给你10万美元。”

见状,霍尔登又说:“假如您把时间延长为60天,我肯定来找您。”

“成交!”卡内基爽快地回答道。

霍尔登校长拿起帽子告辞。

卡内基先生在后面大声强调:“记住!60天!”

霍尔登立刻回应:“明白。”

这次见面的时间只有4分钟。50天过后,霍尔登拿着10万美元的支票出现在卡内基面前。卡内基随即让财务给了他另外10万美元,并风趣地说:“好小子,下次跟我见面,可别待太久。和你每说一分钟,我就得掏250000美元。”

最开始,安德鲁·卡内基回绝了霍尔登的募捐,可是当霍尔登提到卡内基一向喜欢资助年轻人这一善举时,卡内基的态度起了变化,提出了募捐的条件,并且这一条件实现的时间经霍尔登争取,卡内基也予以延长。于是我们看到,路易斯·霍尔登仅用了4分钟的谈话时间,就得到了钢铁大王10万美元的回赠。

路易斯·霍尔登谈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卡内基喜欢上进的年轻人,所以他的谈话有的放矢,也就是说,从对方的心理出发,“提供”给对方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表面上看,是霍尔登求得了卡内基的赞助,但反过来看,卡内基先生不是同样也获得了一个大发善心、满足自己“表现欲”的机会?

记住,表现绝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因为那样的表现会让其他人感到被忽视,这会直接影响你自我推销的成果。抓住对方心理,学会让对方表现自己,也是赢取人心及支持时的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

【心术小笺】

在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处理上,我们往往都太急于表现自己,太希望做最好的自己。殊不知,如果我们只顾着表现自己,乃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丝毫不给他人表现的机会,时间长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失衡。因此,给别人表现的机会,有时也是给我们自己提升人气的机会。

露点“小瑕疵”,你会更具吸引力

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但人还是越接近完美越好。然而,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却通过实验发现,与十全十美的人相比,能力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吸引力,是人们最喜欢交往的对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称为“犯错误效应”。

阿伦森让被试者看四个候选人的演讲录像,这四个人是:(1)几乎是一个完人;(2)一个犯过错误的完人;(3)一个平庸的人;(4)一个犯过错误的平庸人。看完录像后,让被试评价哪一种人最具有吸引力。

结果表明,犯过错误的完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几乎是完人的人居于第二位,其次是平庸的人和犯过错误的平庸人。

这个著名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换句话说,有点“小瑕疵”的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有点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

而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更累,而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有一位女青年,具有高学历,长得也很漂亮,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她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很多人眼里,可以说是一位相当完美的人。当然她在择偶方面的标准也相当高,稍有缺点的就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她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自己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故事中的女青年并不晓得,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每个人固然希望自己的对象能具有较多的优点,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十全十美,却也让人受不了。首先,会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其次,因为对方要求高,你稍有缺点,他(她)就要求你改正,你肯定会活得很紧张、很累。

还记得《围城》里的那句话吗?“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女人,一种是男人,另一种就是女博士。”女博士之所以被人们视为另类,往往是因为她们太优秀了,很容易给自己的另一半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让很多男人望而生畏,即使是男博士也不例外。

试想,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所以,学会适当地暴露点小瑕疵,往往能让你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在人脉圈中左右逢源。

【心术小笺】

实际上,缺点和优点也要辩证地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有这个优点,才导致他有另一个缺点。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也有大大咧咧、容易粗心的毛病;一个爱干净、处处完美的人,也容易显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很多时候,就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往往你选择一个优点,就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活跃交际气氛,聚集你的人气

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还是学习,大家总喜欢说:“要有氛围!”没错,氛围真的很重要,尤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渲染得当,可以大大提升你的人气。不信吗?那不妨来看一看下面的例子吧!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大学专门邀请一位著名教授举办了一个讲座,但由于临时改变地点,时间仓促,又来不及通知,结果到场的人很少。教授到了会场才发现只有十几个人参加。

他有点尴尬,但不讲又不行,于是他灵机一动,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我因此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活跃了气氛,再加上教授讲课充满激情,使得那一次讲座非常成功。

教授是多么的机智,一句幽默地比喻,立刻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更加提升了自己的人气。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出的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氛围。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一样。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点氛围,好像交际的润滑剂,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例如,有些生意人,他们可以在会议桌上非常严肃、非常理智,然而,一旦到了社交场合,却又放得很开,与人斗酒、唱卡拉OK、开各式各样的玩笑,一副百无禁忌的样子。其实,他们就是在营造交际气氛。如果我们把交际桌看成是会议桌,气氛就很难营造起来,也无法让对方投入。想要让对方投入,一般就要靠自己的带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个人的情绪体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光线、气温、噪声以及卫生条件,等等。而这些因素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又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吸引力。梅(May)和汉密尔顿(C.V.Hamilton)的实验研究就证明了不同的音乐背景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

他们以女大学生为被试,首先测定她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音乐,然后请她们评定一些陌生男性的照片,在评定过程中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结果发现,当碰到她们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时,对照片中的人物评价较高;当用她们不喜欢的音乐作为评价背景时,对照片中的人物的评价往往较低;而在没有音乐背景配合时,评价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究其原因,在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中,在平等、自由等具有安全感的人际情境中,人们更愿意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就像实验中,被试者喜欢的音乐会给其带来较愉悦的心情,从而创造了有利于接触外界的心境氛围,自然对他人的评价也会有所提高。这种利用物理因素营造良好氛围,对交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除了上述物理环境的影响,个体的体验同时还受个人知识、经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看到个体的主观体验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当我们作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导的一方时,应当注意环境布置的细节问题,使客人们能在清洁舒适、平等友好的场合中畅所欲言。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交往场合中,我们自己又要发挥理智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尽量客观地评价交往对象,不要受环境氛围的困扰和迷惑。

【心术小笺】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紧张的人际氛围中,他的交际欲望也会下降,甚至伴随他的还有孤独、寂寞、自卑等。一个人如果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他的交际欲望也会增强,而且个性也会得到积极、良好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善于通过环境、幽默的言谈等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以聚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