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5345300000088

第88章 南行散记

赵德斌

一、沿途心情

这个春天,忧伤和焦虑像两把无形的屠刀,割宰着我的神经,让我的呼吸和思维都变得沉重而压抑。先是母亲在来我这里小住时突然病重住院,而且做了肾积水手术;再是一个人守家的父亲不小心被铡刀伤了手,也被送进了医院。一向健康乐观的二位老人同时倒下去,对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我来说,好像天塌了。一个月来,我在单位、医院、家之间奔波,疲累的不只是身体,还有那颗填满慌乱、焦急、担忧的心。

终于,父母都出院了,又如我所愿留在了我身边,让我有机会以尽孝心。虽然依旧忙累,但我的心情却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充溢着幸福,在日渐康复的父母面前,我又变成了可以任性可以撒娇可以自由翱翔的孩子。便开始精心准备一次远行,一次放飞心情的海边之旅。

四月十一日早七点,我们坐车从平凉出发去咸阳机场。出城便有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沿途桃粉杏白、梨花繁密、油菜花金黄、麦苗碧绿,而那些忙碌的春耕春播者,则让这美妙的大自然显得更加生动别致。汽车在西兰公路上飞奔,春色渐浓,我的心情也随之波澜起伏,感慨万千,车过秦岭,映入眼帘的是麦苗拔节,山绿草长树叶茂盛的初夏景象,而陇东大地这时还在承受着沙尘的不时侵扰,大自然虽然分配不公,但却赋予了陇东人勤劳朴实的精神。

下午六点半,登上西安—桂林1225次国际航班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热切和向往,我不知道一个半小时后,当我行走在以山水而甲天下的桂林时,会是怎样的心态。可我知道,不管怎样,那里只仅是我放飞心情、开阔视野、饱享眼福的地方,不是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水再贫瘠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飞机终于平稳地升上了高空,朵朵白云被踩在了脚下,蔚蓝的天际似乎伸手可触,我的心跳得很厉害,透过云层努力向下望去,想寻找我脚下的土地属于春天还是已经步入了夏天,欣赏我的身影所经过的每一寸土地的风姿,领略生存于那片土地的精神风貌,可是,视线尽头依然是白云悠悠。

回过头,看见我的邻座,一位高鼻梁,深眼窝的美国青年,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并且在一个很厚的黑色硬皮笔记本上做着记录。那从容安详的神态似乎是坐在幽静雅致的书房里,周围这些形态各异肤色不同的人对他来说好像不存在,他只是沉浸在他的世界中,喜怒全在他手里的书上。他也是慕名前去桂林,观赏漓江奇异的自然景色,领略岩洞之壮丽深邃吗?像受到了感染,我的心顷刻间沉静了下来,注意力也从窗外那新奇而变幻莫测的世界转移到了手中的书上。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惊世之藏的发现、保存、挖掘以及整理研究,在这本《中国之韵》中以简洁的语言、直白的叙述再一次让我神往。祖国辽阔的疆土、神奇的自然景致及厚重的人文景观,让我在这个机舱里,在这些不同国籍的人,尤其是在邻座这个潜心钻研的美国人面前,感到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二、桂林印象

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未到桂林,关于桂林的诗句名篇已经让我如痴如醉,青峰、倒影、竹筏、渔鹰、如诗、如画、如幻、如梦。于是亲身体验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终于促成了我这次桂林之旅。

走出机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大小小的桂树,虽然不是桂花遍地开的八月,空气中依然漂浮着一股湿润的幽香,我感觉呼吸也变得轻盈酣畅起来。穿过坐落于群山秀水间的桂林城,感受到的是清新、洁净、温沁和明快,看到的是陈列于店铺商场的各种桂花酒、桂花香水、桂花糕点之类的桂花系列产品,身旁穿梭着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如织游人。这里没有其它大都市特有的高楼大厦、车鸣人吵、污气浊味,轻柔的山水让这座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显得散淡从容、悠闲怡然,时光的脚步也似乎慢了下来。市内公园很多很大,可是,这些公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然利用,山、水、树全是天然形成,经过巧妙加工,便自成一景,很少人工修筑。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公园、芦笛岩,每一个传说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是一个包含了桂林人智慧和才情的想象构建而成的精妙艺术品。站在“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象鼻山下,我从不同的角度细细品味那座象形山,体会着诗中的奇妙意境,不由得为桂林人的聪明和富于想象而拍手称绝。其实,桂林的山,都宜于远看,那些美妙的名称,诸如望夫石、草坪帷幕、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青峰倒影都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得来的,再加上导游精彩的解说,一幅惟妙惟肖的精彩画面便呈现在眼前了。

而让桂林甲天下的山水却并不全在市区,只有游览了整个漓江才能真正体会这句名言千年不衰的丰富内涵。我们便于抵达桂林的第二天从象鼻山坐游艇沿漓江顺流而下,一路惊呼,一路感慨,向阳朔方向游去。本来想欣赏艳阳映照下的漓江风姿,却遇到了阴雨天,不过听导游说桂林素有雨桂林的美称,雨中看漓江则别有一番趣味,心中的遗憾又变为了欣喜。果然,蒙蒙细雨如一层薄纱,飘飘沥沥,扑朔迷离,雨停雾起,那些挺拔秀丽的山峰尤如一群挥舞着丝带的仙女,轻妙曼舞在漓江两岸,有种身在仙宫,如入梦境的错觉。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从江面上飘来,清脆悦耳,恍惚中,似乎多情美丽的刘三姐踏波而来,歌声如漓江水般流进我的心田,甜美、婉转,浸润着我、缠绕着我。同时也洗涤着我的心灵,让烦乱的心绪变得清澈透亮起来。而这时的漓江沿畔却是翠竹丛中一渔姑,茂林深处水牛叫,田野尽头有耕夫,山庄上空炊烟飘,一幅幽雅静美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得产生无尽的暇思和无穷向往。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航程,终于在堪称山水甲桂林的阳朔登陆上岸,坐车从陆地返回桂林城。

汽车在群山间绕行,我们便有机会走近那些山,从另一面观赏有着动人传说和美丽称谓的山峰了。其实,桂林的山都是岩石山,山上不长大树,只有适宜远看的藤蔓植物和一些小树,那些树木从岩石缝中长出来,根据岩石的长势以不同的姿态生长着,以青翠欲滴的绿,给那些削壁陡峰增色添彩。在感叹过了桂林山峰的俊美奇秀之后,我突然开始怀念我们西北的山。如果把山比做女人,那么,桂林的山就是惯于梳妆打扮的舞女,以风情姿色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而西北的山则是朴实的村妇,没有艳丽的服装,不善于抛媚闪眼,默默地养育了参天大树、庄稼、青草,还有一代一代的西北人。

车子经过一个个村庄城镇的时候,我看到有许多房子都是靠山而建,不论是村舍民房还是城里的楼房机关,而那些石山上有的石块半悬在山顶,有些石块明显松动,我不由得有些担心那些山体倒塌或者石块风化脱落时,会砸到山下的房屋建筑。便将心中的疑问说给导游,她说当然会了,在桂林经常有石块风化掉下来砸伤村民的报道,可是,这里的人,因为喜欢山,看重山,认为只有靠山面水而居心里才踏实,日子才能过得安稳,生活也才有奔头。现在政府已经在开始阻止靠山建房了,而且在一些城区和旅游景点,每年一开春派专人上山去敲石,有松动的石块就取下来,免得伤了人。可是传统的桂林人,自认为离不开山,要想转变这个观念还得一个过程。

其实,桂林山水的美很难用语言形容,只有亲身感受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就像桂林米粉一样令人回味无穷。